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一切生命而言,死亡是谁都不能回避的归宿。由于中国古代先民认为灵魂不灭,死不过是向另一个世界即阴间过渡。因此,古人把对死的安排(即丧葬)变成一种生活内容,并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方式。葬俗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丧葬习俗对研究逝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也是十分深远的。  相似文献   

2.
略论关中东周秦墓葬制与关东诸国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丧葬是在世生活的缩影,在近代科学发展起来以前人们普遍信仰灵魂的存在,通过对死人处理的方式,以一种比较抽象的、概括的、而又比较固定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把一个民族思想意识和风俗习惯反映出来。不同的民族往往有不同的葬俗。因此,对丧葬制度的研究是了解当时社会面貌的重要桥梁。本文拟以考古资料为主,结合有关文献,仅就关中东周中小型秦墓与关东地区同时期、同类墓葬间,在墓葬形制、葬式、葬具和随葬品等方面所存差异及其产生差异的根源,提出几点粗浅看法,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社会文化现象,丧葬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按照学界对于“文化”内涵的理解,可将其大致划分为三大部分:其一是丧葬的物质文化层面,即能够体现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物质文化面貌,甚至某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自然地理因素中以“物化”形式体现的丧葬内容,如葬所(包括坟地和墓穴)、葬具(棺、椁、殓尸用具)、随葬器物等;其二是丧葬的制度文化层面,主要是指丧葬礼制风俗以及某些少数民族“依俗行丧”的不成文法等;其三是丧葬的精神文化层面,亦即通过上述两个方面所反映出来的灵魂观念、祖先崇拜、宗教信仰等当时人们的精神文明状况。  相似文献   

4.
丧葬仪礼作为人生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反映着一种文化对待“死亡”的认识和态度。这也是这一文化对待“生”“死”这样一种哲学命题的认识。 丧葬仪礼作为一种群体文化中所包含的一种“文化型式”(culture type),它处处体现着对这种群体文  相似文献   

5.
毁器作为丧葬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类对生命和死亡的认识及思考。本文主要依据考古材料对西团山文化的毁器现象进行考证,并进一步探讨其特征和功能,以期对西团山文化丧葬习俗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作为民俗之一的丧葬仪式因地而异,但其丧葬目的异曲同工:为了灵魂早日平安到达其归属地,灵魂在归属地能够平安舒适,表达亲属悲痛之情,保证死者不会引起任何灾难。本文通过对平凉市庄浪县徐城村丧葬个案的调查和分析,来阐释当地汉族民众的鬼魂崇拜观念。  相似文献   

7.
聚居于我国西南边陲的佤族具有独特的民族风俗,翁丁佤族古村落在保留了佤族传统丧葬习俗同时还有自己独特的丧葬文化,文章通过对佤族丧葬仪式的介绍,从而透视出佤族人敬畏自然、笃信灵魂不死和祖先崇拜的生死观,最后得出佤族丧葬仪式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几千年的丧葬史上,厚葬(即丰厚的葬俗)在丧葬礼俗中占绝对优势,起着主导作用,左右着中国丧葬礼俗发展方向。厚葬,始于夏商,盛于秦汉,以后各朝也相继仿效。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厚葬之渊源主要是灵魂不灭观和祖先崇拜,以及儒家提倡的孝道观念。人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不死,可以升天,而且仍然干于人事,祸福于子孙,而历代封建统治者,更企望死后生前一样有权有势,亨受荣华富贵。放他们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集八方之能工巧匠,营造各种地下与地上建筑,力图为死者修建‘”阴间”衣食住行、寻欢作乐的“魂灵乐园”。这…  相似文献   

9.
丧葬就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一整套方法,丧葬观念的产生是受灵魂和灵魂不死观念的影响。人类最初对尸体采取自然葬法,有《孟子·滕文公上》为证:"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1]。其实  相似文献   

10.
一 人生老死,是自然的法则。由于各个地域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等的差异,从而对尸体的处理方法亦有了较大的差别,也便有了世间的诸多葬法和各种关于丧葬的风俗。人死亡的原因很多,其中自然死亡占的比例最大,而由其它原因诸如战争、自然灾害以及瘟疫等而导致死亡的人的数量也是相当惊人的。那么,在对待这些不同的死者上各地的丧葬风俗也是有区别的。在对死者头颅的处置问题上,也是和各地的宗教信仰,风俗观念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1.
招魂葬是我国古代社会的重要丧葬风俗。唐代招魂葬的实施和礼俗,即折射出唐代社会浓厚的灵魂观念、政治压力及社会因素,并对后世的丧葬习俗产生影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同汉民族大部分地区一样,张掖民俗中的丧葬仪式也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据说,人类最初(大致在蒙昧时代的中级阶段)并不那么看重丧葬。虽然相信人死后灵魂存在,但对尸体的处理却十分简单,往往把死者抛弃在原野当中,仅用柴草覆盖,并不埋葬。《周易·系辞传》载:“...  相似文献   

13.
明器与冥器     
王娟 《民俗研究》2015,(1):96-103
陪葬物普遍存在于各种丧葬文化之中,体现出不同的死亡观念。中国远古时代的陪葬物“刍灵”、唐代及其之前的陪葬物“明器”体现出偏理性的本土自然死亡观,宋代及其以后流行的“冥器”则反映出偏巫术、宗教色彩的灵魂不灭死亡观。对这一变迁轨迹的梳理,不仅有利于我们重新反思“巫术———宗教———科学”的渐进式研究模式,而且也有助于建立更加科学的生死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4.
《文博》2014,(5)
近年来关于秦始皇陵出土铜车马的属性问题有多文予以讨论。本文从葬字的本义、丧葬中的祭祀行为、祭器与明器的区别、秦陵丧葬的礼仪等方面入手,认为有学者将陪葬品与祭祀品的区别定位为"是否出现在祭祀仪程"是不正确的。秦二世时期形成的铜车马载体——竖穴椁匣式遗迹的存在,不过是一种孝道的礼仪体现,本意仍是遵循春秋以来从"生死有别"转变为"事死如生"的丧葬活动原则。  相似文献   

15.
鬼魂崇拜是原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原始宗教意识。人类先民根据自己对世界的认识,相信万物皆有灵魂,灵魂依附于肉体或其他形体,而一旦人或其他物体死亡,灵魂就会脱离其依附体而成为无形的独立存在,并具有超人的力量,可以降灾或施福。这就是鬼魂。因此,古人对鬼魂是有着虔诚的敬畏之心的,并因之而有各种禁忌或取媚仪式。《礼记·祭法》:“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日折;人死日鬼。”中国古代无以数计的祭祖等巫文化活动,表明了对鬼魂“存在”的虔诚信仰。鬼魂观念在人们头脑中盘桓了几千年,直至今日,尽管科学文化已经高度进步,但由于  相似文献   

16.
丧葬习俗丰富而多样,它与信仰的关系是千丝万缕,而随葬物品在丧葬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非常独特。区域存在的随葬文化虽然各地差异明显,但却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历史或时代的特色。文章透过浙江丧葬文化中随葬物类型的多样性以及具体的形态和内容,揭示这种多样性随葬物与另一个世界、与人们想象中的阴间生活和信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孙彦 《中原文物》2008,(1):41-44
依据相关考古和文献资料,"鹳鱼石斧图"的象征着死者灵魂不灭、生命转化,这种观念的出现应该是丧葬绘画产生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8.
赵昊 《文博》2010,(5):9-14
墓向是社会丧葬观念的重要标志,往往被视作基地研究中的重要考察因素。通过对少陵原西周墓地的梳理,发现在该基地中大量存在一种墓向的"同轴对立"现象。这一现象的形成,应当与一定的丧葬习俗和特定的人类行为有关。同时,通过对墓向"同轴对立"现象的分析,可以扩展我们西周时期墓地研究的维度,并对已有的一些发现和认识产生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墓葬空间模拟的是现实世界,体现的则是人们的死亡观念。海岱地区史前墓葬空间由简单逐渐走向复杂,内部空间划分越来越细,功能区别日益明显,这一变化过程与丧葬观念的复杂化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丧葬礼俗是人生旅程中的最后一项礼仪,作为人们对死去亲人的首次祭奠仪式,它蕴藏于民间人们的生活之中,其内涵相当丰富,包括民间流行的各种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等。生活在河西走廊的汉族人民形成了具有显著特征的丧葬文化,其中报丧、带孝、丧事操办、吊唁、祭奠、入殓、出殡、下葬等仪式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