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教与印度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五世纪印度社会出现了封建采邑,许多自由农民变成依附农民,手工业者也处于依附地位。种姓制度在封建社会有了新的发展,而更加复杂和顽固。印度社会矛盾也十分激烈。“在公元六世纪时,印度的封建制度终于形成了,佛教和婆罗门教融合以后形成的印度教,在当时的印度社会占了上风,佛教中的密宗因与印度教比较接近而有了一些增长。但总的来说佛教在印度的势力从六世纪以后是在下降的。”正是在这个历史时期,出现和发展了印度教。印度教承袭了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及其教义;印度教又吸  相似文献   

2.
印度环境史研究是在回应环境主义运动的现实需要和历史研究探索展示庶民的细小声音的进程中诞生的。印度环境史研究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二是就殖民主义是印度环境史上的生态分水岭展开激烈争论,在一定程度上辨析了历史连续性和断裂性的关系;三是分析了帝国扩张性的意识形态如何被殖民者利用的历程。显然,与美国环境史注重荒野和欧洲环境史研究注重工业污染不同,印度环境史注重研究殖民主义的复杂影响,带有强烈的生态民族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3.
印度印穆教派冲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高翔 《世界历史》2008,(4):131-138
印穆教派冲突是中外印度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市民交往方式、政治操弄或工具论、议会民主制度的悖论、社会心理的精神分析、媒体的教派主义倾向,是目前国外印穆教派冲突研究的几个主要理论视角;国内学者的研究大致可分为教派问题的历史分期、冲突的原因、印度教民族主义、印度世俗主义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从二十世纪初开始,陆续在福建泉州发现了二百多方元代印度教石刻。这些石刻作为我国在本土惟一发现的印度教寺遗存,拥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是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印交流最直接和特别的例证之一。石刻图案取材印度古老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的故事,以大神毗湿奴与湿婆及他们的各种化身为故事蓝本,有着浓厚的印度风味,但仍融合了一些中国元素。更为重要的是,石刻创作者在以印度教题材为蓝本的雕凿过程中,受到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融入了中国美学观,不仅使石刻别具风情,而且有助于推断石刻创作者的背景。  相似文献   

5.
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度进行有效的司法管理,殖民当局决定组织东方学家和婆罗门梵学家收集和翻译梵文法律典籍,编纂一部所谓的印度教法典。1772—1864年,经过孟加拉首任总督沃伦·黑斯廷斯、东方学家纳撒尼尔·哈尔海德、威廉·琼斯和亨利·科尔布鲁克等人的长期努力,英国殖民当局最终编纂出他们想象中的“文本化的”“权威的”、但同时也是“盎格鲁化”的印度教法典。盎格鲁-印度教法的编译不仅为殖民地时期的印度创造出现代成文法典,而且形塑了现代人的印度教概念和对印度传统社会的想象。  相似文献   

6.
甘地的印度自治思想及其国家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地的政治思想集中表现在他的“印度自治”(Hind Swaroj)思想上,而在“印度自治”思想中,他的独特的国家观尤其值得注意。我在《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史》中提到,甘地的“印度自治首先是民族独立。为达到这个目标,以1919年为界,分为基本合作与基本不合作两个阶段,又包括在英帝国范围内的自治领地位和以后完全独立的要求。印度自治更深层次的涵义是印度独立后建立什么样国家的问题,也就是甘地的无政府主义类型的国家观。”但是,在这本书中,没有对这一观点进一步展开分析。在本文中;我将以事实和资料为基础,较为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印度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其发展历史悠久,不仅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它促使了印度南亚外交政策的转变,在当今全球危机中表现出伦理关怀,也成为印巴冲突中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一九四七年以前,印度是直接受英國統治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和國際形勢的變化,英帝不得不改變統治方式,於一九四七年七月頒佈了‘蒙巴頓方案’,將印度分割為兩個国家——印度聯邦和巴基斯坦。這樣一來,一個完整的印度,就被人為地割裂成兩個互相敵對的印度教和囘教國家了。表面看來,印巴分治是教派衝突的產物,其實完全不是這樣,历史告訴我們,不同宗教信仰的民族共處一国,並没有天然的不可避免的矛盾和衝突,那些矛盾和衝突是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條件下產生的。印度在英國統治以前,雖有土邦间的战争,但敵對雙方的統治者也許是印度教徒或是  相似文献   

9.
宋丽萍 《世界历史》2005,(6):106-112
印度历史教科书问题与印度社会思潮的变化关系密切。独立初期,世俗主义思潮占据主导地位,相应地印度的历史教科书也是以世俗主义史学为主。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随着政治机会主义的增加和世俗政治价值观念的淡化,教派主义政治和社会思潮迅速发展,教派主义史学也影响到教育领域,力图改变世俗史学在历史教科书中的主导地位。1998年,印度人民党联合政府上台后,为了贯彻其教派民族主义的教育政策,于2001年提出修改已经使用了30多年的历史教科书,因世俗主义史学家极力抗议而未果。  相似文献   

10.
印度教自古以来是印度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也是近代以来印度社会变化的主要动力。印度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信众达8亿多,主要生活在印度,占印度人口的82%以上。印度教维护种姓制度的合法性和神圣性,公开主张人之间的不平等性,这种不平等建立在“纯洁”与“污渎”的观念上,“纯洁者”为高种姓,“污渎者”为不可接触者,在高种姓与不可接触者之间,排列着数不清的中间种姓;为了使各种姓严格遵守本种姓的行为规范,印度教律法把“达摩”(dharma)即种姓行为规范的履行规定为每个种姓最高的人生和宗教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大壶节(Kumbh Mela)印度教徒的传统节日,据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名称源自印度古老的神话传说,相传印度教神明和群魔为争夺一个壶而大打出手,原因是壶里装有长生不老药,结果不慎把壶打翻,4滴长生不老药分别落到印度的阿拉哈巴德、赫尔德瓦尔、乌疆和纳锡四地.因此,大壶节只会在这4个城市举行.  相似文献   

12.
<正>维希努·西瑞德哈·瓦坎卡(Vishnu Shridhar Wakankar)博士是印度最杰出的考古学家之一。他在1987年出版的一本著作中提到了龟,“虽然龟的图画不如鱼出现得那么频繁,但它们在赖加德县加贾玛(Gajamar)已经被发现。在印度教的一个分支—毗湿奴教中,毗湿奴有12个化身,其中之一是乌龟。除此之外,龟在部落的其他宗教体系中并没有如此重要”。  相似文献   

13.
宗教对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姓制度是世界文明史上一种具有奇特性的等级制度,覆盖和渗透了印度社会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它虽产生于古代印度,但至今仍留存于印度社会,贯穿于印度人类生活的始终,成为印度社会发展的重要特点。本文试图从宗教(尤其印度教)对种姓制的影响来探寻种姓制长期留存的原因。(一)宗教神话使种姓制的起源具有神圣性关于种性制的起源,学术界观点很多。如有“瓦尔那”论、职业论、种族论、宗教论、雅利安人家庭制度论、土著文化论等。作为一个历史现象,种性制的产生自然有其特定的社会条件。但印度最古…  相似文献   

14.
刘以林 《旅游》2007,(3):12-13
印度沉默无声.印度独自生长,印度在人类远方.印度是大地醒着的力量。人在印度。能看见印度一生只走印度的道路。印度的文明放着印度的光芒。  相似文献   

15.
印度商机     
杨昌作  王坚 《世界》2005,(7):59-61
正在打开的封闭市场印度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做生意的地方之一。对于印度的投资环境,曾经有一个说法叫做“外资怕入‘印度门’”。“印度门”是孟买著名的标志性建筑,是印度长达200年的殖民统治的见证。一直以来,“印度门”对外来投资者都紧闭着,当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国家也逐渐强盛时,1991年,印度才有所触动,打开“印度门”,开始第一阶段的经济改革。但是当投资者们满怀欣喜地穿过这道大门,踏上这片广袤的土地时,发现这道门通向的是一条充满坎坷的路。印度人几千年漫长历史形成的传统思维方式和办事作风,已经织就了一张无形  相似文献   

16.
九生 《文史天地》2008,(4):59-64
在印度国大党主席索尼亚·甘地拒绝出任总理之后,2004年5月19日,曼莫汉·辛格被印度总统卡拉姆任命为政府总理,成为印度历史上首位锡克族人总理。  相似文献   

17.
甘地锐:“如果有人请我给印度教下一种定义,我就会简单明了地说:通过非暴力的手段以追求真理。……印度教是一种真理的宗教。真理就是神”。①他还详尽地多次阐述了非暴力就是真理,真理即非暴力的观点。 由于甘地如此热衷于“非暴力”,视非暴力为印度教精神;而且印度又是个宗教国家,独立前86%以上的人信奉印度教,所以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往往认为甘地的“非暴力”和“非暴力主义”  相似文献   

18.
十五世纪,随着印度城市中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在印度教内产生了一些其教义反映着市民阶层对封建制度抗议的教派,这些教派,统称“虔信派”。十六世纪传布于旁遮普的锡克教,就是虔信派的一个支派。锡克教的创始人是那那克(1469—1538年)。他出身于刹帝利种性的一个小商人家庭,早年曾在拉合尔经商,做粮食买卖;后供职于旁遮普总督衙门,管理粮仓。在这  相似文献   

19.
见识印度     
我得承认,我是带着偏见来印度的。这也不能怪我,了不起的作家奈保尔在他的“印度三部曲”里没说印度一句好话。看了他的书,我觉得印度就是一个放大了的中国,而且放大的全是缺点,更拥挤更混乱也更贫穷。八个多小时的飞行,一出钦奈机场的大门,湿热的喧嚣扑面而来,让我感觉像是回到了南方滨海的故  相似文献   

20.
张华 《文物世界》2008,(4):51-54
2006年4月下旬,应印度考古局之邀,我与同仁有十日赴印度之行,以虔诚的心愿参观考察了印度石窟、桑奇大塔以及博物馆等。印度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文化,石窟塔寺众多,我们一行主要考察了阿旃陀石窟、奥兰伽巴德石窟、埃洛拉石窟和桑奇大塔等,这些石窟和桑奇大塔展露出古代印度文化的光辉,在世界美术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