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特殊工人"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制使役华北“特殊工人”是伪满后期四种强制劳动形态中最为残酷的一种。日伪在华北公开推行强制“供出制”等虽略晚于伪满.但把抓捕的抗日军民送往东北强迫使之服劳却早已开始。日军竟有大规模的“抓劳工作战”,并建立诸多战俘训练所和劳动训练营。据对所获日伪军警政部门片断统计资料考证:伪满后期四年间。关东军与重要厂矿奴役华北“特殊工人”达20万人左右。关东军和伪满洲国的有关规定都表明:特殊工人是丧失一切自由、随时都可遭到杀戮的真正战争奴隶。  相似文献   

2.
满铁昭和制钢所创办于1933年,它在招募工人过程中采取独特的劳动招幕政策,形成了以当地农民为主要对象的劳动力招募体制,即当地人最多,关内人较多,日本人和特殊工人(战俘等)较少;职工结构呈金字塔型:即职工人数最少的日本人处于制纲所技术、管理的最上层,而职工人数最多的中国人永远处于被剥削、奴役的地位。大多数中国人劳动繁重、收入微薄、生活贫困。昭和制钢所的经营策略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确保了足够的熟练工人;另一方面也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伪满殖民政策的特殊体现,即利用中国的人力资源来掠夺中国的物质资源。  相似文献   

3.
关于日本在华北的劳务统制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当年曾是日本掠夺中国强制劳工的主要来源地,因此研究与揭露日本在华北的劳务掠夺统制内幕是彻底调查日本使用中国强制劳工暴行的重要环节。现据天津市档案馆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有关档案文献,以及当年日本在华北经济调查机关出版的有关调查报告等史料,对日本在华北劳务统制掠夺中的若干问题研究披露如下,供国内外学者深入研究参考。一、华北是日本掠夺中国强制劳工的主要源地这个问题,本人在《日本强掳华北劳工人数考》(载《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4期)和《日本在华北经济统制掠夺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版)中…  相似文献   

4.
打工民夫是日本帝国主义针对中国的——主要来自华北农村的土建工人的称谓。本文分析了1931—1937年间,满铁对中国土建工人的奴役、压迫。文中介绍了中国土建工人受满铁奴役的一般状况,分析了日帝和满铁企图限制而又不得不募用中国华北土建工人的原因;侧重分析了满铁对中国土建工人的奴役、招募、管理方式和残酷剥削等状况。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研究》2004,(2):172-172
20 0 3年1 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解学诗著的《隔世遗思———评满铁调查部) ,56 1万字。该书绪章对满铁及其调查部进行了概括的评述,分析了日本学者有关“满铁调查部论”的论争,论证了关于满铁调查部研究的方法。全书分三部,即:“调查课时期的情报调查”、“‘经调’与日本侵华经济决策”、“大调查部与侵略战争俱衰亡”,分早期、中期、晚期评述了满铁调查部的成立、变迁,为日本侵华经济决策服务及最后溃亡的过程。《隔世遗思——评满铁调查部》  相似文献   

6.
陈竹君 《民国档案》2003,2(1):57-62
劳工 ,从狭义上说 ,系指被雇用从事生产或担任劳务并领受工资之人 ;从广义上说 ,也包括收入比普通工人丰厚 ,地位比普通工人优越的职员。本文所说的“劳工”是指广义上的劳工。劳工福利 ,指工人在劳动报酬以外 ,由工人组织、资方或政府举办的旨在改善劳工生活、增进劳工智能的设施 ,如工人住宅、医院、图书馆、文化补习学校、文体娱乐场所等等。劳工福利政策系指政府为了改善劳工生活、增进劳工智能而制定的办法和措施。抗战时期 ,劳工福利得到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广 ,到抗战胜利时已形成了体系和规模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试图对抗战时期…  相似文献   

7.
<正>埃里克·塔克(Eric Tucker),是加拿大约克大学奥斯古德法学院(Osgoode Hall Law School)教授,主要著述有:《法律面前的劳工:加拿大工人的集体行动:1900—1948》(1)《管理劳动场所的危险:安大略省行业卫生与安全规定的法律和政治:1850—1914》(2)及数十篇学术论文。2014年9—10月,笔者作为加拿大约克大学的访问学者,就加拿大劳工法律史问题与塔克教授多次交谈。回国后,我们继续以邮件的方式进行交流。本文就是根据谈话和邮件内容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8.
关于日本在华北劳务掠夺体系与强制劳工人数若干问题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运用国内新发现的重要日伪挡案献,对关于“日本在华北的劳务掠夺体系”、“1942年后日本向东亚各地输出华北劳工之政策手段”、“日本在华北本地矿山企业使用强制劳工人数”、“在华北修军事工程使用强制劳工人数”、以及“在蒙疆使用强制劳工人数“等,分别进行了详实考证。使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向前跨进了一步,并为当前解决中日战争遗留问题——即日本强掳中国强制劳工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论文从移民工人维权和劳动争议处理这一新视角,较为系统地分析中国海外劳务移民的历史发展与管理体制,深入剖析中国劳务移民管理的法律政策框架及维权和争议处理机制,比较借鉴劳务移民典型国家的经验做法,并对实现中国劳务移民有效管理的对策与措施,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完善相关国内立法,构建多边合作协议框架;二是确立劳动行政部门主管,建立多部门政策协调机制;三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强海外劳务移民监管;四是加大工会组建、培训和维权力度,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伪满洲国的"国民勤劳奉公制",又称"国民勤劳奉仕制",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伪满后期为满足侵略战争的不断升级而强制东北人民无偿为其充当劳工的一种制度。该项制度的出台有其的现实原因,也有一定的必然性。这与日本侵华战争所面临的局势有一定关系,也与日本在东北实行的劳务统治政策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中,劳工常常被看作是与自然资源、资金、技术等同类的经济要素,只重视劳动成本,忽视了劳工作为社会活动主要参与者的角色。近年来,劳工地理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弥补了传统地理学研究的不足。全球化背景下的工人运动、劳工组织和地方劳工控制体制,劳工市场的空间分割,不同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的农区劳工地方化逐渐成为劳工地理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吴秀明 《黑龙江史志》2008,(5):10-10,59
<正>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所属的满铁资料编辑委员会主编的《中国馆藏满铁资料联合目录》已由中国出版集团所属的东方出版社于2007年1月出版发行了。它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重大项目"满铁资料整理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应对16世纪中叶人口危机、经济波动与社会变迁引发的劳工问题,英国政府在继承中世纪劳工立法的基础上,于1563年出台《工匠法令》。《工匠法令》授权治安法官推行学徒制、强制劳动、限制劳工流动与厘定工资等核心条款。《工匠法令》顺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切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利益,获得治安法官的积极推行,从而有效化解劳资纠纷与维护社会秩序。《工匠法令》奠定了英国前工业化时期劳资政策的框架,诠释了家长制劳资政策的基本内涵,形成了以治安法官为权力主体的劳资纠纷化解机制,有利于英国社会的稳定转型。  相似文献   

14.
罪孽     
《文史月刊》2014,(1):34-34
一个日俘之死引发的闹剧;反“客”为主的日本侨民享有的种种特权;被绑赴日本的中国劳工的悲苦遭遇;一个伪满官员的苏联战俘营经历……把你带进那段凄风冷雨、风云变幻的岁月。  相似文献   

15.
二战期间日本为了弥补国内劳动力的不足,曾从中国强掳了近4万名中国劳工至日本。根据日本《外务省报告书》的统计,有6830人死于日本国内与途中,①占中国劳工乘船人数的175%。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劳工死亡原因的具体分析,揭露日本政府与企业掩盖中国劳工死亡原因,推卸强掳、奴役、虐杀中国劳工罪责的真相。一《外务省报告书》(要旨)篇中关于中国劳工死亡原因是这样记述的:“死亡原因,大部分为疾病死亡,在总死亡数6830人中,有6434人是疾病死亡,即占总死亡人数的942%,伤害死亡322人,只不过占47%…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所属的满铁资料编辑委员会主编的《中国馆藏满铁资料联合目录》已由中国出版集团所属的东方出版社于2007年1月出版发行了。它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重大项目“满铁资料整理研究”要求完成的最终成果。它是全国五十六个有关图书情报和档案等收藏单位,经过8年的共同努力编制而成的一部大型文献目录工具书。  相似文献   

17.
20 0 2年 8月 ,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刘宝辰、林凤升合著的《日本掳役中国战俘劳工调查研究》一书 ,这是刘宝辰先生继 1993年出版《花冈暴动》一书之后 ,在研究二战时期日本掳役中国战俘劳工问题的又一新成果。近年来 ,关于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掳役华工的问题 ,日益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 ,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吉林大学陈景彦所著《二战期间在日中国劳工问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年出版 )一书 ,就是有代表性的力作。该书主要是用日本方面的有关文字资料 ,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强掳和迫害华工罪行的学术专著。刘宝辰、林凤升合著的《日本掳役…  相似文献   

18.
东北沦陷时期的满铁铁路中国工人状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满铁是日本推行大陆扩张政策的产物,铁路在满铁经营中始终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九一八事变后,满铁铁路运输业务不断膨胀,铁路工人数量也迅速增大,但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不断扩大,尤其七七事变以后,满铁铁路运输日益紧张,劳动力供求矛盾也不断加剧,铁路劳动力严重不足,从业员素质下降,铁路事故增多,战时经济日趋窘迫。在这种形势下,满铁庞大的铁路交通运输体系赖以运转和经营的广大铁路工人,一方面在自身素质不断恶化条件下肩负着日益沉重的运输劳务;另一方面,却因生活日艰使本已脆弱的劳动能力无法再生。这就从人力的主观条件上使在物力方面难以增强的铁路运输,陷入了无法逆转的恶性循环。因此,1944年开始的铁路运输的急剐下滑并不是偶然的,它是日本战时经济无法克服的各种矛盾所造成的,也正是这些矛盾,成为导致日本侵略战争末期推行所谓“决战体制”时经济崩溃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张玉霖 《神州》2012,(18):193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宁夏邮政公司的用工结构、用工种类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的劳务派遣工进入邮政企业。随着劳务派遣人员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如何切实按照《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的要求,把广大劳务派遣人员组织、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对于  相似文献   

20.
《满洲评论》是伪满洲国时期重时事评论周刊。同时期,伪满洲国报纸杂志兴盛一时。本文将《满洲评论》置于伪满报刊史的时代背景中,与同时期的同类大型综合杂志进行比较分析,探寻《满洲评论》与其他伪满综合报刊的共通处与特异性,最终求证该刊的史学位置与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