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正斌 《风景名胜》2021,(7):0270-0271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其中就包括农村的饮水问题。农村饮水的方式从古一直延续到近代都采用古老的“打井取水”,直到二十世纪初“自来水”才在农村有了大范围的普及。与此同时,在农村的饮水问题中还存在着许多弊端,比如地区水量不平衡水源污染等问题。国家非常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制定了多方面的政策,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旨在让农村能够有一个安全、便捷的饮水体系。2016 年,农村饮水进入了巩固的新阶段,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实施以来,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村饮水安全健康水平,解决了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饮水问题,这对农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安全饮水不仅关乎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关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才能保障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才能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近年来,互助土族自治县水利局党组始终坚持把农村安全饮水工作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等大事,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多方筹措资金,全力加快农村...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藏》2003,(2):77-77
去年,自治区以农牧民增收为中心,加大农牧业结构调整,农牧民增收显,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1570元,比上年增长11.8%。同时,年楚河干流整治一期工程、满拉灌区配套工程已开工建设,并完成32县、1056个工程点的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17万人,220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相似文献   

4.
边保国  冯岩 《沧桑》2012,(2):112-114
河北农村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3年)主要是改革基本经济体制。第二阶段(1984年-1991年)以完善、建立健全双层经营体制和发展乡镇企业为重点,深入推进。第三阶段(1992年-2000年)主要从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改革粮食购销体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引导农村股份合作制健康发展,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和供销体制,农村小城镇建设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5.
正贫困与发展是新中国完成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大挑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从扶贫政策的效果与政策模式来看,新中国的扶贫政策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49—1977年)以保障生存为主,扶贫措施主要体现在土地改革运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第二个阶段(1978—1985年)以扶持、开发贫困地区经济为主,通过出台各项优惠政策促进以"三西"地区为代表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第三个阶  相似文献   

6.
《中国土族》2014,(4):I0001-I0001
近年来,互助土族自治县大力实施人畜饮水安全、渠道维修、灌区节水改造、河道综合治理、水生态保护修复、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汛抗旱等一系列民生水利工程。截至2014年,全县共建成水利工程项目17类、653项,其中:水库41座;涝池50座;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20座;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41座,梯田45万亩;集雨利用工程1项(水窖32398眼),河道堤防工程3项,100公里。万亩灌区10条,民营灌区71条,电灌站87座,机井48座,控制灌溉面积21.37万亩,人畜饮水工程220处,解决了7.1万户、32.5万人、34.3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及不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7.
《百年潮》2017,(9)
正叶松(《百年潮》编辑):武力教授,您长期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一直比较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分配的变化,您能简单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征是什么?武力:简单概括,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随着经济体制的变迁,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变化,即从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下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949—1956),通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前30年是向贫困宣战的30年.新中国反贫困并非只是小规模救济性扶贫,而是制度变革式、生产发展式和全面建设式扶贫减贫.这些宏大的减贫工程,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极端贫困状况,实现了从低人类发展阶段向中下等人类发展阶段的跨越,为摆脱贫困和改善人民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前30年减贫经验为改革开放以来改革扶贫、开发扶贫和新时代精准脱贫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从"集体保障"到"社会保障"--中国农村社会保障1949-2000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4 9年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从“以队为基础的集体保障”到“以家庭为主、国家和集体扶持救助为辅的社会保障”的历史变迁 ,大体可划分为初步建立、进一步巩固完善、异常发展、调整与恢复、改革与创新 5个阶段。但是 ,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 ,农村社会保障仍然存在着水平低、风险大、方式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学术界,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观演变,有"三阶段"说,也有"四阶段"说。如《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1期发表的赵凌云、张连辉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历史互动》(以下简称"赵张文")一文就持"三阶段"说。他们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的演变划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8年间形成和发生作用的发展观为第一代发展观,其特征被概括为经济增长导向型;改革开放以后直至1994年这一阶段为第二代发展观的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纲领。当时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依靠自力更生,通过合作化的方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和服务,发展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保障基本需求。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  相似文献   

12.
<正>新中国成立至今,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大致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初创阶段(1949~1957年),这一时期的工作尚处于探索与酝酿阶段,政策内容多以口号性的方式出现在领导讲话中,且带有浓厚的军事化色彩;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6年),由于这一时期特殊的社会背景,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和曲折性;严重破坏阶段(1967~1977年),该时期涉及成型的农村公共服务政策文件较少,部分政策还带有浓厚的"口号"、  相似文献   

13.
延改红 《风景名胜》2020,(2):0235-0235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的起源。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水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关注,甚至这一问题已经算是人们的一项基本需求。在广大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更进一步来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有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4.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早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重要的历史阶段。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确立及深入贯彻落实,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层面解决了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实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自觉的历史转变。  相似文献   

15.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公平为主阶段(1949~1984年),自新中国成立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大学生就业政策采用的是国家统一管理、统包统分,这一政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及很长一段时期,能够汇集有限的人才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对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起  相似文献   

16.
社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复合稳态/体制系统,了解系统体制的转换过程及其驱动力对防止系统发生不可逆灾变、提高系统恢复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陕西省长武县洪家镇农村社会-生态系统为例,研究了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系统的体制转换过程.结果表明,当地农村社会-生态系统经过近30年的演变,从以种植粮食为主的传统农业体制状态转换为以种植苹果为主的新型农业体制状态,转换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单位面积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收益差和单个劳动力从事不同生计的收益差,然而该体制转换削弱了系统应对外部扰动的恢复力.  相似文献   

17.
黄正林 《近代史研究》2012,(4):77-98,160,161
内容提要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开发西北和建设抗日后方基地的背景下,国民政府在甘肃推行农贷政策,建立了以新式银行、合作社和合作金库为核心的金融网络,形成了“政府一银行一合作社(合作金库)一农户”的农贷模式。甘肃农贷以1941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41年之前以救济农村为主,之后以国民经济建设为主,发放农田水利、农业推广、土地改良、农村副业和畜牧业等贷款,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农贷的发放,使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呈上升趋势,也使抗战时期成为近代以来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最好的一个时期。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5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农村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大体上以1978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此之前的探索实际上并不成功,社队企业的曲折顿挫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工业化的出路问题。直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才真正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新道路。  相似文献   

19.
正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科技政策经历了重建、系统发展、调整和提升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5年),此阶段出台的科技政策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体系的恢复与重建,开启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时代。第二阶段(1986~1994年),科技政策的市场导向明显,引  相似文献   

20.
以乡镇工业为主的农村工业化的蓬勃发展 ,不但促使了农户对劳力分配的调整 ,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存量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而且也影响农户收入的变动。农村工业化对促进中国农业、农村及劳动力过剩等问题的解决有积极作用 ,农村经济发展确可由农村工业化之发展来达成。中国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总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便来源于农村工业化 ,即乡镇企业的发展及相关农业的发展。在目前状态下 ,要推进农村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要通过农村工业化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乡镇企业内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