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史前的艺术品中,以动物为题材的雕刻与雕塑品占相当大的比例。一般人们已习惯把它们仅仅作为原始艺术品或原始工艺品来看待与研究,也有学者把它们与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等联系起来研究。近年来,我国有学者通过对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猪形象和陶钵上的猪形纹饰的比较,来...  相似文献   

2.
宁绍平原良渚文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言 河姆渡文化是一支主要分布于宁绍平原的土著的原始文化。经对河姆渡遗址的两次大规模的发掘,对河姆渡文化的认识,学术界虽然还有不同意见,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河姆渡文化包括河姆渡遗址的一至四层,它们分别代表着河姆渡文化的四个期,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河姆渡后续文化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姚江两岸的古文化遗址调查后发现的,在余姚前溪湖等遗址中发现了夹砂红陶鱼鳍形鼎足、泥质灰胎黑皮陶竹节把豆和有段石锛等遗物。据此,有学者认为“在宁绍地区继河姆渡四期文化之后,似乎还存在着相当于良渚文化的第五期文化”。进入80年代以来宁绍平原上先后又发掘了绍兴马鞍遗址、绍兴仙人山遗址、宁波江北慈湖遗址、奉化名山后遗址、象  相似文献   

3.
河姆渡文化“五叶纹”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第四文化层出土的一件五叶纹刻画陶片,颇为有趣.这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不但以流畅的曲线美表现河姆渡原始艺术的风格,而且也以特殊的构图证明,六七千年前已经出现盆景艺术,并且可能已形成一种社会风尚.笔者在《论河姆渡原始艺术的美学特征,兼论中国绘画南北差异之起源》(《东南文化》1991年5期)一文中,对此已作过论述.这里仅就“五叶纹”本身的内涵作补充研究.一、“五叶纹”的形态特征研究首先需要说明,、河姆渡原始刻画是对自然物的感性认识的模仿与抽象,不是对自然物的摹写和照相.因此,对“五叶纹”形态特征研究,不可能用生物科学的方法,进行准确的定名.而只能采用近似的模糊的方法,并借助一点概率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铁中 《文博》2008,12(1):43-49
河姆渡文化蝶(鸟)形器、陶器上的纹饰与良渚玉冠形器、"神人兽面纹"纹饰的一些联系,从八十年代就为中外一些学者所注意. 日本学者林巳奈夫早在1981年就曾注意到河姆渡蝶(鸟)形器与良渚文化玉冠形器的某种渊源.  相似文献   

5.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器引人注目,其中刻纹陶块的出土把我国的盆栽历史上溯到7000年前。7000年前河姆渡人已具有相对稳定的生活、娴熟的栽培、制陶技术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当时出现盆栽是顺理成章的。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北方,如果就纯粹陶器上的装饰纹饰而言,除新石器时代广为流行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彩陶和早期青铜文化多有发现的彩绘陶外,还有一种篦纹陶。篦纹陶属于素面陶本色装饰,与其它素面陶纹饰相比,其装饰意味较浓,形式变化多样,更富于表现力。篦纹陶从制作技术上可分为两种工艺传  相似文献   

7.
30年前,苏联学者奥克拉德尼科夫报道了在贝加尔湖东南一侧30余处遗址所发现的三足陶器,并详细介绍了几件器形较完整的陶鬲。其中在鄂嫩河流域阿钦村的茹恩—库索奇谷地、色楞格河右岸以及乌兰乌德市西南郊的小托洛果伊山发现的3件陶鬲除器形相似外,还有一个最鲜明的共同特征,即在器口外侧、肩部和袋足上装饰一种几何形状的细泥条附加堆纹(图一),奥克拉德尼科夫将此类装饰称为"蛇形带子"、"蛇形的泥  相似文献   

8.
河姆渡的原始艺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河姆渡原始艺术的分类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原始艺术品数量很大,内容丰富。从其制作方法看,大致可分为划画(包括压印、拍印)艺术、牙雕艺术、陶塑艺术等类。从其用途、效果看,河姆渡的原始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装饰出现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河姆渡的原始艺术就是装饰艺术,其表现内容有:  相似文献   

9.
简谈广东连县出土的西晋犁田耙田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63年底,广东连县附城公社龙口大队一座古墓中,出土黑色陶质犁田耙田模型一方。墓为砖室结构,有前后两室。墓砖上有"永嘉四年庚午岁六月卅日立"和"永嘉六年六月立"的纪年铭文,并见几何纹、叶脉纹和兽面网纹。永嘉是西晋怀帝年号,四年当公元310年,六年当公元312年。整个墓葬特征与墓砖纪年相符,可以确定属于西晋时期。墓早期已被破坏,犁田耙田模型以及陶井、陶屋、陶鸭、陶盂等器物散乱弃置于后室,多已破碎。但犁田耙田模型大体完整,可以复原。模型作长方形,长19、宽16.5厘米,四角各有一漏斗状设施,中间纵贯一田埂将耕地分为两块,一块上有一人使  相似文献   

10.
杜小钰 《考古与文物》2012,(5):101-105,111
近年来,有学者以甲骨文■"龙"和"■"字的书写规律为理论标准,对考古所见的殷商时期的玉龙和器物上的龙纹进行鉴定,以致把部分玉龙和龙纹错误地划分为玉"■"和"■"纹,并根据对古文字"■"的释读,把它们命名为玉"■"、"■"形图案或玉"虯"。这种划分和命名与考古出土的实物所展现的事实不相符合,此种研究方法也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时期是建水紫陶工艺形成和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本文以建水紫陶在该时期生产的以博古纹为装饰主题的"陶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个案分析,来解读陶斗装饰艺术的文化特征和工艺价值,以期为建水紫陶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浙江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省台办、宁波市台办、宁波大学、河姆渡博物馆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河姆渡文化学术研讨会”于 1999年 10月 15日至 17日在宁波举行。应邀到会的台湾地区学者有 :台大、台师大、辅仁大学、台南师院、中兴大学、政治大学、“中研院”、台湾省博物馆等单位 14位专家 ;香港学者有 :香港中文大学、珠海书院 3位教授 ;大陆学者 37位 ,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陕西等 7个省市 2 1所大学和研究单位。大会收到论文 43篇。会议围绕河姆渡遗址与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与其它史前文化…  相似文献   

13.
青铜铸造工艺中陶范的制作至关重要,陶范的好坏决定着青铜铸件的优劣。本文通过对徐州地区西汉早期双层纹饰铜镜的研究,认为汉代铸造铜镜所用陶范不是单一的"镜模翻制成型",而是根据不同纹饰采用不同工艺方法,带有主纹、地纹的铜镜应是两次制范。  相似文献   

14.
2011年7月,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夫余核心腹地的龙潭山鹿场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遗址文化堆积层较厚,出土了较多青铜时代、汉、夫余、高句丽以及渤海各时期的遗物。地层及灰坑出土的遗物绝大部分是陶器,有罐、盆、壶、甑、豆、盅等。陶质以泥质陶为主,细砂陶次之;陶色以褐陶居多,其次为灰陶、黑皮陶;多数陶片为素面,纹饰陶片有方格纹、垂帐纹、弦纹、波浪纹、戳点纹等。  相似文献   

15.
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以其随葬彩绘蟠龙纹陶盘和彩绘云雷纹陶壶、鼍鼓、特磬、精美漆器、玉器的奢华大墓和面积达280万平方米的大城址而为学者们注目,表明其所代表的社会已进入早期文明阶段。就其发展水平而言,在中原地区除二里头外实罕有其匹。这一遗址,不少学者认为即古史传说中的尧都平阳。笔者对“尧都平阳”说,初亦甚感兴趣,但经过二年的研究探索,认识到此说实始于东汉末年的应劭,年代甚晚,实不足信,而且如以陶寺遗址为尧都,按诸实情,实有种种不可能,兹略述如次:  相似文献   

16.
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以其随葬彩绘蟠龙纹陶盘和彩绘云雷纹陶壶、(?)鼓、特磬、精美漆器、玉器的奢华大墓和面积达280万平方米的大城址而为学者们注目,表明其所代表的社会已进入早期文明阶段。就其发展水平而言,在中原地区除二里头外实罕有其匹。这一遗址,不少学者认为即古史传说中的尧都平阳。笔者对“尧都平阳”说,初亦甚感兴趣,但经过二年的研究探索,认识到此说实始于东汉末年的应劭,年代甚晚,实不足信,而且如以陶寺遗址为尧都,按诸实情,实有种种不可能,兹略述如次:  相似文献   

17.
辽代陶器具有很强的地域与族群特色,既有自身文化因素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又有对汉文化因素的借鉴。篦纹陶在辽代陶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施纹工艺却少有系统研究,甚至存在诸多误解,是一个亟待探明的问题。以吉林省德惠市菜园子镇城岗子辽代城址2017年度出土的篦纹陶器标本为研究材料,通过归纳不同类型篦纹陶特征,发现周期性变化规律,总结出滚轮滚印篦纹的施纹工艺原理,并以实验考古的手段模拟施纹工具进行不同类型篦纹复原,进而发现不同形状篦纹是使用了滚轮工具的不同部位施加所成,并非传统意义上认为的不同形状篦纹为不同施纹技法所致,更非文化或时代的差异,这种滚印篦纹工艺在辽代陶器中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8.
“鱼藻纹盆”1973年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是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物,今藏浙江省博物馆。盆系夹砂黑陶质,敞口深腹,环耳平底,通高16.2,口径31.6厘米。其腹壁两侧各饰一组动植物形象刻划图案(见图一),其意究为何指,自来聚讼甚多。 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称之为“一组鱼藻纹(?)和一组凤鸟纹(?),”但持存疑态度。吴玉贤定此盆名为“鱼藻纹盆”,并谓“盆腹上刻划出一组鱼藻纹,表现了水阔鱼跃的景象。”但对另一组纹样则略而不提。“鱼藻纹盆”的定名似成定论,包括今博物馆陈列时亦因袭其名,王大有则认为这两组纹样都是凤鸟纹,并结合图案中出现的太阳纹,推测此纹样应为“汤谷扶桑图”。如图一所示,“两只阳鸟相向而立,中有一树,枝繁叶茂,扶摇直上,即扶桑”。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境内陆续发现了建新北、大岭下及鲍付沟西遗址。石器有大型打制石铲、磨制石斧、石刀、石剑等;陶器多为黄褐色泥制夹砂陶,手制,以刻划纹为主,由刻划纹再组成弧线纹、复杂网格纹及横"人"字纹,还有少量篦点纹、戳印纹。这几处遗址均具有新石器向青铜文化过渡的特征,其晚期已进入青铜时代。  相似文献   

20.
以近似英文字母F形纹饰为显著特征的夔纹陶类型遗存在两广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仅广东省就已发现此类遗存100多处①。近些年广东博罗银岗遗址的发掘证实,以夔纹陶为典型代表的银岗一期遗存从地层关系上确要早于以米字纹陶为代表的银岗二期遗存,这是十分可喜的收获②。但是一些研究者将夔纹陶遗存的年代断为“大体为西周至春秋,有的延至战国早期”③,保守一点的估计也认为“这类遗存或墓葬约相当于春秋时期,最晚不晚于战国早期”④。对于这种说法笔者不敢苟同,考虑到夔纹陶类型遗存属两广青铜文化的重要阶段,弄清其年代对建立可靠的两广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