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进宝谨案:2011年12月10日是日本著名唐史学家、敦煌学家池田温先生的八十寿辰。为此,池田先生的部分同事、学生,即土肥义和(国学院大学名誉教授)、窿添庆文(立正大学教授)、小口彦太(早稻田大学教授)、金子修一(国学院大学教授)、任大熙(韩国庆北大学教育科教授)、坂上康俊(九州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大津透(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授)于2011年4月27日在东方学会会议室就“池田温先生的学问与人生”进行了学术座谈。窿添庆文教授主持了座谈会,池田先生本人也参加了座谈。  相似文献   

2.
治学修身改革社会——略论“吕思勉的文化遗产”*张耕华吕思勉先生,字诚之,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生于1884年2月27日(甲申二月初一),逝世于1957年10月9月(农历八月十六日)。先生毕生从事于文史研究和教育工作,著述总计达八百余万字,对于中国史...  相似文献   

3.
葛金根 《收藏家》2013,(11):35-43
书信作为交流的主要媒介,在旧时交游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探讨学问、传递信息等最普遍的方式。寐叟哲嗣慈护先生捐赠给嘉兴博物馆的沈曾植遗物中,不少为友朋致沈曾植的信札。沈曾植(1850—1922年),字子培,号乙盦,晚号寐叟,别号甚多,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历官刑部主事、江西按察使、安徽提学使、署布政使、护理巡抚。宣统二年(1910年)乞休归里。辛亥革命后,以遗老隐栖上海。其学问精博,识见雄伟,为世所共仰。  相似文献   

4.
殷虚甲骨文为世人所知的第四年,即本世纪初的1902年,亦即清朝光绪二十八年,正月二十七日,一位杰出的古文字学家未及见到甲骨文便在江南因病辞世。他便是罗振玉和王国维极力推崇的“吴中丞”吴大澄。吴氏病逝之第二日,另一位杰出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即降生于岭南,他就是深得王国维赞许的罗振玉的及门弟子,我的老师商承祚先生。 商先生字锡永,号契斋,是广东番(pan)禺人。他降生的家庭,与江南吴氏一样,也是数代书香之家。父衍鎏,字藻亭,为清朝最后一科(甲辰科,1904年)的探花,长于诗书画,有《商衍鎏诗书画集》、《清代科学考试述略》、《大平天国考  相似文献   

5.
李帆 《文献》2001,(1):283-287
刘师培(字申叔、号左(盦),1884~1919)去世后,遗作散于四方,好友南桂馨1934年起出资搜集整理,直至1938年才全部刊行,题为<刘申叔先生遗书>.  相似文献   

6.
李楚君 《收藏家》2023,(10):38-43
吴长瑛藏阮元书札一通,影印于《四明吴省盦藏清代名人手札甲集》,收信人和时间均不详。笔者通过文献梳理,考定收信人为王昶,书信写于嘉庆二年(1797),并对书札内容进行深入考证。  相似文献   

7.
李济深先生二三事周泽棣"铁军之母"民国14年(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统一部队编制,一律称为"国民革命军"。先后编成8个军。原粤军第一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李济深先生升任军长,副军长陈可钰。下辖陈铭枢(第10师)、陈济棠(第1...  相似文献   

8.
释■     
周原甲骨文中有限(*11‘73)乙卯院(Hll。127)己西峡’*n。。’s’。。r#(”““”)陈全方将其释为陈(堕严,徐锡台先生将其隶定为“③”②或“琢”@;庞怀靖、巨万仓二位先生将其隶定为“啄”,以为即“卜”字,并进一步论证:“上列三卜日期,己酉,乃三月戊申‘太保朝至洛卜宅’之次日;乙卯,即周公‘朝至于洛师’占卜洛邑之当日;乙丑,则乙卯后十日也。”o王宇信先生没有解释,只是引用了陈文的隶定和庞文的解释⑤。李学勤先生隶定为博,读为“隧”,猜测是记灼兆日期的署辞o。对上述字的隶定与解释,笔者不能完全苟同,在…  相似文献   

9.
郑家相集泉小记黄成(一)郑家相先生,字葭湘,号玉泉真隐,别号梁范馆主,浙江勤县人,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公元1890年1月8日)生。少年时,家相先生继承父志,喜集古书法帖,专攻碑版之学。民国初,家有善本万卷,珍拓千种,已为甬地藏书大家,对于古钱,只...  相似文献   

10.
2005年4月9日至11日,受王铭铭教授之邀,三位来自云南、四川地区的民族文化研究者在北京大学开办了讲座。讲座在北大英杰中心第三会议室举行,讲座人张锡禄先生(云南大理学院)、曾维益先生(四川平武县方志办)、马尔子先生(四川西昌民族研究所)就西南地区民族文化研究的个人经验展开讨论。讲座由王建民(中央民族大学)、刘铁梁(北京师范大学)、潘蛟(中央民族大学)、朱晓阳(北京大学)评议,讨论由王铭铭、翁乃群主持,听众主要由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校的博硕士研究生组成。本讲座录由曾穷石(四川大学)、岳坤(南京大学)、鲍文妍(北京大学)整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全文由《东汉<三老讳字忌日记>早期拓本》与《朱翼盦旧藏珂罗版<洛神赋十三行>册》两则藏品整理札记组成。《三老讳字忌日记》,又名《三老碑》,今藏杭州西泠印社,是现存最早的东汉石刻之一。关于三老碑的出土时间,目前通行的说法是在清咸丰二年。笔者通过对浙江省博物馆藏道光年间六舟拓本的考辨,认为旧说有误,馆藏本应是目前所见存世最早的拓本。民国珂罗版《洛神赋十三行》册,系著名碑帖收藏家朱翼盦先生旧藏,后有朱家济先生的长跋,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何时听到普法开战之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国藩何时听到普法开战之讯朱东安天津教案发生于同治九年五月二十三日(公元1870年6月21日),时隔22日,即六月二十一日(7月19日)普法战争爆发。也正是在这一天,法国公使罗淑亚照会直隶总督曾国藩,提出“三员论抵”之说,即杀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  相似文献   

13.
中华书局编辑出版之王仲革先生点校(宋书),博采广收,为迄今所见之精本。余教学余暇,课读颇勤,亦一乐也。今就其中标点之有疑问者,摘录二十余则,以为一篇。就中倘有一言可采,则笔者幸甚。一、《卷十六峡L志三》(魏)明帝太和三年六月,又追尊高祖大长秋日高皇,夫人吴氏日高皇后,并在邯届庙所词。则文帝之高祖处士、曾祖高皇、祖太皇帝共一庙。(443页)(I按:“并在那庙庙所词”,于文义窒碍不顺。考之(三国志·魏武帝纪),汉献帝建安十八年以河北十那封曹操为魏公,乃建宗庙于螂。以上文义,即谓明帝太和三年六月时虽新追尊…  相似文献   

14.
去年本刊第4期“千字文”一栏曾经发表扬钊先生《“风马牛”新解》,后经任穷达(金友博)先生指正,杨文有误抄任文《“风马牛”别解》之嫌(任文“曾以自刊之一九九六年六月二十九日第8期《研考》赠阅问世”)。现根据任穷达先生要求,照登《〈“风马牛”新解〉复原》一文,以示儆戒。  相似文献   

15.
《孙常叙古文字学论集》一书,在东北师范大学学术出版基金资助下,已于1998年7月由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它又一次证明了东北师范大学长期重视学术研究,重视老一代学者的学术成果,同时也是东北师大出版社对学术研究的一大贡献。孙常叙,又名孙晓野,1908年12月26日生于吉林市,1994年1月23日因病故于长春。先生自幼喜书画,善金石文字,小学时代即自习《说文解字》。先生于吉林第一师范学校就学期间,曾从师高亨(晋升)先生,习古文字学及先秦诸子。三十年代初,以所撰文稿拜识罗振玉(雪堂)先生,而后因问学数次往返于吉长之间,得罗先…  相似文献   

16.
一《纪游》这本书已于1984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黄纪莲标点注释。书名《纪游》,类似游记,而于谟河金矿的建置始末,记述独详,可当黑龙江地方史读,而作者是吉林人,如按金静盦先生《辽海丛书》收书之例,吉黑两者皆应兼收,不知《长白丛书》何以遗漏,是不是因黑省已抢先印出的缘故。薛衔天的前言很好,我不再重复,现只着重谈一点,就是李金镛其人。  相似文献   

17.
刘敬坤 《江淮文史》2009,(2):100-106
李何林先生是安徽霍邱县城内人,1904年1月生。李先生之父本初先生,与家祖为世交。家父与本初先生亦颇有交往,但家父与李何林先生不曾有交往。每年我家秋天要“完银子”(即到县城交农业税)时,家祖即备好银钱,一人前往县城,寓李本初先生家中。本初先生与霍邱西乡刘氏族人均有来往,可以算作是西乡刘氏家族在霍邱县城的代言人。他在县府结交有朋友,刘氏族人有事找到他,他都乐意帮忙。  相似文献   

18.
《南方人物周刊》2010,(12):51-51
2010年3月30日,佳能DV春季产品暨佳能DV乐园发布会于广州隆重举行。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吉冈达生先生宣布,2010年佳能DV市场策略将延续“明智之选”口号,为消费者提供最新“小而轻、大容量、持久拍”的高画质闪存DV。佳能DV形象代言人吴彦祖先生与国际著名导演姜文先生携手出席活动。  相似文献   

19.
李钧 《炎黄春秋》2008,(7):58-62
2008年4月29日凌晨,柏杨(1920—2008)先生病逝。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这是他在封笔之作《柏杨曰》序中的两句诗,可作为他一生的写照。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说:“香港过去的繁荣,主要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香港人干出来的。”在香港的历史上,确实有过许多杰出人物,对香港的繁荣和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他们的事迹,深刻地证明了邓小平同志的话:香港同胞具有卓越的智慧和才能。何启即其一例。第一个合格的华人医生何启(1859-1914)字迪之,号沃生,出生于1859年3月对日,是清末民初广东南海县籍旅港人士,年幼即勤奋好学,考入香港官办的中央书院(1894年改名为皇六书院,1885年孙中山先生曾就读该校)。1871年9月赴英国留学,1875年预科毕业,考入鸭巴甸大学(AbelneellUnirers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