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信片作为近代出现的一种新型通讯手段,在电报与电话尚未普及的年代,被广泛地应用在民间商业活动中。本文通过对山西寿阳县谦瑞益商号明信片上丰富信息的初步解读与探讨,来说明商业明信片对于反映特定时期中国区域内的商业形态与社会风貌以及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进程的特点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商业明信片的史料价值应当引起学界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2.
认识画家李宗义,是从他的大作《上会图》开始。记得有一天,神州翰墨书画艺术研究院法人代表王平先生拿来一套《上会图》宣纸仿真邮资明信片,共168枚,全长27.72米。我从未见过这么长的明信片,这也许是世界上最长的明信片了。明信片逐一展开,清新飘逸之气如春风拍面,我惊叹画家严谨巧妙的构思,所画人物的精确,生动与线条韵律完美结合,我被画家这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所感动,真是神笔!王平先生告诉我,"神笔"三天后来画院,商谈合作筹建"中华万佛城"。  相似文献   

3.
王学峰 《神州》2014,(3):222-222
水彩画是一种绘画艺术,也是一种形式语言。绘画语言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和表现手段,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将画家的艺术构思充分地体现出来,服务于画家绘画的观念、思想以及情感。水彩画通过水和色得以体现,在造型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文章针对水彩画艺术语言进行分析和研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珊珊 《神州》2012,(26):207-207
数字化时代照片素材与水彩画创作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照片素材的引用不仅可以更好记录下画家创作时的情境感受,而且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拓宽水彩画创作的领域。在艺术家创作和观众的审美交融中,以照片为基础水彩为表现手法的作品便鲜活了起来。优秀的作品创作过程中选用照片素材,更容易让画家找到贴近内在气质的表达方式。照片素材的引用,促进了水彩画多元化发展,为作品融入了更多缤纷色彩。  相似文献   

5.
水彩画从传入中国以来,迅速获得了中国画家的喜爱,在长期的发展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影响吧,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面貌。水彩画与其他画种互相融合发展,在整体的视觉呈现上呈百花齐放的局面,这种融合现象以及水彩画的价值体现及发展正是我们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6.
《塞外花卉图》卷是一件描绘中国北方塞外植物的珍贵画卷,画家蒋廷锡细致描绘了生长在塞外的66种野生植物。这种对野生植物进行大规模描绘的画作在中国古代极为少见。该文基于博物学的视角对画作中的植物物种加以鉴别,并以画面内容为线索,分析画家创作的历史机缘及受画者的情趣,比较绘画技法、表现形式与西方植物绘图的差异。并在上基础上,探讨了这一时期此类中国植物绘画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李叔同(1880—1942年),中国近代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中国近代音乐、话剧、艺术教育的先驱,杰出诗人、音乐家、教育家、画家、书法家("中国近代十大杰出书法家"之一)。39岁以法名演音、号弘一皈依佛门,成为中国近代文化艺术史上三大谜案之一,至今广为人们猜议。其苦行持戒,精研南山律学,因重兴湮没八百年之南山律宗,被尊奉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世祖和民国四大高僧之一。《为唐企林作山水》(图1)是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期间所作的一幅国画山水。轴,纸本,日本原装裱,尺幅  相似文献   

8.
任丽莉 《神州》2012,(14):206-206
水彩画技法是水彩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水彩画的发展和特性来看,影响水彩画家艺术成就高低的重要标志就是对水彩技法能否精准运用。中国画有极为丰富的精深内容,很值得水彩画家学习研究。通常,人们对水彩画的感观认识主要水色淋漓、轻快、酣畅的印象。然而,随着水彩艺术的发展,艺术流派、水彩技法创新模式可谓异彩纷呈。绘画材料之所以被艺术家发现,不只是物理特性,更因为它的审美特性。材料在物理上和心理上相互依存。新技法的不断出现和广泛使用,都在大大拓宽着水彩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徐庆平 《收藏家》2006,(12):93-93
徐悲鸿先生属于在艺术上怀有异秉,在青年时便以过人才华崭露头角的画家。在他青年时期的作品当中,水彩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916年,在哈同花园所创建的仓圣明智大学组织的竞试中,他就是以巨幅水彩仓颉造像脱颖而出,被该校请去讲学和作画,得以与康有为、王国维、陈散原等鸿儒大家往来切磋,聆受教益,而于书画上突飞猛进的。作为酬劳,明智大学以一千六百元现洋助他前往日本游学。这一巨幅水彩画便是他在这一美术考察之中留下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在此画上,作者集聚全力描写马群的健壮活跃和原野的勃勃生机,气魄雄伟,场面宏大,笔力沉稳,尤其体现…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人们对日本近代明治维新为何取得巨大成功、对日本在近代亚洲的地位、对日本在二战中失败的根由,认识模糊,乃至存在误解。文章沉钩历史,梳理出日本历史发展的自由、平等轨迹,指出日本带着东方伦理的大国抑郁走入近代,明治维新下日本大国梦昙花一现,世界经济危机阶段中日本对以自由、平等为核心价值的资本主义逻辑的背离,二战日本在现代文明的功利主义逻辑面前失败,战后日本从个人到国家的自由平等逻辑申张,对日本近代以来大国梦追求、实现和破灭作出解释,以期帮助人们正确看待那段历史,并为从根本上改善中日关系、中国与世界关系提供智慧支持。  相似文献   

11.
谷婷婷 《神州》2013,(1):182-182
要深入论述水彩画的艺术特征,首先要水彩画的优雅、轻柔的“水”、“色”之美。这也是水彩画艺术灵性之本,更区别其他艺术形式的重要特征。透明是要我们把握好水彩艺术特性的极限。我们要在求新、求变中,不断掌控这一限定的透明之“度”,水彩创作时,水与相容、流动会产生意料之外的肌理效果,能产生浑然天成的画中意境。是画家利用媒介物描摹客观事物与表达主观思想时,在画纸上留下的色彩和形体痕迹。  相似文献   

12.
名作欣赏     
《文史月刊》2008,(11):F0004-F0004
这是巴黎的街道风景,因打着雨伞的人们服色深暗,显出雨天街道的空朦。作者居斯塔夫·卡耶博特。19世纪法国印象主义画家,在他的作品中重写实造型和严谨的结构;画面形象整体概括,重光感,以单纯的色块描绘对象,有的单纯得类似版画效果。  相似文献   

13.
当严冬尚未离去,冰封的大地仍在沉睡,百花还未孕育蓓蕾时,独有梅花,迎着冰雪绽开了她的笑脸,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信息。自古以来,梅花以她的洁操和俏丽赢得了人们的赞颂,多少画家不断地描绘她的千姿  相似文献   

14.
国邮宣 《神州民俗》2007,(11):78-79
近日,我省知名画家胡锦雄先生的10幅国画作品经国家邮政局审核批准,作为2008年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贺卡正式出版发行,是广东省有史以来发行邮品种类最多、数量最大、面积最广的画家系列作品,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也成为国内外美术界同仁热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马健  杨艳 《神州》2014,(15):182-182
水彩画家雷洪(1953——1994),从事水彩画研究、创作、教学的二十余年。他深入考察研究中国古代艺术、持续不断地每年外出写生创作,用自己的真诚面对社会、自然和艺术。画家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炽烈之情,对艺术充满了如朝圣者般的执着之情,忠实地用自我的话语去述说表达,使水彩画作品具有极“真实”的品质。独具匠心地探索出一条融合中西的水彩民族化之路。  相似文献   

16.
杨丹霞 《收藏家》2000,(7):40-42
19世纪,在中国最大的通商口岸上海云集了众多的画家,有几位任姓画家尤为突出,他们是任熊、任薰、任颐、任预,人们称之为“四任”。“四任”的关系:任薰是任熊之弟,任预是任熊之子、任颐则是任熊和任薰的弟子,与老师并无血缘关系。在艺术上他们以自然活泼的平民画风,取代惯有的文士画风,大量的作品展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并以作画题材广泛而享誉画坛。“四任”中得名最早的就是任熊,他作为“海上画派”的先驱者,成为近代画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画家。  相似文献   

17.
罗燕娟 《沧桑》2009,(6):32-33
江苏是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开展得最早的地区之一。清末日本教习的来华,对江苏近代早期师范教育事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试从这一时期日本教习的主要教学管理活动来考察日本教习在江苏近代师范教育体系建立初期所起的作用及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黄小蜂 《中华遗产》2014,(3):150-153
松树是中国绘画中被描绘得最多的题材,从古到今的每一位大画家抑或小画家,大概都画过这种傲立风霜的植物。越是流行,画起来便越加不易。如何让笔下的松树与众不同,是每一位试图描绘松树的画家所面对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对于赵延绪先生在山西近代美术史上的地位,人们的看法似乎见仁见智、其说不一.作为画家,赵延绪确实不曾留下什么纪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机械与器物的图像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达方法是知识的创造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知识的承传也有重要影响。技术知识的图像表达与绘画艺术密切相关。中国画家在以再现视觉效果为追求的对位置向背方面的揣摸及绘画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与现在的透视理论一致的绘画方法,并将这些方法用于机械、器物的绘画之中。晋代,数学家已经运用文字和图来阐释数学知识,地图专家总结了绘图的法则。唐代画家在描绘台阁、车舆、器物等时追求“形似”,敦煌壁画多具有纵向的移动透视或散点透视画法的特征,间有相当于一点透视的画法。五代画家的三维空间描绘物体的方法可以按照正确的比例表达物体的尺寸和形状。此后,画家对机械、器物、建筑的描绘达到了细致入微的程度。北宋时期,图与说的结合成为科技书籍的表达模式,它突破了“不收图”的编书传统。作者运用等同于移动透视、正投影、近似轴测投影和近似平行投影的画法和文字解说表达出机械、器物等的详细构造。有些著作以装配图、零件图等两张或两张以上的组合视图表达复杂的器物或机械结构。图、说结合的表达模式一直延续到19世纪近代工程图学传入中国时期,并融入现代工程、机械表达方法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