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文化考略     
在文献中最早出现的“晋”,已是个多义词。显然,作为国名的“晋”字,当含有“晋”的一个义项,应是从“晋”的某个义项中选取了一个与这个国家有关的意思而派生的国名。那么“晋”的本义是什么呢?它与晋国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学术界迄今尚未完全解答的问题。“晋”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我们有可能拟测,在晋国之前,是否还存在过一个晋族,或者说有一个叫作“晋”  相似文献   

2.
问题描述:“我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我到这个世界为谁而活?”这是每一个处于成长迷惘期孩子想知道的问题。一些孩子由于缺乏正确引导,错误地认为:是父母让我来到了这个世界,所以我不必为自己的所  相似文献   

3.
不管是鲜鱼、干鱼,都是傣家人待客的好菜。傣家人经常用篾笼到江河里捕鱼,鱼急得没有办法,就跑到龙宫里向龙王告状。龙王问:“你来告哪个?”鱼答:“我来告人!”龙王进一步问:“人咋个得罪了你?”鱼申诉说:“我们和人无冤无仇,可他们天天来捕杀我们去做下酒菜。”龙王捻捻胡须,乐呵呵地高声说:“人  相似文献   

4.
突地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考察沙州、新疆发现的吐蕃写本简牍时,我们经常遇到一个与地亩有关的概念“dor”。那么,什么是“dor”呢?把这个时期的汉文文书与已有的藏文文书译本对照研究,我们就可以看到,在这个概念背后存在着有待探明的事实。早在1956年,山本达郎先生在刊布斯坦因汉文卷子中若干有关地亩的文书时,就使人们注意到一个与地亩有关穾的“”字。近年,池田温先生将此字转写为“突”,并认定它就是吐蕃文书中的“dor”。这个发现是十分重要的。最近,王尧先生又据包括1973年新发现与“dor”有关的简牍在内的全部现存新疆藏文简牍进行了全面的论证。这些,对我们进一步理解有关文书极具启发。  相似文献   

5.
20美金     
一位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很累并有点烦,发现他5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爸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什么问题?”“……爸,你一小时可赚多少钱?”“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说。“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一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哀求着。  相似文献   

6.
是什么原因使意大利成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是什么力量推动这个欧洲古国傲视群雄,领跑文物保护与修复领域?2006中国意大利年仿佛为国人打开了一扇了解意大利文化的窗口,在此起彼伏的惊叹叫好声中,这一年即将过去。热闹散去,它是否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在2006年年末登陆这个欧洲古国,再次体味“历史”与“遗产”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治历史学、民族学时常常提到“同化”这个抽象名词。我们经常使用的“同化”概念,就是少数民族的汉化,因为汉族文化高、少数民族文化低,虽然在历史上征服过汉族但终于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这个理论大约是学自《反杜林论》这本书,当然是正确的。 但就我所知道的中国农村来说,恐怕要复杂的多。“同化”也是互相的;汉族文化高于少数民族,也只能说从总体来说如此,具体到某一个项目,也有不少是少数民族高于汉族的。奴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的风尚是否都已被汉族同化,就有很大疑问。如果有人逼着我明确回答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否定的。起码在破四旧以前,若细心调查能有所得。  相似文献   

8.
吕小满 《民俗研究》2007,(1):145-163
上个世纪40年代,闻一多先生《说鱼》一文在考释“鱼”字的隐义时附带谈及“鹭”,将鱼、鹭两者释为男女关系的两方,这应该是“鹭”与其他象征之错综复杂关系的一个方面。本文认为“鹭”的杂多象征关系中还有一个被以往学者已注意到但尚未展开的方面,即鹭与舞、鹭与鼓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它是一所“江苏省示范初中”,置身其中我们发现,这其实是一所不够示范的“示范初中”,它没有示范性的硬件设施,也没有示范性的教师资源。但它又无愧于“示范初中”这个称号,它是一个教育奇迹,是一群乡村教师创造的朴素的教育奇迹。感受“东庐”走进东庐中学的时候,看到操场上停着几辆大客车,一打听才知道是宜兴的两所中学来东庐中学考察的。东庐中学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先进的教学设施,没有“高层次”的教师队伍,这些来自“无宜不成校”的先进教育地区的中学教师来考察什么呢?但这在东庐中学已经是不稀奇的了,从2000年至2005年,来自全国各地到…  相似文献   

10.
近代英国对外长期奉行的“光辉孤立”(Splendid Isolation),是研究近代国际关系史的一个重要课题。近来中外历史学者意见颇为纷纭。“光辉孤立”是怎样出现的?它的含义是什么?它与均势政策的关系怎样?它结束于何时?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一个浅析。一  相似文献   

11.
从马尾女孩到“祖母的故事”,她的爱情观和角色一起升级“你对新片的票房期许是多少?”一般当记者问到这个问题,大多数导演都会避重就轻,陈述自己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艺术追求。徐静蕾却毫不迟疑地回答:“2亿。不到这个数字我会沮丧,对投资人也说不过去。”她执导的新片《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近期上映,据制片方透露,光是网络预售就在一周内突破千万。  相似文献   

12.
因为这次会是“湖熟文化”命名30周年的一个学术讨论会,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湖熟文化”的名称?我完全同意王世民先生的意见,应该历史地对待它.1959年曾昭燏先生和尹焕章先生能够提出“湖熟文化”的命名,这是有学术胆量和气魄的.因为在那个时候,关于青铜文化我们知道得更多的只是中原的殷墟,南方是一片抹黑,什么都不知道,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50年代  相似文献   

13.
在59年前即1940年的延安,由党中央的两个领导人同时分别提出了两个不同的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问题。依时间先后,是张闻天与毛泽东,张提出的今后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道路,是沿着“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方向前进;毛提出的则是以向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方向前进。一个十分强调“民主”,即使在解释“科学的、大众的”两个特点时,也是密切联系甚至是围绕着民主的发展而立论的;一个则几乎未涉及民主这个实际上是灵魂、核心的问题。59年后的今天来看这个问题,这似乎不是偶然行文的不同,而是两种原则上颇为不同的两…  相似文献   

14.
[摘自2004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有读者反映,在本报刊登的文章里,经常见到使用“行政村”这个词,缺乏法律依据。读者提出这一论点的依据是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到县、自治县一级分为乡、民族乡、镇。村不是一级行政区,即不是设有国家政权机关的一级地区。那么“行政村”提法对不对呢?要弄清这一问题,先要弄清这个词的含义。根据很多人通常的理解,它并非指的是某一级国家行政区,而是“设有农村基层组织———村民委员会所在地”。分析它的成词原理,就可以发现“行政村”这个叫法有一定道理。《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15.
翟锦 《人物》2022,(6):36-41
书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读者@丁尼生引用《树犹如此》里的段话来回答这个问题。“文学或许不能帮助一个国家的工业或商业发展,但文学是有用的,它是一种情感教育。想做一个完整的人,文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培养你的美感,对人生的看法,对人的认识,它在这方面的贡献最大,不是别的东西所能替代。”  相似文献   

16.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海姆·呈诺特说,小孩子开口要东西,做父母的想说“不”,又怕伤了孩子的自尊,怎么办?可以有4个阶段的“不”的说法一、首先,承认孩子的愿望。比如说:“你今天晚上想看电影?”二、明确表示这愿望能许可的范围。比如说:“我们家有个规矩,上学的晚上不能看电影,记得吗?”三、最好还表示这个愿望能够有条件地实现:“星期五晚上可以了。”四、给孩子表达失望或生气的机会,以求心理平衡。比如说:“我知道你讨厌这个规矩,等你长大了,我们一起来改变这个规矩好吗?对你来说,最好的是每晚都可比看电影、是这样吗?”这个方法,就是部分地承认对方说法正确,可使对  相似文献   

17.
各民族的民间文学,较多的都是古代和近代的作品,现代和当代的作品,相对地说就少一些。古代和近代的民族民间文学与我们当前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什么关系?就这个问题,我谈一点看法。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郑重提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同  相似文献   

18.
唐爱莲 《神州》2014,(5):46-46
现在我们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经常被病毒攻击,这也是大家觉得头痛的一个问题,那么病毒到底是什么,以及它有一些什么症状和特征,我们又如何去预防它呢?  相似文献   

19.
刘璐 《神州》2012,(24):165
看报纸的时候,我们常常被这种媒介的文字与图片吸引。听广播的时候,我们又常常被电波里传出的优美音乐所感染。电视是一种立体媒介,它将文字、声音与画面合而为一,进行有效传播。大家平时经常说:"看电视",一个"看"字很直观的透露出了电视这种媒体主要是靠视觉艺术去赢得受众群体。当下中国,娱乐节目正通过一种崭新的形式塑造视觉艺术去冲击观众的眼球,而视觉艺术究竟产生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下?它有什么样的发展?以及在娱乐节目中的体现和意义是什么?在这一论题中,我将与大家一起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所谓秘诀     
中国的公款吃喝令人触目惊心。《嘹望》报道说,中国2004年的公款吃喝高达3700亿元。这是什么概念呢?2004年中国公布的军费也就2117亿元,同年财政投入农村义务教育才100亿元。这还没说公车购置、出国考察、政绩工程呢。一个国内的朋友问我:中国公款消费这么严重,不知道美国有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治理经验?我说,美国基本上没有这个问题,又谈何“治理”?朋友又说:没有这个问题?难道美国官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