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明确地以欧洲"文明"来衡量世界各国的国际行为及法律权利,从而在国际法中形成了一套规范国际关系的"文明"标准。按这一标准,世界上的国家被划分为"文明"、"野蛮"和"蒙昧"等不同类别,不同类别的国家获得不同的国际承认,具有不同的法律人格和法律地位,在国际法上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野蛮"和"半野蛮"("半文明")国家被排除在国际法适用范围和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社会"之外,从而建构出一种国际法意义上的等级性世界秩序。这一秩序是西方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时为其瓜分世界和殖民统治寻找法理依据而建构起来的,通过西方列强与非西方国家的互动而形成。就其思想渊源而言,是欧洲国际法传统中"自我"与"他者"二元思维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新书微讯     
《文史天地》2014,(4):95-95
正《文明大趋势》内容简介本书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开始,系统梳理其发展的过程和内在脉络,并将中华文明与西欧、日本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从而提出"近代以来,中华文明为何落后于西方"这个核心问题,并给出了自己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人类文明发源于中东地区,中华文明也是在中东文明的影响之下才发展起来的。相较欧洲,中华文明距离中东更远,从源头上说就"落后"于西欧。作者:苏三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相似文献   

3.
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不仅呈现在当代,同样呈现在过去的历史长河里,因此探究历史上不同文明的特殊性非常重要。西欧文明始于公元5世纪,初步成型于11—15世纪,源于古代日耳曼传统、古典希腊罗马文明和基督教不同质的文化。日耳曼人的马尔克村社制度是欧洲文明的胚胎;古典文明,尤其罗马法促使中世纪个人权利概念逐渐形成并进入公法领域,成为法治社会的广泛基础;基督教的政治哲学及政治斗争结束了神圣王权时代,有助于建构起上层政治框架。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三要素熔为一炉。逐渐生成西欧文明的雏形。很明显,西欧文明是次生的、混合的文明,其创生过程也是不同文明的融合和嬗变过程;16世纪后衍生为资本主义文明,后者表现了不凡的创造力,冲击了整个人类社会,同时也显现了与生俱来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文明的观念和教化:中国与欧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探讨"文明"的词义在中国和欧洲的演化。论文认为"文明"表现为人类的自我教化,是人类行为向着美、善、理性、优雅和秩序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形式。论文描述了欧洲在两性关系、饮食起居、旅行和对待他人诸方面从野蛮和粗野到文明的演变,也回顾了中国古代文明是如何强调教化,注重培养人的行为的外在礼仪和内心的道德意识。论文认为准确地理解"文明"词义,对推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付志波 《神州》2012,(9):58-59
罗马是西方文明的起源,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几千年来,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丝毫没有减退人们对罗马历史的追寻和热情。罗马对后世西方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罗马的教育,作为罗马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一个民族前进的方向和脚步。现有的书籍文献,在论述罗马教育时,大多与古罗马的历史阶段(王政时期、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相结合。而本文则是把古罗马教育与历史分期结合起来,通过对罗马共和国时期(BC510年-公元BC30年)家庭教育的研究,加深我们对西方早期家庭教育的认识,从而体会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民族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①(以下简称《起源》),是英国学者约翰·霍布森②(JohnM.Hobson)的一部探讨西方文明起源的历史社会学著作。该书批判“新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美国缘起于欧洲几支文明之一 人物周刊:美国历史学家代尔斯·比尔德和玛丽·比尔德夫妇有一部书《美国文明的兴起》,美国的历止那么短,可以算一种文明吗? 金灿荣:美国是一种现代文明。美国文明的主体从欧洲来,属于欧洲盎格鲁一撒克逊这一支。我们常常把欧洲视为整体,实际上欧洲的情况非常复杂。欧洲文明至少可以分三大支九小支。三大支就是北欧、南欧、东欧。  相似文献   

8.
迈锡尼文明、“黑暗时代”与希腊城邦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早期希腊国家的兴起,主流观点认为,迈锡尼文明衰亡后经历了一个黑暗时期,之后城邦于公元前8世纪中期遽然兴起,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中断。这一观点为古典学界普遍接受,成为诸多研究的出发点。本文意在重新审视这一说法,提出西方学者之所以强调两者之间的中断,是因为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起了作用。城邦文明历来被看成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因此它必须同被认为带有专制王权色彩的迈锡尼文明区分开来。然而这样的解释忽略了迈锡尼文明和希腊城邦文明之间的诸多联系,而且考古学证据表明所谓"黑暗时代"亦非通常认为的那般黑暗,希腊人群体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延续。还有,荷马史诗所反映的历史面貌更可能是公元前8世纪以前而非此后的情形。由此本文认为,更为合理的解释是把城邦兴起看成是迈锡尼王国解体之后希腊社会渐次演化的结果,而非所谓革命性变革的结果。荷马史诗所描绘的情形很可能是迈锡尼文明和城邦文明之间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9.
大学之名在东西方存在已久,而现代大学则是中世纪留给人类的主要遗产之一.到中世纪后期,欧洲已有约80所大学,它们引领和发酵了欧洲文明,欧洲则引领了世界. 一、大学之母和它的"子嗣"们 世界上最早的大学是11世纪出现在今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它与稍后的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和萨拉曼卡大学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欧洲南部大学的成...  相似文献   

10.
公元1400-1800亚洲曾是世界经济的中心,闽商作为中国的海洋族群在漫长的前工业时期将中国瓷器、丝织品等甚至于东南亚的珠宝、香料销向世界各地,并在西方世界掀起了"中国热"。闽族群规模巨大的商业活动与经济影响驳斥了"欧洲中心主义历史观",打造了中国特色的海洋时代。在西方话语权依旧企图君临东方的今天,我们亟待从全球视野的角度追溯历史,将西方霸权掩埋下的真相——18世纪末亚洲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中曾经胜出的事实还原于众。  相似文献   

11.
文明起源与文明模式的探求,是文明探源工程的首要任务。探源前应需冲破西方文明理念的束缚,需突破文献学怀疑论的局限,应对人文地理观照下的历史文化区系有所认识。这应是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文明模式进行正确研究的前提与基础。新石器时代即为中华文明产生的时代,通过各自途径与诸种模式,出现了"满天星斗"式的文明王国,构成了中华文明早期史。  相似文献   

12.
从1405年到1433年之间,郑和七次下西洋,历时近30年,这标志着人类的活动舞台发生了从大陆向海洋的历史性巨变。它最终奠定了东西方文明汇合于海上的格局。预示了一个整体世界在海上形成。郑和远航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却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索。因为在这稍后,在欧亚大陆的西端,也开始了另外一项远航事业。这就是所谓欧洲人开启的大航海事业。那项大航海事业,根植于与郑和全然不同的文明环境——正在开始转轨的、走向近代的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13.
欧战前后,中西方都各自面临着"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时代。但是,因时代的落差,当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热衷于以欧洲19世纪的文明为范本,猛烈批判传统文化之时,欧洲人却正致力于反省自己的资本主义文明。其反省现代性与社会主义思潮的并兴,不仅标志着西方现代思潮发生了深刻的变动,而且也给其时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从虔诚地追随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到认同反省现代性、批判资本主义,再到信仰马克思主义,李大钊、陈独秀这一共同的思想进路,既合乎其自身发展的逻辑,同时也集中代表和凸显了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思潮变动的鲜明主线。他们最终归向马克思主义,既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善果,同时也是整个西方现代思潮影响中国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新书微讯     
正《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内容简介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从全球大历史的视角,以两条主线分别勾勒出东西方文明发展的路线图:两者长期以来平行发展,也存在各自发展的"峰与谷"及转折点;最终,中国形成大一统国家,欧洲走向了列国并立,直至现代民族国家的形  相似文献   

15.
唐尧文化在古国文明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 《文物世界》2005,(5):16-22
进化论者摩尔根最早提出来“文明”一词,他认为文明社会与蒙昧、野蛮恰好是相反的概念。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认为阶级社会和国家的出现是文明进程的核心,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1]。苏秉琦先生考察中国文明起源和西方的差异,从宏观提出了古文化——古城  相似文献   

16.
孕育、发轫和发展于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修志传统,具有农耕文明的本质特征和鲜明色彩。其中宗法制社会性质、小农式生产生活方式、教化式治理传统、乡土情谊、乡绅阶层是与古代修志传统关联密切的五个方面,它们与修志传统之间存在内在结构性关联。  相似文献   

17.
自18世纪末期以来,美国人在界定自身文化身份时将欧洲视为美国的对立面和文化"他者",信奉的是"美国例外"论;在思考美国的地缘政治特性时,把欧洲视为威胁,奉行的是远离欧洲纷争和排斥欧洲影响的大陆主义。一战后,美国精英逐渐用突出美欧文化同源性和一致性的"西方文明"叙事取代"美国例外"论,用强调美欧休戚与共的"大西洋共同体"观念瓦解大陆主义,从而完成了美国文化与地缘政治身份的重塑。二战后,美国利用这一新的国家身份观念,把实施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北约解释为保卫"西方文明"和"大西洋共同体"、从而维护美国自身文化存续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步骤,成功地将美国与西欧凝聚成文化、意识形态与安全共同体,最终打造出一个新"西方"。  相似文献   

18.
正哥伦比亚大学刘禾教授主编的《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全球史研究的新路径》于2016年4月由三联书店出版。该书致力于揭示500年来西方文明霸权地位和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秩序的构建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质上是将不同文明进行等级化处理,使欧洲和北美的资本主义社会处于文明的最高端。这套文明标准在20世纪演变为世界各地人群的自我认识。但后来欧美  相似文献   

19.
]在农耕文明影响下,东蒙古地区经济类型、社会文化、社会风俗等发生了诸多变化。本文从历史社会风俗角度,以寺庙和碑刻以及节日庆典的演变为主要切入口,窥探农耕文明影响下东蒙古地区社会文化的变化过程及"汉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赖晨 《文史月刊》2011,(12):10-11
天主教徒英敛之为了让儿子受到西方文明的教育,托雷鸣远神父,把13岁的英千里带往欧洲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