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姑苏五老     
王湜华 《纵横》2009,(8):50-52
1975年,当海棠盛开之际,北京东四八条叶圣陶先生家院内,留下了一张照片,照片上共有五个老头,前排藤椅上坐着的,右面是家父王伯祥先生,左面是顾颉刚先生,后排自左至右是叶圣陶先生、章元善先生、俞平伯先生。照片是叶老的孙子叶三午拍的。五位老人的神态十分融怡自然。这张照片竟成为他们五六十年交谊的生动写照,因此不胫而走,在不小的范围内流传颇广。有人称之为“五老图”;又因为其中四位都是苏州人,平伯仁丈虽是浙江德清人,但他出生在苏州,幼年很长一段时间也都生活在苏州,所以他一向自称是半个苏州人,所以也有人即把这五位老人戏称为“姑苏五老”。  相似文献   

2.
<正>公元一六二一年冬日的一天,著名肖像画家曾鲸(公元一五六八~一六五○年)为精通琴艺的苏州文人、诗人潘琴台(琴台意即"奏琴之台",是潘的别名)绘制了一幅全身像[图一]。曾鲸是活跃于江南地区的专业肖像画家,他将这位苏州文人描绘成一位身着白色棉袍、戴黑色便帽、穿家常布鞋的不仕者。画像周围有七首江南文人颂扬其乡野生活的题  相似文献   

3.
正俞平伯(1900~1990)祖籍浙江德清,1900年1月8日生于苏州马医科巷曲园春在堂。乳名僧宝。其曾祖俞樾是清末著名学者,章太炎的老师、主持诂经精舍(清代嘉庆时期的著名书院。地处浙江杭州府治孤山之阳)31年之久。因此平伯自幼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1915年俞平伯从苏州平江中学肄业半年即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部,从此离开了家乡苏州。在北大期间他投身新文化运动,1918年5月他的第一首新诗《春水》和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一起刊登在《新  相似文献   

4.
<正>自公元514年,伍子胥奉吴王阖闾之命"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构筑大城苏州于江南原野,这拥有独特地理和文化环境的苏州,就成为江南的一座文化重镇。苏州在晚清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十分特别,文人众多,考取功名的也多,多到可把文化优势转化成为政治优势。苏州出了不少朝廷高官,仅光绪年间就有潘祖荫、翁同龢和两位苏州籍军机大臣。还有苏州出  相似文献   

5.
元代末期杭州文化圈向苏松地区迁移,书画家活动呈现出两地交叉的“流动”状况,至正年间,杭州文人和外地文人迁入苏松地区,促进了吴中文化繁盛。藉居苏州文人活动于“玉山草堂”,以雅集方式带动苏州书法兴起,形成了特有的地域风气,直到明初陷入低潮。  相似文献   

6.
李军 《收藏家》2016,(7):3-10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苏州博物馆草创之际,前辈们便积极搜求古籍文献,而诸多社会贤达亦纷纷响应,将家藏珍品捐献国家。朱德元帅的老师李根源先生、民国元老何亚农的子女(何泽慧院士等)、曲园后人俞平伯先生、海粟楼主人王佩诤教授、顾沅后人顾翼东教授,是其中代表。  相似文献   

7.
正"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辞源》三位主编之一的著名学者刘桐良教授,字叶秋,以字行。生于1917年,1988年因突患心绞痛,不幸去世。今年正好是他去世的30周年。刘叶秋教授是北京人,家学渊源,祖上曾经任国子监训导,因此,得以居住在虎坊桥清朝著名文人纪晓岚的隔壁。他早年毕业于辛亥革命元勋黄兴创办的中国大学文学系,受教于著名学者俞平伯门下,并且因为经常讨教学问,两人成为忘年至交。  相似文献   

8.
胡平 《东南文化》2003,(1):85-88
苏州木版画内容以山水、人物、动植物为主体,并兼顾市民趣味与文人趣味。  相似文献   

9.
<正>陆文夫,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苏州市文联主席、《苏州杂志》主编兼社长。五次获国家级文学大奖。第一位被授予"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的中国作家。中国"小巷文学"开创者,"美食家"一词的中国首创者。因一生描写苏州生活、宣传苏州文化,被文坛誉为"陆苏州"。2005年7月9日逝世,享年77岁。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苏州的一些文人出于各种原因参与教育市场,并多根据自身的特点、条件从事治生活动,主要集中在授徒、就职于书院、卖文、刻书和撰稿等几个领域,其中一部分官员在去职后,也加入了治生队伍的行列.一部分文人获利不菲,亦有许多文人仅能维持生计.文人治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与当时的环境、思想观念的变化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1.
正朱自清与俞平伯,是两位相交甚深、情谊绵长的友人。他们结识于杭州第一师范学校,之后信函往来不断,探讨人生,共办《诗》刊,相互唱和。1923年8月,两人结伴漫游南京秦淮河畔,并相约为文。由此为中国现代文学留下两篇异彩纷呈、题目相同的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后来服务终身的"清华",便是缘于俞平伯和  相似文献   

12.
核心价值概述 苏州古典园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包括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以及2000年扩展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和退思园.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吴王苑囿,公元4世纪出现私家园林,18世纪达到鼎盛.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仍有50余处,建造于11-19世纪的9处古典园林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写意山水园林艺术的典范,完美地诠释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文化、美学思想与城市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苏州,一座让世界阅读了2500年的东方水城。两千多年的城市发展史不仅产生过“人间天堂”的灿烂文化,也给世人留下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现实载体,那就是分布于苏州城内的古典园林。那一处处城市山林曾经寄托过古代苏州文人闹中取静的生活梦想。如今,  相似文献   

14.
品味苏州     
品味苏州○曲隽煜百姓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世人曰“苏州园林甲天下”,还没讲苏州景致,却把个苏州描绘得如一锦绣之地。更有历代文人不吝笔墨,极尽夸秀赞胜之能,姑苏遂成富贵风流之所。乾隆以帝王之尊尚且六下江南,我等凡夫俗子岂能不把畅游苏州视为人生之快旅...  相似文献   

15.
白谦慎 《收藏家》2002,(8):40-45
1914年,张充和生于上海。其时其地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均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上海是中国近代以来最大的开放口岸,也是中国东南的经济文化中心。中西文化的重要交汇点。张充和出生后4年,新文化运动便兴起。这是一个充满危机和生气的时代,一个中西冲突、新旧交替的时代。张充和的家庭就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张家祖籍为安徽合肥,曾祖张树声,曾任两广总督。辛亥革命后,张家迁到苏州。虽说祖上为旧式官僚,张充和的父亲张冀牖却是一位开明的教育家,他在苏州办学校,倡导新式教育,所办乐益女中,曾聘请张闻天、柳亚子、叶圣陶、匡亚明等任教。而张充和自幼在合肥的祖母家接受传统教育,9岁时由吴昌硕弟子、精于楚器研究的考古学家朱谟钦(拜石)先生指导,学习古文和书法,16岁回到苏州。苏州自明代以来就是中国文人文化的  相似文献   

16.
《四库全书总目》对宋末元初庐陵五位文人,刘辰翁、赵文、刘将孙、刘岳申、刘诜分别有所评价,且基本上都是从人品性格论其文学.这些文人的个性化人格精神使其文学具有某种个性色彩,不同流俗,而在元初文坛有所树立.《总目》反映出这批文人的思想和文学共性,以及其流派基础.其中整体肯定,而又亦褒亦贬的态度,又反映了四库学者的正统文学观.在清代四库馆臣的正统观照下,元初庐陵文学亦具有较大成就和价值,更可见此派的成立和影响之大.  相似文献   

17.
俞平伯在苏州平江中学只念了不到一学年的书,就于是年,也就是1915年的秋天,他这个江南学子的名字,就出现在了北京大学中国文学门的录取名榜之上。这一年,他刚好16岁。父亲陛云先生大概是有感于庭中少了儿子的谑笑,而夫人许之仙的心中自然少不得要牵挂儿子,于是将那座已经显得有点颓败的曲园托付于人,合家束装入京,卜居于北京大学不远处的东华门箭杆胡同。俞平伯人学不久,就得到了名师的指导,这位名师就是大名鼎鼎的黄侃黄季刚先生。黄侃在北京大学开的主要是《文心雕龙》等几门古典文学课,他到校给学生上课时,时常穿一袭…  相似文献   

18.
正明代中期,商品经济长足发展,江南地区的苏州、杭州、扬州等城市不仅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也因人文荟萃而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明初"政治高压"逐渐减弱,文人意识逐渐苏醒,书法创作不再是"台阁"的专利,文人书风开始重新崛起。为了纠正明代早期书法之弊病,当时的一些文人书家纷纷转向取法唐宋之人,重点瞄准"尚意"的"宋四家",希望从中获益并以为变法之根源。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古代组是全所人数最多的一个研究组,有二十余人。大概可分“老中青”三组,老一辈专家有王伯祥、孙楷第、俞平伯、余冠英、吴世昌、钱钟书、吴晓铃、范宁;中年一辈人有乔象钟、胡念贻、曹道衡、蒋和森、陈毓罴、刘世德、邓绍基、梁共民、吴庚舜、王水照;年轻一辈人有许德政、张锡厚、陆永品、徐公恃、董乃斌。当时全所公认,古代组力量最强,全所(外文所分出去以后)三位“一级研究员”,组内占其二(俞平伯、钱钟书),另一位便是何其芳。全所六位“二级研究员”,组内占其四(王伯祥、余冠英、孙楷第、吴世昌),另二位是蔡仪、唐弢。总之,老专家云集,连中年人也多已崭露头角,在学术界具有一定知名度,如胡念贻、曹道衡等,在各种报刊上经常能看到他们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文献》2014,(5)
<正>俞平伯(1900-1990)是近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其一生著述于1997年由俞润民、孙玉蓉等编订成十卷本的《俞平伯全集》,卷帙浩繁,蔚为壮观。2001年,孙玉蓉编纂的《俞平伯年谱》(下文简称《年谱》)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网罗有关俞氏的各种史料,堪称其生平、著述研究的集成之作。而此后十年间,俞平伯的书信、诗笺等,陆续出现在南北拍卖市场上,但大多为零碎的应酬之作,难成系统。最近在整理馆藏过程中,检得柳亚子夫人所捐存的《俞平伯诗简》一册,为1949年柳氏入京后,俞氏与之往来唱和的诗稿、书信,内容为《全集》所未收,相关事迹《年谱》亦语焉不详,更重要的是,这部分诗简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