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角色与空间互构视野下,研究聚焦文化空间这一空间类型,将角色理论与文化空间理论和空间生产理论对接,运用研究整合法构建了“角色-空间”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研究以文化空间类非遗--广西侗族百家宴为研究对象,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景区岩寨为案例地,关注旅游开发后侗族百家宴非遗文化旅游空间生产中的角色建构、角色扮演、角色情境定义等角色实践问题,以及角色实践视野下侗族百家宴非遗文化旅游空间生产的结果。这对于提高传统角色理论在空间问题研究上的解释力、促进角色理论的空间转向,拓展文化空间理论和空间生产理论的角色面向,以及在微观实践层面上明确侗族百家宴文化空间保护与旅游化生存策略具有较大裨益。  相似文献   

2.
孟令法 《民俗研究》2017,(5):107-119
史诗《高皇歌》广泛流传于浙南畲乡,它的演述需要一定的场域作依托,而这种演述场域则是一种文化空间。在浙南畲族聚居区,《高皇歌》一般在两种较为重要的文化空间中进行演述,即娱乐歌场和仪式道场。不论哪种演述场域,基本都以畲民家户为中心。在非遗保护的大潮中,《高皇歌》的演述场域也在逐渐缩小中舞台化,并从神圣走向世俗。此外,作为非遗保护的主要对象之一,文化空间的"时空边界"并不决定于时间长度与空间跨度,而取决于非遗保护主体对传统文化活动或表现形式在特定族群中的时空建构。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市场化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密而微妙。2010年海南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国际旅游岛,从而使海南的各项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通过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从新时期海南"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特殊意义、海南城市化进程中"非遗"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海南"非遗"保护与发展模式探索等方面进行梳理,探索海南城市化快速发展与"非遗"保护传承之间切实可行的双赢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商品经济背景下,文化保护成果遭到异化,从而导致平庸化与粗鄙化,是"非遗"保护中的关键问题。在"非遗"保护的语境中,关注本土化的艺术设计,注重设计的本土化与民间美术的相互影响,既是助力"非遗"保护工程的新角度,也是一条经济与文化并行发展的有利尝试,更是通向全民"文化自觉"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陈述知 《东南文化》2021,(3):142-147
运河流域非遗项目众多,生存发展业态多样,展示传播方式多元.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展览策划上,选择与运河相关、有区域特色的非遗项目,以突出空间、过程、人的非遗属性为基调,以过程性静态展示和轮换式动态展演的方式提升观众的参与互动性,力求打造主线清晰、时空拓展、灵动多变的非遗展.基于非遗展的"活态"特性,提出以策划组织活态区的展示、展演和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展览运营"的概念,以持续的人力和财力为保障,统筹利用其他展厅、公共空间,以期与社会教育、文创研发等进行多维度碰撞,用文旅融合的视角探索非遗传播与传承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朱刚 《民俗研究》2023,(6):55-68+153-15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非遗公约》通过以来,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引发了一场全新的范式转换。遗产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和文化现象,其识别、认定和保护的过程无不渗透着人类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故其界定和理解也必定以非物质的主体性阐释为依据。非遗保护虽在实践上晚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但在认识论维度则实现了重大的革命性突破,是谓“所有遗产都是非物质的”。非遗保护作为一种国际文化政策的在地化实践,对民俗学等诸多学科提出了方法论上更高的要求。《非遗公约》以社区为中心的方法论基础,不仅框定了保护遗产及社区受益这一最终实践目标,同时也呼吁学术界生产兼具学理性与对策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人类、全社会卷入的公共文化事业,需要各方面主动扮演相应的角色、发挥各自的优势、承担特定的责任。把各个方面建构成积极有为的身份,就成为非遗保护的一项颇有建设价值的理论工作。其中,以"主体"身份看待相关的各个方面,是一项有益的尝试。界定非遗的主体与非遗保护的主体,实际上也是探索建立非遗保护这项公共文化事业的分工合作的身份框架。  相似文献   

8.
"传承"是近几年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现最多的词汇,怎样以"传承"的形式来打磨保护非遗项目呢?政府机构、NGO组织及一些社会人士都在积极尝试探索中。一项名为"公益课堂"的项目,通过资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贫困学生学习传统技艺,在全国各地开展了一系列非遗传承课堂,探索出一条非遗保护的独特路径,让那些沉寂多年,甚至濒临灭绝的传统技艺重新走进民间、走上舞台、走入大众生活,为非遗的未来提供了更多的生长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论文基于笔者对新移民组织和文化祝祭活动的资料收集与实地调研,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以"社会空间"的形成作为切入点,探讨了在日中国新移民的生存适应策略。认为中国新移民通过"节点"的纽带作用积累"社会资本",进而构建以人际关系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空间"。在动态变化的社会空间,中国新移民可以利用各种平台,运用各类社会资源,在与他者的相互关系和互动中求得共生。网络式移民社区空间的构建,更符合中国新移民高流动性、高层次性、高创造性的特点和当今时代特征。它的存在不仅使在日中国人在远离故乡的生活世界里找到族群公共圈,产生连带感和归属感,而且避免了与日本社会的正面冲突,有利于新移民在与当地民众和平共处的前提下推进族群活动的日益丰富和活跃。  相似文献   

10.
袁佩凤 《神州》2013,(33):31-31
"非遗"工作是广大文化工作者的新课题。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焦点应该集中体现在"活态"上,这种特殊的"活态"传承是必需完全依赖特定的人群和特定的环境而生存的,它以典型的口传心授为特点,所有技艺全都是以人的相互依存为延续的。因此,在保护其文化形态的基础上,如何对其进行"传承",是保护与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从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而言,城市空间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资源,因而也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的建构过程。文章以南京市典型的城中村江东村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生产的历史性变迁、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制造的新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透视在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对人群分层和环境的差异性制造,以及对村民社会生活和生产关系的改变。江东村最终被城市强力改造成为了中产阶层社区,代表着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建立,其生产和塑造的不仅仅是空间,更是社会的新界限。  相似文献   

12.
叶丹  张京祥 《人文地理》2015,30(5):57-64
基于米歇尔·德赛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的视角,结合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空间生产的三个层次),建立"战略/战术-空间生产"的分析框架,以宁波市孔浦街区为例,通过对权力主体和弱势群体(流动人口和失地农民)之间规训——抵制的空间实践分析,解释非正规空间的生产过程:施加于日常的支配、压制和规训与来自日常的抵抗构成非正规空间生产的核心机制。研究表明,在"增长主义"发展模式之下的中国,地方政府成为非正规空间的主要塑造者,而被固化在非正规空间中的弱势群体为了生存,通过灵活的日常生活实践对空间进行重构,进一步加剧非正规空间的非正规化。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既是非遗科学保护的逻辑起点,也是非遗科学保护面临的全新话题。首先我们要承认非遗自身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并充分意识到非遗自身的整体性、非遗构成要素的层次性、非遗对外在环境的开放性以及非遗文化基因的稳定性,对于构建非遗系统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对非遗实施系统性保护,不但可以完善非遗保护体系,提升非遗科学保护意识,同时还可以提高我国非遗科学保护的政策制定水平,让我国的非遗保护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相关政策逐步完善,保护机制逐步建立,社会各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在实际非遗传承保护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制约因素。文章以国家级非遗项目"秸秆扎刻"的传承与保护为例,对国家非遗项目进校园并引入高校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旨在对创新性地传承保护国家非遗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空间的生产理论是当前解释中国城市空间开发现象的重要理论工具,也是目前学术界相关研究的热点。中国对于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当前主要着眼于宏观的制度、资本等要素,而本文以广州市瑞宝村为例,探讨了由流动人口推动的城乡结合部"弱"空间生产过程。研究发现,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空间生产是流动人口在当前的户籍、土地、政府监管与城市更新制度之下,通过积极的区位选择、社会网络关系带动实现了对空间的占据、巩固和空间的持续占有,其空间生产的结果是形成一个以流动人口为主体、以社会网络关系维系的稳定、孤立的同质生产社区。在当前的制度体制之下,此类社区并非个例,而对此类社区的管治,需要从一个更为综合的社会-空间视角进行考量。  相似文献   

16.
世界遗产影响效益分为社会、经济和环境三大类型,而世界遗产的遗产类型、区域基础、基础设施、管理模式、保护政策、发展目标等诸多因素,均会对入遗效应产生影响。详细的数据比对和定期访谈、问卷监测表明,鼓浪屿的申遗和入遗过程对城市形态、商业业态、社区品质均产生了明显影响。与其他遗产地相比,鼓浪屿由此前游客量至上的旅游模式转变为注重旅游体验与社区需求、平衡保护与发展关系的可持续模式,证明随着遗产理论和文化实践的发展,广受关注的"入遗效应"也有了目的和方向的转变和拓展。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1世纪提出并实施保护后,各地都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具有的特性及其发展规律,积极探索非遗保护的有效方式。本文就用创意的力量推进非遗保护做一些简要分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一)活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流变的文化现象,它是在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发展的,依托于人而存在,依靠口手相传得以延续,其文化内涵需要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呈现手段,是一种"活态存在"。(二)变异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受各种  相似文献   

18.
自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2006年生效以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框架内,开始出现谨慎利用非遗保护来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举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一直在审慎对待此问题。最初,委员会主要关注非遗保护中商业化的负面影响;后来,讨论发展为承认对非遗的经济利用可以对其可持续性、振兴以及相关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通过回顾历届委员会会议和《公约》缔约国大会会议的辩论,可以洞见有关该主题的讨论是如何发展的。在日本的遗产发展实践中,注重将遗产保护与地方发展相结合并逐步修订了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根据修订后的法律,遗产政策的实施权力下放到地方行政部门,遗产保护行动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各地区和当地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1世纪提出并实施保护后,各地都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具有的特性及其发展规律,积极探索非遗保护的有效方式。本文就用创意的力量推进非遗保护做一些简要分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一)活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流变的文化现象,它是在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发展的,依托于人而存在,依靠口手相传得以延续,其文化内涵需要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呈现手段,是一种"活态存在"。(二)变异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受各种  相似文献   

20.
张燕 《神州》2014,(1):11-17
<正>"两区同建",是临沭县目前正在筹划和探索的项目之一。是指通过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同步建设,推动农村集中居住和农村经济集约发展,促进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两个转变"。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国家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临沭的一些企业近年来发展很快,并且带动产业集群异军突起。临沭县里正在打造"7+6"现代产业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