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福建省莆田县城内兼济桥北岸,有一座保存了宋代建筑风格的"三清殿"。它是玄妙观建筑群中仅存下来的一殿。现在该殿的东厢(今为莆田第一幼儿园)庭院里保存着一块宋徽宗赵佶撰书的《神霄玉清万寿宫碑》,是研究我国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是北宋的第八个皇帝,工书画,好道术,自号"教主道君皇帝"。政和七年(1117年)二月,诏改天下天宁万寿观为神霄玉清万寿宫,亲自撰书《神霄  相似文献   

2.
周中 《羊城今古》2002,(3):60-61
宋代为祀理学开山始祖周敦颐,由官府始建濂溪书院于广州府城春风桥北转运司署旧址。元季毁于火。明英宗正统二年(1436)重建于广州药洲之西奉真观旧址,有演极堂及两外斋舍,额以濂溪书院,屋凡数十楹,内有周元公祠。明天顺八年(1464)时任监察御史涂伯辅修葺书院,建爱莲亭。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时任按察史宇元善疏池中淤泥,  相似文献   

3.
涪陵市在文物普查过程中,在马武区蒲江乡发现一座名为“碑记桥”的宋代古桥。该桥横跨在东流溪上,呈南北走向,为石质单孔,长31.5米,宽5.32米,高7.7米,跨度9.9米,拱高6.6米。桥面用石板铺成,条石砌成的素面桥栏高0.3米,宽0.35米,保存完好,迄今仍在使用。据清道光丙午(1846年)二月初四日立的补修该桥碑文称:“……桥之上有巨石焉上书绍熙甲寅其字迹炳朗可识夫绍熙者宋光宗之改元也甲寅者光宗即位之五年也由宋而元而明迄今六百四十有二年桥虽无恙而两河之夹岸未修乙未夏复为暴水所啮深虑者曰是不可不预为修补爰募金鸠工三越月而桥成……”。由此可以看  相似文献   

4.
同安监,是我国宋代四大钱监之一。位于安庆市(含八县市及三区一场)境内,由于历史原因,其遗址难以寻觅。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其中以“在安庆同安桥说”(见1997年版《安庆市志》“今市西门外同安桥置同安监,铸铜钱。”)和“在怀宁山口镇说”(新闻媒体还作了报道)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正>州桥是北宋东京城御街与大运河汴河段交叉点上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唐代建中年间(780—783年),时称“州桥”,后又称“汴桥”“天汉桥”“御桥”等,明崇祯十五年(1642)被黄河洪水灌城后的泥沙淤埋。截至目前,州桥遗址共完成发掘面积4400平方米,发现不同时期各类遗存117处,种类包括河道、水工设施、桥梁等。汴河故道内河道、堤岸特征明显,地层边界清晰。宋代河道中还发现疑似沉船遗存。元代河道地层中保留有狭河木桩。明代州桥结构基本完整,青石铺筑桥面,砖砌拱券。桥东侧保留宋代石壁,石壁上雕镌有海马、仙鹤、祥云,纹饰通高约3.3米,显露出的石壁最长约23.2米,构成巨幅长卷。  相似文献   

6.
关于“施秉”一名的由来,长期存在着两种说法:一说因县城内南关营的施家冲得名;一说施秉旧县城在胜秉,系取施洞口之“施”,胜秉之“秉”而名。其实二说均不可靠,实属牵强附会。据志书载,施秉和偏桥,历史上原为两个不同的行政区划。施秉的前身,是元至元二年(公元一三三六年)所置的“前(清)江等处军民长官司”,明“正统九年(公元一四四四年),改设施秉县”;偏桥是元至元二十年(公元一二八三年)始建的“偏桥硐蛮夷军民长  相似文献   

7.
蜀中八仙考     
绵阳西山观,古名仙云观,始建年代无考,今存殿宇三重,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建。仙云观附近古迹甚多,扬雄读书处,尚有子云亭、洗墨池。山岩上有隋大业六年(610年),十年(614年),唐武德二年(619年)的道教摩崖造像。有宋代石雕的扬子云真像,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仙云观游记》,玉女泉道教造像等。  相似文献   

8.
宋代并无两个“新州”。王奕《东行斐稿》作于元代,并非宋代。任城被称作“新州”,仅是金朝天德二年(1150年)到元朝至正八年(1348年)间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宋登科记考》《宋代登科总录》二书都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吕蒙正榜进士中列举了“萧仲舒”和“温仲舒”二人,其根据似为明人朱希召的《宋历科状元录》一书。萧仲舒是宋代《春秋》名家萧楚之父,但其时代更晚,绝无可能是太平兴国二年进士。综合宋人的诸多相关记载可知,《宋历科状元录》所说的“萧仲舒”其实就是“温仲舒”,“萧仲舒”实为“温恭肃仲舒”在传抄过程中产生的讹误,太平兴国二年进士中事实上只有“温仲舒”而没有“萧仲舒”。  相似文献   

10.
景云钟的铸造技术及其铭文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云钟”原名“景龙观钟”,后因铸造于唐睿宗景云二年,所以又名“景云钟”。原悬挂在唐长安城的景龙观钟楼上,其观为唐中宗景龙年间(公元707——710年)修建,是唐长安城的主要道观,开元以后其观改名“迎祥观”。“景云钟”是世界名钟之一,它的铸造技术、纹饰、造型、质地等都是非常惊人  相似文献   

11.
文征明诗卷为纸本,纵30.5、横434厘米。卷尾钤篆书白文“文征明印”、朱文“衡山”二方印及朱文“停云”圆印。包首题签:“文衡先生书自制七律十六首,严群珍藏”。十六首七律均为游宴之作。其标题依次为:《春日游石湖楞伽寺》、《初夏虎丘悟石轩燕集分韵得清字》、《九日吴山登高次海峰韵》(二首)、《月夜登惠山》、《袁鲁仲邀游横塘列岫楼,余自胥台没,数年不登此楼矣!》、《是晚过行春桥看月》、《承诸友见和再叠二首》(二首)、《虎丘观雨》、《天池》、  相似文献   

12.
石刻《平江图》是我国现存最精详的宋代城市地图。它在地图学史及城市建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于图碑的年代,清代以来曾有“宁宗(1194—1224年在位)或理宗(1224—1264在位)初年”、“宁宗庆元(1195—1200年)前后”诸说。观在一般都采用近人王謇先生的“绍定三年(1229年)”之说。本文认为:《平江图》上有绍定二年冬郡守李寿朋新作的盘门城楼,而无四年郡守吴渊力主筹建的广惠坊、济民药局及以后新建公署,因此图碑应为南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年)之物。绍定《吴郡志》的主要续订者吴学教授汪泰亨与《平江图》的绘制当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苏轼(1037——1101年)。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洵子。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惠州、儋州。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苏轼的书法艺术造诣很高,和他的文章、诗词一样,代表着宋代的最高水平,被人们誉为宋代四大书家之首。宋代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当推(苏轼)为第一。元代汤垕在《画鉴》里也说:“东坡先生文章翰墨照耀千古”。  相似文献   

14.
南宋《平江图》碑保存在苏州碑刻博物馆即宋代苏州文庙旧址内,它与《天文图》碑、《地理图》碑、《帝王绍运图》碑合称“苏州文庙四大宋碑”,在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称为“苏州文庙内宋代石刻”。《平江图》碑刻于南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是苏州城(当时为平江府治所)的一幅石刻平面图,由郡守李寿朋主持  相似文献   

15.
<正>在莆田元妙观三清殿东厢庭院碑园内,有一方宋绍兴八年(1138)勒石的《祥应庙记》石碑(图一),是研究我国宋代对外交通贸易和地方史等的重要实物史料。该碑为灰砾岩质地,色墨黑。通高140、宽87厘米。碑额隶书,碑文楷书。全碑计34行,满行63字,全文计1876字,除13字磨损无存和16字略损外,余完好无缺,清晰可辨。现将碑文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16.
林钊 《文物》1957,(11)
元妙观在莆田城内的西北方,观外有一条小河流过,河两岸系密集的民居和街道,庙宇建筑被包围在住宅群之中。这一带地势平坦,果树错杂,从远处几乎望不到它的全景。民国以后,观内被机关、报社、学校接连使用,屡有拓大更改,现在是莆田第四中  相似文献   

17.
徐达元 《安徽钱币》2006,(1):41-42,F0008
江苏高邮1985年出土大批宋代铁钱,其中有蕲春监背“春七”小平、折二,同安监背“同七”小平、折二及汉阳监背“汉七”折二庆元通宝。宁宗庆元年号仅有6年(1195~1200年),为何会出现背“七”庆元通宝呢?对此,泉界存在以下几种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18.
我穿行在古老的鸟衣巷,满眼是青砖黛瓦,桃红柳绿。东晋时期地位显赫、钟鸣鼎食的王谢两大家族曾经居住在此巷中。出巷子西口,不远处是建于西晋初年的叠檐重楼式朱雀桥,桥的门楼上立有三尊展翅欲飞的紫铜铸朱雀,名为“朱雀观”。朱雀桥飞跨秦淮河上,桥身长150米,宽20米。由于朱雀桥处于六朝都市生活的中心地带,张其昀先生曾经评价:“其在历史上之地位,殆与英国泰晤士河之伦敦桥相似。”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封建社会史苑中,宋代史学尤其是南宋史学无疑是最为夺目的一支奇葩。史学大师陈寅恪曾对宋代史学评论说:“中国史学莫盛于宋。”(见《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序》,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2页)邓广铭赞扬宋代史学说:“宋代史学的发展所达到的水平,在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也是最高的。”(邓广铭、漆侠:《宋史专题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相似文献   

20.
永泰建县于唐永泰二年(766年)。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为避哲宗泰陵讳改称永福,民国3年(1914年).因与广西省永福县重名,复名永泰。历史上永泰的简称是什么呢?宋代陈渲复在《内巽流外巽流记》中说“永于为文二水.邑界乎山”.由此可知宋代永泰的简称为“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