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库车石窟包括库木吐拉、克孜尕哈、森木撒姆、玛扎伯哈和苏巴什等五处千佛洞,其壁画数量之多,质量之精,在国内的佛教石窟中是罕见,的特别是它的富于民族色彩的艺术风格和包含着东西方多种文化成分的纷繁复杂的内容,使人如处于古代的中亚艺术博物馆中。现在,我根据其不同的窟形作一个比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一、石窟的发现1999年5月间,库车县阿艾乡一农民在克孜里亚山库木鲁克埃肯沟内(“库木鲁克埃肯”维吾尔语,意为“沙沟”)偶然发现了一个新石窟.石窟位于217国道北侧的克孜里亚大峡谷内,石窟距谷口约1.5公里.石窟所处的峡谷山高陡峭,曲折幽深,虽8月间的酷热亦难挡谷内的凉风,人行其中,倍觉清凉,谷内最宽处几十米,狭窄处仅容一人通过.克孜里亚大峡谷为季节性洪水冲刷而成,每年7月间,山洪溢满谷内,8、9月枯水期,仅时见涓涓细流在谷中穿行,偶见一潭清泉,甘洌凉爽.谷内植被稀疏,仅朝阳的崖壁南坡偶见一些绿色植物,生机盎然.沟谷均由红色怪岩、入云奇峰、陡峭崖壁、幽凉小径组成,别有洞天.从沟口前行1.5公里,即达一开阔谷地,两岸均为红色沙质岩,岩质疏松,洞窟即开凿于北侧.洞窟距地表高达  相似文献   

3.
壁画石窟     
世界上许多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其载体大都为石头。壁画和石窟,凝聚了我们祖先的勇气和智慧,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雕塑,记载了曾经消逝的文明。也因此,每一处壁画和石窟,都成了研究古代宗教、风俗、服饰、政治等文化的活化石。洛阳的龙门石窟,迄今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了,它以石刻的形式记下了公元五世纪到十世纪之间那段已经消失的文明,也可以这样说,游龙门石窟,就相当于阅读一本史书,它的魅力是历久弥新的。广西花山的山崖壁画虽然不如龙门石窟那样有名,但却是山崖绝壁上的绝唱,这些画是怎么绘上去的,迄今还是个谜。青州和麦积山也同样如此,它们都已年代久远,但却都保持着各自的特色,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历史故事。  相似文献   

4.
杜红 《丝绸之路》2011,(24):21-25
新疆石窟壁画中的服饰图像既有佛界人物服饰,又有世俗供养人和普通百姓的服饰,是了解古代佛教服饰、研究古代丝绸之路民族服饰的第一手资料。新疆石窟壁画中出现的西亚人物服饰,是迄今为止国内少见的域外人物形象,是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5.
石窟寺中,最主要的文物是精美的壁画及塑像。由于我国西北丝绸之路上的石窟,大都处于干旱少雨的地区,因此,这些石窟中才保存下了大量的壁画和塑像。以敦煌莫高窟为例,保存壁画约45,000平方米,彩塑 2,000多身。  相似文献   

6.
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 ,早已举世闻名。克孜尔石窟壁画问世较晚,第一次在柏林公开,便“惊骇了一世的古学者们与美术家们”,引起了中外学术界极大关注。我国的历史考古学家,艺坛画师,纷纷前往巡礼。历尽沧桑的克孜尔石窟,很早就遭受外  相似文献   

7.
叶梅 《敦煌学辑刊》2017,(3):168-177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龙形象可分为:蛇形龙、人物形象的龙王、作为瑞兽而出现的龙三大类。蛇形龙及人物形象的龙王应来自印度,瑞兽形龙的来源较复杂,吸收了犍陀罗雕刻、中原文化以及游牧文化的因素。通过分析佛经文献与图像,可知"蛇""龙"在龟兹语境中处于一种"混杂"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丝绸之路——这条联结亚非欧三洲的千年古道、遐迩闻名的“文化运河”,不仅是古代人类东西文明交流的历史证言,而且也是世界各民族文化混融的巨大熔炉。当您作一次“丝路”行旅,漫步于各石窟寺时,一定会发现丝路石窟壁画中有着千姿百态的荷花形象。它们或堆于佛像下构成“莲花座”;或执于佛手中寓意“拈花示众”的金色莲花;或洒于画面内形容“莲花藏世界”等。它们以各种形式分布于壁画、龛楣、边饰、藻井内,并以那纯洁无瑕的倾城之貌形容彼岸世界的富丽堂皇,以表示佛国的“西方净土”,净化着朝拜者的灵魂,给人以理性的启迪,美感的享受。  相似文献   

9.
恰姆石窟是西藏考古史上极其重要的发现,也是近两年在西藏石窟研究中最为闪亮的一颗新星,被誉为“2011中尉六大考古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10.
麦积山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现有221个洞窟,保存有历代壁画1000余平方米。从题材内容看,主要有佛典故事、经变图、特殊变相、供养人像四类。麦积山石窟壁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是北朝时期壁画的精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现存19个窟中大都绘有壁画,明代壁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天梯山明代壁画有着浓郁的藏传佛教色彩和显密结合的特征,艺术上与同时代绘画不同,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0月17日,甘肃省东乡县第三次文物普查组在对唐汪镇红塔寺实地调查中,寺院主持唐仲吉向普查队员介绍,该寺上方悬崖上的石窟中有大面积的精美壁画,并提供了部分壁画的照片。由于缺乏相应的攀登工具,普查队员未能对石窟壁画进行亲临调查。  相似文献   

13.
丝绸之路石窟壁画中有许多关于动物形象的描绘,其原因是佛教原始思想把人和鸟、兽、虫、鱼同等看待。新疆石窟壁画中有许多以动物为题材的本生故事,其最终意义是警示世人,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这些动物画显示了新疆古代艺术家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艺术水准。通过壁画中出现的动物,还可以了解当时新疆地区的自然实情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王艳云 《敦煌学辑刊》2007,1(1):133-139
敦煌莫高窟众多的经变画中,涅槃经变共有十五铺,历经北周隋唐时期,发展到晚唐时期涅槃经变的绘制突然中断,以后的五代宋元莫高窟涅槃经变很少见到.但在河西榆林窟、东千佛洞以及肃北五个庙的石窟中,西夏时期的涅槃经变却纷至沓来,达到了五、六铺之多.目前的敦煌经变研究,多关注隋唐宋元时期的鸿篇巨制和传承流变,很少注意敦煌经变艺术发展的尾声阶段--西夏时期的经变艺术,即便有专业文章偶尔涉及,也多是点到为止,所给的结论也有些仓促,很值得认真的比较和研究.为此,本文试就河西石窟中西夏涅槃经变艺术同莫高窟进行比较与分析,展现西夏涅槃经变的时代特色,从而促进和完善敦煌经变艺术的整体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近年出土的北魏邢合姜石堂,因其内壁绘满了佛教题材的图像而广受学界关注.本文分析了该石堂内壁图像的题材与布局,认为其制作者完全依照佛教石窟壁画的模式装饰了这组葬具.这一时期,石堂多与石床配合使用,以承放尸体,模仿了墓主人生前的居室与坐榻;此外,该石堂图像内容与《法华经》有重要联系,具有帮助信众禅观修行的作用.结合这两点来看,墓主生前修行的禅窟出现在墓葬中,来源于"事死如事生"的传统丧葬观念.  相似文献   

16.
在藏传佛教研究领域.中外学术界历来的研究意见都倾向认为,11至13世纪的西藏西部地区主要受到克什米尔艺术风格的影响,而在卫藏地区则主要受到印度渡罗(Pala)王朝的艺术传承和波罗系统的尼泊尔艺术风格的影响.这种风格经常被称之为“印度—尼泊尔风格”(图一;  相似文献   

17.
炳灵寺石窟中保存着自西秦以来的佛教壁画有一千多平方米,其中大部分是藏传佛教兴起后重绘的,占80%以上。佛教壁画是将佛教经典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宣传佛教思想。常见的壁画有:说法图、经变故事、佛传故事、因缘故事、本生故事、千佛、供  相似文献   

18.
空鼓病害是麦积山石窟壁画最为普遍且景为严重的病害之一。麦积山石窟现存洞窟编号221个,保存有壁画的洞窟仅120个,其中70%的洞窟存在壁画空鼓病害,且部兮洞窟壁画空鼓病害较为严重。文章总结了麦积山石窟壁画的制作材料、结构及工艺方面的特点,对造成石窟壁画空鼓的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空鼓壁画的修复方法和工艺。  相似文献   

19.
麦积山石窟壁画中的《子变》麦积山石窟中保留下来的壁画大都残破不全。只有少数壁画可以考证辨认其内容。第127窟前披的《子变》虽也残破,但却是麦积山壁画中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一幅本生故事画。它是依据西晋圣坚译《佛说子经》绘制的。故事的大意是:古...  相似文献   

20.
五个庙石窟壁画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个庙石窟是古代瓜、沙地区以敦煌莫高窟为中心的外围中、小石窟之一,它位于敦煌县城南六十公里。现归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辖境。南距县城二十公里。发源于南山(祁连山支脉党河南山)的党河(古称甘泉水)经肃北县向北流去,其下流灌溉着敦煌绿洲,五个庙石窟就座落在党河上游左岸叫做狼湾的一个山湾里,窟前为一个小小的峡谷盆地。林木茂密、草木丛生、宜耕宜牧,现为肃北园艺场。其位置在莫高窟正南,北而距莫高窟四十五十公里。古有马道相连。在浩瀚的沙漠上,这就算很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