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清代,汉学和宋学交互作用,影响着这一时期史学思想的发展。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清代汉学对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清代汉宋关系看今文经学的兴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乾嘉汉学鼎盛之时,汉宋对峙更加凸显,但因寻求义理的内在需要:其中又滋长着调融宋学的潜流。汉、宋之学陷入困境,士人乃日益从今文经发掘“微言大义”,从而落实由考据以求义理的主旨。今文经学因之兴起。并在晚清经世致用及汉学义理化趋向中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3.
清代的辽金史学是清代史学的重要篇章。由于满族与契丹、女真族均崛起东北,尤其是满族与女真族的渊源关系,加之清代中期以降边疆史地学的兴起以及《辽史》、《金史》的质量与清代的治学风气等原因,推动了辽金史学研究的热潮,从而也涌现出一批热心辽金史研究的史家。清代辽金史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搜辑史料,搜罗遗;考证史籍,纠谬订误;补《辽史》、《金史》表志以及笺释辽金二史语音,核实人、地、官名,刊正画一等方面。清代的辽金史学以考史派为主流,而作史却不多见。但辽金史论却不乏佳篇,多数史论均能切中事机,意存殷鉴,借辽金史事而措意于经世致用之学。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史上,如果从史学思想的角度考察问题,就会发现我国传统史学经历了从宋代义理化史学到清代实证性史学转变的过程。这两种史学思潮在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各方面都显示出截然不同的特征。揭示由宋代义理化史学到清代实证性史学转变的内涵及其意义,有助于阐明中国传统史学发展中某些内在规律。可以进一步深化史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清朝是汉学复兴的时代,宋学虽无汉学之盛,但从事者亦代不乏人。考证训诂,汉学据其胜;义理心性,则来学擅其长。但汉学易被讥为琐碎,宋学常被看作凿空。二者治学手段、方法、途径、职能不同,各有长短。清代汉学与宋学关系如何?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不仅是清史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清史研究的难题之一。长期以来,学界存在一种普遍认识,认为清代汉学、宋学二方,各执门户,以己所长议彼之短,甚者认为二者纷纭交争,彼此相詈,按剑操戈,党同伐异。但细检清代诸家所论,此种认识缺少具体分析,且乾嘉时期与道咸以降二者…  相似文献   

6.
钱穆是20世纪中国研究清代学术史的大家,《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他研究清代学术史的名作。钱穆主要是从宋学的角度来研究清代学术,提出了清代汉学渊源于宋学,“不知宋学,则无以评汉宋之是非”的名论断。由于钱穆治清代学术史主要以昂扬宋学精神为主旨,所以他在评价和判识清代学人学术思想的高下深浅时,就贯穿了一条是否有志经世、是否心系天下安危的宋学精神为其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7.
段玉淑 《文史月刊》2012,(Z3):42-43
傅斯年的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史学就是史料学,他认为史学的对象是史料,其进步要归功于史料;二是倡导绝对客观的历史学,否认史学应该为现实服务;三是坚持保证历史学的"客观性",需要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实现方法工具的扩充;另外傅斯年也形成了一系列史学方法论,主要有历史比较法和思想史研究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充分肯定了赵之谦《汉学师承续记》在资料收集、资料使用方面的成就,同时指出了该书所撰人物小传尚有疏漏、著录各家著作时有缺失等不足,就整理本存在的问题也作了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傅斯年、陈寅恪与兰克史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傅斯年与陈寅恪两位史学大师关系甚密,他们对现代中国史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阐明近世西方兰克史学治史之旨趣,揭示了兰克给后世留下的两种印象,并侧重通过傅斯年、陈寅恪与兰克史学的比较,以说明他们两人所受西方吏学特别是兰克的影响.作者认为,傅斯年与陈寅恪史学思想的形成均有其共同的西学支撑,那就是兰克文学.  相似文献   

10.
汉学是清代学术最为核心的内容 ,其发展几乎贯穿整个清学历史演变的全过程。本文对乾嘉之际 (1 8世纪末至 1 9世纪初 )汉学的求变与易帜、经学理论的异化与更新、经典诠释等方面 ,进行了系统考索 ,认为出现在乾嘉汉学内部的上述变动 ,实际上是一场汉学更新运动。它不仅终结了清代经典诠释的纯考据化 ,而且它所产生的社会与学术的双重效应 ,也是乾嘉汉学向近代经学蜕变的前奏  相似文献   

11.
清代摘引、著录或结集宋玉作品的文献有七部,与清以前同类文献相比,著录作品的数量最多,著录宗旨追求全备,大多影响广泛.因此,我们认为,自《宋玉集》亡佚之后,清代对宋玉作品空前的,带有总结性的摘引、著录、结集,将宋玉作品的传播推向了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潮.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是 2 0世纪 70年代在欧美等西方学术界兴起的一种社会思潮。近些年来 ,我国学界对于后现代主义作品的介绍颇多 ,但对其进行认真研究的论著则较少。本文对后现代、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史学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疏理 ,尤其是就后现代史学对现代史学的挑战作了认真的探析 ,认为后现代史学的核心是力图动摇西方现代历史编撰学的基础 ,颠覆西方自启蒙以来建立起来的历史观念  相似文献   

13.
清代史馆的人员设置与管理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清代史馆是中国古代官方修史机构发展的最后阶段,它们充分吸收此前历朝设馆修史的经验,在人员设置、组织管理等方面都有着较为完善的制度。在人员设置上,各史馆之间相互参照,按分工不同分为管理人员、纂修人员、佐修人员和勤杂人员四大类。在人员组成上,汉人、满人等都占一定的比例,纂修人员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在管理上,清代史馆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制定史馆规章,建立考勤考绩制度,严格奖惩制度,提高了修史效率。同时,清代史馆在管理上也存在很多缺陷。  相似文献   

14.
一、不能缺席的研究我们一起讨论关于对海外中国学研究的有关理论问题。目前进行这一方向研究的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业的研究生,也有海外中国学史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为什么坐到一起了?应该  相似文献   

15.
唐仲友是南宋中期的著名理学家 ,因与朱熹交恶 ,致使身后学术几近失传。本文侧重从其哲学基础、图谱之学与史论三方面 ,透视唐仲友开创的“经制之学”的特色。唐仲友致力于文化制度史研究 ,运用图谱形式考求三代王制 ,以求推行于当世 ,积极评价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 ,其学术带有浓厚的“致用”色彩 ,在南宋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萧一山为我国近代新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穷毕生精力完成了一部 40 0万字的巨著———《清代通史》 ,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对中国历史有自己的创见 ,搜集整理了一大批珍贵的太平天国史料 ;提倡用“博”、“约”、“通”三步骤研究历史。萧一山的史学思想和实践具有文化理想、民族主义、经世之志三大特色。他是民国史学界不偏于疑古、考古、释古而三者并重的史学家。  相似文献   

17.
姚鼐与汉学     
本文试对姚鼐的学术思想作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姚鼐对汉学有批判有吸收;姚鼐与戴震的关系既有"交相师"的一面,也有学术交锋、敌对诋毁的一面;姚鼐中年告退的深层原因是为了捍卫所守之道,为了心中所安.  相似文献   

18.
戴名世的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名世兼古与历史二家于一身,本对其史的一面进行了探讨。章介绍了戴氏的史学理论,突出了其甄别资料的“论世”之说及其对良史产生与“上之所重”的关系的见解;概述了他的史学作的基本内容、艺术成就和史学贡献;分析了他对于“义”,对于“势”,对于明末农民军,对于明朝灭亡的原因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以及他的民族思想,揭示了戴氏的历史观。章还将其古特色与其史学思想沟通起来,认为形成戴氏古愤世疾俗的风格的深层次原因是其民族思想。  相似文献   

19.
钱穆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一生勤勉,淹通四部,著作等身,尤其在史学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建立了独特的文化史学体系。笔者主要从一般历史、学术思想史、文化史三个方面,对钱穆史学成就的相关研究成果做一简要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何炳松指出历史学与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上均有很大不同,由此得出历史学是一门主观推理的学问,历史学不必像自然科学那样寻求历史发展的因果规律,历史认识会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历史相对主义的思想特征。另一方面,他指出,历史学与自然科学都旨在求真,历史学为了求得历史真相,必须在充分搜集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科学的考订和分析,然后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编撰,这又是一种实证史学的方法论。因此,简单将他定位为中国现代相对主义史学家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