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勇 《神州》2012,(3):333-334
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我深深体会到,音乐教师既要有音乐艺术素养,更要有教育艺术素养。多年来,在平时的音乐教学工作中,我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手段,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作为音乐表演形式之一的声乐表演具有特殊的艺术美感,歌唱者的嗓音与声乐歌曲的音乐传达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两者的结合实现了声乐艺术魅力的完美展现。这就要求声乐教师在实际的声乐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的声乐表演知识,更要注重对声乐表演专业学生审美技能与审美艺术的教授,提高声乐表演专业学生的专业审美,推动声乐音乐的再创造。本文主要针对声乐表演专业中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展开分析与探讨,从而为我国的声乐表演审美培训提供可行性的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3.
罗原 《文史月刊》2012,(8):94-9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而文化的发展繁荣必然离不开音乐艺术这一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音乐院校(系)一方面可以通过培养音乐人才来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也应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和经验优势,加强学生社会艺术实践,直接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因此,加强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社会艺术实践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实施流程、拓展渠道、打造精品等不同角度论述了加强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社会艺术实践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4.
樊明迪  李雅萍 《神州》2013,(12):83-84
音乐表演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音乐表演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的,是在有限时间内对音乐表演类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教育培养方案,使音乐表演类学生在音乐表演艺术领域才能突出、音乐表演成绩卓越。在教学上分别采用分类、分组教学、多导师制教学、多元化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对于拔尖人才进行有计划培养。试图通过教学模式研究总结出音乐表演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5.
1927年4月,徐悲鸿从法国回到国内。 同年8月,19岁的吴作人从苏州一所中专学校毕业后来到上海,打算报考上海艺术大学的建筑专业。可当他看到上海艺术大学招生广告中,校董的名单里有徐悲鸿的名字时,便毅然报考了该校美术系,因为他对徐悲鸿仰慕已久。20多天后,吴作人便收到了上海艺术大学美术系的录取通知书。  相似文献   

6.
回到农场     
姥姥跟我说,84岁是道坎儿。她今年84了,我知道她希望我回去看看她。5月初,我回到了童年生活的地方——位于黑龙江嫩江的七星泡(音抛)农场。父亲是下乡知青,我8岁时随父母回到哈尔滨,之后只回去过两次,上次已经是11年前了。  相似文献   

7.
赵群金 《神州》2013,(20):56-56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一首歌或一支乐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使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为此,我根据音乐学科的情感特点,对关于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以音乐情感,促进思想道德素质作了一些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李娟 《神州》2013,(35):92-92
作为一个中职教育工作者,我认为,音乐是所有中职教育学科中最富情感的学科。而幼教专业的学生在音乐领域的学习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幼教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将担负起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问题,他们本身的心理健康程度十分重要。我们要立足于当下,对音乐教育的理念进行改革,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革新中职音乐教学的模式,提高中职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让音乐教育释放它的正能量,提高中职学生的专业素养,将其培养成为符合幼儿教标准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王西麟 《炎黄春秋》2012,(11):50-52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时代》周刊有一篇关于苏联政治和社会问题的专论,开篇却说的是艺术和音乐:"尽管我们不认同苏联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但我们却不能不承认,她的诗歌和音乐是首屈一指的。"在苏联的20世纪30~50年代,大量的个人崇拜的文学、戏剧、诗歌、电影、交响乐、大合唱、大歌剧、芭蕾、美术、雕塑等等,其数量之大、艺术水准之高,是人类文化史上空前的现象。我现在还保存有一些作品的总谱,其中有亚历山大洛夫的合唱"斯大林颂"。1953年斯大林死时,少年的我在一个黄昏的傍晚,在室外的昏暗中,听到室内手摇留声机播放这支曲子,我曾  相似文献   

10.
赵美音  梁良  关松鹤 《神州》2012,(32):179-179
要赏析一首音乐的好与坏,首先是看音乐的创作,表达的情景是否真实、美妙,然后用专业的知识来评判、欣赏音乐,但是最主要的一方面是审查音乐表演。音乐表演是由音乐表演者展现出来的,是在原作品的基础上,随自己的心境,自己的感知力、认知力,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进行的再次创作。要想使音乐表现的更动人、更彻底,就需要音乐表演者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高超的表演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将自己的风格与音乐作品相融合,同时,还要保持音乐表演的艺术风格与原则,以其艺术表现手法为中心,贯穿整体,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持了原滋味,又有一定的新鲜感,增添了音乐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查利明 《神州》2013,(17):90-90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音乐教师在使用教材上相对封闭,有一定的局限性。老师大多是围着学校订的一本教材转,这很容易形成教"教材"的局面。而我认为,教学内容应该围绕学期目标进行选择组合,不能局限于现有的音乐教材,而学校提供的教科书只是一个部分,还有地方音乐资源、网络音乐资源、音像音乐资源等,因此,我提出,音乐教师要敢于开放的使用教材。一".开放的使用教材"符合音乐学科的特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我们要追求听觉的愉悦、听觉的享受和听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忆冼星海母子在上海何士德我是广东阳江人,遵照信奉基督教的父亲的安排,1929年我考入广州协和神科大学读书。出于对音乐的热爱,1931年我向亲友借了100元钱,不辞而别的去上海考入了新华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学习,后来我全靠在几个学校兼任音乐教师半工半读。...  相似文献   

13.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什么样的音乐活动更适合幼儿且更易引起幼儿共鸣,是我园亟待破解的问题。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我园对音乐活动深入思考,不断修正教育行为,支持幼儿在音乐上的学习与发展。本文主要从音乐活动价值的探讨、实施策略的改变、教师理念与行为的转变三方面阐述艺术同构视域下我园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如何让音乐教学因细节而精彩,是每一位幼儿园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此,我园音乐教学课题组以打造音乐教学的完美细节为切入口,以借助新的教学理念来改进教学行为,从而有效地促进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5.
这是我做的一个噩梦:我女儿跟一个家伙回到家里,跟我说:“老爸,我们要结婚了。”那家伙是个说唱歌手,满口大金牙,头戴说唱巾,胳膊上大块肌肉风起云涌,一副流氓无赖样。更可怖的是:你还没回过神,已经听到小脚板的啪嗒啪嗒声——他们的后代降临了。那声音长驱直入我的起居室,在我的生活里四下乱撞,把我淹没在自己的虚伪声音中,因为我年轻那会儿也曾是这么个傻瓜蛋,沉迷于我自己的音乐、自己的声音。为此,我诅咒看见他脸的那天,那张脸简直就是我的翻版;我悔不该在那天听见他的名字,因为我惊恐不安地明白过来,一种似乎没有旋律、情感、乐器、歌词、和弦、没有序曲、没有尾声、没有高潮的音乐,一种根本就不像是音乐的音乐——说唱,统治着世界。那不再是我的世界。那是他的世界。而我生活在其中,生活在一颗嘻哈行星上。  相似文献   

16.
更正声明     
《神州》2013,(12):174
《神州》正在2013年3月下旬第117页所刊《大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职前职后问题浅谈》一文现补充:"本论文为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专业化现状与策略研究》(立项号2012444)的中期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梨子小提琴     
《梨子小提琴》是一篇很美的童话故事,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第一次阅读时,我就被它深深的吸引。故事的篇幅虽不长,却洋溢着融融的爱和浓浓的情,艺术氛围非常浓郁。它有别于一般的幼儿故事,融文学、音乐与一体。故事中的画面,会引发许多的遐想和情感的升华。然而,我要面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一首歌或一支乐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使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为此,我根据音乐学科的情感特点,对关于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以音乐情感,促进思想道德素质作了一些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9.
刘然 《神州》2012,(25):73-73
音乐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完美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健康的身心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和意义。目前全新的教学方法是将传统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在音乐课堂中实现师生的互动,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20.
正12月26日,是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诞辰,每年的这个日子我都会回想起我为他老人家制作标准像的经历。新中国成立前,在"南京国际艺术人像摄影公司"工作的我,被公司派到香港工作,其间有幸结识了欧阳予倩、夏衍等人,从他们那里受到很多教益。新中国成立后,当我得知周恩来总理号召海外和港澳地区的科技人才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用一技之长报效祖国时,毅然放弃优厚待遇,于1950年夏回到内地,进入北京中央新闻总署摄影局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