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洪涛传略     
陈洪涛原名陈素华,1905年生于广西东兰武篆区上圩(原名旧州)一个壮族农民家庭。父亲陈元公,为人忠厚老实,所种的几亩旱地,难以维生,靠磨豆腐来贴补家用。生活虽然窘迫,但望子成龙之心不减,仍东挪西借,送儿子上学读书。陈洪涛刻苦攻读,16岁时,以优异的成  相似文献   

2.
2月23日凌晨4点,郑惠在昏迷中辞世远行,终年75岁。25日到近代史所,唐宝林告我噩耗,心头为之一震:他走得太早了。  相似文献   

3.
熊廷弼传略     
熊廷弼(1569~1625年),字飞百,号芝冈,谥号襄愍公。原籍江西南昌,曾祖父熊首兴迁居江夏修贤里(今纸坊街),因此,熊廷弼籍贯是江夏纸坊。  相似文献   

4.
他乡有夫子——史华慈生平和学术谱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政惠 《世界汉学》2003,(2):101-112
12月21日,史华慈诞生于麻萨诸塞州波士顿东部。自幼聪颖,学习刻苦,在波士顿拉丁学校学学习。这是为杰出才华青年开设的。获得去哈佛学院求学的奖学金。  相似文献   

5.
在清末上海文化界,蔡尔康也算是颇有影响的人物。曾先后服务《申报》、《字林沪报》、《新闻报》、《万国公报》四大报,编撰著译不下数百万言。笔调之间,指评时政,倡言维新,尤以襄助广学会教士,传播西学功绩为最。后世对他的关注多半限于报业领域,且浅尝辄止,实则可探之处  相似文献   

6.
吕振羽的一生是战士兼学者的一生。他对党的革命事业无限忠诚 ,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创立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作为一位著名的学者 ,他所表现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是对创立和发展我国历史科学事业的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时代的使命感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这是吕老从事历史研究的基本特色。吕老的历史研究坚持了历史唯物论 ,批判了历史唯心论 ;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对于中国历史的适用性 ,批判了“中国历史特殊论”和“中国历史停滞论” ,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历史学的科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继承和发扬我国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所开创的事业是今天的历史学工作者应尽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7.
8.
曹冷泉传略     
曹冷泉,原名赞卿,字襄忱,1901年10月生于安徽省颍上县一个自耕农家庭。幼年丧父,其母严于管教。少年时入私塾,1917年考入阜阳省立六中,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与进步同学讨论国家大事,组织学生会及“颍上旅外学会”,上街向群众宣传新化、新道德,揭露封建军阀投靠帝国主义祸国殃民的罪行。发动学潮,反对反动腐化的校长,被校方开除,后得邢元伟等老师说情,终允参加考试,以优异成绩毕业。  相似文献   

9.
孙雨航传略     
刘思祥 《江淮文史》2003,(2):164-170
岿欤!吴头楚尾,是诚今昔雄奇乎。诚瞻大别独尊,险隘叠叠。皖峰犹峙,故国茫茫。天柱即是副衡,黄山原连白岳,敬亭相看不厌,眘琊揽胜频攀。寿凤八公绵延,和当二梁对耸。中枢锁钥,扬子披襟;群川汇归,长淮束带。?也洪泽,芡蟹宜餐;潴兮巢湖,鱼虾易致。至若潜存三高祀典,何点有祠;滁留两座丰碑,欧阳所记。居?笃钟亚父,皋垣畀封庭坚。访杏村于贵池,探桃潭于泾县,寻昭关于含境,问逍津于合肥。登采石诗仙崇楼,辄吟警句;步錕矶孙氏遗庙,快睹佳联。汉祖奠基,乌浦竟能覆项;谢玄报捷,淝水遽尔败秦。谒濠陵兼叩龙兴,窥建业先争…  相似文献   

10.
方先觉传略     
刘思祥 《江淮文史》2002,(1):153-168
台湾五指山“国军示范公墓”的方先觉墓碑上,刻有墓主生前嘱咐的16个字:“国民革命军前第十军战士方先觉之墓”,留给人们许多猜想与品味。  相似文献   

11.
2003年8月,河北省物研究所郑绍宗先生交给我一篇稿子,名日《洞穴的知识》。经郑先生初步查核,乃裴中先生于1959年为配合河北岳城水库考古调查、发掘所办的考古培训班上的讲稿。郑先生嘱我附一小一同发表,以示对裴先生100周年诞辰的纪念。裴先生的讲稿笔流畅,简明扼要,对中  相似文献   

12.
黄爵滋(1793——1853),字德成,号一峰,又号树斋,江西宜黄人,乡试后在黎川县任训导。道光三年,(1823)与其伯史黄迪策同时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御史、兵科、工科给事中,鸿胪寺卿,少理寺少卿,通政使,’礼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在鸦片为害中国最烈时,他是  相似文献   

13.
刘思祥 《江淮文史》2003,(1):154-167
严茂林,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自称是“一名庸俗平凡的老百姓”,但他有棱角、有阳刚气。他十七岁应招当了战车兵,随即去了台湾,退伍后考大学,毕业后当中学教师至被迫辞职。因为遵守父教,做一个诚实人,为此经历了种种磨难和曲折。  相似文献   

14.
《福建旅游》2005,(7):31-31
翁万康(尔康),福州市人,一九五九年出生。现为福建省政协书画室(海云墨会)书画家、福州林则徐书画院副院长、福州市政协书画院副秘书长、福清市书协名誉主席。  相似文献   

15.
在清代文学史上,柳州的王拯占有一席之地。散文为清代后期桐城派古文中的“岭西五家”之一;诗作评为兼有“苏(轼)、黄(庭坚)二家之长”;词作为清代词坛“后十家”之一。本文简介王拯生平,并对其文、诗、词的成就作评述。  相似文献   

16.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在中国疆域史、中国出版史、徽学研究领域中都颇有建树的学徐学林,正因始终坚持“业精于勤”和“行成于思”,所以能在多学科领域作出独特的贡献。我曾作为刊物编辑认识徐学林,通过编辑他的作对他的学术思想、治学道路有所了解;尤其是在与徐学林的同学们闲谈中了解了不少鲜为人知的“轶事”,更感到对于这位学有所成的正直的学,不写下些字,颇有未尽历史责任的缺憾。  相似文献   

17.
刘思祥 《江淮文史》2002,(2):154-169
1960年7月4日下午5时许,台湾台中慈善寺,一位法师在众僧的念佛声中安然人灭。这位圆寂  相似文献   

18.
高梁 《巴蜀史志》2002,(6):50-51
余切(1882-1942),名南陔,字培初,号公孙长子,四川省内江县同福场(今内江市东兴区同福乡)七盐井人。他不仅是四川近代杰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家,也是书法家和诗人。  相似文献   

19.
汤炳正先生幼承庭训,经史子集,无所不窥。1935年考入苏州“章太炎国学讲习会”的研究班,受业于章门,被太炎先生推许为“承继绝学惟一有望之人”。数十年来,他在语言学、文学、历史学、文献学、神话学、民族学诸领域卓有建树,厥功甚伟,曾被学术界誉为“传统语言学的一代宗师”、“当代楚辞研究第一人”、“中国古典文学界的泰斗。”代表论著有《屈赋新探》、《楚辞类稿》、《语言之起源》等。其中《屈赋新探》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学术论著”之一。  相似文献   

20.
在南阳历史上,有一个在南阳写诗最多、并三任县令和邓州武胜军府幕僚、诗称“一代宗工”的文学家,他就是金代大诗人元好问。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金代忻州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鲜卑族拓跋氏后裔,我国金元之际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诗人。 元好问一生曾三次来到南阳。第一次是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元好问应邀来南阳寓居游玩。南下逃生、对获得国史馆编修官不感兴趣的元好问,应镇守在方城的商州元帅完颜斜烈之邀,由登封到南阳暂居。初到南阳,他立即被南阳的灵山秀水所吸引,便和王渥、完颜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