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宋褒斜石门题名蜀人事迹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陕南汉中褒城石门当褒斜栈道交通之冲,系世界最早通行车辆之穿山隧洞。自汉迄宋,石门内外摩崖刻石多达百余种,其中尤以汉魏颂铭(《石门颂》、《石门铭》) 蜚声中外。“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系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宋时期因金石学臻于极盛,褒斜道石门又系入蜀必经之地,故骚人墨客经此无不吊古刊石,抒怀发叹。清叶昌炽《语石》卷5有云:“由褒斜入蜀,天梯石栈,阁道云连,石门、析里之间,宋时士大夫入蜀者,  相似文献   

2.
《石门铭》是汉中褒谷石门“汉魏十三品”之一,镌刻于北魏永平二年(509年)。铭文及“小记”记载了北魏正始、永平年间的褒斜改道和复通石门的经过;热情歌颂了羊祉表请改道的事迹及主持工程的贾三德的科学才能。文笔典雅生动,堪称古代铭文中的佳作。其书法则“若瑶岛散仙,骖鸾跨鹤”,倍受后世书家推崇,誉之为“书中之仙品”。《石门铭》中开篇记载了“褒斜重开”的缘起,云:“梁秦初附,实仗才贤,……(正始)三年,诏假节龙骧将军、督梁秦二州诸军事、梁秦二州刺史泰山羊祉,建旗嶓  相似文献   

3.
石门汉魏摩崖是位於汉中褒谷中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褒斜道是由关中郿县到汉中褒城的一条古栈道,全长四百七十余华里。褒斜道南出褒谷穿行於一段隧道之中,这条隧道开凿於东汉永平年间,距今己一千九百余年,史称“石门”。在石门内外有东汉到明清各代的摩崖石刻百余种,尤以汉魏摩崖著称於世,世称“石门十三品”即指此而言。这批摩崖被誉为“国之瑰宝”,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的褒斜道,在北魏正始四年到永平二年(公年507—509年)期间,有过一次较大的改道。在改道前,褒斜道自汉中的褒谷口上溯,越衙岭山交斜谷,再顺流而下至关中郿县以南的斜峪关。《史记·河渠书》所称,汉武帝时“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者,即此。改道后,其南仍由褒谷上溯,但不入斜谷,而转向回车;其北也不到郿县的斜峻关,而到陈仓。记述这次改道的摩崖石刻《石门铭》说:“自回车至谷口二百余里,连辀骈辔而进……莫不夷通焉!”此处的谷口系指汉中的褒谷口,可见这次改道工程只涉及回车至褒谷口这一段。对于改道至回车之后道路的去向与归属,则为  相似文献   

5.
《华夏人文地理》2013,(2):171-171
在中国有一门独特技艺,这技艺与文化传承关系密切。却完全是一手艺活。今天许多人连“拓”字读音也拿不准的情况下,传拓技艺能够继续传承。已经堪称奇迹。2009年我在汉中,作家王蓬介绍褒斜古道旁有张姓拓碑世家,其家传技艺堪称一绝,旷野绝壁上粗粝凹凸的《石门颂》,被他们拓印得字划分明神韵十足——可惜1967年石门修水库时。  相似文献   

6.
冯岁平 《文博》2004,(1):66-67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以其多晶体文化精品的特殊价值,被誉为人类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随着有清一代乾嘉学风的盛行,石门碑帖流播海内外,由此引起广泛重视与研究,如同治年间,罗秀书、万方田、徐廷钰等深入褒谷,写成了《褒谷古迹辑略》一书(汉南试院本),这是迄今为止研究  相似文献   

7.
也谈“围谷”、“堂光”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谈“围谷”、“堂光”之道郭荣章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镌于陕西汉中褒谷古石门隧道西壁的《故司隶校尉健为杨君颂》摩崖,世称《石门颂》,是我国著名的汉代石刻,系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中的精品之一。1967年至1970年...  相似文献   

8.
<正> 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冬在汉中石门镌刻的《汉司隶校尉杨君(孟文)石门颂》(下简称《杨孟文石门颂》),是研究川陕间秦岭通道历史发展的一项重要依据,川陕之间穿过秦岭的通道虽然在历史时期曾有一定变化,但总的来说变化不是很大,基本上一直是散关道(又称陈仓道、故道、嘉陵道)、褒斜道、(氵党)骆道  相似文献   

9.
杨远辉  才云 《中华遗产》2007,(5):112-115
在中国书法史上,“北有《石门铭》,南有《瘗鹤铭》”的说法由来已久。大字之祖《瘗鹤铭》就保存在素有“东南第一碑林”之称的镇江焦山碑林。素素有“东南第一碑林”之称的焦山碑林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与西安碑林一南一北,各领风骚。如果说西安碑林是雄浑的黄河文化的象征,那么焦山碑林则是清奇的长江文化的凝结。  相似文献   

10.
褒斜道循褒、斜二谷而成。褒谷在汉中之北,斜谷在眉县之南。褒斜道又称斜谷道,盖由关中南向而言,犹如傥骆道之称为骆谷者也。此道通达已久。《华阳国志》卷十二,《序志》引《蜀纪》云:“三皇乘祇车出谷口,秦秘曰:今之斜谷也。及武王伐纣,蜀亦从行”。“黄帝乘祇车出谷口”之说,姑且不论,“武王伐纣,蜀亦从行”大概不会有问题。《华阳国志·蜀志》云:“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时当战国初期,七国争雄于中原,蜀国如欲北出,必经褒斜,故以褒斜为前门,可证褒斜之间是有道可通的。熊耳在今四川省青神县西十五里,灵关在今四川省西昌县。《太平寰宇  相似文献   

11.
《杨淮杨弼表记摩崖》,汉灵帝熹平二年(公元173年)黄门卞玉为文,镌于汉中褒谷石门西壁《石门颂》摩崖之南侧,通高216厘米,上沿宽67厘米,下沿宽50厘米,文七行,行二十四至二十六字,字径5—7厘米,隶书。一九七一年前迁入汉中市博物馆,近拓除个别字漫漶之外,余皆清晰可  相似文献   

12.
刘洁 《文博》2009,(4):53-58
本文通过《西狭颂》的《五瑞图》、《石门颂》的颂辞,结合《史记》、《汉书》、《后汉书》以及1949年以来的考古发掘资料,梳理了汉代祥瑞文化的大致种类,认为汉代盛行祥瑞文化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然与统治阶级大力提倡也分不开。而董仲舒宣扬符命祥瑞、灾异谴告等理论,其目的完全在于为封建主义的等级制度和道德规范的合理性进行论证,从而混淆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界限。  相似文献   

13.
《石门颂》摩崖镌刻于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全文二十二行,通高261、宽205厘米。额首一个“颂”字就道出了时代特色。因为汉代流行“汉赋”,而“赋”有两种功用,一是颂扬,二是劝戒。但主要功用还是颂扬统治者的丰功伟绩的。故班固认为赋这一流派基本是颂体。由此反推,《石门颂》也可称之“石门赋”。诵读《石门颂》全文,不仅语言回肠荡气,感情真切,而且字里行间都横溢着东汉尊儒的浓郁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4.
冯岁平 《文博》2002,(3):51-53
郭荣章先生编著的《石门石刻大全》,在新千年的头一年,终于由三秦出版社付梓问世了。此书是郭先生研究石门石刻二十余载的总结之作,也是“让石刻说话”的继《石门摩崖石刻研究》、《石门汉魏十三品》、《汉三颂专辑》诸种著作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深入而全面整理与研究这批国之瑰宝的执牛耳者。  相似文献   

15.
王蓬 《丝绸之路》2005,(9):44-45
几乎每条穿越秦巴大山的古道都留下了大量刻石,镌刻于陕西汉中褒斜道南端谷口的《石门颂》,略阳县嘉陵江畔的《阁颂》,甘肃成县鱼窍峡中的《西狭颂》,由于在史料、金石、学、书法等诸领域均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倍受历代学人推崇,誉之为“蜀道瑰宝”。又因为这三方珍稀摩崖均镌刻于1800年前的东汉,被研究们并称为“汉三颂”。  相似文献   

16.
郭鹏 《陕西史志》2005,(1):40-41
陕西汉中褒斜栈道南口的石门一带,有摩崖石刻160多块,其中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最为名有被中外书法界称为“汉魏十三品”的摩崖石刻书法作品。这些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具有相当地位,已经引起中外书法界的关注。但由于汉中长期处于闭塞环境,与外界交流不够,故其在书法发展史上的地位还没有完全被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17.
褒斜道石门附近栈道遗迹及题刻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褒斜栈道是沿褒、斜二谷跨越秦岭勾通关中与汉川的古代重要道路。1936—1937年所修的由宝鸡经褒城、宁强至四川广元的川陕公路宝鸡到褒城段,有许多地段仍是沿着栈道旧线修筑的。虽然历代遭到严重破坏,但沿路仍留下了许多栈道遗迹;尤其在褒河西岸南距褒城约三公里的石门及石门内外的题刻碑碣,为研究古栈道及历代书法提供了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18.
正石门颂全称"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又名"司隶杨君碑""司隶杨厥开石门颂""杨孟文碑"等。碑为隶书,摩崖刻石有额,额题"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碑文内容为歌颂故司隶校尉杨孟文开凿石门通道便利交通的事迹,作者王升。该刻石计二十二行,行二十五至三十七字不等,刻于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宋人洪适《隶释》、赵明诚《金石录》,清人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王昶《金石萃编》、毕沅《关  相似文献   

19.
就《杨孟文石门颂》堂光道问题答郭荣章先生辛德勇东汉建和二年在汉中石门镌刻的《汉司隶校尉杨君(孟文)石门颂》,是研究川陕交通早期历史的一篇重要文献,一向为学术界所重视。鉴于前人对于铭文中“围谷”和“堂光”两个地名的解释不够妥切,我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相似文献   

20.
"褒斜道石门及其石刻"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汉永平六年(公元63)"开通褒斜道石刻",建和二年(公元148)"司隶校尉杨孟文石门颂",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石门铭"等汉魏摩崖碑,是素为金石学家所重视,历来就有著录的。但是更重要的应当是那个"石门"。它是汉代一条重要道路工程中保存至今的实物——一个宽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