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新兴媒体的强有力冲击,大学生阅读行为虽然在阅读目的、阅读时间、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场所等方面展现出多元化、功利性与实用性的新特征,但是大学生阅读行为存在的问题却日益凸显,亟待从大学生自身、高校、图书馆等三个方面对大学生阅读行为进行正确引导,提出合理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2.
董加春 《神州》2020,(5):251-251
在幼儿园班级环境布置中,区域划分已经成为了基本的内容。如何合理的进行班级阅读区域设置,对于幼儿阅读环境的创设非常重要。文中,主要就如何合理进行班级阅读区设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介绍了传统阅读环境与网络阅读环境特点,结合两种不同阅读环境各自的特点,分别从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阅读倾向、阅读指导和阅读能力六大方面总结了"90后"大学生在两种不同的阅读环境下生活特点的异同,这对研究"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特点以及制定合理的对策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海芳 《神州》2012,(7):113-113
灵活根据当地实际进行灵活的教法改革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应用报刊阅读进行英语教学对于教育教学设备落后的边远地区不失为一种有效落实新课程的理想选择。要搞好这方面教学就要在英语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报刊阅读兴趣、在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小组合作、合理利用课本阅读资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樊茂旭 《神州》2013,(36):38-38
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结合基础教学模式并合理地利用教学技巧进行教学,对小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自主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均有着很大的影响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几点教学技巧进行阐述,并分析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技巧性教学的重要意义,以供相关的教师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骈慧芳 《神州》2013,(15):69-69
初中语文课堂阅读形式单一、滞后,不能使中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孩子们阅读水平很低,思维受到限制。要改革目前的这种状况,老师就要教给孩子们掌握阅读方法。着重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学会依据文本特点与体裁特点阅读,学会把握中心阅读,并且创建合理的意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以不断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首先应该培养其阅读素养和阅读意识,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为大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现阶段的学习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阅读的兴起使得学生的阅读途径发生较大的改变,受到其他电子设备的影响从而使得学生的阅读时间进一步缩短,阅读能力也逐渐降低。此外,校园活动的丰富化也使得学生自我放松程度加大,导致大学生的阅读普遍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推动大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就必须加强引导,采取合理的措施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发展背景简单论述了图书馆员阅读与专业能力构建的必然性,然后重点论述了图书馆员应该如何阅读才能构建合理的专业能力,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由此说明了图书馆员阅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王利文 《神州》2012,(4):252-252
语文的学习是长期的,贯穿一生的,学之有道,则能事半功倍。合理地阅读,正确地阅读,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提高其探索精神以及创新精神。也就是说,阅读让语文学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10.
张丽霞 《神州》2012,(9):168-168
语文教学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以求真为基础向善的迈进;而美则是向着善的目标迈进的最佳途径。因此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阅读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写作技能、开拓视界、放飞心灵,进而在享受中去阅读,这是做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做到的。合理运用阅读能够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获取信息,在读中得到精神的享受。  相似文献   

11.
李菁 《黑龙江史志》2014,(5):194+197
本文通过对相关参考文献的总结和分析,对图书馆如何采取"阅读治疗"的方式开展学校的心里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首先对国内关于图书馆"阅读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重点探讨了图书馆对开展"阅读治疗"的作用。其次,从图书馆人员、体系建设、实践研究等角度分析了国内目前图书馆开展"阅读治疗"所存在的问题;最后笔者提出了关于图书馆开展"阅读治疗"的一些合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赵桃桃 《神州》2013,(34):143-143
中学阶段,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堪称“半壁江山”,作文的情感表达、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等都是语文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呢?叶圣陶早就指出“读是写作的基础”。读是积累,写是内化,读与写是密不可分的。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多多的阅读对提高一个人的文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说过:“十年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经常阅读的妙趣。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的重要课题。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根据现在学生的阅读现状,遵循新课标的要求,灵活的制定制定合理的,可行的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朱宪军 《神州》2012,(6):99-99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文本阅读感受语文之美。语文教学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以求真为基础向善的迈进;而美则是向着善的目标迈进的最佳途径。因此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阅读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写作技能、开拓视界、放飞心灵,进而在享受中去阅读,这是做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做到的。合理运用阅读能够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获取信患,在读中得到精神的享受。  相似文献   

14.
梁五红 《神州》2014,(2):66-66
<正>大文豪苏轼曾说过:"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杜甫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写作是阅读能力的一个外在的体现,对中学语文颇感兴趣的北京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钱理群说:"强调要以读、写为重点是有道理的,这或许可能对改变日前语文教育要求不切实际、过分繁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现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可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确定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仅合理,而且意义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15.
杨晖 《神州》2011,(2):48-48
阅读既指诵读又指默读,其目的是能够用第二语言轻松地阅读。本文论述在课程的初始阶段,阅读的重要作用、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具体步骤,阅读捷径等,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阅读。  相似文献   

16.
正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摆脱替学生进行阅读分析和理解的做法,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自主地阅读,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教师要用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能够进行高效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能提取出有效信息。除了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阅读,教师还要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积极地阅读,不断提高语文知识量,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一、新课改过程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  相似文献   

17.
郑日 《福建史志》2006,(5):20-22
表格作为表现统计资料的一种有效形式,在新版志书中被广泛采用。它的主要优点有:1.直观明了、阅读方便、可在短时间内给读者以明确的概念。2.通过合理、科学地排列统计资料,便于读者进行资料的汇总、审查、计算和分析,从而发现现象之间内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输入方式,阅读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遗憾的是,阅读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仍很普遍。要想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学生这一阅读主体的阅读心理。这在阅读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学生阅读心理研究两种阅读心理的比较。学生的阅读心理也可以大体分为两种对立的状态:积极阅读心理和消极阅读心理.积极阅读心理是一种自发的、伴随着浓厚阅读兴趣的思维过程,是取得最佳  相似文献   

19.
柴海霞 《神州》2012,(7):309-309
阅读是孩子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力是学习的基础,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要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创设开放性的阅读环境,其次可通过图书阅读、多媒体阅读及家园亲子阅读来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让孩子在阅读中成长,可以为孩子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每当我们翻开一本书,等于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阅读是各种学习的基石。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中,最能解放我们的心灵的莫过于学习阅读。"让每一个孩子爱上阅读,让每一位家长参与阅读,让每一位教师在阅读中成长,凸显幼儿园书香特色。一、营造阅读氛围"快乐阅读,幸福启航"启智行动倡议书,号召孩子们、家长们好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好。接着在广大家长和孩子中征集关于阅读的名言警句、点滴感受,并将交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