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耀虎 《收藏家》2008,(7):38-40
我国篆刻艺术源远流长。考古发现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使用印章,及于秦汉时代,玺印已经盛行,汉印的成熟引领了两千多年来中国的篆刻艺术。魏晋六朝的印章,还保持着汉印的风格,以实用为主。隋唐至宋代,印章艺术却并没有得到发展。相反,由于以往佩印习惯的消失,私印很不发达。官印较多,印文篆写得屈曲盘旋,篆文也时见谬误,  相似文献   

2.
邵磊 《南方文物》2001,(3):97-103
在中国文化史上,汉代印章以其浓缩于方寸之间的博大恢宏以及别具一格的金石韵趣,而与六朝书法、唐宋诗词具有同样突出的成就与地位。作为中国篆刻艺术的载体和典范,汉印更以其丰厚的文化积淀,为明清以来流派篆刻艺术的萌起和勃兴,提供了取之不尽、汲之不竭的艺术宝藏。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迄今对于汉印本身的基础研究,仍然十分薄弱,这种薄弱尤其表现在对私印①断代分期认识上的惶惑和混乱。近几年来,笔者致力于新出土古玺印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尝试将它们与众多时代不明的传世古玺印相互校验参证,以期能在时代和地域上,给后者以…  相似文献   

3.
白景皓 《神州》2013,(14):11-11
《怀风藻》是第一部日本的汉文山水诗集,其中不免沾染了些许中国汉魏六朝时期的山水诗风。那么《怀风藻》与中国汉魏六朝时期的山水诗的异同则是本文的主要分析点。  相似文献   

4.
<正>回顾百年汉魏六朝文学研究,从刘师培、黄节、鲁迅,到王瑶、曹道衡等等,可谓是名家辈出,硕果累累。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逯钦立,以其持久不懈的努力,为百年汉魏六朝文学研究增添了光彩。  相似文献   

5.
汉肖形印的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所见古代肖形印约有四、五百种,其中汉印占百分之八十强。这些印章,从印纹形式上可分为独立图象型和附属图象型两类。前者图象独立存在,后者刻于印文的两侧或四周,以之作为文字的装饰。汉肖形印  相似文献   

6.
于安澜先生的《汉魏六朝韵谱》分“两汉谱”、“魏晋宋谱”、“齐梁陈隋谱”。三谱即三个时期。“两汉犹近先秦,魏晋宋即入新时期,至齐梁以下与切韵大同矣。”(钱玄同,1936年与于安澜书)因此,该书是研究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语音发展的重要参考献,但它也存在材料失收、字失校、误认韵脚、韵段划分失当等问题。本仅对《汉魏六朝韵谱》中的沈约韵谱进行补校。  相似文献   

7.
韩昇 《史学集刊》2001,(3):55-60
北京大学图书馆珍藏一件日本古代名的圣德太子的写经,从书的印章题记和笔迹等方面判断,大概不是圣德太子的真迹。然而.圣德太子名义的写经流传到中国,本身就值得深入研究。在6、7世纪之交,隋朝与日本恢复邦交.隋朝力图重建东亚国际关系新秩序.而日本则想改变汉魏六朝接受中国册封的传统,双方既有共同利益,也有矛盾。日本派遣僧人入隋,名义上是前来学习,实际上是利用佛教的形式展开外交活动,故可称之为“佛教外交”。这种形式在东亚国家间亦有所见,可以追溯其渊源。  相似文献   

8.
汉魏六朝石刻语料数量丰富。而且极具时代特色。在词汇研究上意义重大。考释其中的词语,有利于碑的疏通理解,可以弥补辞书用例的漏缺,对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甚至全面认识这一时期语言的全貌也有积极的作用。本选取汉魏六朝石刻若干词条,采用排比例证、词义溯源、结构分析等方法进行考释,希望能对前贤或辞书的成说有所补正。  相似文献   

9.
《关于几方汉印的考释》(以下简称《考释》),载《文博》杂志1984年创刊号。文中对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的几方铜印作了介绍,结合印文对汉代一部分官职及其设置沿革作了考证。在考证中有一些还有补充和讨论的必要,本文拟对其中的部分考证提出几点浅陋之见。既为汉印,故只论及汉代官职。一、“都尉之印章”《考释》认为此印属西汉时,这一点是正确的。此印印文为五字,且印章二字并用,更有时代特点。按《汉书·武帝纪》:太初元年“夏五月,正历,以正月为岁首,色上黄,数用五。”颜师古注:“张晏曰:汉据土德,上数五,故用五谓印文也,若丞相曰丞相之印章,诸卿及守相之印文不足五  相似文献   

10.
传统书画作品中存在有大量模糊不清的印章,对此类印章尚没有很好的手段进行提取和鉴别。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工作采用一种用高光谱图像系统采集书画中模糊印章的光谱-图像信息,采用最小噪声分离变换(MNF)处理光谱图像数据,提升了模糊印章的可辨识度。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将模糊印章的信息提取出来,有利于印章的鉴别和研究,为书画的文物价值和真伪鉴别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匡补熊清元殷孟伦先生《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注释详审。自问世以来,印刷多次,诚有功于学林。然白壁之瑕,亦所难免。笔者研阅该书,尚见有可匡补者非一,今将札记录出几则,供读者参考。诸葛丞相集题辞:戒子书云;"静以成学,学以广材...  相似文献   

12.
汉魏六朝人神恋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女神男人"模式占据绝大多数。这一现象首先是由汉魏六朝民间女神崇拜的状况决定的,人神祠庙信仰构造的神女世界仿照现实社会制定了"女有所归"原则,神女大都要经过婚姻的试炼才能获得独立神格,同时,巫者特别是女巫群体在女神主导特点的形成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汉魏六朝小说的作者队伍是一个单一性别的男性群体,这导致了小说创作中男性视角的确立。男性文人在小说创作中继承了"神女赋"等确立的"神女"文学传统,并进一步以男性本位塑造小说中的"神女"形象,加固了"神女"小说及"神女"文学的模式化。  相似文献   

13.
凡欲研究某一时代的文献,必须通晓那一时代人的行文习惯,通晓那一时代人的用字习惯,其校勘、注释才能真正揭示作品的含义,才能完整展现作品的原貌。研究某一时代的某类体裁的文献更是如此,发掘了某类作品作者的习惯用语、习惯表达方式及词语搭配特点,就能把握其本来面目,作出正确的校勘与解释。汉魏六朝诗歌有鲜明的语言特色和许多表达规律,校注者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作出科学的校释,减少失误。下面举例谈谈这一问题。本文所引汉魏六朝诗歌皆依据逯钦立先生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一、根据同义对应规律校注诗歌诗歌创作讲…  相似文献   

14.
一、楚方城提起楚方城,人们往往会想到《水经·(氵无)水注》(卷31)所引刘宋时人盛弘之的一段话: 叶东界有故诚,始(?)县,东至(氵亲)水,达比阳界。南北联联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云。在汉魏六朝有关记载中,这是最为系统、具体的一条,因而受到后人的重视。然而,与汉魏六朝的其他有关记载相比,盛弘之所述却有明显的不同。《左传》僖公四年屈完说“楚国方城以为城”,《杜  相似文献   

15.
宋吴淑《事类赋注》是一部用赋体写成的、征引富博、体裁特别的类书,其中引证汉魏六朝赋作颇多,将其与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所辑和相比勘,出入颇多,或可据以辑佚,或可为校勘之资。  相似文献   

16.
介绍鄂城出土的几件文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在鄂城县境内先后发现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古文化遗址二十七处,炼铜遗址二处.窑址五座(已发掘清理一座),清理发掘三国时期古水井一座.配合农田基本建设和厂、矿企业的新建、扩建工程,清理和发掘了战国——唐宋时期的古墓葬四百八十余座,其中汉魏六朝时期墓葬数居首位.出土文物六千余件.其中以铜镜最为突出,历年来共出土各种铜镜有三百五十余面.这些铜镜中,不但有战国时期的山字、羽纹及四叶镜,也有汉魏六朝时期的昭明、规矩、夔龙、神兽、流金和佛像镜.既有唐宋时期的莲花、海兽葡萄、犀牛  相似文献   

17.
汉魏六朝起居注考略陈一梅汉魏六朝时期是我国史学史上的繁荣时期,起居注正式并且大量地出现是此期史学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起居注是一种专载帝王言行的史体,属于编年体作品,起源很早,殷商时期的卜辞中即有其萌芽,汲冢书中的《穆天子传》即其雏形,汉代著纪即其前身...  相似文献   

18.
耳珰的起源     
耳珰是古代人们喜欢的一种耳饰,起源于新石器时期,兴盛于汉魏六朝时期,之后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由于汉魏六朝时期的耳珰多是玻璃制品,所以很多人认为耳珰是从西方传入的外来饰物。本文将探索耳珰的起源问题,打破耳珰"西来说",同时也将解释耳珰"少数民族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李春桃 《考古》2012,(1):53
《考古》2010年第9期发表了《河南禹州市新峰墓地M10、M16发掘简报》,文中介绍了M16出土一枚铜印章,简报称:"印面近似方形,钮呈龟状,印文为阴刻篆书,共两字,难以辨识"。仔细审视印文拓本(图一,1)可知,此印文是"赵竞(竟)"二字,此印为私人印章。值得注意的是,传世汉印中也有"赵竟"私印(图一,2),该印原著录于陈介祺  相似文献   

20.
本年度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成果丰富,出版专著主要有:韩树峰《汉魏法律与社会:以简牍、文书为中心的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赵昆生《三国政治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姜望来《谣谶与北朝政治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王永平《汉晋间社会阶层升降与历史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张旭华《魏晋南北朝官制论集》(大象出版社),付开镜《魏晋南北朝官员惩治与复起研究》(学苑出版社),牟发松《汉唐历史变迁中的社会与国家》(上海人民出版社),孟宪实、荣新江、李肖编《秩序与生活:中古时期的吐鲁番社会(繁体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丰建泉、王忠《三国时期军事情报问题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毕波《中古中国的粟特胡人——以长安为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张齐明《亦术亦俗——汉魏六朝风水信仰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余欣《中古异相——写本时代的学术、信仰与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刘屹《神格与地域——汉唐间道教信仰世界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卢巧琴《东汉魏晋南北朝译经语料的鉴别》(浙江大学出版社),胡中才《道安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高人雄《北朝民族文学叙论》(中华书局),刘林魁《(广弘明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何诗海《汉魏六朝文体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柏俊才《“竞陵八友”考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