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像玉璧是良渚文化玉器的一种特例 ,对于图像玉璧的探讨亦已有许多大家发表了他们的力作。但是就目前所见 ,人们更多地将视点聚于图像上 ,少了对图像玉璧总体的把握 ,因此很难对这类玉璧的性质等问题形成明确的认识。本文拟对此作一些探讨 ,以求教于方家。一、良渚文化玉璧之功用玉璧是良渚文化的玉质重器之一 ,在良渚文化的大中型墓中可出几件至几十件不等 ,如反山M 2 0出土 39件、M 2 3出土 54件、寺墩M3出土 2 4件、福泉山T4M 6出土 4件。近年来 ,玉璧的功用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之一 ,这个问题一旦解决 ,无疑有助于对良渚文化时…  相似文献   

2.
金仁喜 《民俗研究》2010,(4):141-153
本文通过在东夷文化圈中发现的神杆纹样,对韩国神杆的起源和功能展开讨论。我们可以发现,神杆起源于东夷文化圈,与稻作技术一道影响了韩国的南部地区。形态上的相似性,及功能上相似性,充分说明了韩国神杆与东夷文化圈的神杆有着紧密的联系。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研究,解决一部分关于神杆的起源和功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想说明良渚文化是生活在东海之滨的古代部族所创造的文化(图一)部族是由部落或部落联盟发展起来,它们之间存在着质的不同,对于部落,一般认为有以下特点:1,部落是原始公社制度下所特有的人们共同体和社会组织,是较氏族和胞族为族为大的,主要以血缘关系联系的社会组织形式.2、部落的来源多为有血缘关系的渚氏族联盟.形成部落后,具有自己特有的名称,崇拜物和崇拜方式,部落方言和特定地域.3、部落内有一定的社会组织如部落成员大会,部落议事会,酋长制等.  相似文献   

4.
大汶口文化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汶口文化是解放后发现的我国黄河下游新石器晚期文化的一部分。这个文化正处在我国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化的社会大变动时期。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摇篮,是我国最先进入阶级社会的地区。毛主席教导说:"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为了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武器,  相似文献   

5.
谈谈大汶口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物》1978,(4)
大汶口文化的发现,是建国以来文物考古战线上的重要收获之一。本世纪五十年代,在黄河下游一带,相继发现了若干大汶口类型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但是,当时人们对这一文化的属性认识还不清楚。直到1959年,大汶口原始文化遗址被发现并发掘以后,我们才开始对这一文化的内涵有了一定的认识。近二十年来,随着考古调查和田野发掘工作的开展,有关资料日益丰富,特别是1974年秋,从大汶口遗址第二次发掘所得的实物资料中,我们对大汶口遗址的原始文化的内涵等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认为,大汶口文化是一支具有独特风格的原始文化,认真研究这一文化,对于进一步全面认识黄河下游原始社会晚期物质文化的面貌,进一步全面认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原始社会的解体,国家的起源,等等,有着重要意义。这一文化之所以越来越受到考古学和史学界的重视,决不是偶然的。本文试图就大汶口文化的分布范围、文化内涵与分期、文化特征及社会形态等问题,谈谈我们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张云 《南方文物》2007,(3):125-127
大汶口文化的彩陶是1953年首先在山东省滕县岗上村遗址发现的,近50年来,经过文物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山东以及江苏北部地区.已经发现大量含有彩陶的大汶口文化遗址。这些丰富多彩的彩陶艺术品,犹如闪耀的繁星,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充分显示出古代艺术大师卓越的创作才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大汶口文化自然环境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汶口文化经过近30多年来的探索和研究,被证明不仅是海岱区而且也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支重要考古学文化,它对研究我国家庭、私有制乃至文明的起源都有着重大意义.我们认为,对这样一支在中国原始社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史前文化,必须进行多学科、深层次的全面详尽考察,才能最大真实地揭示历史发展的事实和规律.本文的写作就是基于这样的目的,对大汶口文化的自然环境作初步观察.根据海岱区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的特点,我们着重分析大汶口文化自然环境的气候、海岸线和河流湖沼等三个重要构成因素的变化和变迁.  相似文献   

8.
张云 《南方文物》2007,(3):F0004-F0004
  相似文献   

9.
河南境内的大汶口文化和屈家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大汶口文化西来,到达河南东部、中部甚至西部地区;湖北屈家岭文化北渐,到达河南西南部、南部和中部地区。两者在河南交汇,这在中国考古学上是独树一帜的。从地层叠压关系可以看出,它们往往介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之间,反映了这一系列文化的消长、取代和变迁。大坟口文化和屈家岭文化深入河南所到之处,对与之相遇的晚期仰韶文化产生较大影响。河南的大坟口文化展示了黄河中下游古代文化的交流,而河南的屈家岭文化则连接了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10.
新见在江苏邳州大墩子大汶口遗址出土的一些重要器物,其中阳鸟石璧和骨雕鸟上的阳鸟刻画,从考古遗存上对夷族的太阳崇拜和鸟图腾说提供了证据.獐牙勾形器柄上的刻符与<系辞>中八卦卦形符号相同,证明八卦起源于五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比通常认为易学萌芽于商用之际早两千余年.为研究东夷文明增添了宝贵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11.
张云 《南方文物》2007,(3):124-127
大汶口文化的彩陶是1953年首先在山东省滕县岗上村遗址发现的,近50年来,经过文物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山东以及江苏北部地区,已经发  相似文献   

12.
李新伟 《文物》2021,(6):51-61
<正>一良渚文化反山墓地M12∶98玉琮上精雕细刻的羽冠方面人和环眼獠牙兽合体的图像通常被称作"神人兽面"图像。良渚遗址群范围内的最高等级玉器上常见这样的完整图像,被称作良渚文化的"神徽"[1]。"神人"和"兽面"还以同样复杂或简化、变体的形式,合体或单独出现在各式玉器上,是良渚文化玉器纹饰的主题。对于"神人",有"太阳神"[2]和"神祖"[3]等说,对于"神兽"是何种动物,有"龙凤复合"[4]"猪龙"及"饕餮"[5]等说。对于二者的关系,多认为神人是做法的巫师,也是良渚社会的统治者,  相似文献   

13.
论大汶口文化大口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汶口文化大口尊是随着社会发展的节拍而出现的时代性器物,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意识形态的转变以及宗教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加上大口尊上的刻划符号,更是显示了这种特殊器物的深奥意义.大口尊不是普通生活用具,而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新出现的一种特定器物.同时,大口尊上的刻划符号,表达的也是一种具有宗教内容的刻符.  相似文献   

14.
王绚  张溯 《东南文化》2018,(1):81-87
大汶口文化流行以獐牙随葬和拔牙的习俗。以獐牙随葬的习俗出现于大汶口文化早期,到中、晚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除了以獐牙随葬外,还随葬一种由獐牙制作而成的钩形器。拔牙习俗出现于大汶口文化早期,中、晚期在鲁中南地区的大汶口遗址中仍然流行。拔牙的形式极为统一,均为拔除上颌两颗侧门牙。拔牙和以獐牙随葬的习俗主要流行于汶泗流域的遗址中,分布地域相同,其他地区发现很少。这两种习俗在大汶口文化时期较为兴盛,到龙山时期几乎消失不见。可能源自大汶口先民对獐的图腾崇拜,拔掉上侧门齿以模仿獐的样子,生前随身携带獐牙制作的勾形器,死后随葬獐牙,均是图腾崇拜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悠久的酿酒传统,近年来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陶器残留物分析,使我们能够获得史前时期酿酒技术的直接考古学证据。本文对山东王因和西夏侯遗址出土的4件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器进行微植物和微生物分析,初步揭示了海岱地区在距今6200~4600年的酿酒传统。即,利用麹、根霉和/或毛霉制麹,以粟黍、小麦族、葛根、栝楼根和百合为主要原料而酿造麹酒。制作精致的磨光黑陶高柄杯是饮酒器,红陶杯和灰陶瓶也与酒有关。海岱地区和中原地区在新石器时期使用不同的酒器,但利用多种植物酿造麹酒是共有的酿酒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大汶口文化的合葬墓分为四期和四类,并在分期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类合葬墓的演变情 况和大汶口文化社会形态的纵向演变。Ⅱ、Ⅲ期之间,应是大汶口文化社会形态演变的转折点。从Ⅲ期开始,男 性的社会地位已高于女性,单偶制家庭已比较普遍,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基本组成单位。  相似文献   

17.
论大汶口文化的合葬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大汶口文化的合葬墓何德亮Thisisapreliminarystudybasedonthepublisheddataandthepastresearchworks,Theau-thorthinksthatintheearlyperikdofDawe...  相似文献   

18.
中原地区大汶口文化因素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南境内的大汶口文化因素是大汶口文化在河南境内传播的结果。约在公元前三千一二百年至公元前两千五六百年,由于大汶口文化的人口增长,势力膨胀及中原原始文化的相对衰弱,部分大汶口人沿颍水及其支流贾鲁河迁徒到豫中,继而又迁徒到豫西地区。这给中原原始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国古代文明在中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大汶口文化陶符新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主要通过民族学和考古学两方面的资料对大汶口文化的陶符进行重新解释,认为它们是借男女生殖器的外形特征以表男女交欢的意符。这种刻划符号是人类对生殖崇拜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王铁中 《文博》2008,12(1):43-49
河姆渡文化蝶(鸟)形器、陶器上的纹饰与良渚玉冠形器、"神人兽面纹"纹饰的一些联系,从八十年代就为中外一些学者所注意. 日本学者林巳奈夫早在1981年就曾注意到河姆渡蝶(鸟)形器与良渚文化玉冠形器的某种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