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盛兰 《文史精华》2011,(Z1):49-51
河北省滦南县是评剧的发祥地,又是评剧创始人成兆才的故乡.评剧之所以产生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滦南域内涌现了众多的莲花落世家,这些璀璨的艺星,点亮了落子戏的天空,也为评剧的创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任连会和他的4个儿子任善庆、任善丰、任善年、任善成,就是当时莲花落世家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2.
一   任善丰,字久恒,艺名月明珠,乳名围柱,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出生在滦州(今滦南县程庄镇)胡家坡村的一个莲花落世家.父亲任连会是对口、折出时期的著名编剧和演员.被誉为评剧的发轫者.长兄任善庆为评剧第一任鼓师,三弟任善年、四弟任善为评剧小生、老旦行为的形成做出了很大贡献,妹妹任秀清也是著名的评剧演员.……  相似文献   

3.
在评剧历史上,同时拥有电影明星和评剧皇后头衔的大概只有白玉霜一个,说她是电影明星可能有些牵强,但评剧皇后之说却是名副其实。20世纪30年代,白玉霜与爱莲君、李金顺、刘翠霞并称为评剧四大名旦,她所创立的白派  相似文献   

4.
孙红瑀  张志峰 《神州》2014,(15):186-186
《杨三姐告状》是评剧创始人成兆才根据民国时期冀东的真实事件改编创作而成。这个剧目是一出现代戏,使成兆才的评剧创作进入了又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整个评剧史上,《杨三姐告状》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题材内容上,它的主题具有鲜明的进步性,艺术上具有较高的价值。在表演上,由于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其演出精彩,受到观众的强烈赞赏,多年来演出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5.
喜彩莲(1916-1997),原名张素云,出生于辽宁省安东县(今丹东市)。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评剧“喜派”创始人,早期评剧“四大名旦”之一。她幼年学莲花落,工旦,后跟吴寿朋学戏于“复盛剧社”。少年时拜李金顺为师,在“元顺戏社”任主演。  相似文献   

6.
评剧曾作为中国第二大戏曲种类,同时也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戏曲。它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却一直延续至今,之所以能够一直经久不息,是因为其发源于冀东地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因为在历史的更迭中经过不断的沉淀与发展,使其更具民族特色,是人民日常生活与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传承至今。本文通过调查和走访,进一步了解当今社会环境下冀东地区评剧的现状,并进行总结和归纳,找出了当前冀东评剧存在主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荆晖 《文史精华》2008,(Z2):54-57
当年曾在北平、保定等地与芙蓉花、筱玉凤、赵连喜、赵丽蓉、新艳琴等同台献艺的评剧名家爱莲茹,其从艺生涯颇具传奇色彩,用她自己的话说: "幼年随母走江湖,少年自己闯江湖,青年一度弃江湖,难以割舍回江湖."她几十年与评剧结缘,为几代戏迷称颂与传扬.爱莲茹小名李大俊,大号李少萍,满族正黄旗人,祖籍北京,1931年生于黑龙江省农村.谈起她的从艺经历,还要从她的家世说起.……  相似文献   

8.
新凤霞     
《纵横》1999,(4)
新凤霞,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一九二五年十二月生,江苏苏州人。六岁学京剧,十二岁学评剧,十三岁登台主演。曾主演《刘巧儿》、《花为媒》等,创评剧“新派唱腔”。著《新凤霞回忆录》、《以苦为乐》、《新凤霞说戏》等。系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一九九八年四月十二日不幸因病逝世。  相似文献   

9.
<正>70年前,在河北滦县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高占英谋杀妻子的惨案,高占英妻子杨二姐的妹妹杨三姐告状,为其姐申了冤。后来评剧艺人成兆才把它编写成评剧《杨三姐告状》。1919年,这出戏在哈尔滨庆丰戏院首次与观众见面,至今久演不衰,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初,我亲自拜访记录过几位健在的评剧老前辈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实践。20多年过去了,斗转星移,人去楼空。想起那些曾在艰难困苦环境里为评剧事业的生存和发展做过贡献的前人,我总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如今,有机会以客观的态度重新审视、重新认识和研究那已经远去的艺术人生,是件益事,也是我提笔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张国立导演并主演的《亲兄热弟》《济公新传》那边正在各地电视台热播,这边已经忙着为即将开拍的电视剧《想爱都难》女主角陈小艺试装。提起张国立,熟悉他的人只一个字,忙。跟他有过合作的演员蒋雯丽说:张国立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工作。看他的资料,嗜好一栏里填的是“不断工作”。第一次见到张同立是在2005年末,苏州昆山,当时他正在拍一部时装戏,一身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所指之粤剧时装戏,既包括清装戏、西装戏,以至民国时期社会现实生活服装之粤剧舞台故事演出,也包括取材自外国社会现实和史料或文学戏剧作品乃至怪力乱神如神话、童话之类。换言之,凡演出服装与粤剧传统戏服有异者(非古代中国或含外族、异邦特色之表演服装),均以事系目  相似文献   

13.
以评剧来演绎话剧的心灵盛宴,对畸形爱情的诠释和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本质的挖掘。  相似文献   

14.
1958年,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主演的以争婚自由、反对父母包办和买卖婚姻为内容的评剧戏曲电影《刘巧儿》上映后,在全国引起了巨大轰动。那么,《刘巧儿》中的“刘巧儿”原型是谁呢?她就是甘肃省庆阳地区华池县悦乐乡张湾村农民、今年77岁的封芝琴。 40多年前,《刘巧儿》这部戏曲电影是家喻户晓的,但那毕竟是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作品。而现实生活中封芝琴的经历尚有不少情节,至今仍鲜为人知。前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拜访了当年的“刘巧儿”、女中豪杰封芝琴。 封芝琴高挑的个头,长方形脸盘,虽然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但身板硬…  相似文献   

15.
唐山三支花     
杨乃运 《旅游》2007,(2):76-81
唐山人把评剧,乐亭大鼓,唐山皮影并称为唐山三支花,视为唐山的骄傲。[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评剧《杨三姐告状》最初的名字叫《枪毙高占英》,由成兆才创作于1919年秋天。当时成兆才正率领警世戏社在哈尔滨的庆丰茶园演出,滦南县(时为滦县)甸子村的李兴洲到哈尔滨经商,他到戏社看望老乡时,向成兆才讲述了杨三娥为二姐告状申冤之事,成兆才觉得这一事件很有意义,写成剧本肯定能够吸引观众。于是多方了解,又参考了滦县于池水先生编写的鼓词——《杨三姐告状》,仅用几天时间便写出了70场评剧《枪毙高占  相似文献   

17.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曾名采子、采茶、黄梅腔、花鼓戏、三角戏、二高腔、下河调、三角班、黄梅调等.它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盛行的采茶歌,即茶山上广泛流行的山歌、畈腔、民歌小调,经过历代艺术家的创造,逐步发展成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的中国五大剧种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解放初期的肃反运动中,石家庄市公演了一台名为《十九号》的话剧,场场爆满,石家庄义和评剧社又将话剧改编为评剧公演,亦盛况空前。一台《十九号》轰动了石家庄,一时间在街头巷尾出现了“不分老和少,争说《十九号》”的现象。 一出戏何以这样震动人心呢? 原来“十九号”是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在石家庄做最后挣扎时的一个特务机关。它虽然存在只有半年多的时间,但疯狂地捕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惨害无辜群众的罪恶,却令人发指,被当时人们称为“阎王殿”、“活地狱”。所以人们渴望了解“十九号”的真实面目就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19.
评剧是我国四大剧种(京、评、豫、越)之一,其发展历史不过百年,同其他姊妹艺术相比,仍属年轻的一代。但她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遍布华夏、蜚声海外呢?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原因不外其自身群众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谷瑞玉,天津人。1904年出生在天津附近的杨柳青,自幼天资聪慧。少年即因家贫而进入梨园学戏,她先学天津大口落子(评剧),下关东后又改学皮黄。后成为张学良的第二位夫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