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唐振常 《百年潮》2000,(2):30-33
此番在港,居留时间超过以往数十年间的每一次,也就多了一些时间遐想,感岁月之易逝,念旧友之凋谢,为此文以记五十一年前初到香港的往事。那是一九四八年十月,我在上海《大公报》做记者,香港《大公报》已经复刊数月,忽一日,费公彝民(时任香港《大公报》经理兼上海《大公报》副经理,经常往来港沪间)对我说:“你已被列入黑名单,赶快想法走。”费公并告,他是从警备司令部稽查处长陶一珊那里知道的,消息确实。这自然引起我考  相似文献   

2.
张颂甲 《百年潮》2015,(2):40-42
《大公报》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一份报纸,它1902年创刊于天津,跨越了晚清、辛亥革命、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全国解放、和平建设等历史时期。曾先后在天津、上海、汉口、香港、重庆、桂林、北京等地出版。随着全国各地相继解放,天津《大公报》易名《进步日报》出版;上海《大公报》保持原名出版;重庆《大公报》改为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香港《大公报》维持原样,始终未做变动,至今正常出版。  相似文献   

3.
张颂甲 《百年潮》2002,(4):54-60
现在人们可能只知道我国香港有一张<大公报>,而不知道当年<大公报>是从天津起家,"文革"前的北京<大公报>曾是中央一级全国性的经济报纸.现在人们大都知道我国有一张权威性的经济报纸<经济日报>,而不知道这张报纸和当年的<大公报>有着某些历史渊源.那么,<大公报>究竟是一张什么样的报纸,北京<大公报>而今安在?  相似文献   

4.
王鹏 《文史精华》2002,(5):23-25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扣蒋于西安城内,逼蒋抗日。这其中《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1889-1941)扮演的角色,常常被人忽略。12月4日,蒋介石亲临西安督战,欲意迫使张杨继续“剿共”。5日,正在西安的张季鸾在华清池谒见蒋介石,告以西安谣言甚盛,流行的政治  相似文献   

5.
王鹏 《文史精华》2002,(1):49-52
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许,中国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病逝。《大公报》上海版文教记者张蓬舟、文艺编辑萧乾在7时得到消息后,马上赶到鲁迅寓所吊唁、瞻仰先生遗  相似文献   

6.
傅国涌 《炎黄春秋》2003,(12):22-26
一王芸生是新记《大公报》第二代总编辑,在他手里继续捍卫了民间报纸“文人议政”的传统,当然也是他参与掐断了这一传统。他的文字热情洋溢,视野开阔,气魄宏大。老大公报人李纯青说他的文章“长处是洋洋洒洒,如江河奔泻”,“那时大公报社论,主要就是表现王芸生个人对时事的纵横观”。陈布雷夸奖他的文章“得张季鸾十之八九”。重庆时期,张季鸾在读了他写的一篇社论后由衷地赞赏说:“我要写也不过如此!”无党无派的报人俞颂华在《富有热情的王芸生》一文中这样评价——王芸生的文章为世人所传诵。他立言的长处是常以国家为前提,而站在人民的…  相似文献   

7.
70年前(1936年)的12月12日,在陕西西安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即双十二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扣蒋于西安城内,逼蒋抗日。这其中《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1888—1941年)扮演的角色以及事变后该报向读者透露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特别是张季鸾与蒋介石、张学良之间的复杂而微妙关系,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8.
去年6月,我有幸参加了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的《大公报百年报庆展》。一簇簇美丽的鲜花、条幅及人们的笑脸。将大厅装饰得富丽堂皇。 经历了百年沧桑的《大公报》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一份报纸,尤其在国难当头的20世纪30-40年代,作为民营报  相似文献   

9.
舒展 《炎黄春秋》2002,(2):46-49
《大公报》1902年6月17日创刊于天津,直到今天仍在香港特区继续出版。如今它已度过跨越两个世纪的百年寿诞,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报业史上,算得上是一大奇观。评说与考证《大公报》领导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百年沧桑》,作者是中国杰出的政论家、《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先生的哲嗣王芝琛。我觉得对《大公报》是一份厚重的百年纪念贺礼!  相似文献   

10.
香港︽大公报︾起义史录刘小清1948年底,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阶段。当人们的视线仍凝注在硝烟弥漫、战火酣热的三大战役时,香港《大公报》突然宣布起义,回到人民阵营。这一声音无疑是震聋发馈的,它不仅呼应了国内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而且打破...  相似文献   

11.
张颂甲 《百年潮》2012,(10):61-65
看到时下新闻工作者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不由得想起当年周恩来总理和曾任《大公报》总编辑、社长的王芸生先生的一段谈话。解放后,周总理有一次问王芸生:多年来,《大公报》培养出许多名记者,有什么经验?王芸生笑着说:报告总理,我没有什么经验,如果说有的话,就是三个字:"发路费"。王芸生所说的"发路费",也就是鼓励记者走下去,深入采访,放手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不作过多干预。这样,写出的报道自然会有创  相似文献   

12.
正《大公报》是我国现存的历史最久的报纸。从1902年在天津创刊,到迄今仍在香港出版的《大公报》,已经有115年历史。100多年历经四个阶段:一是1902—1916年英敛之创办并主持的阶段;二是1916—1925年王郅隆出资接办时期;三是1926—1949年,由吴鼎昌出资,与胡政之、张季鸾合办的"新记《大公报》"时期;四是全国解放后,由私营企业转变为公私合营性质的时期。对于一、二两阶段《大公报》的办报方针、经营思想和宣传业绩等情况,予生  相似文献   

13.
《大公报》重庆馆在抗战期间艰辛备尝,亦在此时获得殊荣,在《大公报》的漫长历程中值得书上一笔。 1939年12月1日,《大公报》重庆版创刊,报馆设于新丰街19号,日出一大张报,用土纸平板机印刷,少数用嘉乐纸、白报纸。虽用土纸印刷,但版面设计得相当精致,除一、四两版刊登广告外,主要新闻在  相似文献   

14.
王鹏 《炎黄春秋》2007,(12):41-48
范长江(1909—1970年)是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新华社社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他的名字与中国现代新闻史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5.
雅尔塔协定的正式称谓是《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协定》,它是由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于1945年2月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一个小城雅尔塔签订的。当时的中国政府领导人蒋介石被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16.
《大公报》在抗日战争中的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八年抗战是一场全民族的动员,自然,报业在抗日战争中也同全国人民一道经受了苦难,付出了牺牲,做出了贡献。《大公报》在抗战中的六次迁移应该是极具代表性的——《大公报》是当年最具影响力的民营报纸,它在抗战中的六次迁移极  相似文献   

17.
1966年的“五一六通知”后,多数文化机关受到冲击,大批文化人成为“革命”对象,北京街头却在此时出现了一份新创刊的报纸——《前进报》。就是这份仅仅存活了103天(1966年9月15日至12月26日),共出版45期的报纸,成为中国当代新闻史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现代文学,是一段吸纳外来文学,延续古代文化,并在离析或融汇中曲折前行的发展期。其间理论纷纭,小说,散文,戏剧……创作此消彼长,呈现一派令人耳目一新景象。可是,大约是传统所致,给这些作品评奖,却是颇为稀有的事。但在1936—1937年间,一家在国内颇具影响的《大公报》,却进行了一次公平、准确、高品质的文艺评奖。一这先得从该报的一次十年纪念说起。《大公报》,原来是由天津的一位天主教徒  相似文献   

19.
汤小薇 《文史精华》2002,(12):60-64
走过一个世纪的艰辛历程,见证百年世界风云的《大公报》,2002年迎来了自己的百年华诞。北京钓鱼台国宾馆6月举行了创刊百年纪念会,一段有代表性的贺词说:“百年来,《大公报》坚持爱国、爱民、爱港,为国家的独立和解放,为民族的振兴和发展,为祖国的统一和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光彩的篇章。”作为曾在《大公报》工作过一些时日的老记者,我回想起一个个难忘的身影,一幕幕不褪色的历史画面。  相似文献   

20.
《大公报》在20世纪前半叶是一张很有影响的报纸。特别是从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接办之后的"新记公司大公报"阶段。这三个创业者各有特点,配合默契。吴是"北四行"之一的盐业银行老总,他用五万大洋把《大公报》从大粮商王郅隆手上顶下来,并自任社长。胡是报业全才,编采都是能手(1919年巴黎和会他是唯一的中国记者),还擅写评论,尤长于经营管理。张季鸾则是20世纪著名的笔杆子,文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