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選·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瑶。"有關"金錯刀"的解釋,筆者所見有以下三種:1.錢幣。《文選·張衡〈四愁詩〉》李善注引《續漢書》曰:"王莽造大錢,又鑄金錯刀,以金錯其文。"詩中美人與張衡互贈美好之物,錢幣世俗,殊爲不倫。2.佩刀。《文選·張衡〈四愁詩〉》李善注引《續漢書》曰:"佩刀,諸侯王黄金錯環。"又引謝承《後漢書》曰:"詔賜應奉金錯把刀。"按:東漢時錯金佩刀乃皇帝、諸侯所用,《續漢書·輿服志》:"佩刀,乘輿黄金通身貂錯,半鮫魚  相似文献   

2.
南齊文惠太子蕭長懋詩現僅存的兩首七言詩(殘句),都經歷了從"詩"到"讖"的被建構過程,這種現象在南北朝帝王詩歌中屢見不鮮,梁簡文帝、陳後主、周宣帝、隋文帝、隋煬帝等帝王之詩都有類似境遇。因製詩作讖的目的性與選擇性,這些帝王詩均以詩讖的形態保存於正史《五行志》和部分紀傳之中,且均爲殘篇,個別字句在建構過程中還被有意改動。這種詩歌存録方式,不僅保存了作爲詩和詩讖兩個面貌的帝王詩歌文本,也爲動態地考察每個文本的生成、傳播與接受提供了可能。這對於基本靠1録的先唐詩歌而言,在文學、文獻學方面別有意義。  相似文献   

3.
<正>宋元豐五年(1082)壬戌,蘇轍《次韻陳師仲主簿見寄》言:"朽株難刻畫,枯葉任凋零。舊友頻相問,村酤獨未醒。山牙收細茗,江實得流萍。頗似申屠子,都忘足被刑。"孔凡禮《蘇轍年譜》謂:"末云‘頗似申屠子,都忘足被刑。’《史記》與《漢書》之《儒林傳》有《申公傳》,言申公受‘胥靡’之刑(《史記集解》謂爲腐刑)。二書無申屠公受足刑之記載。轍或出誤記,或有意閃爍之,意爲已忘卻自己乃被謫至此者,而於被謫深至不滿。"按:蘇轍未誤記,也非有意閃爍其辭。申屠子,即申徒嘉,傳爲春秋時鄭  相似文献   

4.
纂修官潘錫恩對清史《文苑傳》第一次稿有重大貢獻,但以前學界未有關注。潘錫恩在道光二年至三年間,纂輯了清史《文苑傳》的十四個正傳,幾達該書第一次稿正傳數量的三分之一,對該稿的成書意義重大。潘錫恩對《文苑傳》的論述也有重要貢獻,本文討論了他在詩學史和史學兩方面工作。潘氏幫助書寫了《文苑傳》詩學主幹,確立了以王士禎爲中心的順康詩學史論述主線,確定了《文苑傳》的詩學史記載開端,並延伸到雍正乾隆朝。在此過程中他强化了《文苑傳》所記清朝詩學特色,記載了崇宋詩潮流的興起。潘錫恩通過纂輯《谷應泰傳》等幾個傳記,建立了《文苑傳》的史學板塊,以《明史》纂修爲線索,凸顯了清代史學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正>流傳於世的儒家經典《儀禮》一書,在漢時曾被稱名為《士禮》。該稱名,一見於《史記·儒林列傳》:"諸學者多言《禮》,而魯高堂生最本。《禮》固自孔子時而其經不具,及至秦焚書,書散亡益多,於今獨有《士禮》,高堂生能言之。"~①再見於《漢書·藝文志》:"及周之衰,諸侯將逾法度,惡其害己,皆滅去其籍,自孔子時而不具,至秦大壞。漢興,魯高堂生傳《士禮》十七篇。"又見於《漢書·  相似文献   

6.
錢志熙 《中华文史论丛》2013,(1):261-301,397,398
七言作爲韻文體,在漢代已被廣泛使用,但作爲詩歌的一種體裁,卻至南北朝後期纔開始流行,盛唐以後方成爲詩歌的主體。這是由漢魏六朝的音樂體制決定的。漢魏六朝的詩歌史,經歷了由歌謡到樂歌,再到徒詩的演變進程。七言徒詩是從七言歌詩中發展過來的,早期的漢至晉宋的七言詩歌都是歌、舞詞,主要是由句句入韻與雜三七言這兩體構成,這兩體都不能成功地轉化爲大宗的徒詩體,這是由漢魏舊樂體制所制約的。南北朝後期,在新的音樂體制中,七言詩流行,隔句押韻的七言歌曲流行,並由此迅速孕生徒詩七言體。到了隋唐燕樂時代,七言已經成爲歌曲主體,同時在徒詩體中七言也逐漸成爲詩體的主流。  相似文献   

7.
<正>引言東漢思想家王充是古今公認的特異之士,圍繞其生平,學界有許多聚訟紛紜的話題,本文所論即是其一。據謝承、范曄二人《後漢書》王充本傳記載,王充"少孤,鄉里稱孝",~①這本是正史人物傳記中極爲常見的叙述,却在後世飽受質疑。就管見所及,現存文獻中較早對王充的孝道踐行提出異議的是唐人劉知幾,其依據是《論衡·自紀篇》中的這段話:王充者,會稽上虞人也……世祖勇任氣,卒咸不揆於人。歲凶,横道傷殺,怨讎衆多。會世擾亂,恐爲怨讎所擒,祖父汎舉家檐載,就安會稽,  相似文献   

8.
<正>《衛青傳》:"青嘗從人至甘泉居室,有一鉗徒相青曰:‘貴人也,官至封侯。’青笑曰:‘人奴之生,得無笞駡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王先謙《漢書補注》引沈欽韓曰:"人奴,謂衛媼本主家僮也。"楊樹達《漢書窺管》曰:"母爲家僮,青無自言之理,沈說殊戾人情。按上文云父使青牧羊,牧羊奴虜之事,故青云爾。《公孫弘傳贊》云‘衛青奮於奴僕’,亦謂青身爲  相似文献   

9.
《漢書·藝文志》在《尚書》《經》二十九卷下著錄《傳》四十一篇,後世學者多以為即伏生之《尚書大傳》。黄開國說:《尚書大傳》不見於《漢書·藝文志》。但班固在《六藝略·尚書略》中,有《傳》四十一篇,緊接《經》二十九卷之俊,在《傳》四十一篇後列《歐陽章句》、《大小夏侯章句》,從這一  相似文献   

10.
正《漢書·司馬遷傳》錄《報任安書》,《文選》亦收,該文兩用"威約"一詞:"猛虎處深山,百獸震恐,及其在穽檻之中,搖尾而求食,積威約之漸也。故士有畫地爲牢勢不入,削木爲吏議不對,定計於鮮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箠,幽於圜牆之中,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槍地,視徒隸則心惕息。何者?積威約之勢也。"前處用於虎,《文選》李善注:"言威爲人制約,漸積至此。"五臣注銑曰:"遷自喻志節之士爲刑所加,威力屈折也。"王先謙《漢書補  相似文献   

11.
釋“自喜”     
《漢書·董賢傳》:賢"爲人美麗自喜,哀帝望見,説其儀貌"。自喜,顔師古注:"喜,音許吏反。"僅注讀音而未釋義。《漢語大詞典》釋作自樂、自我欣賞。按:《漢語大詞典》的解釋,於文意似大體不差,但並不十分貼切。筆者以爲《董賢傳》中的自喜當釋作打扮愛美、注重儀表。如《三國志·魏書·何晏  相似文献   

12.
日藏平安時期寫本《後漢書》存《賈琮傳》部分文字以及《陸康傳》全文,存尾題"後漢書列傳第廿一"(參《古簡集影》第一輯,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影印,1924年,頁6—16)。該寫卷爲李賢注本,避諱謹嚴,凡遇"世"(五次)、  相似文献   

13.
<正>一文體譜系與《尚書》文體經、史、子、集的文字,古代各有譜系,集部文字的文體譜系的建立,本以獨立於"經"爲契機的。《漢書·藝文志》有《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方技略》,《詩賦略》的建立可謂從《六藝略》中切割出來,阮孝绪《七録序》稱"《七略》'詩賦'不從'六藝'詩部,蓋由其書既多,所以别爲一略"~①,此可爲"文體譜系"的雛形。其實,或是因爲"詩賦"的性質與"六藝"不  相似文献   

14.
王肅《詩經》注,全書已佚而集中存留於《毛詩正義》中。《正義》的解經系統對王注的取捨有內在的體例。通過還原佚文的引用語境,可以發現"述毛"是孔疏引用王注的預設前提。王肅對毛傳的墨守遠過鄭玄,其對未明言的傳意的補足和推測遵循一定的義例。"鄭王之異"是"王述毛"與"鄭異毛"衍生的間接結果。但王肅《詩經》學在後世的影像卻是圍繞着"鄭王之爭"的先在焦點拼接而成的,"難鄭"成爲核心。"述毛"的殘片與"難鄭"的影像都滲透了經學史發展的印迹。  相似文献   

15.
嚴羽詩學雖然借助《詩人玉屑》及元人詩法等的摘錄、轉引而獲得廣泛的傳播,但在宋元至明初較長的時間内都未能成爲詩學的主流,處於被肢解、被誤讀的窘境。明中期,以李東陽《麓堂詩話》的推介爲轉折,其詩學著作方始得以完整、準確的面貌呈現,並被奉爲詩歌理論指導的典範。由此一問題的文獻梳理,我們可以看到文學思想傳播過程中諸要素間所構成的緊張、互動關係以及文學典範之形成對於文學外部條件的依賴。  相似文献   

16.
<正>歷代流傳的兒科經典醫籍凝聚着古人在兒科領域的理論見解和臨床經驗,對中醫兒科的傳承和發展起着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莊一夔的《福幼遂生編》,是清代兒科温補派的經典之作,主要論述小兒慢驚及小兒痘症的治療。莊氏生於乾隆八年(1743),卒於道光七年(1827)。字在田,號讓齋,江蘇武進人。任湖北荆門州吏。精於醫,於外科及兒科尤有所長。著醫書《遂生編》、《福幼編》各一卷,詩文集《班斧集》一卷。莊一夔所著醫書,雖卷帙無多,其論痘症與慢驚治法,用語精當,醫方可補歷代兒科之不逮,至今仍爲中醫兒科所重視。但迄今爲止,專門論及莊一夔及  相似文献   

17.
<正>《衛青傳》:"青爲侯家人,少時歸其父,父使牧羊。民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爲兄弟數。"服虔曰:"民母,嫡母也。"師古曰:"言鄭季正妻本在編戶之間,以別於公主家也。今流俗書本云‘牧羊人間,先母之子不以爲兄弟數’。妄增也。"王先謙《漢書補注》引俞樾曰:"《丙吉傳》‘官婢則令民夫上書自陳,有阿保之功’。顏注謂‘未爲宫婢時,有舊夫,見在俗間者’。案:民母、民夫,語意  相似文献   

18.
林繼中 《中华文史论丛》2011,(3):335-368,396
杜甫詩《洗兵馬》錢謙益注歷來聚訟紛紜,它涉及理解的客觀性、歷史性,須進一步討論。本文先從《洗兵馬》所處整體語境進行考論,認爲該詩作於唐肅宗乾元元年(758)春的可能性較大,反映該時期特有的君臣士民平叛的"喜躍氣象"。錢注將該詩主題歸結爲"刺肅宗",有悖於文章顯示的主導氣氛,尤其是認定杜甫對肅宗"不欲其成乎爲君",是無視作者情志,有失於"客觀性"。然而文本意義在歷史進程中不斷變化,闡釋者必然參與文本意義之建構,從這一角度看,則錢注將《洗兵馬》納入後半部杜詩之整體,發露文本的潛在意義,又有其合理性與深刻性。  相似文献   

19.
正兩漢慣於徙戎入塞或安置於內地。魏晉時期邊地諸多危機被歸因於此,遂有倡"徙戎"出境之論者,鄧艾、郭欽、江統三人爲著。鄧艾之論最早,但史載過簡,不足深論。江統《徙戎論》最詳,歷來爲學者所重。郭欽之論最切中實際,卻未受到足夠重視,甚至有所誤解,殊爲可惜。《晉書·北狄傳》載:  相似文献   

20.
<正>《漢書·百官公卿表上》(下簡稱《漢表》)敍上古官制,"《易》敍宓羲、神農、黃帝作教化民,而《傳》述其官,以爲宓羲龍師名官,神農火師火名,黃帝雲師雲名,少昊鳥師鳥名",提到伏羲、神農、黃帝、少昊分別以龍、火、雲、鳥作爲官名。據顏師古注,此段出自《左傳·昭公十七年》郯子答魯大夫叔孫昭子語:"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爲雲師而雲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爲火師而火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