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讯     
钟敬文文集(5卷)钟敬文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定价:218.00元 钟敬文先生是我国著名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教育家、诗人、散文家,被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人民的学者”。 根据钟敬文先生学术研究和文艺情况,本书分为五卷,即《民俗学卷》《民间文艺学卷》《诗学及文艺论卷》《散文随笔卷》《诗词卷》,完整地辑集了钟先生的学术论著和文艺创作的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2.
《民俗研究》2002,(1):5-6
我国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诗人、散文家、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敬文先生,因患老年性综合症,医治无效,于2002年1月10日0时1分在北京友谊医院与世长辞,享年100岁。钟敬文先生,广东海丰人。生于1903年3月20日。1922年毕业于陆安师范学校。1927年到中山大学任教,与顾颉刚等组织民俗学会。编辑《民间文艺》、《民俗》周刊及民俗丛书。1928年到浙江大学任教,编辑《民间月刊》、《民俗学集镌》等。1934年到日本早稻田大学研修。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日至二十六日,在丹东市召开了辽宁省首届民俗学学术讨论会。会议期问,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钟敬文教授,召集应邀参加这次会议的十二省、市的二十五位同志,就我国当前民俗学活动的大好形势和进一步开展民俗学工作的问题进行了座谈。参加座谈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杨坤教授、山东大学关德栋教授,以及文学研究所刘魁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王文宝、王汝澜、辽宁省民研会胥树人、白欣、  相似文献   

4.
正钟敬文先生(1903—2002)是我国著名的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教育家、散文家,被誉为现代中国民俗学之父。董晓萍在《跨文化民俗学:钟敬文留日个案研究之一》和《跨文化民俗志:钟敬文留日个案研究之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7年版)两书中集中呈现了钟敬文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留学日本前后从事民俗学的学习和研究活动,为我们重温其民俗学时代的知识创造和影响力提供了难得的学术史图景。  相似文献   

5.
钟敬文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广东海丰人,毕业于陆安师范。1927年任中山大学助教,后转杭州,任浙江大学国文讲师。1934年赴日本留学,于早稻田大学研究院,研究民间文艺和民俗学。1936年回国后,在中山大学任教。1947年赴香港,任达德学院教授,兼中华文艺家协会香港分会常委。1949年到北京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筹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任副理事长。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导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  相似文献   

6.
<正>钟敬文(1903~2002),原名钟谭宗。出生于广东海丰县公平鱼街,客家人。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研究和创作工作,贡献卓著。是我国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大师、现代散文作家。1927年秋,任中山大学中文系助教,与顾颉刚等人组织了民俗学会,编辑了《民间文艺》、《民俗》及民俗学丛书,同时写作散文与新诗,出版了散文集和民间文艺论集。1928年秋到杭州。先在一所高级商校教国文,后执教于浙江大学文理学院。积极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研究和文艺创作。著有散文集《荔枝小品》、《西湖漫拾》、《湖山散记》,新  相似文献   

7.
作为民间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民间传说向来受到民间文学研究者的重视。但是,对于民间传说,若仅仅是从民间文学或民俗学角度展开研究是远远不够的。正如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所言:“(民间文艺)研究角度应该是多方面的,不但可以从民俗学、民族学、民族史、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等角度去对它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俗学人文学科的建设模式是一个历史概念,由五四文化模式和经济文化模式发展而来。钟敬文将五四文化模式引入我国民俗学高等教育,在高校中文系的格局中,创建了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同时在高校社会学的格局中,创建了民俗学,并从这里发展、成型和辐射,使之成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当代我国民俗学面临着五四文化模式所不能解决的世界文化多样性问题,也面临着经济文化模式不能取代的精神文化建设问题,因而要在以上所述两个模式的基础上,转向国家文化模式,促进我国优秀民俗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使其成为保持国家文化主体性的特色要素。  相似文献   

9.
《神州民俗》2009,(7):F0002-F0002
民族菁华是国魂 钟敬文(中国民俗学之父,已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10.
正钟敬文(1903—2002年),原名谭宗,曾用笔名敬闻、静闻,广东省海丰县人。他是我国著名的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教育家、诗人、散文家,曾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等职。1920年,考入陆安师范学校。受北京大学《歌谣周刊》的影响,他走上了建立和发展中国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的道路。1927年秋,到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任助教,11月与顾颉刚、  相似文献   

11.
作为日常概念的体裁——体裁概念的共同理解及其运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引育:从艺术概念到日常概念体裁(Genre),是始终伴随着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国内民间文艺学得以形成的历史,也是它把研究对象的采集范围逐渐扩大的历史。这恰好说明了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发展规律,即:每当民间文艺学的探索进入一个新领域时,民间文艺学者便看到口头传统的某类体裁,而且往往集中在某一类特殊体裁上。  相似文献   

12.
京师 《民俗研究》2004,(2):25-25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2001级民俗学专业博士生叶涛、朱霞、岳永逸、王杰文、吉国秀等5人,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法学(民俗学)博士学位。这是钟敬文教授生前招收的最后一届博士生。  相似文献   

13.
黎敏 《民俗研究》2007,7(1):32-44
1949年至1959年的十年间,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初创时期,社会主义新民间文艺学也起步于这个时期。在建立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大背景下,民间文艺学理论建构的一个重要参照依据就是苏联民间文艺学理论,对苏联民间文艺学理论的吸收,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新民间文艺学理论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4.
人民的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敬文先生因患老年性综合症,医治无效,于2002年1月10Et0时1分在北京友谊医院不幸逝世,享年100岁。钟敬文先生是我国著名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教育家、诗人、散文家,曾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15.
钟敬文强调从多学科视角研究民间文学,该观点得到了民间文学界的普遍响应。从多学科视角展开研究是民间文学研究的一个特色。作家文学研究也不排除多学科视角,但是,任何文学批评形态都必须在审美批评的通领之下。而民间文学可以从任何一个学科的视角去单独展开研究,或从某几个学科的视角去进行研究,而不一定要在审美视角的主导之下。研究民间文学的多学科视角主要指历史学、民俗学、民族学、伦理学、语言学及文艺学等学科视角。  相似文献   

16.
梁祝故事被称为中国四大传说之一,它在传说学研究中应当占有重要地位。早在20世纪30年代,钟敬文先生就撰文呼吁,认为民间文学和“文人的文艺”、“书本的文艺”有着很不相同的地方,单凭一般文艺学不能完成研究民间文艺的任务,因此必须把这个独特的研究对象放到适合它的那个学科中去,用独特的方法去研究它。但是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民间文艺研究的独特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直到  相似文献   

17.
高丙中 《民俗研究》2007,(3):251-257
在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和近年来热闹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圈子里,有两个对于大多数人都陌生的著名学者,一个是祁连休先生,一个是马昌仪先生。  相似文献   

18.
王泉根 《民俗研究》2004,(2):198-203
如果把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比喻为一棵大树,那么,这棵大树的根系总是深深地扎在民间沃土之中,根扎得越深,枝叶就越挺拔、茂密、向上。“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有感于此,因而提出文化有上层、  相似文献   

19.
萧放 《民俗研究》2000,(4):174-177
有人不相信奇迹,但奇迹却时有发生,钟敬文教授就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在世纪之交,在他98岁高龄的时候,他出版了册页不厚,却意味深长的新著《建立中国民俗学派》,提出了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理论主张.正如一家权威大报的新闻报道所说,"百岁老人建立民俗学派".这能说不是学界奇迹?当然,如果我们了解这位在民间文学民俗学园地躬耕80余年,仍为当今民俗学界领军人物的钟先生,就会觉得由他提出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理论主张,是水到渠成,实至名归.今年3月25日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研讨钟敬文教授新著《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座谈会,季羡林、金开诚、童庆炳、王宁、赵诚、何九盈、张恩和、程正民、程毅中、陶立瑶、周星、程蔷等十几位学术专家出席了会议,并作了发言.本文结合各位专家评议提出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及其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星 《民俗研究》2000,(1):12-16
继1996年中央民族大学举办的东亚民俗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之后,钟敬文教授于去年12月在中国民俗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所做学术报告中,再次提到“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这样一个重要的学术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