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业惯例是商业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习惯,由于它受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各国的商业惯例存在很大差异。日本的商业惯例历来就有别于欧美发达国家。在近年来要求日本扩大进口、开放市场的浪潮中,海外人士普遍认为,特殊的商业惯例阻碍了对日出口,要求日本改变不合理的商业惯例。本文拟就日本商业惯例的现状及其改革方向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2.
汉代民间存在比较发达的借贷行为,主要可分为民间的互助型借贷和商业借贷两类。在具体的做法上,汉代的民间借贷有信用借贷和抵押借贷两种方式,其中商业借贷以抵押借贷为主。借贷过程中要签订契约,由此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发展出一定的规范契约格式。这些民间借贷的习俗被官方秩序认可并吸纳后,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反馈民间。这个过程中,既有对民间习俗的稳固与强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与民间习俗产生了矛盾与冲突。汉代的民间借贷习俗中,体现出汉代社会重视契约、重视公平公正的观念,这与现代"契约精神"相类似,是当时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存在着重"情"甚于重"法"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一代又一代晋商前赴后继、艰苦卓绝地从事商业金融活动,取得了其他地方商人难以企及的辉煌成就.在这一过程中,晋商秉承契约精神,建立了体系完备且极具技术操作性的会计制度以及独特的、代表中国传统最高水平的商业金融体制,再加上其特殊的制度及地域文化,为后世留下大量珍贵的民间契约文书资料.世事沧桑,战争、内乱使这些资料损...  相似文献   

4.
张元雪 《沧桑》2010,(3):49-50
作为两种不同文化形态背景下的中国和西方宪法文化,存在着诸多差异,这种差异性决定了中国和西方两种文化视阈下对宪政理念的不同理解,影响了各自的宪政实践。此差异主要表现为:性恶与性善的人性预设、个人自由与国家集体至上的宪政理念、社会契约的"契约政府"与家国同构的"父家长制"、现代法传统与官僚法传统等的区别。西方的宪法文化促进了宪政的产生,而中国的宪政运动却缺乏支持宪法存在的文化氛围。因此,中国的宪政建设要取得成效,就离不开移植和培育宪法文化。  相似文献   

5.
《沧桑》2012,(4):156-156
颜越虎在《浙江方志》2012年第1期上发表文章认为,当代方志文化是当代中国人所特有的生活活动方式之一,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它既以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方式和成果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也在社会设置、惯例、习俗、传统以及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这些抽象形式中得到体现。要构建起与地方志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相适应的当代方志文化,需要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和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共同努力、长期奋斗。  相似文献   

6.
罗卫忠 《南方文物》2010,(2):156-158
<正>早在先秦时期,博弈活动就成为古代中国一种奇特的社会习俗和文化现象。六朝时期,随着各民族交流机会的增多,各民族习俗文化的融会贯通,社会物质技术的发展、进步和商业经济的繁荣,博弈活动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并形成奇特的博弈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对后来中国习俗文化的影响至深且广,仍然值得今天的人们玩味。  相似文献   

7.
明代徽州农村社会契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约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在历史上出现很早,追根求源,可以上溯至原始社会末期。不过,民间契约的出现要晚得多。民间契约的出现,是契约成熟的标志,它由社会上层扩展至社会下层,成为社会人际之间一定物质利益和双务关系取信的凭证。因此,在中国,在西方,不约而同,古代  相似文献   

8.
商业的沟通从来就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清前期在粤海关进行的对外贸易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传统的中国出口商品,凝聚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既展现着精美的工艺,也传递着东方的风物人情和社会景象.它们走进西方的日常生活,融入了欧洲的饮食、服饰文化,并且开创了一个被称为罗柯柯的艺术时代.同样,欧洲文化也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得以传播.外销商品的定购与生产,使西方的宗教故事、神话传说传入中国民间,而且造就了一批掌握了西方绘画技艺的大师.西方的医学、商业文化也都不同程度地被中国同行所接受.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的商业习俗王芳明清时期的商业习俗,是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的商业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同一种习俗在不同的地区还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这些习俗决不简单是大量琐细的行为,而是包括了当时商人的经营方式和基于这些方式所创造出的事事物物,其中体现着他们的社会心...  相似文献   

10.
徽商是徽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学术界对徽州商业生活习俗问题关注不多。本文从民间歌谣的视角,对徽州的商业生活习俗进行了整体研究和审思,认为徽州民谣反映了徽商白手起家积极求富的习俗心态,反映了徽商族人相扶、诚信勤俭和以义为利的优良习俗,反映了徽商早婚习俗、爱情生活和徽商妇从一而终的风俗观念,还反映了徽商妇受理学思想影响的民俗特征。并从民间音乐艺术的角度,对相关民谣进行了一些文化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