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楚是周代诸侯中的主要大国之一。楚在南方的发展,将南方地区不同来源、面貌各异的族群与文化融合成为统一的楚人与楚文化。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又经秦末战乱后,西汉建立,承秦制、融楚俗,刘邦集团以楚人为主体入主关中,将秦、楚文化及关东诸国的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统一的汉文化,因此楚文化是汉文化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
彭文 《中原文物》2003,(1):36-43
秦始皇陵铜车马的制造 ,是秦文化与其他六国文化特别是楚文化相融合的一个实例。本文以铜车马上的菱形纹样为例 ,通过与战国中晚期秦墓及楚墓中出土菱形纹样的对比 ,揭示从战国末期至秦统一 ,秦文化与楚文化交流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3.
楚、巴两国相邻,文化交流频繁,楚国逐渐占领了巴国今忠县以东的长江沿岸地盘,曾经设立巫郡和黔中郡,这些地区楚文化占绝对优势。由于楚人和巴人交错杂居,因此楚文化吸收了巴文化的釜、鼎及花边口沿装饰等因素,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楚文化峡区类型"。楚文化的辐射范围很广,渝东地区和嘉陵江流域巴人遗存中普遍存在着楚文化因素,包括楚式青铜器、铁器和陶器等器物,从楚文化因素的分布范围、各种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看,到战国中期,楚文化对巴文化的影响处于鼎盛时期,到战国晚期,秦灭巴、蜀,楚人逐渐退出峡江地区,楚文化的影响日趋减弱。楚文化的西渐,客观上促进了巴人的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快了中华文明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秦文化和具有秦文化因素的墓葬是从春秋开始形成的,它经历了整个东周时期和秦王朝统治时期的五百多年时间。洛阳秦墓是指战国晚期秦灭东周之后至西汉初在秦人和秦王朝统治期间内洛阳及其附近的墓葬,它有别于东周时期洛阳的周人墓葬,也有别于秦王朝灭亡之后西汉王朝统治时期的墓葬。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洛阳秦墓的发现洛阳及其附近的秦墓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曾陆续发现。一是50年代在距洛阳较远的三门峡市和洛宁两地的发现。三门峡秦墓位于该市的上村岭,共发掘了竖穴墓19座,洞室墓60座1。洛宁发现的一座竖穴墓,位于该县西南的故县村2…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的内蒙古地区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互发生和冲击碰撞的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必争之地,因而备受中原历代王朝的重视。终秦一代,其北部边防的大多数地区都处于匈奴的直接威胁之下,匈奴人对“河南地”的占领,更是严重而直接地威胁着秦的政治统治。空前统一而强大的秦帝国同骄骄日上、不断南下的匈奴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而内蒙古地区成为这一军事冲突最为激烈的前沿地带。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国,结束战国七雄割据局面,秦王嬴政称始皇帝,建立秦朝。前此,秦国得今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又相继灭赵…  相似文献   

6.
原始宗教的遗绪——试析汉代画像中的巫术、神话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代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容纳量,使百家学术思想、诸种文化类别殊途同归,形成思想、文学、宗教、民俗领域的洋洋大观。因此,汉文化在中华民族史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这种地位形象地显现,莫过于汉代画像艺术。汉代统治者吸收了秦一统帝国的行政管理和礼仪典章、继承楚文化的“好巫信鬼”、富于浪漫的想象能力,借鉴了齐鲁文化的儒术和阴阳五行之学,组成一整套伦理为本的统治理论,而又将这一切纳入了以宗教神学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考古学方法,从青铜器、陶器、漆器、葬俗等方面,探讨了楚文化对晚期蜀文化的影响。认为以楚式青铜器对晚期蜀文化的影响为主,楚式漆器次之,陶器的影响微弱。楚国的部分葬俗也被蜀人所借鉴。秦灭蜀以前,在当时各列国中,楚文化对晚期蜀文化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说到信阳,很多人都会想到信阳毛尖。但你可知道,在信阳人眼里.信阳热干面的香味绝不亚于信阳毛尖。位于河南省最南端、豫鄂皖三省交界处的信阳.历史上自春秋中期被纳入楚国版图一直延续到楚被秦灭,受楚文化浸染极深。而信阳本地的小吃.亦兼具豫之韵和楚之风。  相似文献   

9.
重庆地区是连接四川盆地和江汉平原的枢纽。大约在春秋后期,巴国势力进入,在此创造出璀璨的巴文化。战国中期,楚国一度占据涪陵以东地盘。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后,在巴国故地设置巴郡,郡下再设县,并且设置官吏,与巴人大姓共同统治。后来秦“浮江伐楚”,与楚展开拉锯战,最终将楚的势力逐出重庆地区。  相似文献   

10.
考古发现的淮河流域中小型西汉墓葬数量十分丰富,墓葬形制多样,随葬品种类和数量亦较丰富。对随葬器物所表现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淮河流域中小型西汉墓葬主要包含了西汉核心区文化、西汉地方性文化、楚文化、秦文化、越文化和韩文化等特征,各文化因素在西汉时期由并存逐渐地趋于同一,楚、秦、韩和越等文化因素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1.
2018~2019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等在西安市长安区清凉山发掘秦墓549座,出土各类器物近2000件(组)。该墓地处于杜地核心区,所代表族群比较复杂,等级不高,但管理有序,遗物风格具有楚文化因素,时代在战国中晚期至秦统一之间,是一处经过规划的多元文化因素并存的非典型秦墓地,体现了秦务实、开放、包容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蔡靖泉 《江汉考古》2008,(2):129-130
自汉代以来,秦、楚的历史文化,尤其是秦的历史文化,一直是学者阐论的重点。1980年代以来,随着学术的日益繁荣、考古资料的大量面世,秦、楚文化及其他地域文化的研究热潮持久不衰,并且大都取得了多层面、全方位、体系化、综合性的研究成果。不过,其研究虽然是一如既往的论  相似文献   

13.
谭前学 《文博》2002,1(1):49-53
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逐渐形成了中原文化、北方文化、齐鲁文化、秦文化、楚文化、巴蜀滇文化、吴越文化等七大地域文化。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所实施的巩固统一、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各种政策和措施为各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因秦享祚短暂,二世而亡,  相似文献   

14.
在秦征服巴蜀以后,秦帝国将秦民移入巴蜀、兴修封建城市、确立封建制度、兴修水利,巩固在巴蜀的统治。尽管从主观上来看,秦对巴蜀的战争以及其社会经济改革破坏了巴蜀地区百姓已经形成的生活现状,但是从客观上来看,其一系列政策便使得闭塞的巴蜀文化迅速地融入到中原文化,一直到西汉中,其原来的民族特征才真正消失。秦国在巴蜀成功的经济政策使得巴蜀地区的经济在原来基础之上有了新的发展,有效地支援了秦灭六国的战争,也对汉朝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在发展中自身也不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考古界与史学界对楚文化这一课题的研究极为重视,一致认为对楚文化的研究是从理论上全面地阐明我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大任务,也就是说,如果不把楚文化的问题搞清楚,就无法对我国古代文明发展的理解。因此,对于楚文化的研究,还需我们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据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资料可知:楚文化源远流长,至少在我国周代,长江、珠江流域进入了阶级社会,建立了国家,尔后在长江流域发展起来,以至最后楚国在政治上几乎统治了整个南中国。所以说,楚文化是长江流域几千年来原始文化发展的一个结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6.
朱学文 《文博》2014,(3):20-24
结合考古资料,通过对秦与巴蜀漆器的比较研究及巴蜀地区出土秦漆器的特征分析、原因探究,进一步表明,秦灭巴蜀之前,秦与巴蜀漆器分别在受周与楚漆器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漆器艺术风格。秦灭巴蜀之后,随着秦在巴蜀地区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的推行实施,漆器手工业通过共融提升、创新发展,逐渐由分散走向整合。  相似文献   

17.
福建闽侯庄边山的古墓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境内迄今发现的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古代墓葬不过十余座,而本文披露的材料占了大半,故价值尤重.这批墓葬在墓地制度 墓葬形制、随葬品组合和器物风格上均具浓厚的楚文化色彩,体现了楚被灭后其文化被迫南徙的历史真相及对闽越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统治了南半个中国,具有高度发展水平的楚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研究楚文化的发展过程,近年来一些同志对楚国的年代分期等问题作了许多研究工作,尤其是一九八○年十一月在武汉召开的以研究楚文化为主的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对这个研究课题的讨论最为热烈,并取得了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9.
楚文物是体现楚国历史文化的具体实物遗存,是研究楚文化最直接、最客观的实物资料。楚文物中有的器物由于当时就大量制作和使用,已散布到楚国各地,有的则因为战争、交聘、商业贸易等方式,被当时人携带到远离楚国疆域以外的地方;有的器物则被人世代相传,在秦灭楚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在使用和保藏。所以,发现楚文物的地方就不限于楚国的疆土,也不限于楚国实际存在的历史时期。广西地处五岭之南,原是百越聚居的地  相似文献   

20.
楚文化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楚人所创造的一种物质文化遗存。从商周之际楚人建国时算起,到公元前223年楚被秦灭亡为止,先后经历了800余年。"楚文化"一次很早就出现在历史研究中,但在考古学中真正对"楚文化"进行的研讨始于1980年在武汉召开的中国考古学第二次年会上。驻马店地处中原,位于黄淮平原的西南部,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楚国势力日益强盛,驻马店大国蔡国逐渐沦为楚的附庸,成为楚国淮河流域北部的重要城邑,该地大部分地区一度纳入楚国版图。近几年来的考古工作,楚文化遗址和墓葬的调查、发掘成绩显著,楚文化繁荣一时。本文拟的发现及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