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泰和县地处赣中南,赣江穿越县境中部,历史悠久。春秋、战国先属吴、越,后属楚,秦、汉属庐陵县地,东汉末庐陵升为郡,为庐陵郡治,隋开皇十一年以“地产嘉禾,和气所生”,更名泰和,其名自此始。  相似文献   

2.
《文史月刊》2014,(8):F0003-F0003
清源文庙 坐落在县城赵家街西北隅,始建于金泰和三年(一二О三年),元、明、清均有修茸,占地面积七千平方米。是县城保存至今规模最大,且较完整的一座庙宇。二ОО六年,被确定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3.
2001年9月至10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泰和县博物馆对白口城址进行了一次考古勘探工作。一、“地产嘉禾,和气所生”泰和泰和县位于江西省赣中吉泰盆地中心地带,赣江穿县南北而过。泰和因“地产嘉禾,和气所生”而得名,又因其境内南端万安有著名的“十八排”、“十八滩”之险境自古即被誉为“咽喉荆广、唇齿淮浙”。泰和历属吴越,西汉为古庐陵县地,为著名的“西汉十八县”之一。东汉为西昌县,为庐陵郡治,历来就是江西一方政治文化中心。尤其是汉晋以来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代表赣文化风貌的最基本文化因子,而明显区别于赣鄱平原的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4.
  胡胜  叶翔 《南方文物》2013,(4):27-30
吉水县城东南郊赣江与恩江交汇处,因这里曾有三堆高高的封土,像当地用来祭祀神灵的斋饭,故得名“三碗斋”。陔处北面紧邻县城,恩江由东向西注入赣江,蜿蜒成弧形环抱状,属我国古代下葬先人的极佳之地(图一)。通过对此处进行考古调查、勘探,证实它们为三座砖室墓,编号为JSMI、M2、M3。1991年8月,铁道部第十六局在吉水县城东南郊修建向(塘)至吉(安)铁路恩江大桥工程中将JSM1掘出。  相似文献   

5.
黄庭坚于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至六年(公元1083年)曾在江西泰和任过县令。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曾作有七律诗《登快阁》一首,抒写公事之余登临泰和县城东胜迹快阁,远眺晴空美好景色,激起闲适旷达的情感,寄情于诗:痴儿子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千百年来,人们传咏着“澄江一道月分明”的诗情画意交融的佳句。黄庭坚先后在庐陵境内留有手迹碑刻两件:一件为吉安青原山净居寺壁手书诗碑,另一件则是在泰和快阁的手书御制…  相似文献   

6.
《文物》1980,(10)
浙江省兰溪县城关东门外,土名后田畈的地方,在基建中发现一座明墓,中有墓志,志文前刻"明故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赠少保谥文襄渔石唐公墓志铭","前翰林院待诏将仕佐郎兼修国史长洲文徵明书","赐进士出身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泰和欧阳德篆盖"(图一)。  相似文献   

7.
肖用桁 《南方文物》2006,(3):155-156
2005年11月,我得知泰和县城下解放路扩建工程中发现碑刻,当即赶往现场,将该碑征集至县博物馆,并很快进行研读。初步的考证是:这是由郭子章撰并书的《太虚观净圣堂二长明灯田碑记》碑刻,分前后两块。前一块碑长123厘米,宽41.5厘米,厚7.5厘米;第二块长143.5厘米,宽44厘米,厚8.2厘  相似文献   

8.
姚杰 《中国钱币》2005,(2):54-58
东古平民银行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赣西南最早的一小块革命根据地———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是当时我党创建的最早的银行之一。东固革命根据地,地处江西吉安的东南部,位于吉安、吉水、永丰、兴国、泰和5县交界地区,以吉安东固为中心,纵横面积15余平方公里。其全境处于深山密林之中,地势险要,远离县城,反动势力较为薄弱。境内盛产大米、茶油、竹木、药材等。全盛时期面积达2000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当时老区群众有“上有井冈山,下有东固山”之称。2004年,笔者在考证馆藏东古银行铜元票时,查阅了许多相关的书籍、刊物等资…  相似文献   

9.
发脉于崇山峻岭间的章水、贡水汇合而成的赣江,蜿蜒几百里流经称作“豫竟放郡,洪都新府”的江西省省会南昌。唐时,江边始建滕王阁,楼揽风云,檐耸景致。“初唐四杰”之一的青年才俊王勃,登阁放目,英气纵横,才思汹涌,大手笔挥洒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落霞与邓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佳句的《膝王阁序》,一曲绝唱,世代流芳。江水悠悠流泻千余载岁月后的1930年7月5日午夜,一位威武不屈的共产党人,惨遭酷刑暴虐后被装进麻袋,抛进赣江滚滚波涛之中。罹难者名叫张国庶,26岁的芳华被如磐夜色吞噬。江西萍乡与湖南侧阳…  相似文献   

10.
<正>洪州窑是古代著名的青瓷窑场,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最早记载见于唐代陆羽《茶经》。窑址分布在江西省丰城市境内赣江流域或与赣江流域相通的药湖岸畔的山坡、丘陵冈埠以及清丰山溪河底、河东岸畔的丘陵缓坡地带,从最南面剑南街道办罗坊窑址到最北面同田乡麦园窑址相距20千米,其中最宽处  相似文献   

11.
官亭镇距民和县城86公里,省会西宁市208公里,总面积为67.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650米,是全省海拔最低的农业区之一,是有名的“瓜果之乡”。  相似文献   

12.
金朝钱币以精整称,技术水平很高。金章宗泰和四年(1204年)“铸大钱十直一,篆日泰和重宝与钞同行”。此钱郭细肉深,篆如玉箸。彭信威教授说,它比后代的机制钱还要整齐。也有人说,泰和重宝篆书钱为唐代以来篆钱中之特出(图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赣江流域商时期诸遗存文化性质的辨析,将具有地域特色的石灰山文化与赣江中游地区的吴城文化相区分。在对石灰山文化的分期、年代及文化因素构成等基本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早商偏早阶段商文化部分因素已分布于赣江流域,其主要沿赣北地区南下而播及至赣江中游地区。赣江流域商时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原地区的文化联系十分密切,赣北地区正是商文化南下的重要交通枢纽地带,该地区所含丰富铜矿资源是商人南下的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14.
1982年在黑龙江省萝北县太平乡金满屯村于地表1米深处发现1件铁权。铁权为实心铸铁,自重192克,通高10厘米(图一)。铁权底座呈塔状,其上有3道突起弦纹。权身呈橄榄状,其顶端铸一系绳鼻纽,出土时已残断。铁权上刻有楷书汉字,正面为“泰和二年”,其下为“佺”,背面为“辽东运司”(图二)。 “泰和”为金朝第六代皇帝金章宗完颜璟年号,“泰和二年”即1206年。“辽东运司”乃是金朝所置“十九路’之一——咸平路所属机构,其全称当是:“辽东路转运司”。“佺”为铸权人之名。从铁权的形制  相似文献   

15.
《金史·永中传》记载:"泰和七年,诏复永中王爵,赐谥曰厉。敕石古乃于威州择地,以礼改葬,岁时祭奠。"修订本《金史》认为此处系年有误,按本书卷一二《章宗纪四》,泰和四年(1204年)七月"甲申,改葬镐王永中于威州"。关于永中改葬威州时间一说泰和四年,一说泰和七年(1207年)。按常理来说,本纪有明确系年,其纪事的权威性要远远高于人物本传。但是,本书《卫绍王纪》《永蹈传》《卫绍王诸子传》均有与《永中传》泰和七年条相同的记载,据本文考证,均与《章宗纪》泰和七年二月丁巳"诏追复永中、永蹈王爵"条同源,抄自《章宗实录》是条,记载是准确的。须知《永中传》诸条史文摘抄实录,《永中传》"勅有司用国公礼收葬永中,平阳府监护,官给葬具,妻子威州安置"与《章宗纪》泰和四年七月甲申条所载"改葬镐王永中于威州"应同出自一道诏勅,前者较为详细,意谓将妻子安置在威州,而非永中葬于此地。  相似文献   

16.
<正>一、槎滩陂水利工程概况槎滩陂水利工程位于江西省泰和县境内,937年由南唐时期周矩主持修筑,历经千年依旧发挥着疏导灌溉功能,是江西遗存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被誉为"江南都江堰"。2013年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唐天成末年(930年),周矩为躲避唐末战乱,随女婿杨大中迁居泰和县,目睹泰和"里地高燥",农民收成惨淡,内心极为不忍。经过多年审慎考察,于937年在牛吼江上游的槎滩村畔,用木桩定位,以竹  相似文献   

17.
泰和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南,东南界兴国.南邻万安,西南毗遂川,西接井冈山市、永新县,北、东北与吉安县相连,是吉泰盆地的腹地。因“地产嘉禾,和气所生”而得名泰和。  相似文献   

18.
新县城四面环山,小潢河从城区中部穿城而过,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县城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1989年,县城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我们把加强县城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县城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来抓,明确提出了“立足新县实际,突出山城特色”,建设“青山、绿水、红城”的指导思想,加强建设和管理,使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面貌焕然一新。一个环境优美、秩序井然、服务优质、基础设施基本配套的文明山城正在逐步形成。在县城建设与管理中,我们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  相似文献   

19.
永恒的思念     
位于福建西北部、地处武夷山脉东南面的将乐县,是客家民风民俗保留较完整的县城之一。一尊跑马将军像,成了中原文化南迁的佐证。全省仅有将乐玉华苦竹村还保留着这一古老而又独特的祭祀习俗。  相似文献   

20.
东固行     
黄年凤 《南方文物》2004,(4):100-101
桑塔纳车在洁净的沥青路上驰行,我们沿着赣江东岸,在青原区往东固方向前行。初夏的五月,阳光灿烂,和风轻拂脸庞,窗外的风吹乱了我们的头发,使我和我的同事们感到阵阵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