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省宝应县县城中心和县城城东两工地1995年10月和1996年5月先后发现两处宋代墓群,抢救性地发掘了21座墓葬,共出土漆器、瓷器、金银器、铜器和砚墨类文物二百余件,特别是 M11墓出土的“东山贡墨”和 M2墓出土的“千岁墨金”铭文墨,尤为引人注目。“东山贡墨”,牛舌形,长14.9厘米,宽3.9厘米,厚1厘米,残重40克(图1)。正面阳文楷书“东山贡墨”四字,其字四周饰阳文平行双线方框,背面素纹。此墨似为模铸的松烟墨,从字表面有金的痕迹来看,铭文皆为涂金。“千岁墨金”,牛舌形,长14厘米,宽3厘米,厚0.5厘米,残重20克(图2)。正  相似文献   

2.
墨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明清两代制墨工艺较前代发达,名家辈出,实物流传亦较多。明清制墨中心是歙县、休宁、婺源三县。明清墨又因其作用不同分成七类,即:御墨、贡墨、自制墨、珍玩墨、使用墨、礼品墨、药墨。文章对怎样鉴别明清墨品提出了具体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大发明创造,它既是多种艺术的组合,又具有我国传统美术和医学相结合的独特性。墨的起源与人类书写绘画相关,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已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使用墨或类似墨作用的颜料作为美术装饰。发展至秦汉魏晋时期,墨模的发明、松烟墨的大量流行及“韦诞制墨方”  相似文献   

4.
《文物》1989年第10期,载有《黑龙江阿城巨源金代齐国王墓发掘简报》。报导该墓棺内夫妇头部后方,置一墨书木牌,“呈长方形,顶端近梯形。正面自上而下墨书‘太尉仪同三司事齐国王’10字,背面墨书‘房一坐’3字,均为楷书,苍劲有力。高66.3、宽23、厚1.8厘米。” 这件墨书木牌,应名之谓“房券”。“坐”原是“座”的本字,《韩非子·外储》:“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但墨  相似文献   

5.
1987年7月8日,苍溪县伏公乡龙凤村出土两方唐代官印。其一为“蓬州之印”,7.6厘米见方,厚1.7厘米,柄椭圆,高8厘米,重2.3市斤,阳篆“篷州之印”四字,柄右刻楷书“蓬州之印”四字,柄左刻楷书“大顺元年八月日”、“礼部造”十字,印左侧面刻楷书“大字五十二号”六字;其二为“蓬州儒学记”,长8厘米,宽5厘米,厚1.3厘米,柄椭园,高7厘米,重1.3市斤。阳篆“蓬州儒学记”五字,柄右刻楷书“蓬州儒学记”五字,柄左刻楷书“大顺元年十一月日”、“礼部造”十一字,印左侧面刻楷书“大字三百八十七号”八字。 两印均为青铜铸造,工艺细致,完好无损。  相似文献   

6.
明代流行大锭墨,当时是锭重几两的很普遍,重逾1斤的也很常见。墨锭的形状有圆形、方形、菱形、八角形、长方形及不规则形等,但明代颇尚圆形墨,程君房与方于鲁就造过不少质精形美的饼式墨,它们既是实用品,也有观赏价值。上海博物馆藏有明程君房制五龙墨1锭,圆饼形,径9.2厘米,重166克,为本色墨。正面浮雕一龙,有角,四足,张牙咧眦、昂首扬鬃、蟠曲腾舞,显得威武雄健。龙身与尾间刻阳文楷书"君房墨"3字(图版柒:3)。背面浮雕四条小龙,形状相近,居中一条口  相似文献   

7.
说墨     
雒长安  严敏  江涛 《文博》2006,(4):60-63
墨是中国传统书写绘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笔、墨、纸、砚历来被称作“文房四宝”,为文人士大夫所必备。自远古以来,墨的用材质地、制作方法、质量品种历经变迁和优化,其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日见彰显。  相似文献   

8.
记墨书四种     
《文物》1979,(6)
墨是文房四宝之一,是书画家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历代喜好文物者经常注意的一个项目。研究古墨的主要参考书大致都已汇刻在近代吴昌绶(印臣):《十六家墨说》和陶湘(兰泉):《涉园墨萃》里面,其他如明代程君房的《墨苑》、方于鲁的《墨谱》和《潘膺祉墨评》以及清初曹素功的《曹氏墨林》、汪近圣的《鉴古斋墨薮》等也都不乏单行传本,为好墨者所熟知。  相似文献   

9.
宝丰县文化馆最近在商酒务公社收集到一方金代铜质印。这方铜印出土于1969年冬,是社员李洼斗在关帝庙村西地挖渠时发现并交给了公社党委。最近,由公社党委付书记王在囿同志转交给县文化馆收藏。这方铜印为正方形,每边长6.5厘米、通高5.4厘米,边厚1.5厘米,重675克,印背有长方形印钮,钮上部有“上”字标记。印文为阳刻九叠篆书“都统盈字之印”,印背左侧镌刻楷书“林州行部造”,右侧有“兴定二年七月”等字,印边前部镌刻有印文楷书  相似文献   

10.
墨是所谓"文房四宝"之一,与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有密切关系。本文只就清代程一卿所制的墨和他的继承制墨的有关问题,作一些考证。(一)程一卿即程瑤田墨家制墨题款,有用自己本来名号的,如方密庵(君任)等即是一例;也有另用一名好象作家笔名的,程一卿就是如此。从墨上款识来看,只知有一卿,不知还有瑤田、易田、易畴诸名;而从程氏的著作上看,又只知有瑤田、易田、易畴诸名,不知有一卿。按尺木堂墨品  相似文献   

11.
最近,洛川县博物馆从百益、土基两乡征集到三枚珍贵货币:“永昌通宝”“昭武通宝”和“利用通宝”。“永昌通宝”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1643年)建立大顺国时所铸造的。这枚铜币直径3.6厘米,孔径0.7厘米,廓沿宽0.5厘米,厚0.12厘米,重14克。“永昌通宝”四字楷书,钱背素面。(图一:上左)大顺国传世的钱币有平钱及当五型(或谓当十、或谓当百大钱)两种这枚“永昌通宝”为当五型。  相似文献   

12.
北票市文物管理所征集收藏有几件元代铜权,现择其中6件铜权介绍如下。 1.“中统元年”权。权为实心铸铁。铸造规整,梯形环状钮,球形体,喇叭形底座,其上有四周突起弦纹。权通高9.8,底径4.4厘米,重725克。权身正面刻有楷书阴文“中统元年”四字,背刻“官”字(图一:1)。“中统元年”铭即指1260年,铭文“官”字或可以说明该权为“官”铸,是由官府统一铸制的。  相似文献   

13.
国家图书馆善本部藏有一部清诒晋斋主人成亲王永瑆旧藏焦秉贞手绘绢本《百子团圆》图册。图册绢本,设色,五镶册页装,楸木封面,凡16开,前后各有两开瓷青洒金纸扉页。封面有永瑆隶书题:“百子团圆”4字,下书“诒晋斋珍藏”楷书小字,并钤白文“诒晋斋印”。册页池心纵27.5、横20厘米。每开右为焦氏手绘绢本彩图,左为淡粉洒金笺纸池心以备书写诗文。图册末开尾有墨书小字“焦秉贞恭绘”落款,下钤“焦秉贞印”小印。焦秉贞,清初人,生卒年不详,活动在康雍时期。《清  相似文献   

14.
李晶 《收藏家》2005,(2):59-64
墨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文化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已经知道利用墨色作为美术装饰了。相传魏晋时大书法家韦诞,经常接触以制隃麇墨著称的墨家,最终在总结前代制墨工人的宝贵经验之后,造出超平寻常的好墨,人们多将韦诞视为墨的发明者。我国的制墨业发展到明清两代,出现了诸家角逐,高手辈出的景象。明代时,罗、程、方三家呈鼎足之势:罗小华明嘉靖时歙县人,其墨: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一螺值万钱,时人有“重赀争购”罗墨之说;程君房曾一度成为制墨业中的旗手,邢太朴仅以十六个字就概括了程墨的特色:坚而有光,黝而能润,舐笔有胶,入纸不晕;而方于鲁几乎与程君房同时扬名墨坛,三十岁前所造“九玄三极”墨,就被誉为“前无古人”之佳作。邢  相似文献   

15.
沈鹏 《收藏家》2006,(8):53-54
笔、墨、纸、砚通称“文房四宝”。传统的文人拥有精良的“四宝”是人生乐事。 时下,毛笔书写逐渐在日常生活中隐退.社会上对“文房四宝”的观念也起了变化。练习书法的人以墨汁代墨,当然前者比后者简便。我到过一些书画家的工作室.有墨汁.却没有墨。取消了墨锭,中国书画特有的“墨分五色”的审美趣味肯定会降低。“执笔如壮士,磨墨如病夫”的感髓,还有“非人磨墨,墨磨人”的体悟等等,都大为减退。  相似文献   

16.
1980年10月,新郑县文物保管所从流散文物中拣选到一批古代铜镜,其中有11件宋代题款铜镜,颇有研究价值,现报导如下: 湖州石家造镜4面。一为葵花式素面镜,径11.4、厚0.4厘米,小桥形钮,长1.3,宽0.7,高0.5米,背面左部铸有楷书题款两行14字:“湖州仪风桥石家真正一色青铜镜”(图一)。一为菱花式素面镜,径12.5、厚0.2厘米,小圆形钮,背面右部铸有楷书题款两行14字:“湖州仪凤桥真正  相似文献   

17.
林欢 《收藏家》2014,(5):37-41
<正>自南宋以后,婺源一直是徽墨的主要产地之一。不仅如此,徽墨也是婺源徽商的四大传统经营行当之一。"婺源派"徽墨素以"朴实无文"的平民化特点,以供给普通百姓和小知识分子使用而名扬全国。然而故宫博物院藏有若干婺源詹成圭墨业所制的墨品,皆清宫旧藏,例如"御墨"墨一锭,即是对人们思想中关于徽墨"婺源派"传统观念的一次颠覆。此墨长方形,额间嵌一米珠,下楷书"御墨"二字,中间楷书  相似文献   

18.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清代乾隆时期制作的热河图集锦墨两套,其中一套"水流云在"墨侧面有阳文楷书款"程后邨珍藏",表明其为徽州歙县制墨名家程后邨的作品。这两套墨以康熙五十一年(1712)《御制避暑山庄诗》木刻版画内容为蓝本,对相关景致进行了浓缩,表现了封建帝王的山水观及其为政思想。它样式别致新颖,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和史料价值,也显示了乾隆时代御墨的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9.
赵孟頫《自写小像》,是故宫博物院旧藏赵孟颊早年的一幅重要作品。本幅(图版四)绢本,纵24厘米,横23厘米。画的右上角有自书款“大德己亥子昂自写小像”小楷书两行;左上角有“赵氏子昂”朱文印  相似文献   

20.
“光绪通宝”背满文宝晋大钱一枚,重24.2克,径4.8厘米,厚0.2厘米;面文“光绪通宝”汉文楷书直读,背满文左右“宝晋”,红铜,制作精绝,经研究此钱制造乃先以细质木材雕制一套钱模,面文和背文各一,再用电镀法以电解铜制成钱面及钱背两片,经过胶合,中间实铅,而成此品。此钱面背木质纤维毕具,刀痕宛然;文字底部尚存有黑色光亮之石墨,可以证实。此钱传世极少,为藏泉家所珍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