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6年8月,正定古城墙修缮工程施工中,于西城墙内城门南侧发现东天宁寺住持容公长老塔铭和晦岩禅师欢公行业残碑。"东天宁寺住持容公长老塔铭"刻于元至治二年,记载了天宁寺住持容公长老的生平,它的发现,为正定天宁寺、邢台开元寺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普化寺,正定史志不见记载,"晦岩禅师欢公行业"残碑的发现,可补志书之缺。  相似文献   

2.
杜平 《文物春秋》2011,(6):70-71
"元天宁万寿禅寺住持从公舍利塔铭"刻于元至元十年(1273年),原砌于正定县西城门南侧城墙基处,现存正定县文物保管所。经考释,天宁万寿禅寺应在正定城西,其住持从公即释印从,是元初正定一位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高僧,曾为深受蒙古汗国四位大汗礼重的那摩国师书写碑文。  相似文献   

3.
牛首山弘觉寺是明初南京八大皇家寺院之一。明代为牛首山寺院最鼎盛时期之一。弘觉寺创建于南朝梁天监年中,时称佛窟寺,南唐时改称弘觉寺,宋代改名崇教寺,明初仍称佛窟寺,正统年间敕赐弘觉禅寺,清代避乾隆弘历名讳,改称宏觉禅寺。现存弘觉寺塔始建于宣德年末。塔分七级八面,为砖木结构。塔的外壁转角有倚柱,它是由特制子母砖固定在转角墙体内,每层拱门四实四虚,塔身用青砖砌筑,灰缝用石灰加糯米汁,十分坚固。塔基为岩石,数百年来。虽历经战火地震未见倾斜,主体结构保存十分完好,弘觉寺塔是南京地区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正千年古刹灵谷寺,位于南京市钟山东麓的一片谷地,松翠桂茂、苍秀深幽,殿字恢弘、院落雅致,既是佛教清净道场,又是旅游观光胜地。粱天监十三年(514),梁武帝在独龙阜安葬名僧宝志,次年于墓侧建开善精舍,后改为开善寺,历代又更名为宝公院、开善道场、太平兴国禅寺、蒋山寺等。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在独龙阜建设陵寝,敕迁蒋山寺于独龙阜东麓,并赐寺额"灵谷禅寺"及众多田产。规模宏大的灵谷寺冠于当时,遂为天下"第一禅林"。宝志,南朝僧,又作保志,世称宝公、志公和尚。《高  相似文献   

5.
正定"八大寺"中的洪济寺和舍利寺原为一寺,后分为二,至上世纪60年代末寺内建筑已荡然无存。近年来,文物部门相继搜集了一批相关的文物,包括舍利寺塔基地宫出土的石函和三彩炉、宋大观二年《敕文札子》碑、真定府定林禅院沼公和尚寿塔铭等,为这两座寺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6.
法海寺位于密县老城西街路北,创建于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寺名为真宗所赐。咸平二年至四年(999—1001年),又在寺内建九级石塔一座(图一)。塔身镌刻莲花经七卷。元末之世,寺毁于兵火,惟塔独存。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和正德七年(1512  相似文献   

7.
灵峰禅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大矸街道境内的灵峰山上,西距宁波城区约20公里,东与佛教名山普陀山隔海相望,南与浙东名刹阿育王寺山峦相连,同为远近闻名的佛家净地之一(图一)。灵峰山自东汉以来即称佛国道场,据传晋时葛洪也曾到此炼丹。南朝梁时有僧建寺于山上,然当时仅小舍数间。五代十国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全禅师增建殿宇,定名"保安禅院"。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赐额"灵峰禅寺",民间称作"第一灵山",与邻近的阿育王寺、天童寺齐名。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僧觉明扩建寺宇,并易南向。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僧自开全面修葺并增建殿堂;康熙四十  相似文献   

8.
一、昭化寺概况昭化寺位于张家口市西部,旧怀安县城(今怀安城镇)西大街北侧,其东面、北面为居民区,西面为学校。昭化寺,原名“永庆禅寺”,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原为祝贺吉庆时作道场而建。据明正统十年(1445年)《敕赐昭化寺碑》载:“……洪...  相似文献   

9.
天宁寺俗称西大寺,位于邢台市西北红星街北侧,与市东北隅的开元寺(俗称东大寺)遥遥相对。据清光绪《邢台县志》载,天宁寺初建于唐,时名“华池兰若”,宋政和年间赐额“天宁万寿禅林”。寺内原有建筑自南而北为:山门、前殿、正殿、东西配殿和塔等。其主体建筑排列在...  相似文献   

10.
香严寺地处河南淅川县西南仓房乡磨沟村西北1公里,距丹江水库西10公里。据寺内碑刻记载,唐代大历八年(773年)敕赐“长寿寺”。明碑载,唐代慧忠国师入塔时“异香百里,经月不散而名香严寺”。所以宋代到明代前期俗称“香严长寿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又赐名“显通禅寺”。憨憨和尚碑砌于寺院东廊房前墙,长87厘米、宽54厘米。碑文楷书,26行,满行20字。(见图)录文如下:题唐弘经撰憨憨和尚牧牛翁庙碑后元僧憨憨牧牛翁乃寒拾之流亚也不知何许人氏/族亦莫考自号憨憨饮啖自若行止无常敞衣跣足/行乞襄邓间十…  相似文献   

11.
进21世纪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带有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常州地区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地带,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被誉为"江南第一丛林"的天宁禅寺,近年来更是游客络绎不绝。本文从佛教文化特色与常州地方手工艺着手,提出了一些天宁寺旅游产品设计的策略。常州天宁寺的佛教文化是天宁寺旅游文化产品设计的基础,在设计常州天宁寺旅游文化产品时,需要重视常州天宁寺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常州天宁寺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正>进21世纪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带有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常州地区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地带,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被誉为"江南第一丛林"的天宁禅寺,近年来更是游客络绎不绝。本文从佛教文化特色与常州地方手工艺着手,提出了一些天宁寺旅游产品设计的策略。常州天宁寺的佛教文化是天宁寺旅游文化产品设计的基础,在设计常州天宁寺旅游文化产品时,需要重视常州天宁寺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常州天宁寺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龚拜  潘群 《郑和研究》2008,(1):10-19
明代大报恩寺遗址位于南京市中华门外长干里。永乐十年,明成祖敕工部在天禧寺旧址重建,依准大内宫阙,建九级琉璃塔,赐额“大报恩寺”;宣德三年寺成。大报恩寺为明代三大寺之一,建筑精巧,富丽堂皇,尤以大报恩寺塔为最。大报恩寺塔“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为焉”,被视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相似文献   

14.
妙因寺连城     
座落在永登县城镇鲁土司衙门西邻的妙因寺,自明清以来,在甘肃、青海、内蒙、西藏地区黄教中颇有影响。这座寺院的始建时间、寺名沿变众说不一。《甘肃宗教》一书中载:“该寺原称大通寺,清光绪年间改称妙因寺,始建于明正统六年(1441年)。”还有很多文章都同意始建于明正统六年。这无疑都以明景泰元年探花黄(?)撰写的《敕赐大通寺记》为依据。该碑记原立妙因寺鹰王殿内。1958年被毁,碑文内容今存。碑记:三世土司鲁贤为祈灵消灾,于宅旁建寺,明正统壬戌(1442)年完工,始请于朝,敕赐“大通寺”。但鲁氏家谱又记:明宣德二年(1427)三月22日敕赐妙因寺。这说明妙因寺的始建并非在正统年间,它还要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常州地处江南,两宋以来经济发达、人文鼎盛。清雍正四年时常州府下辖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八县,故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称。常州府东有天宁万寿禅寺,该寺始建于唐永徽年间,为中国禅宗四大丛林之一,素为"中吴首刹",香火兴盛。清乾隆帝六下江南,曾三次于天宁寺拈香顶礼,并  相似文献   

16.
河南安阳天宁寺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阳天宁寺塔,位于安阳市城内西北隅原天宁寺旧址上。该塔系天宁寺现存的主要建筑物之一,高38.6米,周40米(图一)。天宁寺原有殿堂及山门等建筑物,规模甚大,解放前因遭受严重破坏,至今仅剩中佛殿及塔。据乾隆三十七年"重修天宁寺图"碑文记载:"天宁寺在彰德府治西北里许,始建于隋仁寿初,维修于周显德中。宋元之际相继增修,明洪武间置僧纲司于此,其规模雄壮甲于河北,梵呗之音喧然不绝,为南  相似文献   

17.
净居寺,又名梵天寺。位于光山县城西南22公里的大苏山。北齐天保(公元550~551年)中,释慧思结庵于此。陈文帝天嘉元年(公元560年),释智岂页苏山从师慧思而得法。唐神龙(公元705~707年)中释道岸建寺始名净居寺,广明庚子(公元880年)寺毁于兵火。宋乾兴(公元1022~1023年)中复建,真宗赐额“敕赐梵天寺”,故又名“梵天寺”。元季毁,明初修葺,崇祯末复毁。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释慧门募修。千余年来,净居寺屡毁屡修,而今大雄宝殿风雨飘摇,几座明代建筑葸缩于苏山之阳,门可罗雀,让人难免生“衰草孤杨,曾为歌舞场”之感。近日应邀赴光山一游,…  相似文献   

18.
《文物世界》2012,(5):47-49
汾阳天宁寺位于汾阳城东关木桥街、寺巷街交汇的丁字路口、原汾阳市五金厂院内,寺院已毁。寺院有塔,名为天宁寺塔。山西省平遥冠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汾阳公司2012年1月在此区域施工建设,为了确定天宁寺塔的位置、时代及该塔有无地宫等问题,2012年2月29日至3月7日,汾阳市文物管理所对天宁寺塔塔基进行了抢救性的勘探、清理和发掘。  相似文献   

19.
济宁铁塔坐落在山东省济宁市铁塔寺内(图一)。寺原名崇觉寺,又名释避寺,始建于北齐皇建元年(560年),北宋崇宁乙酉年(1105年)建铁塔,故习称铁塔寺。当时建塔没有铸顶,因故停。至明万历九年(1581年)增建塔身二级和鎏金塔刹,全塔告成。铁塔为楼阁式,通高23.8米。下部为砖砌八角形基座。塔身九层,亦为八角形,砖  相似文献   

20.
《敕赐利民侯》碑发现于河北省曲阳县城南8公里的黄山八会寺旧址,碑文记述了八会寺华严集圣池在北宋敕赐利民侯的始末,碑阴为金天眷二年《龙池事因记》文,此碑为研究古代求雨祭祀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