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经新疆伊宁城南的伊犁河,全长1500千米,是一条国际河流。伊犁河上有文字记载的航运始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当时,驻扎在惠远等地的清军官兵到宁远领口粮是用畜力车拉运,费时费力开支大。经伊犁将军阿桂查明,“伊犁河由固尔扎(今伊宁市)至惠远城,堪以船运。”1767年造船试运之后,1772年正式通航,每年农历3月开运,9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南边疆开发史》出版中国边疆史研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史学领域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近十年来可谓硕果累累。方铁、方慧合著的《中国西南边疆开发史》,即是其中重要的一部。此书为中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受云南省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由云南人民出版社于去年...  相似文献   

3.
伊犁河是我国为数不多向西流淌的国际河流之一,也是自古以来孕育了众多民族的一条母亲河。历史上环河而居的众多民族为了政治、经济利益,在伊犁河上往来驰骋,从而形成了几个闻名的古渡口。2500多年来,伊犁河流域是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地域。众多的民族,大规模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活动,多年的碰撞、交流、融合、发展,给伊犁的历史绘...  相似文献   

4.
伊犁河上的桥梁建设,是新疆交通史上值得记叙的大事,现将散佚的有关伊犁河上古今桥梁记载的资料加以整理,以利存史。 一、伊犁河上最初的桥梁 伊犁地处古代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伊犁河上最初架设之桥梁、设置之渡口都是与当时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密不可分的。 丝绸之路的伊犁河谷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路线。尤勒都斯道就是一条比较重要的线  相似文献   

5.
伊犁河有着丰富的鱼类资源。早在清代就见诸于记载,诗人洪亮吉曾赋诗云“昨霄一雨浑河长,十万鱼皆拥甲来。”他又在《天山客话》中记:“伊犁河鱼极多,类皆无鳞而皮厚数寸……。” 据调查,目前伊犁河常见的鱼类约有十多种。从来源上讲,大致有二种情况。一是伊犁河的原产鱼类如裸腹鲟、伊犁鲈、伊犁臀鳞鱼、银色臀鳞鱼、宽口臀鳞鱼、新疆裸重唇鱼、黑斑重唇鱼、黑斑条鳅、背斑条鳅、黑背条鳅、中亚条鳅等。二是由于各种原因而被中苏两国人工移入伊犁河的鱼类,如鲤鱼、草鱼、鲢鱼、东方真鳊、梭鲈、欧鲶、贝加尔雅罗鱼等。目前,国内已出版的涉及到伊犁河鱼类的学术著作,就笔者所见主  相似文献   

6.
伊犁河流域的文物考古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伊犁河谷新发现的古城堡及相关遗迹》一文中,我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在伊犁河上游的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沿岸新发现的八座古城,戍堡及其周围的古墓葬等遗迹。在新源县西境的巩乃斯种羊场附近,特克斯河同巩乃斯河相汇合;稍西,在雅玛图,喀什河水也汇入,从而形成了伊犁河干流。伊犁河干流在我国境内长205公里,它流经伊犁地区的伊宁市、伊宁县,穿察布查尔县和霍城县后,出境注入了苏联境内的巴尔喀什湖。伊犁河干流地段,河床宽阔,水流平缓,河两岸广阔平坦,气候温和,是伊犁谷地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1989  相似文献   

7.
<正> 由于缺乏史料,国内外均无人研究西藏的矿业开发史,夏湘蓉等人编著的《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地质出版社1980年版)对西藏即无所言及;本文钩稽汉藏及外文史料,略述西藏的近代矿业开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这是一个久远的故事。这是一个今天的故事。在美丽的天山北麓,清澈柔曼的伊犁河从汗腾格里峰北侧顺着山势逶迤而下,在山脚稍事踌躇便折西而去,流向了邻国哈萨克斯坦。于是群山夹峙的伊犁河谷因了伊犁河的滋润而变得绿意葱茏,生机盎然。加之自西而东吹来的暖湿气流影响,使这里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就在伊犁河畔紧邻天山北麓一个人烟稀少的丘陵地带曾经有万亩成片成片的野苹果林。这片奇异的野苹果林曾经在60年代燃烧了一位踏访过那至的刚刚毕业的学林业的大学生的心怀。那真是一个人间天堂春天时漫山遍野浓丽的苹果…  相似文献   

9.
清代新疆屯田研究的力作——《清代新疆农业开发史》读后纪大椿华立博士著《新疆农业开发史》(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的《边疆史地丛书》之一),已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此书总结了前人研究的成果而又有新的突破,引人注目。屯田之制始...  相似文献   

10.
有清一代边疆开发史的研究,既是边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清史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项研究活动的发韧,可以追溯到本世纪三十年代,曾产生一批有影响的早期成果。但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却显得相对沉寂,未能持续展开。进入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边疆地区开发热潮的蓬勃兴起,上述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各地对距今天较近,能够直接提供历史借鉴的清代边疆开发史,予以高度重视,有关研究机构和部门以这一领域为对象,相继组织队伍,设立课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研究,取得了可喜的丰硕成果。清代边疆开发史作为一门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步形成,日趋兴盛. 1980—90年的十年中,涌现的研究成果,数量颇丰,内容涉及清代边疆开发的各个方  相似文献   

11.
秦统一六国之后,北击匈奴、南征越人,成为其统一中国的重要战略行动。由于史载不详,对秦平南越军事行动的时间、方式,留下了一连串不解之谜,是研究岭南古代史、开发史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历史学家将他们的研究视野转到第一个中华大一统帝国版图的形成时,自然不能忽略秦平岭南的这一环节,这个题目是大题不是小题。  相似文献   

12.
新疆之最     
新疆第一大河——伊犁河 伊犁河是新疆水量最丰富的河流,也是我国水量最多的内陆河。流域在我国天山西段山地内部,于流河谷似喇叭形向西敞开,向东呈契形为高山环绕,降水丰实。上游有三大支流,以水量计,主源为南支特克斯河(长237公里),源于汗腾格里峰北侧,由西南向东北流至巩乃斯种羊场以西,接纳自东  相似文献   

13.
边疆开发史是中国历史学科中一支年轻的子学科。在中国古老而发达的历史学中,历朝都以不同的方式论及“筹边”问题,却又都是作为服务于奴隶或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学(或称统治术)的一部份内容而见诸史册的。因此,它不仅带有明显的时代、阶级和民族的局限性,带有统治阶级的主观意志色彩,带有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性质,更掺杂着从错误立场出发而产生的诸多谬见,所以在学术研究方面也是非科学或反科学的。今天,我们在尽可能地占有较完备翔实的资料的基础上,尝试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予以科学的分析说明,将边疆开发史纳入科学的轨道,一是为了建立起符合科学精神的边疆开发史研究学科,同时也是为今天中国广大边疆地区和众多少数民族的四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历史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拙作《伊犁河的桥梁》发表后,蒙基层工作同志提供不少资料,现将《伊犁河的桥梁》一文,遗漏、失误处补遗如下: 伊犁河上最初的桥梁 1936年6—8月,特克斯县维吾尔族居民库鲁万江和买卖特·尼亚孜表示愿意捐资2500万两省票在特克斯河上修建一座桥梁。1937年,由县长常德山主持,特克斯县科布的大巴依吾守尔阿洪和毛拉阿洪捐资在特克斯河上建成了马热力塔什木头吊桥,后为洪水冲垮。1938年由原特克斯设治局长常才捐资修建的特克斯河大桥在科布动工。1939年6  相似文献   

15.
正一位著名学者到新疆伊犁讲学时不无羡慕地对台下的听众说:"你看你们多么幸福啊,新疆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离不开伊犁,离不开你们身边滔滔西流的伊犁河。这就是伊犁的财富,是你们大家可以引以为豪的文化资源啊!"听了这番话,我不禁沿着他的目光,走入历史的河流,去打捞那些闪光的记忆碎片。和世界上任何一条河流一样,伊犁河也那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土族》是一份具有鲜明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杂志,内容丰富,是反映土族人民生活,宣传土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值此《中国土族》杂志创刊10周年之际,我谨向杂志社表示祝贺,向土族人民表示祝贺。 土族世代居住在甘青河湟一带,是一个勤劳智慧、宽厚勇敢的优秀民族。他们在青藏高原上繁衍生息、辛勤耕耘,不仅创造了一部动人的开发史,而且和其他民族  相似文献   

17.
王鑫义教授主编的《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以下简称《开发史》)一书近日由黄山书社出版。该书以 6 0万字的篇幅 ,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从上古到鸦片战争前淮河流域经济发展全貌 ,并揭示出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该书在研究方法及研究领域等方面有所开拓和创新 ,具体地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 ,扩大了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对象。以往的区域经济史多数以某一处或几处行政区划作为研究对象 ,而有关淮河流域的史著又多是从水利史的视角研究淮河。是书则以淮河全流域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的地域范围中既有地处偏远的桐柏…  相似文献   

18.
霍尔果斯河是伊犁河的支流,发源于别珍岛山,南流入伊犁河,全长200多里,现为中苏两国的国界河流。但在历史上,霍尔果斯河长期是清帝国的内河,它与边界线毫不相干。霍尔果斯  相似文献   

19.
最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贵州矿产开发史略》一书。全书共七章,约16余万字。书作者分别述论了贵州地方上溯公元前22世纪、下迄1949年包括煤、汞、陶瓷土、粘土、石灰石、雄黄、硫磺、硝石、玻璃砂、铜、铁、金、银、铅、锑、锰等矿产业的开发史,并从各自的具体情况出发划分了每一种矿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概述其特点。该书还特别叙述、分析了贵州矿工所受到的剥削、压迫及他们所进行的反抗斗争,外国帝国主义对贵州矿  相似文献   

20.
关注现实,寻求历史借鉴,向来就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一部近代四川开发史,实际就是一部四川现代化史。中国近代先进人士,从村b莹到孙中山,多对中国西部四川的开发表示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