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唐代大诗人兼画家王维,约于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前后,买到了宋之问的《蓝田别业》,经过二十多年的精心营建,把三十多里长的辋川,茸修成一个可耕、可牧、可樵、可渔的综合园林。史称其为:“极我国唐代园林之盛”。王维常与社会名流,达官显贵,在辋川“模山范水,敲赋练诗”,又使辋川成为当时士大阶层扬名声和升官发财的“终南捷径”。直到清代修筑圆明园时,还把辋川以“北远山村”的名誉  相似文献   

2.
所谓“唐诗古道”是指古代长安东南(今西安市蓝田县东南)一条唐代诗人往来比较频繁、对唐诗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古代旅游风景线和别墅区。包括蓝关古栈道、古悟真寺、水陆庵、辋川山水、蓝桥驿、峣关、青泥驿以及王维辋川别墅等,其范围约在以今峣山为中心方圆300平方公里以内。武关——蓝桥关道巍峨壮丽,山关雄险,早在春秋时就是秦楚的古战场;秦末,刘邦由此道攻占峣关而进入关中。隋唐时辟为官道,设立驿站,是关中通往东南各省的捷经,也成为唐代诗人出入长安的重要通道。据统计,收入《全唐诗》的近2000名诗人中,就有230多位来此  相似文献   

3.
《辋川图卷》,无款,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珍品之一,本文认为是南宋时期的摹本。关于此卷的时代,可以进一步加以研究探讨。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宋人《惘川图卷》,纵43.8、横955.5厘米  相似文献   

4.
十八世纪,德国文艺批评家莱辛在《拉奥孔:论绘画与诗的界限》一文中指出:诗主要描写在时间中持续的事物,画主要描写在空间中平列的事物;因此,诗适宜表现事物的动态,画适宜表现事物的静态;诗画之间存在矛盾。然而,我国唐代杰出的诗人王维却克服了这一矛盾,以画入诗,诗画结合,从而在中国山水诗的意境的创造上,奇峰突起,冠绝古今,取得重要的艺术成就。从这一角度分析王维山水诗的意境的构成因素及其特征,正是本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四见周总理     
1935年6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四川黑水一带。那时,我在川陕省委任妇女部长,省委要我带领70多个妇女和青少年去黑水芦花一带搞粮食支援中央红军。这些人中最大的17岁,最小的才9岁,多数是十三四岁的女娃娃。那天早饭后  相似文献   

6.
一三十八年前,正当壮年时,我奉北大文科研究所之命,去西安,调查唐西京胜迹。今将昔日调查大雁塔之结果及考略稍加整理录出,一面藉以使游雁塔者可知其历史源流,又可请教于方家。雁塔者即唐之大慈恩寺,在西安近郊二十里,与太平堡(此是三十八年前村名,不知今日有无此村名)相毗连。寺院宏伟,浮图巍然。去西安者,无不以一游慈恩为快事。昔日之大慈恩寺,重楼复殿,云阁洞房,上下相连,尽半坊之地。昔日直对山门有石  相似文献   

7.
江南运河     
正江南运河是京杭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镇江是江南运河的起点,也是我的家乡。古运河在镇江境内约长42公里,历史上主要有5个入江口,即大京口、小京口、甘露口、丹徒口和谏壁口。清末,由于金山沙涂向东淤涨和北面涨陆的形成,至民国初年,甘露口(今平政桥东)淤废。大京口渐被淤塞,镇江古运河入江主航道被淤阻。1932年至1933年,全长927米,宽10至20米的河身全部被填平改筑成今日之中华路。北宋开的  相似文献   

8.
西周春秋吴都迁徙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周至春秋时期 ,吴都共有四次迁徙。周康王时 ,虞侯被封在江苏邳县加口 ,称“俎侯” ,春秋时为“”地。从康王时到西周晚期 ,吴国一直以俎为其国都。春秋初期 ,吴取邗国而建都于邗 ,即今扬州一带。邗为吴都一直到吴王诸樊时代。第三次和第四次迁都在吴王诸樊之后。诸樊与阖闾之都为秦时“吴县” ,即今无锡市西南 45里的闾江乡一带。吴王阖闾时所筑并所迁之都在今苏州市 ,其地本名即“姑苏”、“苏”。至夫差亡国之时苏州一直为吴都。  相似文献   

9.
绝海中津是日本五山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诗僧,他的诗带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艺术造诣很高,卓然独立,自有风貌,颇可与中国诗歌并读。山水田园派诗人擅长描写山水田园、自然风光,"寄情于景"以及"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风雅,同样见于绝海中津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中;与其他唐代诗人相比,绝海受王维的影响更为明显。文章选取绝海诗集《蕉坚稿》中的代表诗歌与王维的诗歌进行比较分析,探讨王维对绝海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何凯 《巴蜀史志》2009,(2):49-50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人王维的这一首诗,正是我今天心情的写照。欢迎远来巴渝的文友,看到你们格外亲。尽管定居成都20多年了,我的血管里还沸腾着巴人的血液。川陕交界处的南江县是生我养我的母土,那里是山歌之乡,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的第一个帝国——阿卡德帝国——始建于大约4300年前,坐落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帝国的中心是一座同样叫做阿卡德的城市,一般认为它的位置就在今日巴格达的南部。当时,帝国的势力范围向北扩张至现今的叙利亚一带,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初,为核实夫子庙相关资料,翻看了《千秋秦淮夫子庙》,内有一折页,打开一看,为孙元亮先生《秦淮胜迹图》(局部),是一段夫子庙地段的生活画。孙元亮先生在《我创作〈秦淮胜迹图〉的经过》一文中言:"2009年春,……《秦淮胜迹图》成为上海世博会唯一批准的特许书画类作品,其理由为:‘批准《秦淮胜迹图》为上海世博会特许艺术品,是因为该作品精彩再现出明代古都南京的民俗生活、自然风光和历史胜迹,将古代的秦淮文化生动的呈现在现代人面前,其内容又与世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呼应。"细看,发现不对劲:  相似文献   

13.
杭州西湖,因位于古城之西而得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湖泊。追溯历史,约在二三干多年之前,它是一个从海滩形成的泻湖,随钱塘江潮水的涨落而忽隐忽现。大约到了晋隋之间,泻湖里的水渐渐由咸味变淡,成为淡水湖。唐代杭州刺史李泌,开始引西湖淡水入城市灌入六口大井,供市民饮用。唐代诗人白居易为杭州刺史时,筑了一条白堤,把西湖分成上湖与下湖,把湖水蓄在上湖,以供杭州郊区及海宁一带农田灌溉之用,有点类似今日的水库。  相似文献   

14.
沧桑诗章     
王族 《丝绸之路》2003,(6):44-44
真正在西域作诗留名的人,细看起来,都是比较复杂的。这里,有三个诗人绕不过去。他们是王维、王之涣和岑参。我尊崇王维,但却不怎么喜欢这句诗:西出阳关无故人。同样,王之涣也是用一种极其消极的情绪写下了那句让后人一再提及的诗: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维和王之涣都赶上了盛唐的好时机,两个人都曾立志建功西域,并且义无反顾地走了出去。我想,作为诗人的他们,面对西域恶劣的地理环境时,产生一些忧愁是不可避免的,用诗去渲染当时的气氛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一个要远行的人,而且才仅仅走到了阳关一带,却流露出一种低沉的情调,缺乏一种远行气魄,…  相似文献   

15.
黔人得甲秀楼,是一种幸福。因其秀甲黔中,而为世人所称道。秀在阿阁三重,飞甍刻角。丹青绮分,望若图绣,颇称杰构。可与黄鹤楼、岳阳楼比美。复跃居全国十大名楼之列,更是声名远扬。红杏既已出墙,即不是一枝独秀。牌楼横额所书“城南胜迹”,既指  相似文献   

16.
《神州》2007,(7)
1937年10月,日军在平型关战役吃了苦头之后,变更作战部署,从平型关与雁门关之间突破了晋绥军防线,气势汹汹地沿同蒲路直下太原。八路军129师769团,作为先遣部队,奉命插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他们在苏郎口村一带的天空中,不时可以看到日军的飞机尖叫着掠着树枝飞过,对我抗日军民进行攻击。  相似文献   

17.
伏雪芹 《丝绸之路》2013,(14):56-59
在谈到诗与禅的关系时,人们马上就会想到诗佛王维。他笃志信佛,其山水诗创作开拓了以禅入诗的新境界。本文主要探讨王维山水诗中的禅趣,具体从王维与佛教的渊源、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和禅趣、王维禅意诗的审美特征和艺术成就等方面入手,首先总结出佛教禅宗对王维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影响,进而讨论禅学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即其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禅意和禅趣,最后在对前文探讨的基础上总结王维禅意诗的审美特征及其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8.
哈巴河夕照     
刘是何 《丝绸之路》2014,(23):41-4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写夕阳的名句,流传千年,经久不衰。哈巴河便有王维之诗的那种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佳境。  相似文献   

19.
刘冬梅 《风景名胜》2021,(7):0216-0216,0218
伴随“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深入,沿线国家与我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进入深度互动。四川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结合部,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发挥川酒产业的集群优势,打造川酒国际市场,建立中国白酒的国际文化品牌,实现川酒产品走出去、中国酒文化传出去、国际旅游消费资源引进来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湖南文史》2012,(2):32-32
今日我们所见到的菩萨像几乎全部是柔眉善目、面容慈祥的女性形象,但在佛教经典中菩萨多被记录为男性出身。如文殊菩萨是合卫国婆罗门大长者之子,观世音菩萨曾被描写为“勇猛丈夫”,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也以菩萨为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