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菲律宾华侨,1939年赴延安参加抗日战争,到延安不久,便报考了鲁迅艺术学院。在鲁艺学习中,最使我难忘的就是冼星海老师的教导。远在抗战前,我组织过一个救亡歌咏会,就学过星海同志许多歌曲,对他有深刻印象。入鲁艺后听说他担任音乐系主任,想见他一面却未见到。有一天我参加课余合唱团时,看到一个较瘦的青年站在我们面前指挥唱歌,我问同学:“这是谁?”同学说是冼星海。我一听,几乎喘不上气来,两眼直盯着他。直到身边一位同学用手撞了我一下,“唱呀!”我才清醒过来。从此以后,我们课余合唱团练唱时,大部分时间是他亲自指挥。当时在延安流行…  相似文献   

2.
毕苑 《炎黄春秋》2014,(4):87-93,85
1940年6月15日,萧军来到延安,这是他第二次来延安。第一次是两年前(1938年3月)的短暂停留.而这一次,他在延安一住就是六年,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萧军一家随“鲁艺”前往东北解放区,告别了延安和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3.
张军锋 《百年潮》2023,(4):5-15
<正>主席给鲁艺“吃了个小灶”(于蓝,时为鲁艺戏剧系学生)我当时很小,1942年刚过20岁,刚参加演员工作,开座谈会时我没有去的资格,参加者都是一些有威望的老师,或者是来延安前已经很有成绩的一些同志。座谈会后不久,毛主席到鲁艺来,当时《讲话》还没有发表,周扬同志要求主席给鲁艺“吃个小灶”,主席答应了。  相似文献   

4.
在“文抗”与“鲁艺”之间到延安不久,艾青发现,在重庆耳闻的“延安城”事实上是不存在的。经过1939年日本飞机的几次大轰炸,城里的房屋几乎全被炸毁,连一堵完整的墙都没剩下。党政机关、学校因此都分散在城外方圆几十里大大小小山头的窑洞里。令他感到蹊跷的是,如此不便利的交通条件,何以会在“文抗”与“鲁艺”尤其是两个部门的负责人之间,造成如此深的隔阂?因艾青基本不写日记,更拒绝撰写回忆性的自传,其中的蛛丝马迹在他的记述里没有留下任何痕迹。1979年春,周扬在回答美籍华裔赵治生的有关问题时,曾说:当时延安有两派,一…  相似文献   

5.
李兆忠 《炎黄春秋》2014,(12):69-74
延安七年对于张仃的人生至关重要。从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认为,张仃一生丰富多彩的艺术事业从这里开始,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延安,就不会有后来的那个张仃。但是张仃的延安岁月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尤其是最初在鲁艺的一两年,处处碰壁,一事无成。然而,正是在鲁艺的挫折,促使张仃另求出路,促成艺术上的"转向",他由一名擅长变形夸张的漫画家,  相似文献   

6.
正抗战时期,延安是中国抗战美术中心之一,而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又是延安美术活动的中心和重要阵地。为了深入社会,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战,1938年"鲁艺"成立"鲁艺木刻工作团",奔赴晋东南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紧张的战斗环境中,"鲁艺木刻工作团"成员一手拿枪,一手拿木刻刀,创作了许多反映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英勇斗争的木刻作品,谱写了一曲伟大的爱国主义光辉诗篇。  相似文献   

7.
歌王刘炽     
歌王刘炽 ,撒手人寰 ,离开他眷恋的祖国 ,悄悄地走了。走得是那样的仓促 ,那样的难以让人接受。他的数以千百计的、如珠似玉的歌曲 ,却仍然飘响在神州大地 ,给人们留下了永恒的记忆和思念。被誉为中国舒伯特的刘炽 ,192 1年生 ,西安市人。 193 6年参加红军剧社 ,两年以后 ,考入延安鲁艺音乐系 (三期学员 ) ,是我党一手培养出的斐声中外、具有卓越功勋的杰出的作曲家。我认识刘炽 ,算起来整整 5 5年了。 1943年的秋冬之间 ,由张庚、田方率领的鲁艺工作团 (亦称鲁艺秧歌队 ) ,来到米脂县城。米中党组织决定派我和杜锦玉、王亚梅、杜生华等同志…  相似文献   

8.
光辉历程光芒永放———延安鲁艺建立60周年纪念活动记实□本刊记者曙晨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6周年,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建立60周年。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为了纪念中国现代史、新文化史中的这段辉煌历程,并继承延安鲁艺的光荣传统,发...  相似文献   

9.
李锐 《炎黄春秋》2015,(4):21-22
我认为,曾彦修是对党,尤其是对党在1949年后执政治国问题上觉悟得最早的人之一。他是讲究做人的,认为最重要的是做人,当做人与做党员发生冲突时,他选择做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非常值得敬仰和学习。我跟曾彦修是同时代的人,我比他长两岁。我们同在延安待了六七年,最初我和他都是做宣传工作的。我在延安抢救运动中被打成特务。他与田家英是同乡,当时他们都在中央政治研究室工作,知道我的经历。1952年后,他调到中宣  相似文献   

10.
冯牧在延安     
冯牧是1939年末考上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第三期的。他在《窄的门和宽广的路》一文中回忆道:“我终于在另一次报考中,考上了鲁艺文学系,而且被认为是这一批考生中水平很不错的。”这是确实的。我认为冯牧不仅在“这一批考生中水平很不错”,就是在文学系第三期50名左右的同学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冯牧一生在文学创作、编辑与组织领导工作中的贡献可以证明。  相似文献   

11.
1940年6月15日,萧军第二次来到延安。第一次是两年前(1938年3月)的短暂停留,而这一次,他在延安一住就是六年,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萧军一家随"鲁艺"前往东北解放区,告别了延安和中共中央。这六年时间,是萧军人生道路上的一段重要时期,也是中共发展史上的关键时期。萧军在此期间写下了内容丰富的日记—《延安日记(1940—1945)》(上、下卷),书中大部分材料对于透视中共政治文化传统的建立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严农 《文史春秋》2003,(2):58-62
延安初会毛泽东终于见到了宝塔山上巍峨的塔影,贺绿汀的眼睛润湿了。他沿着亲切的延河,听着老乡豪放粗犷的“信天游”,兴奋激动地向前走着,最后,在老乡热情的指引下,来到了桥儿沟鲁艺宿舍。在这儿,他终于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妻子姜瑞芝和三个女儿,同时见到了很多30年代在上海认识的老朋友。在为他举行的欢迎会上,他十分简单地讲述了来延安途中的经历。当时,鲁艺整风正进入“抢救”运动高潮。当晚,便有两个保卫局的人来到他家,对他沿途的经历提出种种疑问,让他详详细细述说一遍。尽管粟裕在他离开新四军的当天便给延安拍过电报,但…  相似文献   

13.
1945年抗战胜利后,我与骆文、程云、李劫夫、海默在内的十多位延安鲁艺文艺骨干赶赴东北开辟新区。途经热河(今承德)时,适逢冀东十四分区宣传队改编为胜利剧社,人员不够,需要大量补充。延安鲁艺的早期领导人、时任中共东北局冀察热辽分局组织部长兼宣传部长的赵毅敏同志便将我们给“扣留”了下来,加入了刚成立不久的胜利剧社。  相似文献   

14.
2007年3月,当春风再次吹到革命圣地延安时,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王延光校长和200多名师生、职工却高兴不起来。51岁的王延光校长动情地说:1993年,他带着学生到旧址的时候,整个窑洞破旧不堪。十几年间,他们修修补补,才保持现在的规模。现在要离开生活、工作十几年之久的校址——"鲁艺"旧址,实在舍不得。  相似文献   

15.
今天召开纪念“鲁艺”建院60周年座谈会,使我回忆起,在延安于1938年7月为了纪念抗战一周年和中国共产党建党17周年,由“鲁艺”组织创作的3台大戏曾引起很大的轰动。这3个戏就是由崔嵬等演出的话剧《流寇队长》,由丁里、张颖等演出的新歌剧《农村曲》和京剧...  相似文献   

16.
于蓝 《纵横》2014,(3):54-55
我知道陈荒煤同志是在1938年,他率领移动剧团到延安演出。那时,我也刚到延安不久。他和张听等同志都参加了演出,我的印象很深。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办教育历来都是为了革命事业和战争的需要。众所周知,上世纪20年代初,国共合作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大学,抗战中在延安有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鲁艺等,抗战后在解放区有华北联大,北方大学等。但在中共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周扬诞辰100周年。他离开我们也已19年了。从上个世纪30年代起,在数十年的漫长岁月中,我从上海到延安,以及在张家口、石家庄等敌后解放区,直到新中国建立,都是在他的影响或直接领导下工作。作为同志、同事和战友,他是一位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的人,是一位令我思念不尽的好领导。  相似文献   

19.
爱与恨的对比是《白毛女》的灵魂──我演地主婆“黄母”的经历李波1945年在延安鲁艺的院子里一群立志于创建中国民族新歌剧的年青人,开始了歌剧《白毛女》的创作。那是一个革命气息非常浓的创作集体。当年我20多岁,组织分配我扮演地j{婆。我很小的时候,就在太...  相似文献   

20.
李凌在重庆的音乐活动刘新芝1939年,李凌由延安鲁艺音乐系高级研究班结业后,在教务处担任教育科长时,收到林路寄自桂林的《每月新歌》和约稿信。信中林路还提出合办一个音乐刊物,李凌觉得分在二地工作上很不方便,不如直接在重庆出版,他把这信拿给同乡──著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