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帕提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指不同。阿黑美尼德时期的帕提亚人是希腊人对波斯帝国境内帕提亚地区早期居民的称呼,而通常意义上的帕提亚人是古典作家对阿尔萨息王朝缔造者的统称,即文章所论述的帕提亚人。文献材料告诉我们,帕提亚人是斯基泰人的一支。考古材料不仅证实了文献关于帕提亚人源出于斯基泰的记载,而且细致地反映了帕提亚人所具有的斯基泰草原文化的内涵。从帕提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说,正是帕提亚人生活和习俗具有的斯基泰游牧文化特征奠定了帕提亚帝国成就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帕提亚人是古典作家对阿尔萨息斯王朝缔造者的统称。就文化渊源而言,他们是源出于斯基泰草原的游牧者。帕提亚人入侵希腊化世界的塞琉古王国并创建政权,以此为标志开始了其希腊化进程。他们的希腊化表现在对希腊化钱币、希腊语、希腊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的接受,以及与希腊人联姻和争取与帝国内部希腊人保持友好关系等方面。帕提亚人的希腊化不仅有客观的历史背景层面的原因,同时也出于统治者对自身政治利益和文化审美等的主观考量。与当时其他希腊化国家不同,帕提亚人的希腊化存在着明显的不稳定性、不平衡性以及上层化和表象化等特点。理解帕提亚人自身的文化属性,是考察其希腊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知道丝绸之路古国帕提亚王朝(我国史称安息国)的人可能不少,但知道印度——帕提亚王国的人大概不多,至于说塞斯坦(Sakasta)王国和图兰(Turan)王国恐怕知道的人就更少了。本拟对塞斯坦和图兰两王国及其钱币作一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4.
罗马皇帝哈德良在登基之初,即放弃了图拉真时期征服的东方领土,并下令从这些地区撤离。诚然,帝国战略的调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但是运输补给因素对帝国战略的影响,似乎并未得到足够重视。纵观罗马历史,军事补给系统是罗马帝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帝国政府执行对外扩张政策的生命线。在帕提亚战争中,用于大规模运输的水运方式,因为客观环境的改变而无法实施,罗马被迫转入昂贵且低效的陆运模式中。这种运输方式上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帝国传统战略在哈德良时期的实施。同时,鉴于其负面效应最终促使哈德良出于维护帝国稳定的目的,从图拉真时期征服的东方领土上撤离。  相似文献   

5.
正"(安息)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此语出自《史记·大宛列传》,记载了安息钱币的大体情况。帕提亚帝国(Parthian Empire,即安息)是古丝绸之路上最为重要的国家之一,最初只是塞琉古帝国的行省,独立后经过多年经营成为了公元初年世界上的四大帝国之一 。而帕提亚帝国所发行的钱币对于周边地区的影响更是巨大。由于国际上将安息通称为帕提亚帝国,因此本文也遵循此原则将其称为帕提亚帝国。  相似文献   

6.
大月氏、贵霜、帕提亚和萨珊皆存在用系带将靴扣绑缚于靴腰一侧的衣着习俗.帕提亚靴扣可见于哈特拉、马斯杰德苏莱曼和帕尔米拉等地,在阿尔萨息王族并不流行,从出现的时间以及靴扣的特点来看,大月氏和贵霜的靴扣模式不可能来自于帕提亚.帕提亚时期哈特拉地区的靴扣较为独特,不仅有两对靴扣者,且系带在靴面打结固定后形成了长飘带,萨珊靴扣可系于外踝及靴部丝带的特点可能肇源于此.帕提亚王以及哈特拉国王一般不佩靴扣,说明靴扣并非王者身份的象征.靴扣作为王权象征始于大月氏—贵霜,萨珊王服饰常见靴扣的特点应受到大月氏—贵霜的影响.大月氏和贵霜服饰中的靴扣传承有自,从大月氏时代一直延续至贵霜晚期,而且独具特色,与帕提亚、萨珊靴扣传统明显有别,堪充贵霜王朝源于大月氏之力证.  相似文献   

7.
《中国钱币》2007,(1):68-68
李铁生教授的新著《古波斯币》已于2006年12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全书共354页,另8页彩色图页。涉及阿契美尼德,帕提亚,萨珊三大王朝六十多位君王的典型币例约300幅。定价22元(包括邮资)。这是李铁生教授继《古希腊罗马币鉴赏》,《拜占庭币》之后丝绸之路古国钱币的又一力作。欲购者请与100011北京市北三环中路6号北京出版社科学生活中心廖琼女士联系。电话(010)58572288。又《古希腊罗马币鉴赏》28元;《拜占庭币》16元;《世界硬币集藏知识大全》26元;尚有部分剩余,亦可按上述办法办理。《古波斯币》出版…  相似文献   

8.
公元3世纪,萨珊王朝兴起于伊朗南部,为帕提亚的波斯萨珊家族的阿尔达希于公元224年举兵,攻入伊朗西部和中部,帕提亚末王阿尔塔邦战败被杀。公元226年,阿尔达希占领帕提亚首都泰西封,重新统一伊朗,建立政权。由于该政权仍以安息帝国的都城为首都,疆域大体与安息相同,其社会经济也是安息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史称“新波斯帝国”。萨珊王朝建立后依靠军事力量,不断对外扩张,到公元7世纪时其势力范围已达西亚的广大地区。就古代波斯与中国的联系而言,  相似文献   

9.
帕提亚王朝在起源背景、政治军事结构、城市建设、官方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乃至文化发展趋势上与传统"希腊化王朝"都有着本质的不同,并得到古典文献、出土钱币和其他实物史料的充分印证。与国内学界不同,国外希腊化研究者在论及帕提亚王朝时较为谨慎,都不约而同地意识到该王朝在希腊化世界的"异质性",及其"隔断"希腊—巴克特里亚和印度—希腊王国与东地中海希腊化世界政治文化联系造成的深远影响,并未将其列入"希腊化王朝"、"希腊化国家"之列。实际上,正是帕提亚王朝的崛起掀开了希腊化时代东方民族在政治、军事、文化上全面复兴的序幕。因此,对于由东方民族建立的帕提亚王朝,"希腊化"的研究视角难免失之于偏颇,无法客观地反映该王朝在文化起源、主流特征和发展趋势方面鲜明的非希腊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丝绸之路的具体路径是学界在中外交流领域长期关注的焦点.张骞凿空之时,正是帕提亚帝国疆域大扩张时期,从两河流域到中亚的道路基本在其控制之下.从西到东,帕提亚帝国的领土可分为三大区域:亚述一巴比伦尼亚地区、伊朗高原上的波斯腹地以及赫卡尼亚以东的不稳定控制地域.自亚历山大东征至四大帝国并立时的1-2世纪,帕提亚帝国境内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正这里是北纬37°57′59″、东经58°11′55″,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西北方向18公里处,帕提亚古国的王城老尼萨(Nisa)遗址。尼萨遗址分为新尼萨和老尼萨两处,南北相对,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最新测量数据,北面的新尼萨面积42.671公顷,南面的老尼萨面积35.234公顷。二者都是约公元前3世纪晚期建立的,但前者作为城市一直存续到19世纪;而后者作为帕提亚宫廷城堡,在公元3世纪就随着帕提亚王国的灭亡被遗弃。我  相似文献   

12.
萨珊币初探     
本是《古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币初探》和《帕提亚(安息)币初探》的续编,三组成了西亚伊朗的前伊斯兰(Pre-Islamic)币。当然从币系上讲帕提亚币更接近于希腊化世界。但考虑到三共处于同一地域,故根据国外有关专对古波斯币这一领域进行入门介绍。  相似文献   

13.
古代波斯可分为三个主要时期。第一时期为居鲁士大帝建立的阿黑门尼德王朝( 550BC— 330BC) ,定都苏萨。史界常称为波斯帝国 ;第二时期是帕提亚王朝 ( 2 4 7BC—AD2 2 6 ) ,我国史称“安息”。帕提亚亦算是波斯裔民族 ,但钱币界常把前 1 80年左右兴起的位于两河流域南端 ,和埃兰相近的一个不大的波西斯王朝(PERSIS ,即波斯。为区别起见 ,作“波西斯”)作为波斯的延续。实际上它仅是帕提亚的附庸之一。这个小国到公元 2世纪后 ,逐渐壮大发展成萨桑王朝。所以承前启后 ,从钱币角度来说 ,有相当重要性 ;萨桑王朝(AD2 2 6—AD6 51 )是波…  相似文献   

14.
汉魏史籍中所见安息国,乃指帕提亚朝波斯。“安息”[an—siak]系帕提亚王室Arsaks之音译。这在史学界已成定论。《汉书·西域传》载:“安息国,王治番兜城”。《后汉书·西域传》则称“安息国,居和椟城”。“番兜”,或以为指古波斯铭文所见Parthava,希罗多德所见Parthia;或以为指希腊人Isidor《安息驿程志》(Parthian Staticns)所见Parthau;或以为是Hekatompylos的安息称呼。“和椟”,或以为指Parthau;或以为指斯脱拉波(Strabo)所载Karta;阿里安(Arrian)所载Hyrcania的首府Zadrakarta;或以为指Hekatom  相似文献   

15.
公元前6世纪起至公元7世纪的1200年间,波斯人在西亚和中亚前后建立了3个疆域辽阔、历史悠久的王朝,即:阿契美尼德(Achaemenid)王朝,公元前549-前330年,共219年,亡于亚历山大帝国;帕提亚(Parthia)王朝,公元前247-公元224年,共471年,亡  相似文献   

16.
从公元前3世纪晚期至前2世纪中期,地处亚得里亚海东岸的伊利里亚人与罗马多次交战。缕析波利比乌斯等古典史家的记述,交战历程依次为:伊利里亚人劫掠和扩张、罗马商人和伊萨向元老院控诉和求援、罗马遣使交涉、伊利里亚人蛮横回应、罗马出兵讨伐。着眼于史实层面,罗马遣使交涉,基本是其对外扩张中先礼后兵的惯常策略,也是其强化宣战理由的重要环节。而就历史叙事而论,波氏的伊利里亚战争文本,一方面将罗马对伊利里亚的征服呈现为奉辞伐罪、解救他邦的功业;另一方面是论证罗马优良政体及其在罗马统一地中海世界中所发挥的有力作用,在此叙事逻辑指引下,伊利里亚成为罗马需要匡谬正俗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作为罗马帝国初期希腊学者文化观念的样本,狄奥尼修斯的《罗马古事纪》在古典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学界以客观史学标准为依据,将狄奥尼修斯与《古事纪》分别视为史料抄写员和史料汇编,未曾从研究狄奥尼修斯历史构建的角度入手,深入探究《古事纪》塑造的罗马传统及展现的罗马人形象,进而剖析狄奥尼修斯赞颂罗马背后暗含的希腊中心主义思想。狄奥尼修斯以希腊知识分子的视角,将希腊学者所知的罗马历史嵌入对罗马民族的历史叙事中。《古事纪》构建起希腊文化传统与罗马政治文明之间的联系。它与拉丁正统叙事完全不同,是罗马治下的希腊人对罗马历史的一种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1924年桑原骘藏对陈垣上寄给他的一份手稿发表了个人见解。他认为唐或唐以前中国的安姓人以布哈拉(Bukhara)为其原居住地,他特别举了武威安姓的例子。而那些认为武威安姓源于安息(Anxi),即长期被认为是汉代著述中的帕提亚(Parthia)的观点,,遭到他的反对。  相似文献   

19.
据史料记载杀婴现象在古罗马十分普遍,古罗马人以法律形式默许、许可杀婴现象的合法存在。本文通过考证古罗马杀婴传统存在的史实,法律规定和原因分析试图还原古罗马杀婴传统的历史真貌。  相似文献   

20.
结合时代背景来看,波里比阿《历史》的写作立场具有鲜明的二重性。一方面,波里比阿认识到罗马统治世界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认为罗马人在政治、军事等各方面足够优秀,希腊人应当接受罗马的统治,并且开始从帝国长远发展的角度为罗马社会中的问题反思谏言。另一方面,他保持着对亚该亚同盟和希腊文化的热爱,力求探索罗马治下的希腊人如何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然而,波里比阿秉持客观、求真的治史原则,以历史学家的心态探究罗马对世界的统治,遂能凭借史家自觉的超然立场使其二重立场在《历史》的写作中达至微妙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