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物世界》2014,(1):F0002-F0002
静升镇,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北,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有“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驰名海外的元代古刹——资寿寺,依山建势,梯度推进,这里的建筑是黄土坡上的奇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2.
山西是我国保存古建筑最多的省份。梁思成教授称之为"全国古建筑的宝库"。这座宝库里有一批建于明清时期的民居大院完好地保存至今,如祁县的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县的曹家大院,襄汾县的丁村民居等;还有一处"藏在深山人未识",这就是最近几年才发现的灵石县王家大院。这批民居大院的古建筑都比较讲究,主要同当时晋商的蓬勃发展以及由盛而衰的历史背景有关。虽然王家大院迟迟才被外界认识,但后来居上,它终归以自己高品位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了人们的赞赏,甚至有人把它视为"国宝、人类宝、无价宝"。王家大院与众不同,首先它是一处…  相似文献   

3.
陈捷  张昕 《文物世界》2011,(4):26-2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家大院由恒贞堡、视履堡和孝义祠三大部分组成,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后者在2003年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中名列榜首。王家大院中恒贞堡内一纵三横四条道路组成一个“王”字,将王姓烙印在大地上,恰与设于其内的“中华王氏博物馆”相呼应。王家大院中的楹联匾额也多同王氏宗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正>静升镇,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北,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有"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驰名海外的元代古刹——资寿寺,依山建势,梯度推进,这里的建筑是黄土坡上的奇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5.
张昕  陈捷 《文物世界》2012,(3):33-36,73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家大院由恒贞堡、视履堡和孝义祠三大部分组成,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大院不仅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堡寨式民居的代表,而且在空间和装饰上均带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王家大院的楹联和匾额体现出儒道互补、兼顾祥瑞的特征,且多因善于用典、渊源深远而耐人寻味,成为大院文化品味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王璐 《文物世界》2004,(3):61-64
王家大院是我国明清民居建筑群落,因其独特的建筑规模和布局,丰富多样的建筑雕刻装饰而享誉国内外。本专题选择了王家大院凝瑞居后院中10幅独具特色的清代墙基石雕刻装饰画,对其特有的化历史渊源、雕刻艺术特点作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文物世界》1999,(3):28-29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灵石王家大院被人们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这不仅是因为它规模宏大,气势壮观,装饰精微,构思巧妙,更主要在于它散发出的那种华夏民族传统化的精神、气质、神韵那种饱经沧桑积淀的历史化的厚度。  相似文献   

8.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晋中盆地南部边沿的灵石县,灵石县地处汾河峡谷两岸,全境为土石山区,总面积1206平方公里,现人口23.5万,共18个乡镇,316个行政村,598个自然村。  相似文献   

9.
王家大院地处晋中盆地南端的绵山脚下,坐落在风景秀丽、古迹荟萃的静升村,北距省城太原150公里,西距灵石县城东12公里,与著名古刹资寿寺(海外回归十八罗汉头像故里)相距2公里.这座山西省唯一入选《中国民居建筑集·汉北方民居》(第一册)的民居建筑,是太原王氏后裔、灵石四大家族之一——静升王氏家族的建筑群.先后建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总面积15万平方米,其中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4.5万平方米.1997年8月18日,以“中国民居艺术馆”开放的高家崖建筑群,建于嘉庆元年(1796)王嘉庆十六年(1811),有院落26座,房屋218间,面积11728平方米.1998年8月18日以“王氏博物馆”开放的红门堡建筑群,建于乾隆四年(1739)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院落28座,房屋834间,面积19800平方米.高家崖、红门堡两组建筑群东西对峙,一桥相连,皆为黄土高坡上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其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王家大院,是90年代新发现的清代民居建筑群。王氏家族,自元仁宗皇庆年间在静升镇定居后,经过450个春秋的苦心经营,终于由农到商。由商到官,发展成巨族大户。王氏家族于康熙三年建起拥翠巷,康熙四年建起锁瑞巷,雍正四年在西堡子建起大小两堡,乾隆年间建起红门坚、东南堡、下南堡及钟灵巷王氏住宅群。这五堡三巷一条街,总面积达匕万平方米,规模宏大,十分豪华。除建筑本身外,做为附属的装饰部分,内容丰富,技艺请港,是民间艺术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十家大院的建筑装饰,最突出的基石雕、砖雕、木雕艺术。这些雕…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灵石县王家大院,是20世纪90年代新发现的清代完全封闭的城堡式的民居建筑群。经过整修已向游人开放的高家崖、红门堡、孝义祠堂三大建筑群,分别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建筑总面积达45000平方米,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其建筑特点是: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依势重叠,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沿  相似文献   

12.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灵石王家大院被人们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这不仅是因为它规模宏大,气势壮观,装饰精微,构思巧妙,更主要在于它散发出的那种华夏民族传统化的精神、气质、神韵,那种饱经沧桑积淀的历史化的厚度。早在元仁宗皇庆年间,始祖王实用一副担子挑起全部家当,在静升村安家落户。  相似文献   

13.
张从军 《民俗研究》2011,(3):273-F0003
这是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一座照壁的砖雕.内容是“五福捧寿”,时代是清朝初年。图案中心是变形的“寿”字.四周环绕着五只蝙蝠,蝙蝠象征“福”字。让蝙蝠作为“福”的象征是取其谐音,“蝠”“福”同音.让不识字的人也容易理解图案的含义.这是民间图案最实际也最简便易懂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王长华 《丝绸之路》2012,(15):67-70
耕田一经商一读书一仕宦,王家的一代又一代先人,从最低微的底层开始,走过了被中国传统社会视为标准模式的盘旋式上升之路,从而达到了辉煌的顶点——仕途的通达。而遗留在今天山西灵石县的王家大院,亲眼见证了这个庞大的家族往昔岁月里的悲欢离合。它就像一尊农耕文明时代遗留的化石,完整而逼真地记录了那个时代。它在今天的价值,无疑具有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走进灵石县静升镇王家大院,就像进入一座华美的城池,就像进入一座诱人的迷宫。雄宏壮观的围墙之内,有大小院落几十幢,宽房阔窑千余间。门前有皇上敕建的华美旗杆,门头四处嵌刻着醒目的“大夫第”。有千千万玲珑剔透的木石砖雕,有小姐乡楼一座连关一座。一院有一院的景致,每个房间都隐藏着一堆秘密往事。若是百姓入住,  相似文献   

16.
当您步入王家大院,透过“花不知名分外娇”的表象,我们看到真正的“独领风骚在今朝”,是她的“大化”!  相似文献   

17.
《文物世界》1999,(3):32-33
当您步人王家大院,透过“花不知名分外娇”的表象.我们看到真正的“独领风骚在今朝”,是她的“大化”!  相似文献   

18.
灵石县静升镇王家大院的建筑,以“三雕”艺术闻名海内,而“二雕”艺术中,又以木雕窗棂、石雕匾额更加引人注目。这不仅仅缘于有文人士大夫和画家的介入,更因有美学家理论上的指导,从而创造出儒雅大方、韵味浓厚、内涵深邃,饱浸乡风民俗、丰富多彩的装饰艺术。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 清代著名美学家李渔,在他的美学著作《闲情偶寄·居室部》中,创造了以山水画作窗,以梅作窗和以“尺幅小窗”为“无心画”的审美理论。“尺幅窗”。“无心画”的意思是说,天暖时窗户上干脆不安窗棂,借屋后真山真水入窗,从室内外…  相似文献   

19.
岁月悠悠,古都金陵留下几多让人凭吊唏嘘的历史痕迹。在城南的南捕厅,就有那么一片被历史湮没的旧宅群落,这里是晚清文人甘熙的故居。为抢救这座俗称“九十九间半”的巨宅,再现江南清代的民居风貌,2001年开始,南京市在此展开了全面抢救,使得“南捕厅”小街一时名声大振。近日,甘熙故居一期工程的竣工,让市民走进了翘首期盼的甘家大院。看过深深的庭院,走过曲折的回廊,人们也许更希望了解大宅门背后的旧闻轶事。  相似文献   

20.
山西灵石王家大院是明清民居建筑,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精美的砖、木、石三雕装饰,题裁多样,内容丰富,尤其是众多的生殖崇拜作品,在民间艺人、文人士大夫、画家的参与下,将装饰审美意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