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李碧瑶 《北方文物》2018,(3):100-105
前贤在论及辽代军事监察制度时,依据的史料多是《续通典》卷33《职官十一》,由于其史源为《辽史·百官志》,又《百官志》的记载存在各种问题,从而误导了对辽代军事监察制度的认识。辽朝建立了一套完整周密的军事监察制度,至少有行军监军、招讨司监军、驻军中的监军三种类型。监军的职责主要为监督地方官、管理驻军,有时亦亲自带兵执行作战任务。辽代方面性军事机构,如统军司、招讨司等,因带有军管性质,故其监军有时亦负责民政事务;根据辽代凡有军队之处,无论是行军还是驻军,皆设有监军这一特点,对《辽史·百官志》中关于"监军"、"都监"的记载重新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2.
西夏地方行政建置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景宗元昊统治时期为代表,实行监军司一州(城)二级制,主要的地方行政组织有监军司、州(府)、堡(镇)寨等。后期以仁宗统治时期为代表,实行经略司(路)—监军司—地边城司三级制,主要的地方行政组织有经略司、府、军、郡、县、监军司、城、寨、堡等。另外,在农业地区还并行有负责赋税的转运司(路)—郡县二级制。西夏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特征有三:一是效仿宋制,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二是以军统政,军事主导的色彩浓厚;三是因地制宜,在政区级别上适时调整。  相似文献   

3.
西夏仿照宋代行政制度建立了自己军政合一的统治秩序。史学界对于西夏政区的研究主要伴随西夏疆域的研究而进行,迄今为止,涉及西夏政区和地方政区治所的研究成果较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争议的问题,尤其是在西夏监军司的驻地等问题尚未取得一致性的意见。文章意就西夏政区的研究现状、争论的问题进行综述,提出关于西夏监军司的研究还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如对监军司古城遗址所处的自然环境没有关注,战略地位没有研究,地理形胜没有揭示,许多学者指出西夏监军司驻地的位置不是西夏时期的古城遗址,而实际存在的西夏遗址往往被忽视等。  相似文献   

4.
四、宋与西夏战事宋代已由五代十国的动乱、分裂走向统一,北宋王朝为中国历史上国土最小、国势最弱、国防最差的封建王朝。在此期间,党项族从拓跋部夏州政权建立起(881年),至西夏王朝灭亡止(1227年),包括西夏王朝190年在内,历时347年。北宋初期,太阳山地区分属灵、原等州。成平五年(1002年),萧关(今海原县高崖乡草场古城)以北皆被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攻占,北宋只控制萧关以南各地。西夏实行全民皆兵制度,全国设置12监军司,其中韦州静塞监军司,驻威州(今韦州镇)。韦州静塞监军司为西夏地方军指挥机构,每一监军司都领有一支专门的军队,  相似文献   

5.
南宋“桂阳军圣节银”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宋十二两半“桂阳军圣节银”(彩5下),未见载于包括《尘封千年的国家宝藏·南宋金银铤收藏与鉴赏》在内的各类谱录,据传数年前出自南京的南宋金银铤窖藏。已知有两浙路转运司、浙西常平司、浙江安吉州、泉州、镇江府、建康府、罗江军、广德军等南宋地方官府进奉的圣节银实物存世,未见桂阳军;且所见都是五十两和二十五两铤.  相似文献   

6.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配合孙中山北伐,范鸿仙组建了铁血军。铁血军共有四个支队万余人,而且都是训练有素、不拿俸薪的革命志士。未几,南北和议告成,孙中山被迫辞职,范鸿仙即取消铁血军番号,所部分别拨归陆军部和安徽都督府。铁血军虽然只维持了月余,却体现了孙中山的革命意图,维护了南京临时政府的安全,也为革命党人训练了一支武装队伍,在以后的二次革命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1968年,山东诸城博物馆征集到的元帅右监军印是关系到红袄军史、金蒙宋战争史的重要文物,为此,学术界就该印的归属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文在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金史》《元史》的相关记载,通过对比监军印和《金史》所载金代三品官印的重量,判定监军印并非金代官印;通过勾陈行尚书省及山东淮南行尚书省的变迁,判定监军印中的"山东淮南路行尚书省"即李全所受之山东淮南路行尚书省;通过追溯蒙古前四汗时期军政机构设置及官吏职名的变化情况,判定该监军印所涉之元帅右监军应为山东淮南行尚书省的属官。与既有研究成果相比,本文认为,山东诸城博物馆征集的元帅右监军印既非金代官印,亦非红袄军首领李全本人所有,而应是李全集团重要成员的遗物。  相似文献   

8.
李大维 《安徽史学》2011,(2):101-108
罗马帝国消防军是奥古斯都统治时期建立的专门负责首都消防与夜间治安的准军事性组织。它的建立是奥古斯都对传统消防模式的革新,更是其行使元首权力、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巩固元首制的要略之一。消防军通过完善的预、接警机制,及时发现与扑救火灾,执行旨在抑制火灾发生的消防巡检,不仅提高了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更使火灾次数明显减少。消防军还结合夜间消防巡逻,维护首都夜间治安,在其巡逻下,罗马夜间秩序稳定。消防军是古罗马一创举,说明罗马帝国政府意识到保证消防安全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在促进社会与国家和谐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控鹤军是五代纷繁复杂的军队系统中最为特殊的一支。尽管控鹤军始终没有参与大规模的作战行动,但驻守京师,宿卫宫禁,却是真正意义上的禁军。控鹤军职责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历史地位的特殊性。在五代诸军废置无常的情况下,控鹤军不仅始终得以保留,甚至连军号都未曾更换。而控鹤本属侍卫亲军系统,及后周殿前军兴起,势力竟渐居侍卫亲军之上。由侍卫亲军转为殿前军,亦为五代诸军中所仅见。  相似文献   

10.
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937年5月14日起到6月中旬,南京政府对东北军进行整训、缩编,化大为小,化强为弱,由每军3个师的甲种军缩编成每军2个师、每师2个旅的乙种军编制。其目的是消弱东北军,整编后的东北军有6个军被分调到全国各地驻防。在抗日战争中,东北军被蒋介石分割使用于各个战场,其中第五十一军在著名的台儿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山东诸城博物馆藏元帅左(右)监军印进行了考证,认为此印既不是“红袄军元帅印”,也非李全遗物,而是金朝的官印。  相似文献   

12.
●国民党军队有号称五大“王牌”军。这些所谓“王牌”军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都先后灰飞烟灭。《国民党五大“王牌”军的兴灭》一文记述了他们兴灭的经过。  相似文献   

13.
刘西元 《百年潮》2001,(1):33-39
鏖战德川美军顾问当俘虏敌军为查清我参战兵力和意图,从11月6日开始,以部分兵力对我实施试探性进攻。我三十八军正面南朝鲜军第七师向三三五团飞虎山阵地进攻,在给敌以杀伤后,11月9日我主动放弃飞虎山一线阵地。10日,西线敌人全线推进,但速度缓慢。17日,我志愿军按“志司”命令继续北撤,并停  相似文献   

14.
军持是来源于印度的一种佛教用器,有金属军持和陶瓷军持之分,自传入我国起就长盛不衰,历代都有生产。本文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自隋唐以来各个时代出土的陶瓷军持形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发展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5.
在国民党军队的历史上,一共出现过四个第十八军。即浙江夏超的十八军,由第六军残部与其他部队编成的十八军,桂系陶钧的十八军和陈诚派系的十八军。前三个军都是在北伐战争中编成、撤销的,时间短暂,如过眼烟云。而陈诚的第十八军存在的时间最长,影响也最大,在国民党军队中独成体系,与何应钦系并峙。因第十一师是起家部队,也是第十八军的基本部队,十一并起来为“土”字,十八可合为  相似文献   

16.
光复军考述     
光复会后期重要领导人李燮和创建的光复军,在光复沪淞、攻克南京、援鄂、北伐诸役中,屡建战功,为东南光复和民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至今史学界对光复军尚无专论。本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光复军的演变发展、历史功绩和解散原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类抗战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于黔军的研究还是相对比较薄弱.与之相对的,川军的研究则更为深入,史料也更为翔实丰富,同时随着各种小说影视剧的传播,民众的认知度也更高.同样是西南军阀出身,也一起经历抗战,且都被戏称为"杂牌军",但也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了民族尊严.为何大众有"无川不成军"的川军印象,黔军却慢慢湮没在了时间的长河中,对于每一个用生命和鲜血庇护了自己国家的人,他们都应是值得我们尊重和铭记的英雄.  相似文献   

18.
提起红十五军,党史、军史上记载的都是1930年10月到1931年1月间由蔡申熙、陈奇等人率领的在黄梅、广济、宿松、太湖等县与国民党军作战的那支英雄部队。其实早在1930年7月,徐海蚌地区就存在着一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  相似文献   

19.
宋代一般于边关阨塞、道路冲要、山川险僻多聚寇攘之所以及农民武装起义频发地区设军,驻扎军队,以控制形势,当然宋代也有一些军是因其他方面的需要而设立的。如大中祥符中,河中府宝鼎县因真宗祀汾阴,为“驻跸所临,神祠俯迩,……特建为庆成军”(《宋会要辑稿·方域》5/38,以下简称《宋会要》)。信阳军,唐代为中州,“开宝九年,以户少降为信阳军,仍并罗山、钟山二县入信阳为一县”(《太平寰宇记》卷132《信阳军》)。宋代的军与州相比,同级而低,所谓“地要不成州,而当津会者则为军”(《事物纪原》卷7《镇》)。  相似文献   

20.
元代蒙古军都元帅府系沿用金总兵官旧称,蒙古军都万户府则是基于十进位编组的蒙元新制,两者在新、旧官称嬗变中经常混同使用。所谓陕西蒙古军都万户府和四川蒙古军都万户府,名异而实同,乃是同一个蒙古军都万户府在不同时段的称呼,"四川"和"陕西"只表示其治所先蜀后陕的迁徙变更。西部四行省蒙古军探马赤军诸军团之间的奥鲁老营、前线征行和二次签发征调等复杂联系,又是陕西四川蒙古军都万户府居上一元化统辖指挥的基本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