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沦陷后的1939年的夏天,杨刚来到香港。杨刚原名杨缤,1928年的中共秘密党员,北平学生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北方“左联”的发起人和组织者,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英国文学系。她在上海“左联”工作过,被称为“敢于冲破国民党文化禁区,显示出一种解放精神的革命现实主义女作家”。抗战爆发后,她奔赴武汉、南京、上海,从事抗战救亡的宣传工作。也正是这个时候,她接到了燕京大学同学、在香港《大公报》负责“文艺副刊”的萧乾的电报,说他将去英国,要她即刻来香港接替他负责的《大公报》“文艺副刊”。杨刚送走萧乾后,很快…  相似文献   

2.
著名报人王芸生先生解放前因主持《大公报》为人所知。1929年因与《大公报》打笔墨官司,他受到《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的赏识而被邀请参加《大公报》,历任编辑、编辑主任、总编辑、社长等要职。他先后在《大公报》天津馆、上海馆、武汉馆、重庆馆、北京馆任职(抗日战争期间,随着日寇入侵,大公报社逐步后撤,曾在各地设馆,坚持出报,从未间断),也去过香港馆(待的时  相似文献   

3.
唐振常 《百年潮》2000,(2):30-33
此番在港,居留时间超过以往数十年间的每一次,也就多了一些时间遐想,感岁月之易逝,念旧友之凋谢,为此文以记五十一年前初到香港的往事。那是一九四八年十月,我在上海《大公报》做记者,香港《大公报》已经复刊数月,忽一日,费公彝民(时任香港《大公报》经理兼上海《大公报》副经理,经常往来港沪间)对我说:“你已被列入黑名单,赶快想法走。”费公并告,他是从警备司令部稽查处长陶一珊那里知道的,消息确实。这自然引起我考  相似文献   

4.
享誉香港文坛的杨刚与杨潮(羊枣)与香港《大公报》起义有关的杨刚,她是1928年入党的中共秘密党员,是1932年于北京燕京大学英国文学系毕业的学生,是北平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也是北方“左联”的发起者与组织者之一。当时杨刚应其燕大同学萧乾之邀,来香港接替...  相似文献   

5.
王芸生三碰蒋介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蒋介石所阅读的报刊中。《大公报》是必不可少的,他的办公室、公馆内和餐厅里,各放一份《大公报》,以备随时翻阅。《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曾向王芸生交底:“你在报上骂谁都行,就是不要碰蒋先生。”开始王芸生对这一劝告视若神明,加之1934年夏,王芸生应蒋介石之邀,到庐山为其讲课,蒋虔诚地称王为“老师”,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因此王芸生对蒋有过幻想,亦有为蒋开脱的言论。后来通过事实,王芸生对蒋介石的真面目有了些认识,那么在报上碰碰蒋先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香港随之沦陷,《大公报》香港馆被毁,总经理胡政之等人困在香港。这时已任总编辑的王芸生在重庆找到蒋介石的幕僚陈布雷,请他设法营救。陈很  相似文献   

6.
1948年10月30日,《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在上海接到中共地下党转达的毛泽东同志的邀请,要他尽快离开上海到香港候船,以全国新闻工作者代表的身份,到北平参加新政协会议。为掩人耳目,王芸生对外界说是到台湾休假,暗中到达香港。  相似文献   

7.
正尹任先(1916—2012),江苏淮阴(2001年更名为淮安市)人,资深报人,原香港《大公报》总经理。为人谦厚磊落,对国家永怀赤子之心,对故乡常存感恩之念。在《大公报》期间,他以笔为枪,以报为阵,为祖国的统战事业、为家乡的繁荣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1963年以来,他先后八次回故乡淮阴探亲,乡情乡思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8.
张颂甲 《百年潮》2015,(2):40-42
《大公报》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一份报纸,它1902年创刊于天津,跨越了晚清、辛亥革命、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全国解放、和平建设等历史时期。曾先后在天津、上海、汉口、香港、重庆、桂林、北京等地出版。随着全国各地相继解放,天津《大公报》易名《进步日报》出版;上海《大公报》保持原名出版;重庆《大公报》改为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香港《大公报》维持原样,始终未做变动,至今正常出版。  相似文献   

9.
1949年2月,在海浪颠簸中难以安眠的王芸生面色蜡黄。在这趟中共为他安排的从香港北上解放区的旅途中,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先是天津《大公报》宣布更名,揭旗造反;接着,中共对《大公报》的态度再次“升级”。政治定性其为“彻头彻脑的一张反动报纸”。  相似文献   

10.
王鹏 《文史精华》2002,(1):49-52
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许,中国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病逝。《大公报》上海版文教记者张蓬舟、文艺编辑萧乾在7时得到消息后,马上赶到鲁迅寓所吊唁、瞻仰先生遗  相似文献   

11.
正岁月如流,屈指一算,萧乾伯伯,也就是我从儿时起称呼的"饼干伯伯",离开我们竟有20个年头了,我也成了78岁的老妪了,但儿时的记忆犹新,一切恍如昨日。"饼干伯伯"的由来第一次见到萧乾伯伯是在我5岁的时候。当时他任上海《大公报》社评委员兼复旦大学教授,住在江湾一座日式小平房里。我父亲辛笛(九叶派诗人)与萧伯伯的友谊是建立在年青时的投  相似文献   

12.
舒展 《炎黄春秋》2002,(2):46-49
《大公报》1902年6月17日创刊于天津,直到今天仍在香港特区继续出版。如今它已度过跨越两个世纪的百年寿诞,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报业史上,算得上是一大奇观。评说与考证《大公报》领导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百年沧桑》,作者是中国杰出的政论家、《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先生的哲嗣王芝琛。我觉得对《大公报》是一份厚重的百年纪念贺礼!  相似文献   

13.
正《大公报》是我国现存的历史最久的报纸。从1902年在天津创刊,到迄今仍在香港出版的《大公报》,已经有115年历史。100多年历经四个阶段:一是1902—1916年英敛之创办并主持的阶段;二是1916—1925年王郅隆出资接办时期;三是1926—1949年,由吴鼎昌出资,与胡政之、张季鸾合办的"新记《大公报》"时期;四是全国解放后,由私营企业转变为公私合营性质的时期。对于一、二两阶段《大公报》的办报方针、经营思想和宣传业绩等情况,予生  相似文献   

14.
2月23日星期二,在家养病的我突然接到一个香港长途.来电话的是一位素昧平生的郭先生.郭先生姓郭名滢,是凤凰卫视的创作总监。远在香港的他再三关心我的身体之后,提出邀请我到香港住两天。他说凤凰卫视正与美国默多克集团联手,策划一场世纪未空前绝后的现场直播,希望我能出镜解说。我说我对一切没试过的新鲜事儿都感兴趣,只要时间别太长,身体顶得住就行。五分钟后他又来一个电话,让我一定在次日(24日)上午务必把护照送到凤凰卫视北京办事处,他好派人安排签证。我说这不太可能。因24日我得去八宝山为我师萧乾送殡,萧乾与…  相似文献   

15.
李伟 《钟山风雨》2011,(5):35-40
篇前话1948年的秋天,我因小恙回故乡宜兴休息。城中南大街有家大公书报社,是《大公报》的代销点,除代销业务,还兼营售书,所卖大都是上海生活、新知这些书局的进步书,我偶去浏览。有次无意中在书架上看到上下两册的《季鸾文存》,那是张季鸾去世后《大公报》首脑胡政之为他岀的文集。  相似文献   

16.
胡邦定 《百年潮》2010,(5):57-61
说《大公报》人才济济,主要指的是编辑、记者中能人众多。今天回忆起来,真是群星璀璨,目不暇给。说出一些名字,都令人不胜向往:范长江、孟秋江、杨刚、萧乾、朱启平、黎秀石、梁厚甫、张高峰、吕德润、高集、陆诒、李侠文、徐铸成、周太玄、查良镛(即金庸)、唐振常、季崇威、曾敏之、谭文瑞……但这些人与北京《大公报》基本没有关系,有的早在解放前就离开,有的在解放初期离开,个别人在北京《大公报》成立不久后调离。因此,我在这里讲的杰出编采人员,都是在北京《大公报》工作过一段时间,有突出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17.
<正>《大公报》是新中国成立前国内著名的大报,也是第一张获得美国密苏里新闻奖章的亚洲报纸。它于1902年6月在天津创办,历经清末、北洋政府和民国,至今还在香港出版发行。1933年春,《大公报》  相似文献   

18.
《神州》2007,(6)
吴荣文,1940年生,广东省潮州人,曾多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近年先后在潮州、深圳、香港和北京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吴荣文山水画辑》第一、二辑和《吴荣文画集》。他的一些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美展。《美术杂志》、《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北京周报》、《中国书画报》、及香港《文汇报》、《大公报》和《收藏家》等三十余家海内外报刊对其进行了报道介绍。  相似文献   

19.
王鹏 《文史精华》2004,(7):25-29
王芸生1929年夏进入天津《大公报》,从记者到总编辑、社长,直到1966年北京《大公报》停刊,几十年来服务于报业。他一生接触过许许多多的各界人物,然而,他与周恩来的交往却是从一场“笔墨官司”开始的。  相似文献   

20.
李心月 《环球人物》2013,(26):38-40
都想扶植代理人,不惜干涉我内政媒体报道称,"对抗中央不能当特首"的底线绝不会退让随着香港各界关于2017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产生方式的讨论进入白热化,国际社会也开始予以关注。新任美国驻香港总领事哈特(中文名夏千福)今年7月到任后动作频频:走街串巷"访察民情",会见香港各党派人士,并发表一系列涉及香港政局的言论,引起广泛关注。香港《文汇报》、《大公报》随即发表文章批评他过多干预香港事务,外交部驻港特派员也向美方提出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