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秀艳 《沧桑》2009,(5):112-11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顺应时代潮流,形成了各具特色又接力推进的全球化思想,推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本文着重介绍了他们的全球化思想:邓小平的全球化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两个主要观点,即"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江泽民的全球化思想主要表现在他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动因、二重性、发展方向的论述;胡锦涛的全球化思想主要包含在他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中。  相似文献   

2.
李嘉凤 《攀登》2010,29(6):20-27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坚持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党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探索。本文在梳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关于党际关系思想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党际交往的基本经验,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原则,紧密联系党和国家的具体实际;必须积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必须始终把党的对外工作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一条重要战线,坚持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的需要,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树立我们党良好国际形象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波音之旅     
《世界》2009,(2):106-107
参观过波音埃弗雷特工厂的贵宾包括:刚卸任的美国总统布什、约旦国王侯赛因、西班牙的菲利普亲王,以及三位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  相似文献   

4.
1999年 4月 2 5日 ,江泽民同志致信北京师范大学白寿彝先生 ,祝贺他主编的 2 2卷本《中国通史》出版。这封信精辟地阐明了文化教育和历史学方面的一系列的重大理论问题 ,指明了史学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地位。江泽民同志的信使全校师生员工 ,特别是从事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工作者 ,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这是党中央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史学工作者的巨大关心。今年是江泽民同志的信发表五周年 ,纪念江泽民同志的信发表五周年对推进我们的文化教育和史学事业 ,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2 0 0 3年 1 1月 2 4日 ,胡锦涛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  相似文献   

5.
"别让中国的创新由外国人来总结,然后我们去学习外国人,再去总结中国。"谈起新书《中国集体领导体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这样说。他在书中系统地评析了我国由多人组成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及其领导机制,即由领导集体掌握国家权力,对党和国家的事务进行集体领导。这一制度发源于毛泽东,重建于邓小平,成形于江泽民,完善于胡锦涛。  相似文献   

6.
1999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写信给白寿彝教授,祝贺他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的全部出版。1999年4月26日,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大会,庆祝白寿彝教授学术活动70周年和他主持撰写的多卷本《中国通史》全部出版。党委书记袁贵仁同志很重视贯彻江泽民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贺信的指示,4月27日,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召开了常委扩大会议,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贺信,并作出了《关于学习、宣传和贯彻中央领导同志致白寿彝教授贺信的…  相似文献   

7.
1978年3月,邓小平当选全国政协主席后,将 首次出访的国家定为朝鲜。9月13日,邓小平出访 朝鲜回国。他没有直接返京,而是在东北三省停留 了约一个星期,先后视察了本溪、大庆、哈尔滨、长 春、沈阳、鞍山。随后,他又经停唐山、天津。一 路上,他发表了多次重要谈话。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西部开发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先后进行了可称之为三次西部开发高潮的建设。第一次是 50年代大规模西部新工业基地建设 ;第二次是 1 964— 1 978年进行的三线建设 ;第三次是 1 999年至今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三次西部开发体现了三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进行的思想探索和实践努力 ,是一个继承、发展和创新的过程。特别是 80年代以后 ,从邓小平关于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 ,到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的西部开发 ,是一个重要的思路飞跃 ,为西部地区最终取得适合自身特点的经济发展 ,奠定了成熟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孙英 《百年潮》2009,(10):8-11
新中国60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光辉历史。60年前,我国一穷二白,满目疮痍。今天,我国经浇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正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丽画卷,正在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面前展开。这些成就,都是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取得的,  相似文献   

10.
张海云 《沧桑》2009,(3):108-109,140
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经历了曲折发展历程。建国初期,确立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1957年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一制度遭受严重挫折;改革开放以来,多党合作制度进入健康发展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多党合作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海峰 《沧桑》2012,(3):83-85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个历史性的任务,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地发展了文化建设思想。他们的思想中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有贯穿始终的理论原则,比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率先提出了反映时代特征、本质和发展趋势的军事战略构想,他解放思想、突破禁区,开展党和军队高层的军事战略讨论,使军事战略理论重新回到了实事求是的轨道;他准确提出了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实现了军事战略理论上"制战"和"作战样式"以及"现代持久胜敌"三个根本问题的结构性转变。邓小平的军事战略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江泽民军事战略理论是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思想的新发展和新超越;胡锦涛军事战略统揽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是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完善;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制定的军事战略指导思想是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和新时期军事战略的新起点和新标准,是中国军事战略的最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青年洞是红旗渠上的一个标志性建筑。1972年,国家邮电部发行了一套(4枚)红旗渠特种纪念邮票,其中一枚就是青年洞。同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青年洞题名。几十年来,李先念、胡锦涛、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青年洞参观,有的还留下了墨宝。好几位外国元首也在青年洞留下了足迹。此外,每年来林州市旅游的众多中外客人,也无不到青年洞一睹为快。  相似文献   

14.
人民日报北京6月30日讯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了《当代中国》丛书暨电子版完成总结大会的代表。江泽民讲了话。江泽民说,《当代中国》丛书暨电子版的完成,是全国国史研究和文化出版事业的一件喜事,我向所有参加这项工作的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当代中国》丛书历时15年,共150卷,1亿字、3万幅图片。可以说,它是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条战线的力量来完成的鸿篇巨制,是集体合作的成果。它从…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始于邓小平,经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丰富和发展,最终成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发展观的创立标志着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发展观的探索走向了成熟,并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6.
袁庚谈政治体制改革试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庚。原香港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深圳蛇口工业区管委会主任。电视连续剧《激情年代》主角欧阳鹏的原形。改革开放中敢闯敢冒的风云人物。邓小平、胡耀邦、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到蛇口视察。对袁庚的改革给予充分的肯定。近期。笔者多次拜访袁庚。就中国的改革走向问题向他请教。86岁的袁老头脑清醒。谈锋甚健。不时有独特深刻的见解。现将蛇口工业区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何颖 《攀登》2007,26(1):67-71
江泽民同志面对冷战后国际社会的新形势、新情况,在深思熟虑分析国际战略环境、精心筹划和实施中国对外战略时,继承和创造性地发展了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他既对国际战略全局形势和未来走向作出了科学判断,又精辟地阐明了在当前国际局势下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既科学地揭示了当今国际战略的主要特征与历史意义,又旗帜鲜明地宣示了中国国际战略的定位。江泽民同志关于国际战略的重要论述,使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更加完善、全面、深刻,是观察国际战略形势和处理对外事务的正确指南。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的郑和研究是继往开来的时期,不断创新的时期。从世纪初期,孙中山以郑和的伟大业绩唤醒国人的爱国热情,拯救国家;80年代邓小平倡导弘扬郑和开放进取的精神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努力建设现代化强国;到90年代江泽民多次论述郑和下西洋对  相似文献   

19.
王京 《贵阳文史》2005,(2):F002-F002
2005年2月7日至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来到贵州.先后视察了黔西南州和贵阳市.看望了各族各界群众.和贵州人民欢度春节。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认识的曲折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前后,刘少奇、周恩来等人从经济地位上界定了知识分子的工人阶级属性;1956年,周恩来和邓小平将经济地位和为谁服务统一起来界定了知识分子的工人阶级属性;1961、1962年间,周恩来将经济地位、为谁服务、思想状况初步统一起来界定了知识分子的工人阶级属性;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将经济地位、为谁服务、思想状况重新统一起来界定了知识分子的工人阶级属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坚持经济地位、为谁服务、思想状况统一的基础上,着力解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怎样的“一部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