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一知二     
《南京史志》2011,(Z1):54
学生:"老师苹果为什么一边红,一边青呢?"老师:"那是因为一边被太阳晒了,一边没有晒着。"学生:"我懂了,西瓜瓤里是红的,一定是太阳钻进西瓜里啦!"老师:……  相似文献   

2.
党海艳 《神州》2011,(6X):60-60
旧的教学模式常常把学生放在被动地位,教师独占课堂,从导入新课、讲授、启发、引导到测试。学生虽然一听就懂,但效果很不理想。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政治课教学出现了新的矛盾和变化,其中之一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有了许多新的特点。如何适应变化,探求新路,就成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我听了许多课,新教师亮相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组内公开课,还有党员、中层亮相课,天天听,课课评。昨天又有幸外出听了名教师生态课堂的观摩课。通过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科学实验课上的三个有效点。一、抓住爱点,让学生"想"学"兴趣是最大的内动力"。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兴趣是学生进行自觉实验的前提。只有当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学生才能够自主学习、探究,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地变成"悦"学。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相似文献   

4.
王舒静 《神州》2013,(14):199-199
课程改革推行的过程中,教育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地位,学生是主体地位,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并且主动去学习知识呢?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下面我就针对怎样调动学生积极性谈一下我的看法。一.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品德素质和教学素质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具有优秀的品德,让学生感受到你是一个善良容易接近的人,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你,他自然也就喜欢学习这一学科。其次,教师应该要有过  相似文献   

5.
黄桂新 《神州》2011,(8S):67-67
现代的教育是提倡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怎样教,把重点放在教“懂”、教“好”上,把学生这一“主体”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那么怎样实施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掌握物理知识,已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本人就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的几种有效的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易小松 《神州》2013,(23):206-206
在高中理科各学科中,物理学科是相对较难学的一科,学过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学生,特别是物理成绩中下等的学生,总有这样的感受:“课上一听就懂,课下一做就错。”这是个普遍的问题,值得我们物理教师和学生认真研究。下面就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便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理科各学科中,物理学科是相对较难学的一科,学过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学生,特别是物理成绩中下等的学生,总有这样的感受:“课上一听就懂,课下一做就错.”这是个普遍的问题,值得我们物理教师和学生认真研究.下面就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便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史朋方 《神州》2012,(16):152-152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活动不应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少学生反应化学这门课“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一做纠错,一久就忘”,以至于认为化学是一门难以学好甚至有些难以捉摸的学科。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  相似文献   

9.
卢佳芬 《文史月刊》2012,(Z3):155-155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话一点不假.充分发挥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固然好,而有效利用课前三分钟酝酿情绪,激发兴趣,又能展示才华,培养能力,就更是一举多得的美事了。那么"课前三分钟"能让学生做些什么呢?平时我充分利用这宝贵的"三分钟"搞一些语文活动,尤其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四大基本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使学生积累知识,锻炼能力,提升思想,培养其语文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人文地理学领域鲜有关注"饮茶听粤曲"这一独特的音乐文化景观,鉴于此,本文以百年茶楼——荣华楼的曲艺茶座为例,采取深度访谈及参与式观察、定性描述方法,用"凝视"理论探讨在他者与我者、"看"与"被看"的互动中,荣华楼曲艺茶座其空间功能的塑造及转变、其社会关系的建构及意义。结果表明:①对茶楼关注的焦点随时间发生转移促使经营者思考如何改造展演空间的功能达到维持经营的目的,致使粤剧粤曲展演空间原有功能被分割;②"凝视"是一种展演反思的作用力;3粤剧粤曲展演空间发挥着维系社会某一特定群体文化体系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刘丽红 《神州》2012,(19):151-151
主体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承认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的一种教学活动。其目的是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适应这个社会需要的四有新人。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已经越来越显示它的弊端性,学生的奴役性、被学习性、被教育性在传统的教育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种原有的模式越来越来羁绊学生的发展。原有的模式必须改变,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主体性素质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对知识与规范的内化。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旅游纵览》2009,(5):96-96
<正>《旅游纵览》编辑部:你们好!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关注《旅游纵览》有一年多了。一直很喜欢贵刊带给我的感觉,亲切、轻松。翻阅《旅游纵览》,就像听一位很懂生活的老朋友,给我分享他每次旅行的点滴见闻,一起笑过,一起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从21世纪初开始,我当了10年的武汉市政协委员,感触良多。从我成为一个新政协委员说起吧——与很多新委员不同的是,我的第一份提案就被列为大会发言,一发言就被媒体跟踪报道,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持续发酵到现在。在武汉市政协,我这个普通的"平民"委员,一下子成为了"明星"委员。  相似文献   

14.
家长要懂些医疗保健知识。我的这个认识,来自于生活中的一些负面现象。前年春天,我和单位的洪会计在车站不期而遇,我们同乘一辆去南京的快客。她是去看望侄儿的,她的侄儿在南京聋哑学校读高中。我问这孩子聋哑的原因。她说,孩子很小的时候,一有头痛发热的,就给他打庆大霉素和链霉素,结果造成耳聋。“十聋九哑”,不久也就不会说话了。她还说,当时,庆大霉素、链霉素有致聋的后遗症,不少病例已在报上报道过,可是家长不知道,乡村医生也不知道。听了这一席话,我惊出一身汗来。我的孩子在小时候,不也打过庆大霉素和链霉素  相似文献   

15.
1925年5月,我第一次见到恽代英。当时,我在上海江湾蕴草浜中国铁工厂做工,一个休假日偶然的机会,在临近的立达学园,我顺道参加了一次听讲会,主讲人是恽代英。他为学生群众演说时政问题。会后,同济大学学生尹景伊(他也听过演讲)问我:“你听恽先生的演说有什么感想?”我说:“我觉得恽先生分析时政,剀切透彻,发人深省,使我懂得了不少问题,很受启发。可惜,他引证的马克思、列宁理论我不大懂……我认为他是个大学问家,是个不修边幅的名士。”“为什么?”“因为我看他滔滔不绝的口才,满脸的汗,而他就扯着衣衿擦……还有,他的皮鞋带子是一白一黑。…  相似文献   

16.
正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最担心的科学考试还是来了。平时上课我是听都不听,就靠临考前的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这件事让我焦急万分。放学一回家,我就为明天的科学考试做准备。什么"花岗岩""片麻岩"呀,在别人的脑子里,已经是倒背如流了。但在我的脑子里,却是新词呢!早知道上课就认真听了,"唉……"第二天,我匆匆忙忙地赶到学校。我又迟到了,这已经是我第198次迟到了。我慌慌张张地走进了教室,发现已经开考了,便立马跑到位子上,紧张地坐了下来,心里暗暗地对自己说:"不要紧张,要镇静,要镇静!"我一看试卷,也不  相似文献   

17.
刘路军 《神州》2012,(28):81-81
在语文课的教学活动中,表演与语文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对学生语文基本素质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只要给学生表演舞台和机会,就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下面我谈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感受。一.通过表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正常思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如果在教学中,合理地安排表演,就会使学生的兴趣大增,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活跃的课堂气氛,无论是教者还是学者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当中去,真正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从中学生的生理发育情况来看,其抽象思维并不比形象思维强。有很多学生无法深层次地感悟课文的实质和内涵,品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的教材与过去的教材虽然内容上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在认知的过程和以往教材却有着很大的区别。很多教师认为老教材比新教材好教,学生好懂。事实上的确是这样,但是好教,好懂的教材就一定好吗?下面我想就这个问题分析一下:一.几种教材的比较  相似文献   

19.
明霞 《神州》2012,(11):104-104
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语言课,教学的最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而对于处在英语学习初级阶段的初中生来说,能读懂英语才是最关键的,学会读,读得懂,进而才能听的懂,写的出,才有兴趣开口说,最终达到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综合运用。本文基于笔者教学一线,探讨基本功能教学的教法实践。  相似文献   

20.
1978年,北大燕园第一次在春天迎来新学生。李克强就是其中之一。"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虽然是1978年初入学,但他们仍被称为"七七级"大学生。当时,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批重返校园的学子,在极度渴求知识的同时,更自觉地肩负起影响国家、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