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孙中山对训政时期的政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训政思想是孙中山关于中国革命与建设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孙中山在这一思想中对训政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和设计,这是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道路所进行的理论探索和框架性的建构设想,其中所体现的一些基本精神和原则是积极的、可贵的,但也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即1920年和1921年,孙中山曾两度讨伐以陆荣廷为首的老桂系。这两次讨伐,实际上是一场战争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20年),孙中山命陈炯明粤军从闽南漳州回师广东,把桂系从广东驱逐出去;第二阶段(1921年),在第一阶段取得胜利的基础上,乘胜出击,命陈部粤军进兵广西,直捣桂系老巢,以期彻底消灭桂系。这场战争,我们可以称之为“孙中山讨伐老桂系之战”,或“孙中山讨伐陆荣廷之战”。  相似文献   

3.
论孙中山与亨利·乔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正如大家知道的那样,是与美国十九世纪末期的社会活动家和经济学家亨利·乔治(Henry George)有密切关系。但孙中山是怎样接触到这一学说的,究竟亨利·乔  相似文献   

4.
论孙中山与伍廷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伍廷芳和孙中山可以说是中国近代曾系统受过西方教育的两代人。由于时代和环境的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但又都怀着救民的宏愿,最终成了并肩奋斗的战友,联系他们的纽带,是以建立民主、自由、富强新国家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思想。辛亥革命前,伍廷芳是在清政府内从事洋务、修订法制的改革者。作为改革者的伍廷芳在清政府内部难以施展爱国抱负和才华,而倡导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的孙中山,却在武装起义中磨炼成举世瞩目的革命家。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在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团结了一大批为革命英勇奋斗的骨干分子,形成了以他为首的革命领导核心,谭人凤是这个核心的重要成员,他从1906年12月加入中国同盟会到1920年4月病逝的十四年时间内,积极跟随孙中山,参加了一系列的革命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海外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从事革命活动近40年,在其周围集结了一大批为民主革命英勇奋斗的骨干分子,柏文蔚即是其中的重要一员。柏文蔚的一生,经历了清朝和中华民国两代,曾做过许多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事情,他不仅在辛亥革命和讨袁战争中作出过重大贡献,而且辛亥革命后继续追随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立场,发挥了积极作用。孙中山与柏文蔚有着长达20年的战友情  相似文献   

7.
近于《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2期上看到何泽福先生的大作《同盟会成立新论》,拜读之后,感到几分困惑,特就文章所论,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何先生。  相似文献   

8.
武则天的自卑心理与性格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则天是一个具有强烈自卑感的历史人物,并不象通常人们认为的那样刚毅、自信。她因为早年家庭不睦、出身低微及曾为太宗才人等原因而产生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决定了她的性格特征,即权力欲强、残酷毒辣与迟疑多变。这些特征的产生发展与自卑心理的催化作用密切相关,且随着自卑心理的消长而消长。  相似文献   

9.
患病是1924年孙中山北上过程中的意外。特殊的政治局势给孙中山的疾病染上了强烈的政治色彩。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借口疾病完成了几次政治决策;但疾病带给国民党更多的是危机,及考验其应对危机的能力。由于政治身份,孙中山获得了普通人鲜有的优良的医疗资源,但其癌症的确诊、公开和诊疗方式也因此受到医疗之外的多方因素干扰。癌症在20世纪20年代的诊疗手段落后,是孙中山癌症诊疗困难的根本原因。在这一过程中,选择西医为主的治疗方式,既是孙中山的主观选择,也是国民党为打造崇尚科学的孙中山形象所做的努力。而中医的逐渐式微,也通过孙中山患病后各方对待中医的态度展现无遗。一次医疗事件,折射出20世纪20年代复杂的政治和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的伦理思想涉及的范围较广泛,但主要之点在于四个方面,即一、关于“要恢复民族精神”的论断;二、关于“天下为公”的理论;三、关于反对贫富两极分化的思想;四、革命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死观。前三方面是与其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相结合的,即第一方面为民族主义之伦理思想;第二方面为民权主义之伦理思想;第三方面为民生主义之伦理思想;第四方面为全方位地反映其人生价值观。以上四方面所具特征有以下三点:其一、传统性;其二、兼容性;其三、革命性。其中以革命性为核心。  相似文献   

11.
进化论是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它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成为变革人类思维方式和世界观的知识体系。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立志改造中国的几代人都受过它的洗礼。他们在不同的文化素养、知识结构、心理倾向的基础上,带着不同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12.
论孙中山的监察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虹 《东南文化》2004,9(5):62-65
权力监督是防止权力异化和权力腐败的重要途径,孙中山提出了设立一个独立的监察机构——监察院行使对国家权力的全面监督,同时监察权必须接受国家主权的所有者——人民的监督等主张。其权力监督思想既充满了真诚的民主主义精神,又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先叙“国学”在辛亥革命前后兴起、发展之始末梗概,略涉章太炎与孙中山在革命初期的交谊,以及二人在“国学”宣扬推展中相辅相成的历史作用。嗣引入主旨,评述中山先生思想中蕴含的“国学理念”。述凡三端:一曰,孙中山国学理念之民族文化根柢;二曰,孙中山国学理念之人文精神本质;三曰,孙中山国学理念之思想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勃兴于晚周的民本思想,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但是,万变却不离其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儒家重民思想,素为中国历代的明君良相稳定政局的座右铭,亦常常成为卓有见地的思想家们主张改革政治的一种理论根据。本文拟就孙中山的民本思  相似文献   

15.
蔡定益 《沧桑》2012,(2):106-108
景德镇最晚到清乾隆年间出现关帝信仰的庙宇,景德镇的瓷业帮会及祀奉关帝的会馆经常开展关帝信仰的盛大活动。国家在景德镇瓷业中推崇关帝的原因,一是希望借此宣扬忠义,二是企图得到关帝的护佑。瓷工、瓷商之所以推崇关帝,一是背井离乡自我心理慰藉的需要,二是巩固团结、联络感情的需要,三是商业契约和信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近年新解密的俄罗斯档案及国内孙中山研究中发掘的有关文献资料,对孙中山与苏俄关系问题进行新的审视和探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十分关注俄国的沧桑巨变,进而由外交接触到联俄政策的酝酿,由确立联俄政策再到“以俄为师”。他晚期政治理想中有着浓厚的“恋苏”情结。孙中山晚年既要苏俄的援助,又要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还要防止俄式共产主义和苏维埃革命的输入,在联俄与防俄间充分发挥了他的政治平衡。同时,孙中山在与共产国际和苏俄关系的互动中呈现出鲜明的策略性、现实性和独立自主性。  相似文献   

17.
郭在东 《神州》2012,(5):136-136
信仰决定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当今青年的信仰出现多原化得倾向,正确引导和教育才能使青少年健康成长,青年人的信仰也关系到国家未来和民族的发展,也是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近年新解密的俄罗斯档案及国内孙中山研究中发掘的有关文献资料,对孙中山与腚苏俄关系问题进行一些新的审视和探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十分关注俄国的沧桑巨变,进而由外交接触到联俄政策的酝酿,由确立联俄政策再到"以俄为师".他晚期政治理想中有着浓厚的"恋苏"情结.孙中山晚年既要苏俄的援助,又要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还要防止俄式共产主义和苏维埃革命的输入,在联俄与防俄间充分发挥了他的政治平衡.同时,孙中山在与共产国际和苏俄关系的互动中呈现出鲜明的策略性、现实性和独立自主性.苏俄在处理与孙中山的关系上存在大国沙文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中心从欧洲向亚太地区的转移,以及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亚投行"的发起,"亚洲复兴"成为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探讨的新热点。近代中国知识人的亚洲意识,是中国近代史学界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其中对孙中山的亚洲论述进行重新检视尤有必要。一传统中国知识人对世界的理解,常以文野相分,不存在明确的民族国家观念,更谈不上洲际意识。这与其说是先贤的局限,不如说是古圣的睿智。华夷之辨的动态同心圆结构,将人类致思和致力的目  相似文献   

20.
以革命手段推翻专制制度和逐步地建立"民主政治",是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之一。而颇有特色的是,孙中山把这一建设过程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阶段。训政时期是进入宪政时期、实现五权宪法的必经阶段,是一种程序设计,也是在革命三阶段中别出心裁而又最具争议的部分。尽管它与孙中山毕生追求的民权目标存在内在冲突,但在一定程度仍对现代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