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正史记载的九位"丹扬王"的官爵变迁和丧葬情况逐一考察,将山西怀仁县丹扬王墓墓主人的生活时代缩小到北魏时期,然后根据墓葬形制的特殊性,推断是孝文帝时期重臣刘昶与三位公主夫人的合葬墓,后因迁葬而空穴。并对该墓出土人物画像砖和甬道壁画的文化来源稍做分析。  相似文献   

2.
继一九四九年在敦化六顶山发现唐代渤海第三代王大钦茂次女贞惠公主墓之后,于一九八○年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县龙水公社龙海大队龙头山上,又发现了大钦茂的第四女贞孝公主墓,乃是唐代渤海考古极其重大的发现。贞孝公主墓,虽然早年被盗,遗物不多,但在墓内保存的墓碑及墓室四壁留有彩绘人物壁画,却是十分难得。就其在历史上的学术价值,要远远超过贞惠公主墓。笔者曾两次到贞孝公主墓内欣赏壁画,多次观赏壁画的临摹品,最近又详读了《渤海贞孝公主墓发掘清理简报》,再次地欣赏简报所附的唐代渤海壁画的彩色版,每次观赏都是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精神文化需求增加,相关人员也进行了文化内容的制作试图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有一些人将目光聚焦在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上,在对现存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了解那个年代的文化及人们的习惯。天梯山石窟素有石窟鼻祖之称,历史悠久,其壁画研究价值极高。它是石窟艺术的发源地,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它的存在价值和历史价值都有待开发。文章就以天梯山石窟的北魏壁画的发展历史作为切入点,从天梯山石窟的现存壁画中了解以天梯山石窟的壁画为代表的北魏壁画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结合大量的文献参考以及相关的实践经验给从事艺术方面的、想了解北魏壁画的人员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邢合姜石椁内四壁及顶部均满绘佛教题材壁画,为北魏平城地区墓葬中首次发现,也是目前仅见的北魏石椁佛教壁画,填补了平城佛教壁画的空白,为研究长安和河西走廊的凉州甚至西域艺术传播到平城,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本文将邢合姜石椁所绘二佛并坐、罗睺罗因缘故事、婆薮仙等佛教图像与云冈石窟所雕佛教内容进行比较,以期找到更多大同北魏墓葬考古与云冈石窟开凿的研究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大同市北魏宋绍祖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0年4月发现于大同城东水泊寺乡曹夫楼村,是一处北魏墓葬群中惟一有明确纪年和精美石椁、壁画的太和时期墓。石椁为仿木构三开间单檐悬山式殿堂建筑,有前廊和后室,由数百块青石构件拼合组成。墓内出土170余件陶俑,包括镇墓兽、甲骑具装俑、轻装骑兵俑、牛车以及步兵、侍仆、伎乐和动物、生活器具模型等。据所出铭记知此墓为北魏太和元年(477年)宋绍祖墓。  相似文献   

6.
塔作为一种建筑形式,起源于印度的"窣堵坡",是佛教高僧埋藏舍利、遗骨、遗物的建筑。中国古代和东亚地区的佛塔与佛教的传入有关,是印度"窣堵坡"与中国木构重楼结合的产物。由于年代久远,早期的楼阁或木塔已没有实物保存,人们仅能在考古出土的汉代明器陶楼与墓室和石刻壁画资料中对其面貌有所了解,此外是对考古发掘的佛塔遗址的复原研究。本文通过对5-6世纪北魏平城思远寺、龙城思燕寺、洛阳城永宁寺和东魏北齐邺城赵彭城佛寺塔基的比较研究,探讨了这个时期佛寺木塔建筑形制结构的异同特点和发展变化,为研究这个时期佛教建筑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7.
陕西有许多的大型土遗址,本课题组多年来陆续对这些遗址进行了调查,发现在西安半坡遗址祭祀坑墙壁上出现大量的白色物质,严重损坏了遗址原貌;永泰公主墓、长乐公主墓的壁画也在遭受着可溶性盐份的侵蚀,导致壁画疏松、空  相似文献   

8.
繁峙公主寺壁画李有成(忻州地区文管处)公主寺坐落在繁峙县城东南十五公里杏园乡公主村。公主寺原在今公主村南五公里的山寺村,现旧址仍存。寺建在隐峰山之下半山腰中,背依隐峰山,面临深山涧。据《繁峙县志》载:“公主寺在县南二十里公主村,后魏诚信公主出家建。唐...  相似文献   

9.
莫高窟现存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从北魏迄宋元,显示出各个时代不同的艺术风格。这里,我们试举敦煌壁画的主要题材内容,即本生故事画和经变画为例,分析并论述敦煌壁画艺术的空间结构。敦煌壁画的空间构成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空间无序和有序1、无秩序的...  相似文献   

10.
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2005年7月发现,是当地一处北魏墓群中唯一保存纪年漆皮文字和绘画以及墓室壁画的砖室墓。漆皮中的墨书铭记篇幅较长,内涵丰富,使用了岁星纪年,是已发现的北魏定都平城时期年代最早的文字材料。漆画和壁画中均有男主人手持麈尾、夫妇并坐在榻上的画面。墓室壁画还包括甲骑具装、轻骑兵、马上军乐、车马出行、宴饮,以及伏羲女娲、神兽、庖厨、打场、宰羊、酿酒等场面。该墓的发现是北朝时期田野考古的重要收获,被评为200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金城公主是一位维护和平和传播汉族先进文化的友好使者,于公元710年入蕃,正如金城公主自言:"奴奴降番,事缘和好。"在蕃三十年中,金城公主在倡兴吐蕃佛教、促进唐蕃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吐蕃与唐朝甥舅盟好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金城公主的故事在史书、壁画、民间传说等文本中重述再写,经过不同文献的加工,衍生出了不同的面貌,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也可由此一窥书写者的思想立场与叙述风格。  相似文献   

12.
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从壁画人物形象、墓葬规格等判断,墓主可能是北魏末年一代枭雄尔朱荣。但是从壁画《狩猎图》之《射鹿图》看,墓主更可能是尔朱兆。  相似文献   

13.
江苏常州城内的太平天国护王陈坤书府邸遗址,西倚毛家弄,北临局前街。近年,在与遗址毗邻的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发现一批壁画、彩画。鉴于绘有壁画、彩画的建筑与护王府残存建筑相邻,并根据有关史料考其画面,不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艺术风格,都和现存的太平天国壁画、彩画颇为相似。因此,有关部门认为这是太平天国的艺术作品。这座绘有壁画、彩画的建筑,九檩三开间,为清代中期所建,在常州城内也可算是"大宅"。据史料记载:太平军每到一地,  相似文献   

14.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中国与南亚在佛教文化和艺术领域的交流全面展开,南亚的佛教雕刻与绘画技艺随之传入中土。2015年大同新出土的彩绘石椁板即用"天竺遗法"绘制而成。这种绘画技法应用广泛,印度阿旃陀石窟、斯里兰卡狮子岩壁画和中国新疆克孜尔石窟与敦煌莫高窟等早期壁画都留有遗迹。据文献记载,"天竺遗法"在六世纪前半叶已传入南朝。新出土的彩绘佛像石椁板为北魏中后期遗存,由此成为中原北方地区现存最早采用"天竺遗法"绘画的标本,比建康一乘寺"凹凸花"的绘制时间提早了约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5.
顾卓 《中华遗产》2012,(5):116-127
北魏以来,为了胡汉融合,鲜卑公主纷纷嫁入被征服的汉族门阀。然而。草原母系文化的遗存,使公主们的女权意识依然高扬。而驸马们在中原儒家文化的熏陶下,则男权至高,于是,在这样的婚姻中,冲突竟不可避免。1500年前。魏孝文帝一厢情愿的亲汉革命,难道是场汉化的歧路?  相似文献   

16.
大同新发现两座北魏壁画墓年代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大同市在配合基建施工中新发现2座北魏墓葬,其壁画内容较有特色,反映出北魏平城时期多民族文化互动交融对丧葬观念及习俗的影响。本文拟就此做一探讨,并尝试对2座壁画墓的确切年代作出初步判断。一  相似文献   

17.
2019年4月,大同市云波路南侧华宇二期工地新出土一座无纪年的壁画墓。通过对墓葬位置、墓葬形制、壁画中人物服饰和壁画中所见名物的综合考量及比对分析,认为其极有可能为北魏平城时期文成帝太安至和平年间(公元455-465年)的遗物。  相似文献   

18.
北魏洛阳城是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都城之一。其出土的建筑材料特征明显,规格较高,是研究这一时期建筑材料和考古断代研究的重要标准资料。本文以北魏洛阳城出土的建筑瓦当为主要对象,同时兼顾其他相关建筑瓦件,以考古发掘的建筑遗址分类进行研究,以期能够把握北魏洛阳城建筑瓦件的特点和异同,为城址的整体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小人书学名叫连环画。中国的连环画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汉朝的画像石,北魏的敦煌壁画等,它们都是以连续的画幅来描绘故事或人物传记。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广泛使用,连环画的形式由画像石、壁画向写本、图书转移。  相似文献   

20.
麦积山石窟是与敦煌、龙门、云冈齐名的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它先后历经北魏至清代十余个王朝1600多年的营建,以独特的泥塑艺术、绚丽的北朝壁画、令人赞叹的建筑技艺而闻名于世。文章阐述了麦积山石窟的营建历史及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特点,对其所蕴含的丰厚的艺术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