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5年印巴战争不仅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矛盾和冲突发展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这还是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后大国关系在南亚地区变化的直接结果。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之后,美国决策者把遏制中国作为其南亚地区政策的核心,同时以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作为实现其南亚政策目标的主要手段。但是,美国的政策中存在着援助印度对抗中国与同时发展同巴基斯坦的同盟关系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美国对1965年印巴战争的反应和政策,就是以不介入及以停止援助作为迫使印巴接受停火的压力,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巴基斯坦发展同中国关系的惩罚。美国的政策实际上丧失了对印巴两国施加影响的渠道,这不仅使得苏联在调停印巴关系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而且也导致苏联在1965年印巴战争后大力援助印度并发展同巴基斯坦的关系以及巴基斯坦发展和密切同苏联及中国的关系,美国在南亚地区的影响迅速减退。美国对1965年印巴战争的反应和政策表明,以对外援助作为实现美国在第三世界的战略目标的主要手段,其作用和影响力是极其有限的。  相似文献   

2.
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冲突的爆发,美苏冷战不断向亚洲扩展,印度的中立主义政策及其实践,这些力量相互作用,对美国的南亚英联邦战略政策形成越来越大的挑战。在将印巴两国都纳入西方集团因印度反对而未成之后,对印巴两国外交底线更清楚的认识、东亚形势的巨变、中东防御的需要等,使美国把希望寄托在巴基斯坦身上,杜鲁门政府准备积极介入南亚,但主要是国内的因素,美巴同盟关系最终还是由共和党政府完成。美巴结盟标志着美国在南亚次大陆实行的英联邦战略政策的结束和积极介入的平衡政策的开始,但它并不意味着美国对印巴两国有所取舍。美国希望借此达到既遏制苏联集团又遏制印度建立中立主义集团和推行地区霸权主义的目标,但也为它以后的南亚政策实践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3.
印度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其发展历史悠久,不仅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它促使了印度南亚外交政策的转变,在当今全球危机中表现出伦理关怀,也成为印巴冲突中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各种政治力量为谋求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分化、组合,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伴随着国际政治斗争的开展,民族和宗教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突出。近年来,中东的巴以战争、俄罗斯的车臣战争等无一不与当地的民族、宗教矛盾相联系。在南亚次大陆,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冲突更是如此。本文拟从民族与宗教的层面对印巴冲突进行粗浅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论文回顾了2009年莫斯科"6·29"俄方关闭切尔基佐夫市场事件的始末,对由此引发的中俄两国民间经济、民事冲突的心理根源进行了剖析。认为2009年莫斯科切尔基佐夫批发市场的关闭,是近些年在俄罗斯频繁发生的华商经济冲突的最高潮。在中俄两国政治关系如火如荼发展、经济联系愈见紧密的同时,发生上述事件有其内在的文化、心理根源,两国差异性的民族心理与民族性格是一系列相关事件发生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6.
张威 《安徽史学》2015,(6):118-127
1971年印巴危机是冷战时代一次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地区危机。危机期间,因受东巴内战与印巴冲突的双重影响,大量东巴居民逃往印度,沦为难民。东巴难民持续涌入印度不仅是东巴危机转变为印巴危机的主要诱因,同时也是导致南亚持续紧张、敌对氛围难以消解的重要根源。为妥善解决难民问题,美国积极谋划,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意图妥善解决难民问题,化解危机。但是美国采取的积极措施并未减缓危机冲突的不断升级。在处理难民问题的过程中,美巴政策协调趋于一致,而印度与美巴在难民问题上的政策倾向却渐行渐远。归根究底,是否应该在难民问题上附加最终促成东巴独立的政治条件是美巴与印度的根本分歧所在。而这一根本分歧的悬而未决最终成为引爆第三次印巴战争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7.
1971年印巴危机是冷战时代一次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地区危机,整个危机的持续时间长达10个月之久。面对东巴危局,英迪拉·甘地政府积极应对,结合危机发展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敏锐把握,适时调整政策,推进自身利益的实现,并最终在印巴军事冲突热度不断攀升的氛围中以战争形式帮助孟加拉国独立,有力地打击了巴基斯坦,确立其在次大陆主导国的地位。本文以英迪拉·甘地政府决策过程为分析重点,通过危机发展3个阶段当中政策决策的具体表现,透析印度国内各政治力量在国家制定重大危机决策过程中的互动进程及其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对英国殖民者的不懈斗争,1947年8月14日到15日,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继宣告独立。对于这来之不易的独立,印巴两国从一开始并没有好好珍惜,而是为了抢夺各个领邦,借机进行民族清洗的大动荡和大仇杀。  相似文献   

9.
文化学的理论研究表明:一种自我封闭的文化不可能保持其活力,只有通过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才能获得继续发展的动力。从历史上看,文化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宗教传播是其中的重要形式。一种宗教传入异质的文化社会中,双方能否进行实质性的交流,外来宗教能否完成其本土化,所取决的因素相当复杂,这些因素包括外来宗教自身因素,外来宗教与本土社会关系因素,也有外来宗教传播过程中方法论因素等等。代表着印度古代文明和精神价值之一的佛教在两汉交替之际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碰撞、冲突、融合中,逐步转型…  相似文献   

10.
陈婷 《风景名胜》2011,(9):102-111
属于北欧和东欧地理范畴的波罗的海三国,在大多数人眼中是神秘的,既与欧洲有着宗教文化方面的渊源,也留下了不少前苏联的烙印,三国首都塔林、维尔纽斯和里加更当选为世界文化遗产,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塔林还是2011年的"欧洲文化首都"。  相似文献   

11.
美国对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的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琛 《史学月刊》2002,6(1):89-97,120
美国对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反应与它的南亚政策息息相关。从印巴分治直到中美和解前夕,美国的南亚政策始终有服务于全球冷战的两个目标:力促印巴和解以防止共产主义集团乘机介入;以一切可能的手段使印度放弃中立政策并加入到西方集团。中印边界冲突在美国政府的南亚政策渐入困境时发生,给了美国决策者以莫大的期望,他们企图以其所谓的天赐良机达至以上主要针对中国的冷战目标。然而,中国正确政策及出神入化的实践大大强化了美国在南亚地区既有的结构性困境,使肯尼迪政府利用中印冲突的图谋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2.
张悦林 《神州》2012,(33):25-25
1.文化的正负迁移对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影响 因为一些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和韩国在许多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中韩两国作为两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各个方面必定有着许多的不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掌握这些“同”与“不同“,避免因为文化差异引起一些文化的冲突。  相似文献   

13.
梁占军 《史学理论研究》2012,(4):76-84,159,16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学界对于国际冲突的研究逐步突破了以往只关注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局限,越来越重视对文化因素的考察。本文力图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对进行国际冲突研究所应具有的文化视野进行阐释,指出注重剖析国际冲突中文化因素的角色和作用、揭示文化视角下国际冲突在多元文化互动中的作用和影响、了解文化在国际冲突研究的理论建构中的运用和意义等构成了研究者必须体察的三项要素。本文还指出在分析国际冲突的过程中,文化分析只是对政治、经济、军事等分析角度的一种补充,绝不能因此忽视或否定其他因素的作用;冷战后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强力输出对不少非西方国家的内部稳定构成了威胁,帝国主义的文化扩张已经成为当代国际冲突的主要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4.
论近代中俄哈萨克族宗教发展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荣 《新疆地方志》2006,1(2):60-64
19世纪末,哈萨克成为地跨中俄两国的跨境民族后,由于地域管辖权的不同,宗教受到各自不同文化范畴的影响,出现了新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5.
1947年印巴分治是印度历史上一件大事。如何看待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谁应对此承担责任?分治是帝国主义殖民政策的产物,还是印度历史发展的自然归宿?蒙巴顿的使命何在?真纳起了什么作用?国大党为何最终同意分治?所有这些问题,在英国和南亚次大陆国家的历史学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意见分歧,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仅就上述有关问题,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引用相关的古代地方文献的同时,参考当今研究成果从而比较系统的探讨当时在新疆境内存在的两大毗邻古国——喀喇汗王朝和于阗国之间所发生的,影响很深,规模极大的宗教冲突的开始时间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关于国际冲突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一直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点之一.冷战结束后,文化因素在国际冲突中的作用和影响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1993年美国学者亨廷顿在美国《外交》季刊发表的《文明的冲突?》一文,揭开了国际冲突研究中的文化热.1996年美国学者麦克·摩查在《华盛顿季刊》发表的《文化与国际关系》一文则对90年代以来学术界有关文化与国际关系的五种分析模式进行了总结.1997年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问世,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关系研究中对文化因素探讨的深入展开.进入21世纪,国际学术界对于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冲突、国际冲突中的文化因素、文化因素在国际冲突中的作用和影响等专题的研究不断拓展,甚至一些传统的国际关系史课题也开始从文化的视角被重新审视,相关的研究机构、网站、学术研讨会等也日益增多.时至今日,文化与国际冲突的关系已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热点,新一轮国际冲突研究中的文化热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8.
凤凰网的一项民调显示,近九成网友认为中国应对日本提供援助。中日两国文化相连,不论两国有何历史冲突,都应该出手相助  相似文献   

19.
《魏书》本纪中所见印巴次大陆诸国考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末以来,中国和印巴次大陆之间的来往极为频繁。僧侣、使节、商人交错道路,项背相望。这种情况为前此所未有,而北魏迁洛以后,尔朱荣入洛以前,尤为突出。杨衒之《洛阳伽兰记》所记,久已脍炙人口。及魏末丧乱,东魏和西魏长期纷争,继之以北齐、北周的对峙,典籍失坠,旧事渐湮,到魏收编纂《魏书》之际,不少重要史实已不能详,而今本《魏书·西域传》实从《北史》过录,又非。魏收之旧。及反复核对其内容,重复者一国数传,而缺漏者尤多。于是当年盛极一时的友好往来,几于湮灭不彰,这不能不使历史工作者引为憾事。幸而《魏书》本纪中还保一些国名,包括中、西亚  相似文献   

20.
李晓梅 《丝绸之路》2012,(18):77-78
伴随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文化实力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2012年,甘肃省提出把兰州打造成"中国西部戏曲之都"的构想。永靖县古称"西羌之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和唐蕃古道的要冲。永靖傩文化特征明显,研究价值较高,积淀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文化和民间艺术,具有明显的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多样性和互动性特征。其中的傩戏古拙质朴,剧目众多,戏剧因素明显,观赏性极强,可以作为一种文化品牌进行挖掘整理和创意开发。永靖距离兰州仅44公里,优越的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资源使"兰—永"文化旅游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