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刹那芬芳     
上帝给了我一双充满黑暗的眼睛,可我却依旧坚定不移地寻找光明。──题记世间的美丽藏匿于大自然的每一个角落,可我却根本理不出一丝头绪。于是,鸟语花香,我不再欣赏;潺潺流水,我不再问讯;巍巍高山,视而不见;蓝天白云,我望而生厌;以至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我也嗤之以鼻。世间一切美好的瞬间就因我的烦躁而渐渐远离了我的视线。早闻“昙花一现”的说法,却一直不解它为何不长久灿烂地开放,花丛中的“国王”“王后”哪个不是一年四季敞开心扉,迎接世人的称赞?不过,在那晚,昙花张开了它的双臂,放出了耀眼的光芒,仿佛经久不衰。它随风摆动着…  相似文献   

2.
在书香的天空下,我领略到“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那份超然;我感受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那份大气;我想象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那份凄凉;我还能品味“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那份美丽;我更能体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那份自信!在书香的天空下,我知道了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面具     
李冰娴 《南京史志》2022,(40):23-24
<正>窗边,台灯,作业。一个人在奋笔疾书。闹钟,阒然无声。微风,伴着夜的微凉。我推开眼前的作业,伸了个懒腰,慢慢摘下“好学生”的面具,起身,望向夜的深邃。“你是好学生啊!”妈妈这样对我说,收走了我的画笔。“你是好学生啊!”爸爸这样对我说,要求我文静。“你是好学生啊!”奶奶这样对我说,取消了我的周末游。  相似文献   

4.
“小心——”一只手紧紧拽住了我的手,一声呼唤牢牢牵住了我的心,是璐,她微笑着,握着我的手,说:“我在左,你在右。”两个女孩在街对面望着车辆来往不息,静静等待着。“走吧。”璐伸出左手,就像大姐姐般为我拦住从左边涌来的车流,拉着我过了马路。“过马路,一定要小心!”璐轻轻地叮嘱着,我转头,报之以感激与会意的微笑我是个有些粗心的孩子,所以,璐总会像姐姐般保护着我,就像过街,她从不忘呼唤我“小心”,从不忘站在我左边,从不忘为我伸出左手。“××——”一声沧桑中透着焦急的呼唤,虽然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纳税人,可我不知道自己纳了多少税。每个月的工资单上不声不响地扣掉了我的“个调税”,从没给过我收税凭证;我出版了10本著作,稿费收入也按规定缴了税,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一张凭证;我在银行储蓄,交了利息税,也从来没有收到过税单。至今我不知道自己究竟纳了多少税。作为一个纳税人,本来我应当自豪,我为国家和社会作了贡献,可一谈起究竟纳了多少税,我瞠目了,我无言以对。到如今,我确实无法说清楚自己到底纳了多少税。我去银行办“一卡通”、“牡丹卡”,银行却不依不饶要我出示纳税凭证,天哪,我只好求饶了,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纳了多少税。…  相似文献   

6.
我妈妈对我很慈爱,家里自从有了我,她对爸爸都冷落了。爸爸有时很嫉妒,说妈妈“喜新厌旧”。妈妈反唇相讥说:“女儿是我的‘小棉袄’,你是我的什么?只能算我的‘老棉鞋’!”妈妈给我买花衣裳,把我打扮得像洋娃娃;她冒着酷暑严寒带我去公园玩,为我开阔视野,北京所有的公园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她给我念童话,让我陶醉在《拇指姑娘》和  相似文献   

7.
十三载的路程上许多事物在伴我成长。玩具,给了我快乐;美妙的大自然,给了我无穷的知识;爷爷奶奶的呵护,让我感到无尽的幸福……我觉得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妈妈的“唠叨”是一首最美的歌。  相似文献   

8.
沈惠民 《世纪》2023,(5):44-46
<正>萧乾先生出任《世纪》杂志编委会主任时,我是《世纪》的特约编辑;萧老在20世纪50年代曾任《人民日报》特约记者,我第一次在衡山宾馆见到他时,也已任《人民日报》记者。尽管有此巧合机缘,毕竟在年龄上,他与我是爷孙辈;轮地位,他更是文坛巨匠,我只是个文学青年。所以当他用厚实而温暖的手紧握我的手,调皮地笑称“我们可是同事相见”时,我很有点惴惴不安。他也许察觉了我的神情,继续笑着说:“这几天我还要见见《世纪》的其他同事们。”正是《世纪》创刊,使我有幸开启了与萧老的这段“同事”机缘。  相似文献   

9.
我认识李尔重同志是1989年“六·四”政治风波之后。那时候,找在中南财经大学任教,是武汉市第七届政协常委。在那场震撼全国的政治风波开始不久,《人民日报》发表“四·二六”社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在校党委组织的座谈会上,我明确表明了反对动乱的立场。特别是在武汉市政协的一次常委会上,我愤怒地驳斥了那些所谓的“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名流”、“学者”的资产阶级自由化言论。“六·四”事件后,学校师生中许多人思想混乱,对党和政府采取的平息天安门反革命暴乱的做法,认识模糊。我写了一封长…  相似文献   

10.
每当我漫步在流沙河之滨,眼前总要闪现着佛寺的飞簷、白塔的身影;每当我陶醉于“赞哈”的歌声,耳边总要回荡着晨鼓的交响,晚钟的悠呜。我曾经提醒自己,千万别因此而过于看重了佛教对傣族文学的影响;也曾深怀遗憾,为什么当初要让“帕召”的宣教污染了幢幢竹楼。可是,当我的遐想从天上降到人间,我不能不承认,这白象的国土,到处曾游荡过“古塔玛”的幽灵;这孔雀的故乡,到处都浸润过恒河的沙  相似文献   

11.
春天,1949,共和国之春。 我随着横渡长江的百万雄师,神采飞扬地跨进了南京。 我走进纸片飞舞的“总统府”; 我走进楼房似卫队般排列的“国防部”; 我走进没有人行政的“行政院”; 我走进…… 一步一个音响,一步一声欢呼 旧世界,新天地;新天地,旧世界,如同万花筒般在我面前旋转。腰鼓,入城式的礼炮,秧歌…… 和平,早已在大江以北徜徉。她走近冰消雪化的淮海战场,她跨进四门洞开的北平古老城楼… 北京:首次文代会 “赶走”董必武周恩来为“小鬼”题词 刚解放的北平发来通知:要在那里举行第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我们第二野战军也要派文…  相似文献   

12.
海岳烟尘记     
汤炳正 《文史天地》2002,(12):35-38
我在《屈赋新探》的“前言”里曾写下这样几句话:“抗战时期,我开始爱上了屈赋。这也许是由于中国的民族危机,促使我跟屈原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共鸣。”不料这段话竟引起不少青年读者的好奇心,纷纷来信,要我谈谈当时的情况。其实,我这话只是在民族苦难中的总体感受;并非指某一具体事件。但这些来信,却也无形中唤起我一段小小的回忆;即我当时从沦陷区逃奔后方的流亡生  相似文献   

13.
戴志梅 《南京史志》2023,(36):10-11
<正>一个周日的下午,我正坐在电脑前备课,突然跳出了一条信息。我打开一看,原来是初二女生小雨发来的,她给我留言道:“老师,我觉得我真的太笨了,我不清楚我还有什么可以让别人喜欢。”我赶紧回复:“小雨,透过文字,老师感受到了你此刻似乎有点不开心,能和老师说说发生什么事了吗?”小雨以最快的速度回复了我。  相似文献   

14.
张德勤 《东南文化》2002,(12):27-29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我经历过五十年代后期历次政治运动,尤其深刻经历了“文革”。粉碎“四人帮”前夕,我在淮阳五·七干校改造思想,天天讲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时时要表达一辈子走五·七道路的决心。我当时真的认定,这一生就是要在改造“资产阶级世界观” 的炼狱中度过了,在苦修“自觉”的最高境界中以苦为乐吧。没想到“四人帮”顷刻垮台了,邓小平同志复出了,拨乱反正了,改革开放了。更没想到,我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入了党,提了干,又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后  相似文献   

15.
屈指算来,我参与地方志工作已整整十八年了。十八年的地方志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地方志工作看似没有地位,但只要修志者有“为”,就一定会有“位”;地方志部门虽然是“冷线”,但只要干好了,也会成为门庭若市的“热线”。我在方志事业中不断得到锻炼提高。  相似文献   

16.
康旭 《南京史志》2022,(22):41-44
<正>【真题再现】根据情境,按照要求写作。有一天,小文在写诗。妈妈走过来说:“初三了,别写诗了!”小文说:“诗可以缓解我的学习压力,给我带来快乐,让我的青春有诗意……”以上情境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你以“青春需要诗”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相似文献   

17.
“妈!我回来了!“我一进门便叫道。您从厨房里走出来,问我:“今天上课老师讲的都听懂了吗?”通常,我进门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而我也只是不耐烦地点点头。平时每次让您在考验上签字,如果考得好(但不是满分),您便会帮我分析哪些分不该丢;如果考得分数不理想,您就先问我的成绩在班上的排名,再问我有多少不会做,现在懂不懂,并叮嘱我一定要认真订正。“妈妈,真唠叨。我都是初二的学生了,怎么会连分析考卷都不会呢?再  相似文献   

18.
我的妈妈     
“叫你去写作业,你不写;不叫你看电视,你倒看了。关了,写作业去!”妈妈的大喇叭嗓门又开始播音了。 这句话我都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了,耳朵都起茧子了。“妈,你不累吗?”我撇着长腔说,“放我一马吧,我还不能休息一下吗!”  相似文献   

19.
《湖南文史》2011,(4):4-4
一个青年背着一个大包袱,千里迢迢来找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了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喑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  相似文献   

20.
郑莹 《文史天地》2024,(1):83-87
<正>提起水城黄土坡这个地名,老一辈的贵州人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它在1971年便成了水城县机关所在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20世纪60年代起,黄土坡几乎就是贵州水城、贵州六盘水的代名词,在贵昆铁路上熙熙攘攘的乘客中,总能经常听见“我从黄土坡来”“我到黄土坡去”“我在黄土坡下”的交谈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