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华书局点校本《方舆胜览》卷70利州西路同庆府"建置沿革"载:"唐复为成州,又改为同谷郡……收复之后,复置成州。朱梁改为汝州。"(中华书局,2003年,第1221页)此"汝州"当为"汶州"之讹。考诸史志,陇右不曾设有汝州。《旧五代史》所记汝州属河南道,在今河南省境内。《新五代史·职方考》载:"叶、襄城,故属许州,唐割隶汝州。"(中华书局,1974年,第742页)此事见于《元和郡县图志》卷六,此汝州亦即河南之汝州。  相似文献   

2.
贵州及其附近地区,在夏代以前称赤水。为《夏书·禹贡》荆州西南裔(贵州东部地区)和梁州东南裔(贵州中部及西北部)的荒服地区。殷商时称鬼方。春秋战国时为牂牁、夜郎、且兰、漏卧、句町、靡莫等国地。并为楚黔中郡,秦黔中郡(秦占楚地),同时也有百越、百濮人所占地区。秦朝时为黔中郡、象郡地,并有且兰、夜郎等国在郡中。汉时,为武陵郡、犍为郡、牂牁郡地,并有夜郎、句町等小国在郡中(对上称县)。后为牂牁、兴古、夜  相似文献   

3.
正滇黔古道是西南古道的另一分支,由云南通向贵州乃至广西。据《史记·西南夷列传》的记载,番阳令唐蒙上书汉武帝:"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浮船牂牁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汉武帝采纳了这一从侧翼攻击南越的计策,并派唐蒙为中郎将出使夜郎。唐蒙出使不仅成功地在夜郎之地设置了犍为郡,还"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牁江"。牂牁江即红水河上源之一北盘江,江水源于贵州,流入广西,唐蒙自僰道将道  相似文献   

4.
一、夜郎文化源于牂牁文化 《管子·小匡》曰:“(齐恒公)九全诸侯、一匡天下,南至吴、越、巴、群舸、不庚、雕题、黑齿、荆夷之国。”“注曰皆南夷国号。”说明春秋时期已有牂牁,且它是南方一个较大的古国,其名号才能与吴、越等春秋大国并立。春秋之后,牂牁国衰,其国中夜郎部落兴起,至郡国并存之时,仍是以牂牁而不以夜郎作为郡名。  相似文献   

5.
万山为我国最著名的朱砂水银产地。其储藏量和产量在国内居于首位,在国际上也是屈指可数的。万山古称大万山。夏殷时属荆州西南夷,周时为楚国西南境,秦为黔中郡地,汉、三国、晋时为武陵郡,南北朝属夜郎郡,隋属辰州沅陵郡,唐属锦州卢阳县地,宋属沅州(以上见《贵州通志》)。元代置大万山苏葛办等处军民长官司,授田谷为长官,隶思州安抚司。明代有大万山长官司,洪武五年(1372)以杨政华为长官(见《贵州通志·土司志》),永乐十二年(1414)从思州改属铜仁府。清光绪八年(1882)改称省溪司,民国二年(1913)八月设省溪县(以上见《铜仁府志》),民国三十年(1941)废县改称万山场(见《玉屏县志》)。1966年  相似文献   

6.
<正> 中华书局本《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七“昭州”云:“武德四年,于县置乐州,贞观八年改乐州为昭州,取境内昭潭为名。”其“校勘记”称:“《考证》官本按云:‘昭潭,《旧唐书》作“昭冈潭”’。按乐史昭潭下引《湖南记》云:“郡北有昭冈,潭只在江中,盖因冈以为名’。详其文义‘冈’字宜断句,‘潭’字属下,刘(日句)误属上读,宜以此志为是。”  相似文献   

7.
战国至西汉时期“夜郎”的地理方位,是在关于夜郎的讨论中,争论得最热烈的问题之一。论者多以《史记》中“夜郎者,临牂牁江”,“浮船牂牁江”的记载为主要依据,从夜郎与牂牁江在地理位置上的关系,推断夜郎的地理方位。由于除《史记》而外,如《汉书·地理志》(《汉书·西南夷传》系抄《史记·西南  相似文献   

8.
正北魏时的全国总志《魏土地记》因全书散佚,不知著者,成书年代难以确定。《水经·汾水注》引其佚文曰"《魏土地记》曰:平阳郡治杨县,郡西有汾水南流者是也",故可以通过考证杨县隶属于平阳郡的时间来断定《魏土地记》的成书年代。《魏书·地形志》载杨县"晋属平阳,后罢。太和二十一年复",据此,北魏始置杨县在太和二十一年(497)。杨县后改属永安郡,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地形志》记永安郡沿革为"建义元年置,治永安  相似文献   

9.
中华书局点校本《旧五代史》卷69第914页,正文有“(张)宪初闻有变,出奔沂州。”卷后第923页《校勘记》第二条“出奔沂州”称“殿本、刘本同。《资治通鉴》卷275作‘出奔忻州’。《资治通鉴》注云:《九域志》:太原府东北至忻州二百里。此以宋氏徙府后言也。”但对张宪出奔之地究竟是“忻州”抑或“沂州”,却不予判明,使人读后更不得要领。按,北宋初年人乐史《太平寰宇记》卷23载:“沂州,琅琊郡,今理临沂县”;该书卷42又载:“忻州,定襄郡,今理秀容县……秦为太原郡地,今州即汉太原郡之阳曲县也……(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复为忻州”。“沂州”…  相似文献   

10.
正《元和郡县图志》卷5河南府"新安县":"贞观元年省谷州,新安属河南府。"(李吉甫著、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第142页)按:该书同卷"福昌县"条则曰:"贞观元年(熊)州废,以县隶谷州。显庆二年废谷州,以县属河南府。"(第140页)若贞观元年(627年)废谷州,岂有以福昌隶谷州,显庆二年(657年)再废之理?同书"长水县"条:"贞观八年,自虢州割属谷州,显庆二年属河南府。"(第135-136页)亦可证明贞观  相似文献   

11.
中华书局标点本<清史稿>卷61<地理八>(1976年版)山东临清直隶州下云:"初沿明制,为东昌属州,领县二.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直隶,割武城、夏津、丘还隶,而馆陶还东昌."此处"夏津"与"丘"间标点可资商榷.  相似文献   

12.
中华书局标点本《三国志》因地理概念不清或地理统辖关系不明而误断多处地名。现摭拾五则如下。1 《魏书·明帝纪》 :“(景初元年十二月 )分襄阳郡之叶县属义阳郡。”按 :“”后应顿开。 ,后汉侯国 ,属南郡。叶 ,后汉属南阳郡。建安十三年 ,魏武帝分南郡、南阳郡置襄阳郡 ,二县属焉。① 景初元年 ,又改属义阳郡。此盖因不明、叶为两县致误。2 《魏书·王基传》注引司马彪《战略》 :“诏征南将军王基部分诸军 ,使 (胡 )烈督万人径造沮水 ,荆州、义阳南屯宜城 ,承书夙发。”按 :“荆州”后不应断开 ,因义阳为魏荆州属郡 ,魏文帝置于…  相似文献   

13.
正中华书局点校本《太平寰宇记》(乐史著,王文楚等点校,2007年,第664-665页)卷三十一《关西道七》耀州云阳县下曰:武后垂拱二年改为永安县。天授二年以云阳置鼎州,以三原、泾阳、礼泉等四县属焉。久视元年废州,县仍隶府焉。神龙初复旧为云阳县。今案:"武后垂拱二年改为永安县"和"神龙初复旧为云阳县"疑为误植之衍文。若云阳果于垂  相似文献   

14.
<正> 1.第1382页(中华书局标点本,下版本同): 高祖受命之初,改郡为州,太守并称刺史。按“太守并称刺史”,不通。《旧唐书·高祖纪》载,武德元年“罢郡置州,改太守为刺史”。此“太守并称刺史”之“并”字当为“改”之误。  相似文献   

15.
<正>《新唐书·地理志一》载:"同州冯翊郡有府二十六,河东府是其一折冲府。"(中华书局,1975年,第965页)罗振玉利用新出《大唐故申州罗山县令王府君墓志铭并序》之"嗣子前同州东河府别将无亏等"一句(《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080页)认为"河东府"误,应是"东河府"。(《罗振玉学术论文集》第8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701页)张沛则认为罗振玉之判断错误,并结合史书详细论证,认为应是  相似文献   

16.
<正>《唐大诏令集》载《册虢王凤青州刺史文》云:"泌州刺史、上柱国、虢王凤,履局端严,襟神秀整。"按:"泌州刺史"误,当作"沁州刺史"。《新唐书·地理志》:"泌州淮安郡,上。本昌州舂陵郡,治枣阳……天祐三年,朱全忠徙治泌阳,表更名。"可知"泌州"在唐代作为政区名始见于昭宗天祐三年(906)。而《册虢王凤青州刺史文》开篇云:"维麟德元年,岁次甲子。"颁于高宗麟德元年(664),时尚未设泌州,自不  相似文献   

17.
肇域志     
[湖南·续] 靖州牂牁之北,武陵之南,抒蔽沅湘,控扼溪洞。城周九百四十二丈。古荆州,秦为黔中郡地,唐为夷播叙二州之境。后周时,节度使周行逢死,叙州刺使钟崇志奔武阳,而杨正岩以十洞称徽诚二州。宋宁熙九年,十洞酋长杨通蕴送款内附,崇宁初改为靖州。元靖州,属辰州路(按:元立安抚司,寻改为总管府,后又降为州)。本朝洪武元年,仍为州,三年升靖州府;九年复为州,隶湖广布政司,领县四。  相似文献   

18.
夜郎史研究已成为贵州史学上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清代以前的史书均把汉初的夜郎区域走在今遵义地区,如《宋史·沪州变传》就说:“夜郎,在汉属样柯郡,今治州之西,凑、播、珍等州封域是也。”唐、来两代即在黔北设置“郎州”和“夜郎县”、“夜郎郡”。清代开始,贵州史学上曾出现一场关于夜郎和烊柯江的论战,争论区域从遵义、安顺、六枝、兴仁到赫章。有的还把夜郎的疆域划到了桂北、滇东、川南和湘西。迄今为止,夜郎已成为贵州人人关注而又使史学界感到棘手的一个重大学术课题贵州夜郎史研究何以这样困难?笔者认为这一学术领域中…  相似文献   

19.
雖然東漢一朝的郡、王國和屬國設置屢有變遷,其數目並非保持恒定;但無論是九十八的總數還是各州所分部郡國的數目,甚至包括"外十二州"的排列順序,《續漢書·百官志五》"刺史"條都與同書《郡國志》的記載相合無間。不妨認爲兩者有同樣的史料來源(或即順帝永和五年之版籍)。而根據《郡國志》的記載,可以將各州所轄郡、國與屬國的具體數目統計列如下表:  相似文献   

20.
《旧唐书·地理志》同、丹、庆三州和凤翔府部分纠谬吴松弟1.第1400页,同州序:(贞观)八年,省长宁县,废西韩州,以创阳、河西二县来属。《新志》韩城下云:“贞观八年州废,以韩城、河酉、部阳来属,”本志韩城下亦云:“贞观八年,废西韩州,以韩城等三县复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