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域地名、族名问题,历来是中亚史地研究的难点,这主要是历史上民族语言的变迁及不同语言间的对音互译造成的。汉文史籍浩繁,如果能从西域地名、族名的汉译对音研究入手,就能解决西域史地研究中的许多问题。本文论述了西域地名、族名中保留的古汉语读音,如入声音、复辅音及民族语的-r与古汉语-n的对应关系等;指出《大唐西域记》中所记的地名并非译自当地西域的民族语言,而是译自梵语,因而对玄奘所说的“讹也”不可盲从;《元秘史》、《元史》和《四库全书》等书在译名问题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同时,详细论述了古汉语的阳声字(以鼻音m、n、ng收尾的字)和入声字(以p、t、k收尾的字)在西域专用名称中的保留等。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学界关于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中,部分学者依然延续着"冷战"思维范武。这种范式的主要特征是:思维预设上表现为强调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思维理路体现为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角度考量中国"民族主义";在分析中国"民族主义"方法上采取单方面展示的策略。从本质上讲,"冷战"思维范式是西方中心思维范式的极端化,其思维根源是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冷战"思维范式考量当代中国"民族主义"问题给中美公众带来了相互敌视的恶性循环,而"冷战"思维范式中也凸显了美国部分学者双重标准的悖论。  相似文献   

3.
李彦丽 《神州》2012,(18):209-209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如何让数学练习散发出新课程的气息,是新理念下教师们所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求新、求活、求近是数学课堂练习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李茁葳 《区域治理》2022,(5):217-22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机的功能与日俱增,并且逐渐向老年群体渗透.短视频以碎片化、低门槛、话题性强等优势,成为人们日常消遣必不可少的娱乐方式.大众的休闲娱乐方式被以抖音APP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所影响,短视频凭借拍摄快捷且即刻发布的特点获得了各个年龄段使用者的青睐,为老年人记录生活、获取信息、进行社会参与和满足...  相似文献   

5.
谜语在其流传广泛的藏北牧区习惯上称为“丢”或“德布”,而在卫藏地区的农村,则被称作“卡布泽”,可翻译为“口技”、“斗嘴”等,是显示男儿技艺的本领之一。应该说谜语和民歌、谣谚一样是一种民间文学的形式,是由人民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它是人的智力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只是,较之于民歌、谣谚,它更偏重于游戏、趣  相似文献   

6.
红色旅游作为新型旅游形式,可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但目前尚缺乏红色旅游的研究综述.本文利用文献分析软件对2015-2020年831篇红色旅游相关文献进行图谱分析,探讨红色旅游的知识基础、热点问题与趋势,分析国内红色旅游研究进展与趋势,希望为我国红色旅游研究和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吕建昌教授所著的《近现代工业遗产博物馆研究》是一部关于工业遗产与博物馆方面的研究专著,为我国的工业遗产和博物馆建设事业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的框架。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工业考古学的学科分支,工业遗产博物馆也处于草创状态。这本著作的出版十分重要和及时,有助于我们借鉴别国经验,总结这项工作的得失,从理论和方法上对工业遗产及其保护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为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和保护建立了一种可供参照的标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士闪 《民俗研究》2010,(4):264-270
<正>从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歌谣运动算起,中国现代民俗学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在这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民俗学的盛衰沉浮一直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的变迁息息相关。当前,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经济与文化  相似文献   

9.
10.
郭立新 《华夏考古》2000,(2):103-108
考古学与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一样,其总的研究对象都是人类社会。所不同的是,考古学研究的起点是古人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总称...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国共两党曾共同高举反帝旗帜,但由于源自不同的政治理念与思想资源,双方对反帝口号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在合作过程中对于反帝问题也时有摩擦。在一个相同的政治口号之下,国共两党实际上执行着不同的反帝策略。  相似文献   

12.
多维视野中的"革命"--西方"革命学"研究历程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泽壮 《史学月刊》2005,127(4):85-95
20世纪的西方学术在融合和分化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在西方现实需要的强大推动下,兴起了众多交叉学科和研究领域。如“现代化”理论一样,“革命”也是西方学者多角度、多层面地加以探讨的活跃领域之一。西方学者真正以比较客观、公正的态度研究“革命”是自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迄今为止大致经历自然史阶段、一般理论、结构—功能理论和行为主义革命理论等四个阶段。其研究方法和取向各不相同,反映了西方“革命”研究的多维视野。  相似文献   

13.
清未,在贵州学政严修竭力推崇东西洋文明的启蒙下,开启黔人跨出国门,学习法政、科技、教育,探寻国家复兴之路。1902年至1904年,严修两次东游日本,与黔籍留日学生频繁往还交流,又增添了一层深厚的师友之情。黔籍留日学生回国,又多得严修人脉的多方推荐和关照,为贵州乃至全国培养造就了一批民国初年崭露头角、驰骋政坛及文化教育界之俊杰。  相似文献   

14.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前一年内,在尼克松政府的要求和现实的压力下,台湾当局在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上不断让步,但最终还是没能保住其在联合国的席位。在决策过程中,蒋介石表面上不断展示强硬立场,实质上却并非如此。他手下的高级"外交官"们为保住台湾当局在联合国的席位而倾向于妥协,但在威权体制下难于向蒋介石进言。  相似文献   

15.
"两个飞跃"是邓小平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设计的伟大纲领。从对"第一个飞跃"的肯定和支持,到对"第二个飞跃"的探索和展望,邓小平始终坚持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不仅科学地规划了"两个飞跃"渐次实现的现实道路,而且为我们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依据,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一部享誉世界,功贯全球的著作。古籍史料的翻译错误是其白璧微瑕,为使其更加完美,就古籍翻译的三个问题进行商榷。其一,古籍数词的翻译错误;其二,古文献人名的断译错误;其三,古史书的校勘标点错误。  相似文献   

17.
柳春诚 《攀登》2007,26(4):208-209
本文通过对青海文物"日月舞人"、画像砖、"玉兔"棺板彩画与大量史料进行对比和分析,指出它们均属青海古代民族对"月亮"崇拜的实物见证。  相似文献   

18.
陈勇勤 《安徽史学》2007,(1):110-115
中国农民包括小农、大农、雇农三大类.黄宗智的中国小农"三幅面孔"统一体说,事实上是个随意拼凑的"创见".经营式农场主、雇农都不在小农范畴,"三幅面孔"只能和富农、自耕农、佃农相关.经营式农场主和雇农二者所构成的一种生产方式,根本就不能用来反映中国小农经济的内部结构以及受其影响小农经济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状态.中国小农"三幅面孔"统一体说提出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把经营式农场主、富农、自耕农、佃农、雇农都被包含在小农范畴.由于和农业商品化联系最密切的是经营式农场主-雇农生产方式,所以考察农业商品化、世界经济、帝国主义等对中国小农经济的影响,就需要把经营式农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9.
五德终始说与汉代史学的正统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五德终始说,包括土木金火水五行相胜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两个系统.作为一种解释王朝更替和历史变易的学说,五德终始说对于秦汉时期的政治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五德终始说提出的古史系统和内蕴的经世意识与正统观念,则对于以司马迁和班固为代表的汉代史学的历史撰述与史学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汉代史学构建的古史系统所蕴含的正统观念,以及以《汉书》为代表的中国正统史学的出现,与五德终始历史学说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0.
蒋经国留学苏联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泽宇 《史学月刊》2006,45(4):67-71
蒋经国在留学苏联期间,受到苏共和斯大林的重视,被吸收为苏共党员并送入高级军事院校深造,其命运随中国革命形势和中苏关系的变化而动荡起伏,他留苏12载,深入苏联政治和社会生活,历经肃托、农业集体化、肃反等各种运动,目睹苏联的种种弊端,对苏联从向往到怀疑,最终彻底背离。苏联通过蒋经国影响蒋介石,使中苏关系形成有利于苏联态势的期冀最终没有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