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霄冰  陈科锦 《民俗研究》2022,(6):94-107+155-156
“民俗志”就其文本形式、记述内容和功能而言,具有浓郁的中国本土特色。中国古代不仅有“民俗志”的概念,而且有着悠久的民俗书写传统。古代的民俗记录大体上可分为史志类和笔记类两大体例。前者以方志民俗志为代表,其特点是范式化的写作和作者的隐身;后者则以文人笔记为主,其中“我”的在场、深刻的主观感受性和平民视角,都与现代民俗志的理念不谋而合。随着20世纪民俗学学科的发展,又形成了史志民俗志、科学民俗志和传播民俗志三种类型。民俗学界对民俗志书写范式的反思与新型民俗志的写作实践,不仅是对当前民俗学学术理念的回应,还显示出了回归中国本土民俗志诗学传统的迹象。  相似文献   

2.
曾子睿 《神州民俗》2009,(12):39-43
艺术设计是指使用艺术图形构成的形式及美学原理来设计事物,艺术设计与民俗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民俗元素中有许多优秀的民间图形,艺术设计作品如能恰当运用些民俗元素和民俗事项,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事实上在这方面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本文结合相关事例,试将艺术设计与民俗学中的民间美术、民俗元素的成功应用做一浅析。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10-13日,高丙中教授、王杰文教授和我受日本民俗学会会长、东京大学教授岩本通弥的邀请,在东京参加了两个会议,即日本现代民俗学的年会和由岩本教授主持的中日韩三国国际会议"民俗实践与公民社会——在德国民俗学与东亚民俗学之间".会议的主题是讨论德国民俗学的理论、方法和概念与东亚民俗学的关联性,具体要讨论的问题是,我们民俗学要搞基础文化研究,那么,德国民俗学能够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岩本教授在会上作了一个主题发言.他们这些年愈发觉得德国民俗学对东亚民俗研究的重要性,也发现了彼此之间有许多相关之处.近年来,岩本教授有一个庞大的培养计划——系统地把自己的学生送往德国,让他们在那里待三个月,了解德国民俗学的最新进展,这和高丙中教授的海外民族志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4.
《民俗研究》创刊20多年了,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编辑部工作。我觉得《民俗研究》创刊和中国民俗学的中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打倒“四人帮”以后。国内一批老教授提出要恢复民俗学,首先是民间文学恢复了,后来逐渐扩充,民俗学也复兴起来。民俗学之所以兴起,固然与老教授们的提倡有关,  相似文献   

5.
西蒙·布朗纳于202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系列讲座,紧紧围绕民俗学的实践理论这一主题进行。民俗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曾深刻影响了美国民俗学的道路,但美国不同于欧洲的特点使其民俗学长期以来强调个人主义、语言学路径与艺术文本,使得美国民俗学在"超级时代"来临后面临许多挑战。为此,布朗纳提出了以传统为中心的民俗学实践理论,这要求我们重新理解和阐释"实践"和"传统"这些重要概念,并从心意与认知的角度去解释现代社会中究竟是什么激发、活化与生产了传统。这种研究路径强调将物质与非物质交织在一起研究,也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与发现。在此系列课程中,他以大量中国民俗的事例与美国民俗相互比较,并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他提出的实践理论和对中美民俗比较的设想,都可以为中国民俗学界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6.
《民俗研究》2006,(4):F0002-F0002
该书的初衷,是为了从理论上摆脱民俗学作为“遗留物学”的学科危机,把研究对象界定为现实的,自成体系的当下生活。通过对于“民”和“俗”的概念梳理,高丙中旁征博引,精细缜密地论证了民俗就是习惯性、功能化的社会生活,民俗研究应从现实的,整体的层面上把握民众的生活世界,民俗学是直接地、较为全面地关心人的生活世界的一门学问。以不断更生的现实生活作为研究对象,可以保证民俗学享有永不估竭的对象资源。  相似文献   

7.
周星 《民俗研究》2016,(3):5-14
"民俗主义"这一概念及其相关的学术讨论揭示了现代社会中民俗文化事象的基本常态,承认和正视民俗主义现象的常态化,某种意义上,正是各国现代民俗学的起点。中国民俗学也必须正视中国当代社会及文化中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民俗主义化"常态,并深刻意识到民俗学者自身也程度不等地卷入到与民俗主义有关的各种事态之中。民俗主义研究视角的导入不仅促使中国民俗学全面地校正自己的研究对象,也揭示了民俗学者与民俗主义的关系而有助于推动中国民俗学对民俗学者自身角色与责任的深入反思,进而重新审视民俗学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公共性。民俗学者通过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相关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研究,将促使民俗学在中国成长为一门能够对国家文化政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对现代中国社会里多种生活文化问题和民俗主义事象展开基于学理的描述、解释、揭示、评论和批评的学问。但与此同时,现代民俗学也必须面临如何理解和应对一般民众在其生活中创造民俗的实践和民俗学者的学术应用性实践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复杂性这一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浅谈民俗文物的特征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是历史的产物 ,它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因而 ,民俗学被称之为“历史之学”。许多物质的、精神的文化事象 ,都总汇到民俗之中 ,所以研究历史不能不研究民俗。目前 ,在我国民俗学研究上 ,大体有两个途径 ,“一个是理论民俗学 ,一个是应用民俗学。理论民俗学侧重理论规律的研究和学科体系的建设。应用民俗学则方面较广 ,重在实际的应用 ,有实际的效益。”① 而作为一个民俗类型的博物馆 ,研究民俗不能不研究民俗文物 ,研究民俗文物离不开对民俗文物的调查、搜集、分类、研究、整理 ,所以侧重点要放在对物即民俗文物的研究上 ,以民俗文…  相似文献   

9.
现代民俗学起源于对已经丧失现实功能的传统民俗的抢救、保护,而随着全球化的现代性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侵蚀,现在连功能正健的民俗也在加速转换乃至消亡,当民俗学更深切地感受到将彻底丧失全部传统对象的危机,"拯救对象",就成了民俗学者明确的集体纲领.也正是在此集体纲领的推动下,才有了"城市民俗学"等议题的出现.但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究竟应该是农村旧传统中的旧民俗,抑或应该是城市新技术下的新民俗?是传统的风习、现代的时尚,还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传承"?我认为这个问题20年前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就已经解决了,亦即,"民俗是日常生活的普遍模式"的命题已经共时性地涵盖了农村民俗和城市民俗,乃至传统民俗、现代民俗以及二者之间的传承,只要专家之外、专业知识之前的日常生活是任何时代、任何地域的人们共时性的生存基础.  相似文献   

10.
吕微 《民俗研究》2013,(4):17-22
现代民俗学起源于对已经丧失现实功能的传统民俗的抢救、保护,而随着全球化的现代性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侵蚀,现在连功能正健的民俗也在加速转换乃至消亡,当民俗学更深切地感受到将彻底丧失全部传统对象的危机,"拯救对象",就成了民俗学者明确的集体纲领.也正是在此集体纲领的推动下,才有了"城市民俗学"等议题的出现.但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究竟应该是农村旧传统中的旧民俗,抑或应该是城市新技术下的新民俗?是传统的风习、现代的时尚,还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传承"?我认为这个问题20年前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就已经解决了,亦即,"民俗是日常生活的普遍模式"的命题已经共时性地涵盖了农村民俗和城市民俗,乃至传统民俗、现代民俗以及二者之间的传承,只要专家之外、专业知识之前的日常生活是任何时代、任何地域的人们共时性的生存基础.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民俗学一直将乡村民俗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对于城市民俗则较少关注与研究.很长一段时期人们认为,民俗是乡村生活的产物,文明则是城市生活的产物,而工业化发展的结果将是传统民俗的消失.承认工业化、现代化的城市亦在生产着自己的民俗并将都市民俗学作为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本文拟以乡村民俗为比照,探讨城市民俗的多元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吕微 《民俗研究》2013,(3):18-33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并行地发生了两场后来彼此相遇的“后现代事件”,其一是发生于民间社会的“民俗复兴”,其二是发生在民间文学一民俗学界的“范式转换”,当二者终于因民间文学一民俗学的“田野研究”而直接照面,它们各自最初并不明确的实践意义就通过双方的对话而逐渐显现出来,即:“民俗复兴”是世界范围内的后现代语境中,普通民众借助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化差异性的承认而不自觉地表达的争取自由、平等权利的普遍性要求;而民间文学一民俗学学科的“范式转换”则并非仅仅是后现代知识氛围中马林诺夫斯基式的从文本研究到语境研究的认识方法论转型,同时也是从对“个体的人”的遮蔽到对“人的自由”之祛蔽的必然性论证,因而是自觉地践行的先验论即实践目的论转向。由此“民俗复兴”与民间文学一民俗学“范式转换”之间共同的实践目的(意义),就合逻辑地推导出“公民社会”的“古典理想”这一“未完成的现代性方案”(哈贝马斯),而康德启蒙哲学的“自由”理念(作为判断力范型),则为“民俗复兴”在实践上的合法性,以及“民俗复兴”(作为经验事实)与“公民社会”(作为先验理想)之间的先天综合在理论上的合理性,提供了辩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民俗信仰与社会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俗信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但是在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期里,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无论是宗教研究还是民俗研究,都把它作为封建迷信的“四旧“给“破“掉了,相关学术研究也备受冲击.改革开放以后,民俗学的研究得以重振,民俗信仰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无论从探讨中国传统的民俗信仰的作用模式出发,还是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求出发,对民俗信仰的发展走向及其社会功能加以深入研究,进而提出相关的应对方略,无疑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拟通过探究民俗信仰的性质、特征及社会作用入手,对当前民俗信仰与社会控制的关系略陈管见,以求方家斧正.……  相似文献   

14.
日本民俗学较为发达,早期日本民俗学又称为柳田国男民俗学。有形文化、语言艺术和心意现象民俗三部分类法在世界民俗学界具有重要影响,也是柳田国男民俗学的主要特点之一。他认为心意现象民俗资料的调查、研究,才是民俗学这个学问的最终目的。无论哪个民族或国家的民俗学研究,其最终目的就是研究和阐释那个国家的民族和当地人的心意现象。有形文化和语言艺术两个部分是为了达到调查和研究心意现象的阶段和过程。柳田国男的三部民俗分类法,奠定了日本民俗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日本民俗分类的发展,体现了日本民俗研究对象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在今天,创意产业在各国迅猛发展,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民族文化基层的民俗文化,在创意设计中往往承担着胚体的作用,民俗元素经过剪辑、重构,融入现代科技,从而形成类型多样、新颖独特的创意产品。对于这样一种民俗主义现象,民俗学界并未予以足够的关注。无疑,它不是日常生活本身,而是一种艺术加工,是民俗文化的一种“变脸”。但这种“变脸”并不是虚构,而是一种艺术真实,并且仍源自民俗文化本身,因而对于创意产业中的民俗主义现象,我们不能一味加以排斥,而要正视并进行相应研究。对于仍处于边缘地位的民俗学来说,这或许是其融入主流学术、发挥更大价值的一个重要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6.
在日本民俗学界中至今混同存在着这样几类研究者:虽然关注民俗其本身但并不关心地方民众的“文化至上主义者”、不加批判地推进文化保护政策的“文化保护主义者”、还有虽对文化保护政策持批判态度却只是隔靴搔痒的“民俗学主义批判者”等等。就此,本文将对今后的民俗学走向以及建立“新公共民俗学”的必要性展开论述:不仅要认识到文化保护政策的政治权威性,另一方面,也要在认识到这样的政治性向地方社会渗透是不可避免的事实的同时,对地方生活者作为承担文化活用和保护的合法性存在加以尊重,在尊重他们所拥有的价值的基础上,创建直接参与地方文化的保护、活用之实践活动的民俗学——“新公共民俗学”。  相似文献   

17.
福田亚细男先生,前日本民俗学会会长,历任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教授、新潟大学教授、神奈川大学历史民俗资料学研究科教授等职,现任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名誉教授。福田先生是日本"二十世纪民俗学"的代表,批判性地继承了"柳田民俗学",所提出的"地域民俗论""村落社会论"等具有广泛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福田先生组织的中国调查项目历时二十年,对于中日民俗学人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施爱东研究员在日访学期间,于2010年9月3日对福田亚细男先生进行专访,旨在加深两国民俗学界的相互理解,本刊特配发福田先生的新作以飨读者。今后,还将不定期刊载对海外民俗学名家的学术专访,敬请留意。  相似文献   

18.
民俗学中本真性话语的社会根源,是现代社会的某些群体(主要是中产阶级)对现代性所带来的社会异化的反思和反抗,这构成了学者的民俗研究和大众的民俗主义的共同根源。民俗学中的重要主题如个人本真性、共同体和手工美学等,是自我异化、社会异化和技术异化的反抗性想象。但由于其缺乏唯物主义视野,这一反抗的效用是有限的。只有在正视异化现实、变革异化现实的社会实践基础上,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个人的本真性。  相似文献   

19.
近祺!前所推荐张举文《世纪之交的美国民俗学》一文,承在《广东民俗》刊出,并可闻在国内民俗学界反响甚好,谨贺。愚见以为,时下中国民俗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亟需广泛了解、借鉴世界民俗学的前沿信息与学说,就是说,应当切实置身于世界民俗学的科学大背景、大环境之中构建中国民俗学理论体系。在科学面前,一切妄自菲薄和唯我独尊都是浅薄可笑的。  相似文献   

20.
正时光荏苒,创立于1985年的《民俗研究》杂志已走过30年光阴。30年前,与民俗学、《民俗研究》的不解之缘,初始时期刊物的举步维艰,心中愿望未能实现的惋惜之情,一幕幕情景仿佛就在眼前。当我翻看蒋维崧先生书写在杂志创刊号上的"民俗研究"这四个字时,心情澎湃,感觉千言万语也不能道出我与山大民俗学之间的深情厚谊。今天,我将在这简单概述一下我与山大民俗学一起走过的历程。一、结缘民俗学与《民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