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时期,随着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开始有了大规模的刻帖出现。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深远的北宋官方刻帖一是《淳化阁帖》,一是《大观帖》。北宋雕刻、造纸、制墨技术的巨大进步,为刻帖的兴盛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淳化阁帖》、《大观帖》的刊刻,正是得益于这一时期科技的巨大发展。《淳化阁帖》是历史上第一部大型官修刻帖,亦称《阁帖》、《淳化帖》。宋大观三年(1109年),宋徽宗赵佶命蔡京主其事,更定编次《阁帖》而重刻于太清楼下,史称《大观帖》。《大观帖》在《阁帖》每卷内容基本不变的基础上,调整了编次,纠正了一些错误,在雕刻工艺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到了南宋,官私刻帖规模越来越大,遍布全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北宋官方刻帖成为历史上保留魏晋六朝以及唐宋书迹最重要的资料宝库,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及图像学资料,对五代至北宋耀州窑青瓷模印贴塑高士图注子、北宋耀州窑人物立像、金代河津窑三彩剔刻填黑人物坠马图瓷枕、唐白瓷"供使"款茶瓶进行了考证,在确认装饰题材的基础上,对其流行的社会背景进行了考察,力求能够准确还原其背后蕴含的真实历史信息,让文物活起来.  相似文献   

3.
《文史月刊》2010,(12):54-54
<正>北宋时期,文学家黄庭坚力主恢复和继承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在被贬涪州(涪陵)期间,他"欲尽将杜子美两川峡诸诗,刻碑藏蜀中"。  相似文献   

4.
自从西汉后期以来,历代反动封建统治阶级都把孔孟之道作为维护其反动统治的思想武器。他们大肆鼓吹尊孔读经,并以大量人力物力把儒家经书刻在石头上,即所谓"石经",妄图使孔孟之道,万世流传。中国历史上曾有多次大规模的刻经:有东汉熹平年间刻七经,隶书。有魏正始年间刻三经(不全),用古文、篆、隶三体。有唐天宝年间刻《孝经》,称《石台孝经》。有唐开成年间刻十二经(清代补刻《孟子》,共十三经),楷书。有五代孟蜀刻十二经,附注文,楷书。有北宋刻七经,用楷、篆两体。有南宋刻七经,楷书。有清代刻十三经,楷书。  相似文献   

5.
宋龙图张根行状碑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80年代文物普查以来,德兴市博物馆曾在宋时德兴望族张氏世居之地的吴园村一带征集收藏了《李纲书丹的张由墓志铭》①,北宋炼铜家《张潜行状碑》②和《宋故致政参政大资张公(焘)墓碣》③等大型碑志。最近又在银城东郊的吴园征集一通《宋龙图张公(根)行状碑》。据...  相似文献   

6.
有关临安钱宽墓出土“官”、“新官”款白瓷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以来,在辽宁、河北、湖南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五代、北宋和辽代墓葬或塔内出土的文物中,陶瓷器占有一定比例,其中包括若干带"官"、"新官"铭文的白釉瓷器。河北曲阳定窑窑址也发现过"官"款白瓷一片。综观各地出土带"官"、"新官"铭文的瓷器,联系国内外博物馆收藏的同类器物,可以看到,它们绝大多数都是白瓷,以碗最多,此外有洗、盘、瓶、罐等器;铭文都刻在器物的底部,全部是阴文,字体大体雷同,多数比较秀丽,少数显得草率;制作工艺多数比较成熟,胎釉细洁,浮雕和划花纹饰都具有一定水平。青瓷带"官"字者只出土过一件瓷瓶,铭文不刻在器底而刻在瓶的肩部,属五代越窑产品。 1956年赤峰辽驸马墓出土的四件带"官"  相似文献   

7.
1984年在文物普查过程中,延津县塔铺乡任光屯村出土一块宋代墓碣。方体、圆额、高130、宽68、厚21厘米。碑额上书“李君墓碣”四个大字楷书,下有“宋故尚书屯田员外郎李君墓碣”碑文。文行十九行,满行三十四字,均为楷书。碑下端有榫,可知原是插在跌上的,但出时碣与趺已经分离。墓碣之阳记述了墓主李成让的一生。李成让字德基,世为延津县人。根据墓碣知道他卒于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享年73岁。据此推算其生年当为后晋天福四年,即公元939年。墓碣说他“君生五代之季(应为际——笔者),遭天下兵荒,而能勤身节用,以货自力,用治生取予之术,……而资用益饶,遂为丰家焉”。致富之后“遂退居  相似文献   

8.
所谓"圣散子方",是古代的一个方剂名称,该方为北宋大文豪苏轼所传,并经他大力提倡,在宋明两代都很流行,还有刊本流传.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就存有一部名为<圣散子方>的医书,已为孤本,一直被认为是北宋刻本,颇受瞩目.如作为该学科的奠基之作的<中医文献学>在介绍现存宋刊本医方书时有"<圣散子方>一卷,北宋本(述古堂旧藏)" ①;<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馆藏中医线装书目>在前言中介绍馆藏珍本时,说有"北宋刻<圣散子方>" ②;中医界的权威目录<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亦著录该书为"北宋刻本(题述古堂藏)" ③.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版的一些工具书和专著多据此加以著录或介绍,北宋椠本说已被中医界广泛接受.2005年该书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封面亦题"据述古堂旧藏宋刻本影印" ④.然而,一些版本学家认为该书具有明嘉靖时期版刻风格,定为北宋刻本尚有疑问.笔者近又发现了一些可以说明此本为明刻的资料,现予考述.  相似文献   

9.
宋敏求分类编集、曾巩考次的《李太白文集》三十卷,北宋元丰三年晏知止主持刊梓于苏州。静嘉堂藏本为南宋初年蜀刻本,源自北宋苏州刻本,但静嘉堂藏完本与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残本存在微异。缪曰芑于清康熙五十六年影刻宋本《李太白文集》,所据底本是“晏处善本”,在字体、版心、讳字上与蜀本有异,体现的是北宋苏州刻本特色,宜是影刻苏州刻本,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季忠平 《文献》2001,(3):23-31
就目前所知,作为一部记载六朝历史的重要史书,《建康实录》在其流传过程中只刊刻了四次,包括宋刻两次,清刻两次.其中最早的北宋嘉祐三年江宁府刻本,诸家著录多付阙如,尚存天壤与否,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11.
《广西富川石刻集》一书收录了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北宋至民国时期的154通石刻,本文从基层政区变迁、地方社会控制与山区开发、地方交通与门楼建筑、地方文教治理四个方面,大致勾勒了北宋以降富川历史的变迁脉络,揭示了这些石刻资料蕴含的文献价值与文化内涵;该石刻集为南方丝绸之路与潇贺古道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文献支撑。  相似文献   

12.
子立 《古今谈》2004,(4):41-45
民间刻书主要指私宅、家塾刻书与书坊刻书。宋代,浙江私宅刻书不及书坊刻书之盛,但亦有几家在我国刻书史上颇具声名。张秀民先生在《中国印刷史》中提到北宋淳化年间(990-994)杭州陆氏万卷堂尝刻《史记》,宝元二年(1029),临安进士孟淇刊刻姚铉《唐粹》一百卷。  相似文献   

13.
陈先行 《收藏家》2008,(11):52-58
宋代是中国雕版印刷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公元960年北宋建国后,政府承袭五代制度,由国子监主管刻书,除儒家经典外,还较大规模地校刻了史书、子书、医书、算书、类书及诗文总集等。在中央的影响下,地方官府(包括各地公使库、州、军、郡、县学等)、寺院、私家和书坊都相继刻书,  相似文献   

14.
在开封博物馆北碑廊东侧,树立着一通名为<开封府题名记>的石碑.(见图)碑文为楷书,按时间顺序题刻北宋开封府上自太祖建隆元年(960年)第一任知府昝居润,下至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最后一任知府李孝寿共183任的姓名,每任者以大书其名,名下刻小记记其官衔及其任职时间."工于书,为当时第一"①的大书法家--蔡襄也名刻其中.其名下小记为"至和元年七月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弟京".  相似文献   

15.
1981年,陕西子洲县驼耳巷乡贺家墕村出土一方北宋官印。此印面为正方形,边长5.5厘米,厚1.1厘米,矩形柱纽,带纽通高4.8厘米。印背左侧刻“元丰七年”四字,右侧刻“少府监铸”四字,纽顶端上中刻一“上”字。印面自右至左两行朱文篆刻“河东第九副将之印”八字。铜质,完好无损(图一)。  相似文献   

16.
1987年文物普查中,河北省康保县文物部门征集到一枚宋铜官印。该印发现于康保县土城子镇小庄子村。现藏于该县文物保管所。该印铜质,长方形,长5.6、宽5.3、高1.3厘米。带柄,柄长2.8、宽1、高2.5厘米。顶端刻楷书“上”字。印面镌“剩员指挥第四都朱记”(图一),朱文,篆书。背款刻“太平兴国五年七月铸”(图--)九字,楷书。太平兴国系北宋太宗赵匡义年号,太平兴国五年即公元980年。宋代兵制承唐、五代。“剩员”系北宋  相似文献   

17.
北宋初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赵光义出内府秘阁所藏历代法书,命书学士王着编次,摹勒于枣木板上,拓赐大臣,即所谓《淳化阁帖》,后世称誉为法帖之鼻祖。刻帖之风,亦随之而兴盛,皇帝、大臣、士大夫等大量刻帖,翻刻前人名迹或家藏法书。刻帖有官刻、私刻、家刻之分,亦有单行帖和集帖(包括丛帖、汇帖、套  相似文献   

18.
河北赵县陀罗尼经幢建于北宋景祐五年,平面呈八边形,三级基座上有幢身六层。其中第五层幢身宝盖每面刻造像一铺,据佛教经典与相关图像,考证镌像内容为从"劝请莫般涅槃"到"起塔供养"的连环画式涅槃变相,情节较为完整,是经幢上发现的首例涅槃变系列铺像,且具自身之特点,对研究涅槃变相与经幢造像皆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蒲江北宋宋燧墓出土文物龙腾1964年11月,蒲江县松华乡华峰村七组上罗营发现一座宋墓①。该墓在五面山台地上,系一座券拱砖室墓,从买地券刻文知道为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年)未燧墓。此墓出士15件文物,其中,三彩陶俑14件、石质买地券1件。三彩陶俑均为...  相似文献   

20.
有关北宋官窑的研究,目前最为紧要的课题是证明北宋官窑的所在地。对此,大体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北宋官窑位于北宋时期的京都汴京,这种说法从北宋官窑研究初期开始就成为了主流;另一种说法则否定了北宋官窑在汴京的说法,指出北宋官窑在当时的汝州。其中,第二种观点的核心依据是《坦斋笔衡》中提及的"京师"与《老学庵笔记》中的"惟用汝器"的解释。作者在本文中对持有第二种观点的依据进行仔细分析,从理论上看,这一观点并不符合逻辑。因此,作者仍然支持北宋官窑位于汴京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