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9年12月12日,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和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分析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暨2019年学术交流会"在上海举行。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副馆长陈杰和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王时伟、原理事长陆寿麟出席会议,并共同为专委会成立揭牌(见图1)。来自全国20多家文物研究机构和中科院、高校相关院系的专家参加了专委会组建和当天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2.
2010年11月27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在成都隆重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兴平、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副司长罗静、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李化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文化遗产保护官员杜晓帆、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赵川荣,以及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的会员代表共100余人出席了庆典大会。  相似文献   

3.
正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主办、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的"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九次学术年会"拟定于2016年11月在重庆市举行。本次年会以"新时期文物保护的理念、任务与方向"为主题,进行文物科技成果的展示和学术交流。学术交流范围主要包括:1.新时期文物保护理念、任务与方向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拟定于2008年9月17日-19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举行第六次学术年会。这次年会以"东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方法"为主题,进行文物科技成果的展示和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5.
2007年9月4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六朝古都南京召开,本次大会到会代表77人,分别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考古、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科技工作者。会上,首先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陆寿麟先生致开幕词并宣读了中国科协对召开本次代表大会的批复意见,随后分别请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先生、国家  相似文献   

6.
<正>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主办,湖北省博物馆、宜昌市文化局承办,宜昌博物馆协办的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八次学术年会,2014年10月15日~17日在宜昌三峡工程大酒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博物馆、高校及文保机构等150余名代表参会。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罗静,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李化元,湖北省文物局副局长王风竹,宜昌市政府副秘书长覃照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  相似文献   

7.
同志们:我首先代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向新乡市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协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新乡市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协会是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的第一个地方组织,这件事的本身就很说明问题。首先说明新乡市有丰富的文物。这些文物怎么来的呢?大家很清楚,是我中华民族的老祖先很早以前在这里定居过,生产过,生活过,至少在商  相似文献   

8.
雨珩 《考古》2008,(10)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本书为16开精装本,正文392页,约70.6万字,定价168元。本书收录了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五次学术年会提交的文物保护、文物研究方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拟定于2014年9月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第八次学术年会。这次年会以"文物科技事业现状与展望"为主题,进行文物科技成果的展示和学术交流。学术交流范围主要包括:1.文物保护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创新研究;2.可移动文物(出土文物和馆藏文物)的保护研究;3.不可移动文物(古建筑、石窟寺等)的保护研究;4.文物保护工作的标准化及保护效果评价体系的研究;5.近年来文物科技事业的成功经验与教训;6.未来文物科技发展的方向和关键问题;参加会议者(包括观摩、学习者)请填写报名表并附论文摘要,于2014年6月1日前寄往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地址:北京市景山前街4号故宫博物院内,联系人:刘榕,联系电话:010-85007412,E-mail:cactch  相似文献   

10.
(2 0 0 2年 7月 3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 4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修改并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团体的中文名称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英译名 :ChinaAssociationforPreservationTechnologyofCulturalRelics)。  第二条 本团体是由全国从事文物保护的科技人员自愿结成、依法成立的全国性、学术性、专业性、公益性的科技团体 ,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 ,是加强文物保护 ,发展文物科技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三条 本团体的宗旨 :团结和组织文物科技工作者 ,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遵守社会道德风尚 ,认…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11月22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九次学术年会开幕式在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举行。国家文物局科技司副司长罗静,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李化元,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重庆市文化委员会主任张洪斌,重庆市文物局局长幸军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次学术年会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重庆市文物局主办,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会议以"新时期文物保护的理念、任务与方向"为主题,有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遗  相似文献   

12.
<正>国际文物修护学会(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and Artistic Works简称IIC)2014香港会议于9月22日至9月26日在香港会堂举行,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440名文物保护修复专家与学者就"源远流长:东亚艺术文物与文化遗产的修护"这一主题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国际文物修护协会总部设在英国伦敦,成立于1950年,是著名的国际文物保护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8月24日,第六次"东亚文化遗产学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主题为"东亚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同时在复旦大学主会场和上海交通大学分会场举办。此次学术研讨会由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由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上海交通大学建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中国科协学会部社团处全力支持下,按时于2002年7月3日在西安市顺利召开,中国科协的贺信极大鼓舞了到会代表。陕西省科协党组书记和陕西省文物局长及有关单位领导到会祝贺。大  相似文献   

15.
王波  李杨 《成都文物》2007,(4):73-76
为了加强全国文物保护与修复界的广泛合作,共同推进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在文物保护与修复领域中更深层次的应用与研究,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主办、南京博物院承办的“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五次学术年会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9月5日至8日在历史文化名城、六朝古都江苏省南京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6.
正3月14日,第二届"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简称"建博会")新闻发布会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成功举办。第二届建博会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会长王立平、常务理事谭玉峰、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办公室主任陈世高、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理事会马婕、德国莱比锡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简称"菜比锡")总经理Mr.Rose、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总监李忠钰,此外还有德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从本质上认识和区分中国特色文物保护理论",文中把真正的中国特色文物保护理论称为应然的中国特色。第二部分为"中国特色文物保护理论的形成",其中一是与党的领导.二是与传统文化,三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三部分为"中国特色文物保护理论体系与文物法律体系"。第四部分为"坚持中国特色文物保护理论与实践,推动文物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2023年11月6—7日,由江苏省文物局、南博主办,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近现代纸质文献脱酸保护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博物馆:传统与现代——全国纸质文物科技保护暨长三角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学术研讨会在南博成功举办。来自全国二十余家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博机构和高校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姚文中、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铁付德、南博副院长张金萍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拟定于2012年9月在江苏省镇江市举行第七次学术年会。这次年会以"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创新研究"为主题,进行文物科技成果的展示和学术交流。学术交流范围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20.
"析情探路——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与改革发展"研讨会在对中外文物保护理论总结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就走出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在政策法规、体制机制、机构改革与发展、文物理论和学科建设、文物价值与功能、文物保护科技、文物的活化利用等诸多方面,展开全方位多视角的深入探讨。健全法规体系、创新体制机制是保障文物事业健康规范发展的根本,推动国家治理管理体系现代化,强化主体责任、优化基层机构,维护文物系统稳定有序管理;加强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利用理论方法研究和学科建设,以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驱动力,全面提升文物保护价值认知、保护力度和科技水平,带动引领文物事业长远发展;保护是基础,研究是核心,传承是目的。鼓励文物利用实践与探索,在保护利用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国情,在实践中探索研究完善国家的文物资源化战略,不断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物保护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