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且读王小波     
初读王小波,是因为他的死。他死在1997 年,死后,他的夫人写了一篇悼文,称他为“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 说他的生命像樱花,说他带给了她幸福的二十年。我很好奇,便问母亲:“王小波是谁?”母亲连连摆手:“那个人的书你看不懂的。”我那  相似文献   

2.
垂钓寒山湖     
天台有个寒山湖,许多人未曾去过,甚至未曾听说过。 为什么要称寒山湖呢?这是因为中国白话诗的祖师爷——寒山子曾在这一带徜徉而得名。寒山和国清寺僧拾得被清雍正皇帝御封为“和合二仙”,成为天台山“和合”文化的代表。在天台有一段广泛传诵的寒山与拾得对话“寒山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相似文献   

3.
1973年春寒料峭的一天,路遇我的入党介绍人、时任六安燃化厂革委会主任罗万章,他悄悄地问我:“你不是认识张恺帆吗?”我说:“是呀。”“他现在在专区医院住院!”“啊——”分手时,他又压低声音说:“他还在受军管呢!”  相似文献   

4.
我祖籍山东,1926年生于郑州。我父亲葛心田于1956年去世,终年78岁。他早年和冯玉祥同班为伍,担任班长。因为他比冯玉祥年长几岁,所以冯玉祥对他常以“老大”相称。后来,冯玉祥逐步擢升。我父亲当过冯玉祥的副官,所以人们都称呼他为“葛副官”或“葛老大”。  相似文献   

5.
胡耀邦生前最后的照片胡耀邦同志于1989年元月8日至3月13日来南宁休养。3月11日,我去看他,他说:“我13号回北京,今天就算告别了,你不要再送我了。”我说:“你今年冬天再来南宁休息吗?”他说:“不来了。”然后他动情地用他的双手紧紧握住我的手说:“...  相似文献   

6.
张帆 《纵横》2009,(8):57-59
2009年7月2日下午,我们的老领导——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四位创始人之一、著名话剧导演艺术家、只比中国话剧小七岁的欧阳山尊平静地离开了我们,然而我总感觉他并没有走,他那高大的身躯似乎仍站在我的面前,我还在仰望着他那慈祥的面容。因为不久前,我们北京人艺的同志到医院看望他的时候,他还在关心着今年建国60年大庆的剧院计划上演什么戏。他也曾对我说:“你写的(关于北京人艺的)书,我看了,里面还有一些不够细致、不够准确的地方。”我伏到他的耳边说:“好,等您出了院,我一定登门求教。”我这样讲,绝非出于安慰,  相似文献   

7.
谭学凤 《百年潮》2008,(3):73-75
胡耀邦离开我们已近20年了。回忆起他1962年至1963年担任湘潭地委第一书记时的许多往事,勾起了我这个“普通一兵”对他的无限怀念。当时,我在茶陵县委办公室工作,因工作关系曾多次参加会议聆听了他的教诲。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体察民情、关心群众、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张子静  季季 《湖南文史》2012,(10):10-13
张爱玲曾在1944年5月发表的散文《童言无忌》中这样描写她唯一的弟弟:“我的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也不。……我比他大一岁,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有了后母之后,我住读的时候多,难得回家一次,大家纷纷告诉我他的劣迹,逃学、忤逆、没志气……”张爱玲笔下那个“很美”而“没志气”的弟弟,名叫张子静(1921—1997)。张爱玲辞世之后,有感自己“风烛残年、来日苦短”的张子静,决定把自己所知道的一些事情写出来。在文章中,张子静真情回忆姐弟往事、家庭变故、人世沧桑,其中不乏鲜为人知的细节。  相似文献   

9.
林东海 《世界》2006,(7):44-49
一、“激烈地打着回旋”“我都六十岁啦,不会胡说八道,你放心!” 1975年春,有一天我从国务院文化组回人文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文井同志办公室汇报情况,他笑嘻嘻地说了这么句话,似乎是想多听一些“内情”,又似乎是想让我吃定心丸。“我知道,老社长。”我虽然称他“老社长”,但他绝不是以领导者身份同我谈话,没有丝毫的官架子。记得此前他曾和我聊起访日时,按日本的习俗,同日本朋友一起洗澡,都脱得精光,以表示坦诚相见。我明白他讲自  相似文献   

10.
《百年潮》2000,(7)
我在1955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吴组缃先生教古代文学,我听过他讲明清文学史、“《红楼梦》研究”专题和“《聊斋志异》研究”专题。他以现代著名小说家的眼力剖析古代文学,时发新见,十分精彩,深受同学欢迎。当时我不了解吴先生,把他当成是专门教古代文学的教授,后来一位高年级学长告诉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从清华调到北大后,一直教的是现代文学,直到1955年才转教古代文学。我深以无缘聆听他讲解现代文学为憾。1959年,讲现代文学史的王瑶先生因为他的《新文学史稿》正  相似文献   

11.
把自己称为“毛主席的老兵”的罗贵波同志,离开我们已经7年了。在罗老生命最后的五年,我有幸在他身边工作,为他服务。五年来,我与罗老朝夕相处,对这位老革命家、老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有真切的感受;他对我的谆谆教诲,也令我永志不忘。  相似文献   

12.
1959年自治区通志馆成立不久,我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调到自治区通志馆,开始认识和接触自治区副主席莫乃群。那时他兼任通志馆馆长,我负责通志馆办公室工作,成为他的助手。1969年,通志馆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销,我被下放百色地区工作,与他没有联系。1981年9月自治区党委决定恢复通志馆,他仍兼任馆长。为尽快组建修志班子,开展工作,他亲赴自治区科委找我,动员我回馆搞修志工作。他说:“要把修志当作一项事业来看待,这项事业很有意义,我希望你回去我们共同一起工作,继续完成修志任务。”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与和平解放西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1983年夏天,我携带着雪域高原的风尘,来到风景秀丽的疗养胜地北戴河。一天上午,我来到了小平同志下榻的海滨寓所,正碰上小平同志要下海游泳,作为一个30多年前在他的麾下战斗过的老兵,我毫不拘谨,用最短的时间和最直率的语言,向他汇报西藏的情况。 早在1958年8、9月,小平同志就两次提出修筑拉萨至黑河(那曲)的铁路路基。1979年还批示了西藏修筑铁路的路线。这次他又提出了修路的问题。开始我还以为是指青藏公路铺沥青路面的情况,后经他提示,才意识到他说的是铁路,并问走哪里。我回答说:“还是走青藏线。”他又问:“盐湖怎么办?”我说:“盐…  相似文献   

14.
1925年5月,我第一次见到恽代英。当时,我在上海江湾蕴草浜中国铁工厂做工,一个休假日偶然的机会,在临近的立达学园,我顺道参加了一次听讲会,主讲人是恽代英。他为学生群众演说时政问题。会后,同济大学学生尹景伊(他也听过演讲)问我:“你听恽先生的演说有什么感想?”我说:“我觉得恽先生分析时政,剀切透彻,发人深省,使我懂得了不少问题,很受启发。可惜,他引证的马克思、列宁理论我不大懂……我认为他是个大学问家,是个不修边幅的名士。”“为什么?”“因为我看他滔滔不绝的口才,满脸的汗,而他就扯着衣衿擦……还有,他的皮鞋带子是一白一黑。…  相似文献   

15.
我的父亲     
严谨 《南京史志》2014,(5):19-19
我认识他十四年了,在这十四年里,我和他展开了无数次“腥风血雨”的战争。他生气的时候总是用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眼神审视我;他最生气的时候会用最无奈也是最可靠的方法——“罚跪”让我三思:我清楚地记得自己跪过三次,比起弟弟小错大错不断跪过的次数,我真是庆幸自己犯过的错可谓屈指可数:然而每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是数学在重要的考试中挂彩了。  相似文献   

16.
李锐 《炎黄春秋》2006,(4):78-80
《李普自选集》的经办人命我写篇序言,当然乐意为之。我们是老朋友,是“两头热”的老朋友;他比我晚一年来到这个世界,他关心我重于我关心他。  相似文献   

17.
《东南文化》2003,(8):65-69
画家于志学,他出生于我国东北,长大于北国,他是雪乡的主人,作为一个冰雪画家,他是得天独厚。但是这还仅仅是客观条件还必须具有画家自己的决心与要求。1980年他在“笔记”中写道:“我要在大自然中,陶冶我的思想,锻炼我的技巧,丰富我的幻觉,纯正我的感情。”  相似文献   

18.
友苏 《炎黄春秋》2003,(6):45-47
静静的时候,我在想着:许多人说,我在父亲病危、去世以及办理后事的过程当中最为冷静。我没流泪,我毫不分心地去做那些应该着手做的事情;我没有茶饭不思难以入眠,也没有让他在我的梦中出现;得空闲也没有去想想他。是一副没情感的心肠吗?不,不是的,我只是有种感觉,一旦我去想他、念他,我会伤心的。“爸……爸!”……“爸!”……“老爸!”50多年里我们这样对他称呼过来。不过,真觉得叫“老爸”更为亲切。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就不知道了。然而,打从2003年1月22日凌晨,他因为脑内大量出血昏迷过去后,我们叫着“老爸!”也不知道他还听得到不;在2…  相似文献   

19.
李敖——台湾文坛的独行侠,台湾独裁政治的放火者。他性格复杂,被喻为都市丛林中的稀有动物。他说过:“与知心朋友谈天,我很愉快的说很多话;与俗人相处,我就非常爱沉默了。”我肯定不是李敖的“知心朋友”,又不能肯定自己是不是“俗人”,所以从来没产生跟他聊天的念头。 其实,我认识李敖已有10年之久。早在1989年6月,李敖的小友苏荣泉来北京,约我编5本《鲁迅语录》,用以跟他推出的6本  相似文献   

20.
齐翔安 《炎黄春秋》2003,(11):30-36,23
父亲是我最崇敬佩服的人,我一生从他那里受益最多,他使我充满了优越感,家庭的温馨民主气氛熏陶着我,铸就了我的性格和生活习惯。父亲使我一生都没有畏畏缩缩地生活过,就是他被批判和打倒的十年,我也受益匪浅,尝到了人生的全部滋味,因此加快了我的成长和成熟。父亲去世已25年,我仍常常梦到他,一些生活的细节仍历历在目。母亲去年去世后,在清理父母的物品时,我平生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自传和工作笔记、“文革”中被监禁时的日记、读书笔记和交待材料(专案组退还的)等。得以对父亲的家世、革命经历、“文革”中所受的罪和他的思想情感有一个全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