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狮吼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以章克标和滕固为研究对象,以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其影响为研究视域,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对其进行解读。从中发现他们虽曾深受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影响,但其影响具有鲜明的限阈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2.
廖明珠 《神州》2011,(6):116-116
日本人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这种自然观渗透在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饮食文化。本文从日本料理的特征出发,分析了日本人的自然观在日本料理中体现。  相似文献   

3.
廖明珠 《神州》2011,(11):116
日本人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这种自然观渗透在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饮食文化。本文从日本料理的特征出发,分析了日本人的自然观在日本料理中体现。  相似文献   

4.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关派文学大师。当前国内学者对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其长篇小说方面,对其短篇小说尤其是其艺术特色研究甚少。本文欲从细腻的心理描写、精巧的奇妙构思、新颖的题材选取和独特的艺术视角等方面,解读其短篇小说集所呈现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流派最著名的代表作家,其文学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结合中日文学交流史的相关知识,以前期创造社为典型案例,梳理谷崎润一郎及其作品在中国的翻译与接受的轨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在我国现代文坛的影响及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6.
大正十五年(1926)一月,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第二次来中国旅行,一个半月的走马观花、诗酒流连之后,回到日本,随后写下的《上海见闻录》中,说:“真想在上海造一间屋子。”  相似文献   

7.
孙上林 《神州》2012,(23):12-14
日本唯美派大师谷崎润一郎与中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他心中一直怀有一种特殊的"中国情趣"。在谷崎的一系列中国题材作品中,最能反映他"中国情趣"的,当推发表在《中央公论》大正十年(1921年)七月号上的小说《鹤唳》。在作品中,谷崎通过塑造靖之助这一形象,对自己的"中国情趣"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本文试图以靖之助为中心对《鹤唳》进行分析,发掘和探讨作品中体现的谷崎的"中国情趣"。  相似文献   

8.
二毛 《文史博览》2014,(9):34-35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不但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这种评价把鲁迅推上了神坛。神坛之上,人们很难把鲁迅与美食、美酒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在吃喝这件事上,鲁迅是个地道的行家。  相似文献   

9.
今年1月,日本右翼势力公然在大阪和平纪念馆集会,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这使笔者想起1992年12月5日也是在该纪念馆,日本龙谷大学教授、历史学家木坂顺一郎先生所做的  相似文献   

10.
日本电影《黄昏清兵卫》里有这样的场面:清兵卫奉命捕杀一高手,交锋之前,那高手诉说衷肠,还拿起一个小罐子,打开盖,里面装的是女儿的骨灰,说着竟拿起一块放进嘴里,像吃糖果一样嚼得酥脆,观众看他更像恶人。最后高手把长刀砍到房梁上,人木三分,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通过对中国"草莓一族"和日本"樱桃一族"成因的对比分析,阐明我国青少年教育存在的种种误区及为培养具有健全的体格、人格的新一代公民,在教育上所要进行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如同莎士比亚是英国人心目中的文曲神,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就如同一座不可绕过的山,一个伟大的文化奇观。自上世纪30年代迄今,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多少人为了攀登这座高山,为之皓首穷经,毕其一生。陈漱渝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把自己的学术生命、学术智慧融入到鲁迅的不朽经典中的学术大家。从青春岁月到年逾古稀,30多年的鲁迅研究生涯,陈漱渝已然是名至实归,著作等身,但他简单地总结说:我只是吃了32年的"鲁迅饭"。吃"鲁迅饭",是鲁迅研究界的自我调侃,但这个调侃并不轻松,看看陈漱渝先  相似文献   

13.
李传玺 《江淮文史》2007,(4):148-156
在前面我们说到皖籍状元时,曾概括伍乔、舒雅、邱旭、张孝祥、吴潜是文学家,后两人还是著名词人。伍乔和舒雅在文学上的贡献我们已经介绍,邱旭仅留下了一个简单的名声。据《十国春秋》记载,"邱旭,后主试《德厚载物赋》,擢第一人。"除此之外,一切均无从寻起了。  相似文献   

14.
15.
卞利 《安徽史学》2017,(6):70-76
文章从明朝倭寇之患猖獗、派遣使臣前往日本了解夷情的视角,较为全面系统地对郑舜功的籍贯、生平事迹及其出使日本的相关史实进行考证,并以郑舜功自荐出使日本及其所纂《日本一鉴》为中心,考察其出使日本的航线及其派遣者,同时对郑舜功和蒋洲、陈可愿出使日本的历史功过等问题进行简要的比较与评述。研究认为,郑舜功系明代南直隶徽州府歙县郑村人,其身份和家族乃是历代从事商业经营的徽商,其自荐出使日本是为了了解倭情,而派遣郑舜功出使日本的则为兵部尚书杨博和浙江等处总督杨宜。  相似文献   

16.
陈要勤 《神州民俗》2009,(10):111-112,120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汉语中有关“吃”的词语丰富,本文以饮食中的“吃”一字为切入点,通过“吃”的主体、“吃”的方式和“吃”的过程三个角度,分析日文中有关“吃”的相关语言表达,探讨其语言内蕴涵的文化特性,总结出日本人具有集团主义强,崇拜自然以及强烈的危机意识等国民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蒋丰 《环球人物》2015,(1):78-80
一瓶清酒,一碟小菜,雪景和温泉带走一身疲惫我旅居日本多年,自然少不了泡温泉的。日本从北到南星罗棋布着3000多个温泉,而每年前往这些温泉的人数更是高达1.25亿,几乎相当于日本的总人口数。同样是在温泉,和中国人注重“洗”不同,日本人讲究的是“泡”:前者侧重于  相似文献   

18.
《文史月刊》2013,(5):9-14
日本挑起二战,配吗?为什么它这么不知死活?这是因为,一战后的国际关系对它不利。在华盛顿体系下,最失落的是日本。1902年英、日结成同盟,这对日本的好处是大大的。日本人自己都说,感觉就像佃农的儿子过继给了地主。日本当时的国力还不如大清,能跟横行300年的老牌帝国结盟,日本能不感觉自豪吗?而且,这是英国第一次跟外国结盟,英国向来是不跟任何国家结盟的。  相似文献   

19.
20.
沈淦 《钟山风雨》2014,(3):24-24
正北大教授辜鸿铭(1856—1928)早年游学西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文学、哲学等13个博士学位。归国后,他又埋头研究中华文化,国学造诣极深。1928年4月30日,辜氏病逝其家中。北京报纸在登载其病逝消息时称"辜氏为学好推崇儒家,于西方哲学多所非诣"(康屹轩《民国旧报》第二篇)。确实,这位旷世怪杰虽然政治态度比较保守,可是他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之热爱,却是一致公认的。19世纪末,辜鸿铭在两湖总督张之洞幕下任职,原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来华游历,抵达武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