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正>铜鍑,亚欧草原游牧居民使用的一种带喇叭形圈足的深腹有耳铜器,从欧洲多瑙河流域到我国黄河流域皆有出土,是较有代表性的草原青铜器。铜鍑在我国境内主要出土于新疆、陕西、山西、内蒙古和东北地区,时代自西周末到北魏。当前已有不少对欧亚草原出土铜鍑的考古学研究,但对于这种器物的制造技术则较少谈及。笔者对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和山西艺术博物馆所藏两件鲜卑铜鍑的铸造工艺进行了考察,并  相似文献   

2.
1988年12月,林西县文物管理所在整理文物库房时,发现铜鍑2件。据调查了解,这两件铜鍑分别出土于我县十二吐乡和大营子乡,南距西拉木伦河40公里,现将2件铜鍑介绍如下。 根据造型可分为Ⅰ式: Ⅰ式,1件,上有圆形双耳、大口、圆鍑、圜底、板形足,底部有烟熏痕迹。口径10、腹径12、通高14厘米(图一)。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四年初,伊犁地区72团场职工一名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所反映,他在农田里发现一件大型铜鍑。闻讯后,笔者和祁晓杉同志即去现场查看。此后,又在昭苏县文物保管所看了近年来征集到的两件铜器。现将两起文物一并介绍。铜鍑一九七九年八月在新源县境巩乃斯河南岸的肖尔不拉克(72团11连所在地)取土时在距地表深1.5米处发现。据发现者介绍,此处原有许多土墩(即伊犁河流域广为分布的土墩墓),因平整土地,现已不存。  相似文献   

4.
2018年春,在河南义马市上石河春秋墓地M35出土了一件青铜鍑。铜鍑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中期草原游牧文化中常见的一种炊煮器和祭祀用具,主要流行于陕西北部、内蒙古和河北北部等地区。本文对义马上石河墓地出土铜鍑的来源及墓地的族属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5.
榆林地区收藏的部分匈奴文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随着榆林地区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全地区范围内相继发现了众多的具有很高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珍贵文物,其中不少文物颇具匈奴文化特征,现择其中一部分介绍于后: 一、青铜器 1、铜鍑 9件,根据器形,分为八式Ⅰ式 1件,呈圆筒状,上粗下细,口沿稍侈,平底,口沿外侧有两个环形耳(一耳残),制作较为粗糙。通高21.8厘米,口径15.3厘米,底径10.8厘米,腹深17.5厘米。神木县孙岔乡马家沟出土,现藏神木县文管会(图版肆:2)。Ⅱ式 2件①直沿,口沿上有两个环形直耳,腹由上至下逐渐内收,下有喇叭形高足,足有三个  相似文献   

6.
铜鍑在北方草原民族的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一般除用作烹饪炊具外,兼作盛食器,也是祭祀活动中的礼仪用器。2006年4月27日,武威市凉州区张义镇河湾村出土了一件形似高脚杯的大型青铜器——青铜鍑,该铜鍑为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的三虎耳小圈足青铜鍑,也是迄今在甘肃境内发现的器型最大的早期青铜器,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匈奴统治武威时期,这里是匈奴休屠王的牧地,曾在这里修建了休屠城、姑臧城,该铜鍑当是这一时期的遗物,由此可见当时匈奴国力的强盛,在北方草原民族中其青铜铸造水平首屈一指,社会经济已相当发达。  相似文献   

7.
1975年2月,岐山县京当乡董家村群众在村西平整土地时,于地表约一米深处发现了一个椭圆形青铜器窖藏。经清理,出土器物37件,其中有长篇铭文30件。对我印象最深的一件是(亻朕)(匚也)。此(匚也)高20.5、腹宽17.5、腹深12厘米,重3.85公斤。其造型奇特,虎头羊足,平盖宽流,直口,屈舌兽首鋬,  相似文献   

8.
陇县出土的匈奴文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陇县境内出土了一大批文物,其中有些器形与以游牧为生的西北少数民族有关,因出土时间较长,又都没有经过正式发掘,故出土情况不明,现就出土的文物介绍如下: 1.铜鍑 2件,出自同一地点,器形略有差异。其中一件两扁状环形立耳,耳稍向外撇,腹微鼓、平底,素面。口部残缺、缺  相似文献   

9.
1978年冬,陕西省淳化县关庄镇整修农田时,在地表以下约70厘米处,发现一件汉代铜釜。这件铜釜口径略呈半椭圆形,腹部三方鼓起,一方平直,两附耳紧贴口沿外,三短足略向外撇。通高20、腹纵14.4、腹横9.6、腹深14.4、足高3.2厘米。铜釜通体素  相似文献   

10.
“富春大夫”甑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春大夫”甑跋王辉西安市文物中心藏一铜甑,器直口、深腹下收,平底,高圈足,底有平行透孔。腹两侧有铺首含环,上腹有两道凸棱弦纹,圈足上有凸棱一道。口径26、高11.7厘米。腹外有铭文两处,其中一条比另一条多4字。这件铜甑,已由王长启先生著文刊市(铭见...  相似文献   

11.
一九九七年六月中旬,尼勒克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工作人员在该县克令乡卡哈拉木东村一农民家征集到一件双耳深腹高圈足铜  相似文献   

12.
洛阳出土西汉金银错铜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年4月,在洛阳汉河南县城西北角,涧滨小屯村东北距地表深约1米的灰土中,发现一批铜器。共二十八件,计铜盆二十三件、铜洗四件、金银错带流铜鼎一件。出土时铜盆重叠横放,最后的铜盆内置一铜鼎,鼎旁有一铜洗,当为一处窖藏。铜盆皆素面,敞口、平沿、圆唇、曲腹、平底、矮圈足,有的器腹还有一周折棱。盆大小不一,最大的口径32、高11.6厘米,最小的口径26.4、高9.6厘米。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二年六月,武陟县城北二公里龙睡村群众在村北岗地耕地时,犁出商代晚期铜爵一件。铜爵通高21、口径8.2、腹深10.5厘米(图一)。口沿对称立两个菌状柱。(一残),柱上饰以水涡纹。腹底圆鼓下为三棱形足,足尖外撇。腹部饰饕餮纹,腹  相似文献   

14.
1982年3月,岐山县博物馆在城关废品收购门市部废铜中拣收汉代量器铜鋗一件。直口沿,沿宽1.4厘米。平底。通高12、口径22.3、底径13.3厘米。腹壁外有凸起的带饰  相似文献   

15.
1991年11月,岐山县北郭乡樊村农民在村北取土时,发现铜斝、戈各1件,后送交岐山县博物馆。县博物馆随即派员前往出土地点勘察,发现现场已遭破坏。据发现者介绍,与这2件铜器同出土的还有2件陶鬲,惜已残为碎片。在调查时又征集到近年樊村出土的铜器5件,陶器8件。现将部分器物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83年3月,寿县东津乡两农民在长沟东坡发现铜方壶两件。两器侧身横置,同向并列,口东底西,距地表深1米左右。两器均为方口,长颈,腹略圆,方座。颈上对称置两兽形衔环耳,其中一件残一耳。器颈、肩、腹、胫、座上均饰较细密的蟠螭纹等纹饰。两器尺寸相同,高至口64.5、口边长20.4、腹围104、腹深54.7、座边长24.3、兽耳长35厘米(图一、二)。此两件方壶与1955年蔡昭侯墓出土铜方壶的造型、纹饰相似,但作工粗糙,兽形耳上无兽面纹饰,环是挂在兽耳的前腿上。估  相似文献   

17.
庞怀靖 《考古与文物》2002,(5):49-50,55
1940年岐山县东北乡任家村(今改属扶风县)出土窖藏梁其器组及善夫吉父器组共一百多件,其中梁其鼎后来被岐山民主人士傅鸿德先生购得收藏,建国初交献岐山县人民政府,转存县文化馆(笔者时任馆长),1954年调存陕西省博物馆。此器通高43.1、口径44、腹围130厘米。口沿下饰重环纹一周,下加弦纹一道。腹内壁有铭文6行48字,兹录释文如下:  相似文献   

18.
岐山县博物馆收藏的西周铜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2008,(12)
位于关中西部的周原,是西周王朝的发祥地。近年来,岐山县博物馆在眉县马家镇附近征集到4件西周铜锄,现介绍如下:铜锄锄身呈平板状,有刃,略呈弧形,上端有肩。实心圆銎,与锄身夹角呈90°。刃部稍残。通长23.3、宽12、厚1.65厘米,重3.05千克(图一)。铜锄锄身呈平板状,有刃,上端有肩。实  相似文献   

19.
《文物》2017,(10)
<正>近年来,岐山县博物馆征集到2件秦代刻铭陶缶。现介绍如下。苏氏十斗陶缶岐山县渭北台塬一带出土,2006年征集入馆。泥质灰陶,口沿略残。侈口,束颈,折肩,下腹斜收,小平底。肩部阴刻有篆书铭文"苏氏十斗"四字。口径9.5、腹径39.8、底径17.5、高34厘米,重7.2千克(图一、三)。隗氏十斗陶缶2010年岐山县凤鸣镇堰河村村民交献入馆。泥质灰陶。侈口,平沿,方  相似文献   

20.
1978年12月,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在通县物资回收公司征集到一件残铜簋,残缺约五分之一,腹内铭文也部分残缺。以后在通县城关收购站协助下,找到了这件铜簋的一些残片,使全器得以复原。现此器已经北京市美术公司修复,藏于首都博物馆筹备处(图版陆:2;图一)。复原后的铜簋通高21、腹深13、口径22、腹径26厘米,缺盖。兽首形双耳,耳下附珥。圈足下附三足。口沿饰窃曲纹八组,腹饰瓦纹六周,圈足饰垂鳞纹,足上端饰兽首,足根作三瓣卷曲兽足形。腹内铭文五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